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一笑解千愁,历史瞬间永不忘。多多“关注点赞”,谢谢支持
亲爱的读者们当您被前面的搞笑段子逗得捧腹大笑时,不妨稍作停留,一起走进老照片的历史
(01)你朋友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找到这么好的媳妇?这个世界太疯狂,我也要去找找我的狗屎运了!
(02)娶缅甸女人?那可得三思啊,搞不好就是一场跨国大冒险!
(03)各国都有自家的特色,就像火锅里的各种菜,世界因为这不同而变得美味多滋!
(04)哇塞,看看人家住的环境,简直就像在冰箱里长大的一样,抗冻能力Max!
(05)好吧,你们都去亲洋嘴了,就剩下小编在这边洋相百出,求安慰啊!
(06)热评:是啊!赚点钱不容易,谁禁得起这么浪费,咱刚吃饱多少年就忘本了。
(07)然后就是一辈子心理阴影。
(08)这种人不在交流就不交流吧,三观不正的人可能后续还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09)立遗嘱这事儿可以公平公正,男方也可以立下遗嘱或者做财产公证,婚前财产归父母所有。
(10)啥位置啊,让你这么的难以启齿!
(11)老一辈种了一辈子地,突然就给戒断了,换谁都难受
(12)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这洗脑程度,真是“高级”啊!
(13)款式虽然吸引人,但行动起来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14)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个11岁的小女生发烧了闹脾气,非要父亲抱着才开心,看到图片这大长腿估计他爸都没他长,抱在怀里两脚都快着地了。身高发育的真的是太好了,才11岁就这身高,后面估计还能再长吧。
(15)头发真的不能一天一洗要不然很容易伤到发质的。
(16)这不就是脱单的最好秘籍呢,没事儿就去试试这么经典的话术都好用![抠鼻][抠鼻]
(17)我们这里就单纯的一个煎饼果子6元!饼、两片果子、一个鸡蛋,两片生菜、一勺咸菜碎、一刷子酱,卖6块钱一个![尬笑][尬笑][尬笑]
(18)你不懂,这叫仪式感,逛景点就得从正门开始进去。
(19)你好可爱啊,我懂这种不想欠人钱的紧张感!
(20)经历过...确实。
(21)好好好,一个前夫,一个前任,前任那个还是荧幕初恋,我滴妈
(22)你能找出图中有几处不同?
(23)你们怀孕的时候都会做预知梦?
(24)宫外孕还想生下来[泪奔][泪奔]
(25)这娶媳妇的代价真的有点大呢。
(26)一句怕弟媳妇不喜欢,戳了多少女儿的心!!敢情女儿结婚了,就是外人了,只有儿子和儿媳是亲的??
(27)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这是积德行善,医术高超[赞]
(28)这不是每个人都有几百个心眼子吗?这样的相处方式,不累吗?互相试探,互相防备。
(29)你这外甥女可以呀,这样的外甥女我来者不拒。
(30)人家斗地主都赢欢乐豆,你倒好,赢了个老公回家!
(多多点赞关注、传承历史)搞笑段子让笑声传递,历史照片让记忆永恒。您的支持,是历史传承的坚实基石
历史瞬间(01):2006年NBA最佳队友
历史瞬间(02):黄河边上的中国图1,黄河赤壁。图2,山西马邑。图3,山西gezhentan 。图4,陕西榆林。图5,陕西延安。图6,陕西高家铺。图7,河南,未知。图8,壶口边上的龙王庙。图9,马邑。
历史瞬间(03):这双鞋也可以很轻松地看出来岁月的痕迹。
历史瞬间(04):1919年,哈尔滨霍乱。图1,霍乱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哈尔滨傅家店。其他均为埋葬病亡者遗体场面。美国红十字会拍照。
历史瞬间(05):苏州虎丘。图1、图2,1910年。图3,1930年。图4,1932年。
历史瞬间(07):老照片:1939年连云港海州
历史瞬间(08):对新人,男方穿的是西式西服,女方穿的还是客家传统服饰,十分精致。
历史瞬间(09):1980年,西哈努克在北京,狗是金日成送的。
历史瞬间(10):1938年的大连
历史瞬间(11):李敏和孔令华
历史瞬间(12):80后,1980年代小朋友。
历史瞬间(13):嗨,哥们!来点土特产不?清末,隔着木栏杆兜售当地特产的小贩。
历史瞬间(14):河南军方向蒋介石报告了灾情实况之后,直接吓的发抖,立马对河南省政府的救灾工作展开
历史瞬间(15):1940,厚和,今呼和浩特。每张都配有说明截图。最后一张是魁星楼。平安!
历史瞬间(16):这四张图是喜仁龙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拍摄的。地点只是“Peking”,没有详细的说明。我觉得照片上的建筑废墟可能是健锐营碉楼,而且是如方昭,圆昭那样的规模较大的碉楼。理由是:松树够老。建筑较粗糙,和其它碉楼相似,不适合居住。如果能根据远景确定位置就更好了。请各位同好帮助辨识。谢!
