羽绒是长在鹅、鸭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通常我们指的羽绒分为鹅绒、鸭绒、鹅鸭混合绒。
不同种类的羽绒,其气味是有区别的。鹅是草食动物,不吃腥,所以鹅绒几乎没有异味。鸭子喜吃水中的虫、鱼,所以鸭绒普遍有一种腥臊味(业内人士称为“鸭狐臭”)。
养殖方式
鸭的养殖通常分为散养和圈养,南方水资源丰富,鸭子多在河流、湖泊散养。北方内陆多,以旱地圈养为主。南、北方的养殖方式差异导致羽绒的气味也会有所区别。尊重动物自然生活法则,自由觅食,游泳,晒太阳的散养鹅鸭,其绒朵大,气味轻,蓬松度高;反之,大棚旱养的鹅鸭毛绒品质稍差,气味浓。
江河散养的鸭子,养殖天数多在60天以上,充足的养殖时间使鸭子成熟度高,羽绒的绒朵大,蓬松度高。在南方你会经常看到一群群大白鸭在江河畅游嬉戏,经常“洗澡”的白鸭其毛色洁白光亮、腥臊味淡。
▲江河散养
旱地圈养的鸭子,养殖天数不满40天,羽毛尚未丰满就被宰杀,故羽毛色泽呈奶黄色,异色毛较多,蓬松度较差。由于长时间在旱地上,羽毛沾有杂质较多,腥臊味浓。
▲旱地圈养
加工工艺
养殖环境是影响羽绒气味的一个次要原因,而最主要的影响原因是羽绒收集后的加工工艺。
合格的水洗羽绒必须经过严格的水洗处理,羽绒原料在一定温度的洁净水中通过用洗涤剂和消毒剂水洗,反复清洗、漂洗、脱水,然后经过120℃高温蒸汽烘干消毒30分钟以上等程序处理,可以清除原料中附着的灰沙、粪便、血污、油渍,达到消毒杀菌除去异味的目的。但是如果生产企业为追求低成本而简化水洗过程,缩短水洗时间,没有使用清洁的水源,使用劣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或工艺参数控制不到位,都会影响消毒杀菌除去异味的效果,导致羽绒气味较大。
企业在生产、贮存、运输各个环节没有做到封闭式无菌化操作,水洗羽绒和未经水洗的羽绒没有分开存放,设备没有按规程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仓库潮湿、通风条件不好等原因都会导致水洗羽绒产生异味。
合格的水洗羽绒及其制品均无异味,消费者在购买羽绒产品时,可将产品置于无异味环境,离鼻子5cm以内嗅辨气味,有明显的、令人讨厌的气味说明其加工工艺不过关。另外也有消费者在购买羽绒产品时没有异味,使用后产生异味,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洗涤、存放不当造成的“返味”,例如洗涤时使用了碱性较强的洗涤剂破坏了羽绒表面脂肪保护层,这样的羽绒极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或者存放的环境比较潮湿,则干燥的羽绒极易吸进水分滋生细菌而产生异味。
如遇到羽绒产生异味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在阳光下干燥通风的地方充分晾晒干(注意不能长时间暴晒),或者均匀的喷洒柠檬水在羽绒产品上再充分晾干即可减轻或去除异味。
买过鸭绒的都知道,鸭绒味道确实非常大,因为鸭子属于杂食性动物,不论粗饲料或青饲料,还是昆虫、蚯蚓、鱼虾等都可作为鸭的食物。由于食物中含有脂肪多,因此鸭绒的油脂含量较多,普遍带有一种腥臊味,业内称为“脂肪腥”或者“鸭狐臭”
而鹅的饲料以植物性为主,一般的野草和水生植物都可供鹅食用。故鹅绒油脂含量少,几乎没有异味,所以在价格上确实也会因味道会有点差异,因为没成熟的鸭子取绒的话味道会更大。
但是鸭绒相比较鹅绒还是有一个优点的,这个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导致的,鸭绒的油脂含量较多,普遍带有一种腥臊味,而正是因为鸭绒有油脂层所以它和鹅绒比较起来会更加耐洗一点。所以服装类建议入手鸭绒更经济划算一些,两者的成本价格不一样。如果特别在意气味问题的,在选购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选购鹅绒类产品;如果对气味不是很敏感,希望得到更经济适用的羽绒产品的,可以考虑入手鸭绒类产品,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加拿大鹅近日接连登上热搜,但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而是被网友“口诛笔伐”。先是遭到上海市场监管局处罚,原因是加拿大鹅在广告宣传语上频繁使用“最高级”“国家级”“最佳”的词汇,违反了广告法。
更气愤的是,加拿大鹅还涉嫌虚假宣传,所销售的大部分羽绒服并非宣传地使用了保暖性能更佳的高蓬松度鹅绒,而是蓬松度一般或欠佳的鸭绒,其中蓬松度625的鸭绒占到了所有产品的69%。加拿大鹅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除此之外,加拿大鹅还私设霸王条款:中国实体店内销售的羽绒服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退款。经网络发酵、市场监管局核查后,还是乖乖地改正,只能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净干这些自损信誉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价格高昂的加拿大鹅为何舍不得使用鹅绒,鹅绒比鸭绒真就好吗?“鸡鸭鹅”三兄弟,为何独缺“鸡绒”呢?
通常认为鹅绒比鸭绒更高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理化性质上。大部分情况下鹅绒比鸭绒的绒朵大,绒朵呈半球状纤维结构。但鸡的绒既少又单薄,连绒朵也很难收拢成型,而且还穿插着大量能刺破布料的羽轴。专家解释是,鸭鹅属于水生禽类,为更利于浮在水面逐渐进化出了更多羽绒,鸡属于飞禽需要强大、有力的羽翼,因而弱化了羽绒。
高端鹅绒和鸭绒一般不含有羽轴,但含有类似棉核的绒核,典型的不具保暖供暖的“费料”。鸭绒的绒核宽0.1~0.5mm,又粗又硬;鹅绒的绒核宽度则在0.05~0.4mm,质地细软、干瘪,容易形变,结果是鹅绒的含绒量较高。
另外,鹅绒中绒枝的单位长度普遍比鸭绒高一些。绒枝越长附着在上面的绒朵占据的空间越多,而且从鹅绒绒枝上延伸出来的小绒枝比鸭绒的更多、更细、更密。正是因为良好的支撑作用将空气“锁死”在了纤维中,不至于到处乱窜或钻入的皮肤处。
在味道上,鹅绒比鸭绒占优势。鸭子是典型的杂食性家禽,既能吃昆虫、蚯蚓、小鱼、小虾等肉食,也能吃青饲料和粗饲料,所以鸭绒中的油脂含量偏高,且带有一股腥臊味,常被称作 “鸭狐臭”或“脂肪腥”。如果刚买的羽绒服散发着腥味,大概率使用的鸭绒或掺杂了一部分鸭绒。鹅是草食性家禽,喜欢吃野草和水生植物,因此鹅绒中油脂偏少,几乎不存在异味。
除了上述鹅绒比鸭绒强的地方外,产量少、成本高也是促使鹅绒价格高企的重要因素。鸭绒一年能产3季,鹅绒一年只产一季:前者属于跑量,后者则属于“精工出细活”!鹅绒产量低、饲养成本高,鹅绒不贵才怪。
那么大家都需要攒钱买纯正的鹅绒羽绒服吗?成型后的鹅绒羽绒服真比鸭绒羽绒服保暖效果好吗?
一款好的羽绒服有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三个指标,需要综合看待。按照国家标准一件羽绒服含绒量超过50%就算合格品,当达到90%以上时则算优质羽绒服了,所以鹅绒含量少的话效果也不一定赶得上鸭绒羽绒服。如果生活在北方,羽绒服充绒量建议在300-400克,当然东北极端天气除外。南方充绒量在100-200克就有不错的保温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人认为羽绒服不能水洗,需要干洗才行。其实不然,干洗时用到一种有机溶剂对羽绒服的面料、羽绒造成破坏,建议轻柔手洗,且洗后不要暴晒。
另外冬季洗衣机甩干羽绒服时,容易发生羽绒服爆炸。原因是甩桶偏小,导致羽绒服中的空气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被快速挤压,羽绒服小空间内挤满了空气、压力骤升,直至突破限值而“爆炸”!
原创:老高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