历史瞬间(17):山东,功德牌坊。牌坊的柱子上隐约可见:誓灭日寇。侵华日军影集。
历史瞬间(18):日军的罪证
历史瞬间(19):街景、牌坊。那些大石块是用来铺设路面的?老照片超话
历史瞬间(20):1950年的台湾
小便可是一味好药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名中医工作室 黎崇裕
小便可是一味好药,这个本身就可以治疗头昏,是让人“神清气爽”的主,而且在古时,小便可不是随便就可以给别人喝的,特别是童子尿,在民间流传一个说法:说童子尿给别人喝以后会折撒尿童子的寿命,因此在民间想讨要别人的童子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民间还有尿疗这一神秘疗法,据称自己喝自己的尿以后可以治疗不少疾病,使身体倍儿棒,但是尿疗被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中医除了小便入药以外,还有人中白和人中黄两味药材,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它们的功效。
1.人尿(童子尿)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老先生曾经说过:“降火最速,莫过于童便。”据《小郎中习医手记》记载:“童便又称轮回酒,还元汤,有滋阴清热之功,性咸寒而走血,无苦寒败胃之嫌。治疗内热,长久服药无功,服用此即可。蒲辅周先生治疗久经不退的低热方里面一般都会加童子尿,或直接饮用童子尿。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往往加童便煎药,因顽固性鼻出血多少都可见阴虚火旺之证。另外用自己的小便每天热洗腋窝,治疗狐臭效果是最好的”。此外,《一个青年中医之路》“客家治疗烫伤偏方四则”中第一则记载:烫伤之后马上用小便淋洗伤口,虽然淋洗当时非常难受,但是之后伤口不容易起泡,不容易留下疤痕。
童尿蛋
另据《邓铁涛审定中医简便廉验治法》记载童子尿亦可治吐血咯血:取10岁以下健康男童之尿,以5岁左右为佳,去头去尾,取其中段尿。即取即饮,徐徐下咽,日服二、三次。能同时送服止血散(自拟验方:血余碳、煅花蕊石、白芨末、炒三七末,等份共为极细粉末而成)或云南白药,则疗效更佳。
2.人中白
这个其实农村才比较多见,因为农村有些地方还是用的尿桶来盛尿,人中白就是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之薄片或块片,洗净干燥而成。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人中白的炮制方法为:置清水中漂洗4~7天,经常换水,取出,刮去杂质,日晒夜露16天,每日上下翻动一次,以无臭为度,晒干。煅人中白的炮制方法为:取人中白置坩锅内,炭火煅至红色,取出,放凉。飞人中白的炮制方法为:取人中白研成细末,再水飞至无声为度。人中白具有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等症。
尿桶
邹孟城先生在其《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提及鲜人中白治跌打损伤奇效记,笔者觉得挺好的,特转发于此:“人中白一物,药店备有干品,其功用不外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之功。多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咯血衄血等症。余少年时于故乡无锡闻长辈言,凡有跌仆内伤者,以大鸭蛋一枚去壳后倾入男子夜间用以储尿之“夜壶”(陶土所制)内,加水适量,将壶放于炉火上加热,至蛋熟倒出食用,谓有良效。余不解其用“夜壶”之意,询之长者,谓尿垢可以疗伤。惜徒闻其说,未见其事。至1968年问,某居委会主任周老太,在一次群众活动中,不慎被人潮挤倒而跌地,胸上被他人用脚踩伤,惊呼间,踩者尽力将脚缩住,被踩者已顿感疼痛如撕,呼吸窒塞。急送某医院住院,经摄片检查。未有骨折及内脏损伤。并用中西医双重措施处置,四天后并无进展,胸中痛闷如故,遂自行出院。该居委会有一干部告之以其故乡苏北之民间秘方:内服鲜人中白。幸彼时小便池中尿垢甚厚,随即刮取一小盆,以纱布包裹之,放自来水中揉搓漂洗,去净粘液,将剩下之渣质,撕成小块,复抟成小粒,得大半饭碗。待药准备就绪,已下午四时许,随即以黄酒送吞,由于心理作用之关系,实在难以下咽。勉强服下三分之二后,胃中泛恶频频,于是停服而就寝。翌日晨起,呼吸已畅,胸痛如失,然胸膺皮肤表面痛不可触。余往视之,见其胸部表皮尽现深蓝色,全无完肤。此乃内伤外发之象,内在之瘀血,由表皮走散,其病由此痊愈。数日后,皮色渐退,伤亦霍然,且绝无任何老伤后遗现象。余初意为尿垢乃至贱之物,不料竟能有此大用,可见世间学问无有底止,格物之理始可致知。人中白于《本草纲目》中亦名“溺白堑”,于其功用及所治病证中,亦未涉及疗伤一端。上述方法纯系民间经验之法,然其疗伤效果确实而可靠,当是人中自具有修复损伤之特殊功能,足可补诸家本草之未逮”。
3.人中黄
人中黄其实是甘草的加工品,始见于《日华子本草》,可治天行热疾。据江苏省中医院陈国丰先生在《说故事 忆恩师》提及:“恩师(指干祖望先生)后来说,甘中黄是用甘草打成粗末,再用两端有节的青竹筒,劈开两半,将甘草粗末纳入,用麻绳困紧,冬天放小便桶中浸泡月余取出晾干。然后解开麻绳,扒开竹子,取出甘草粗末备用。甘中黄味甘咸寒,入胃、肾经,可治实热,亦可治虚热。甘中黄与桑叶、金银花、连翘、蚤休、山豆根合用可治急喉痹;与玄参、知母、黄柏合用可治虚火喉痹,是治急、慢性咽炎的良药。”
甘草
人中黄又叫甘中黄,和干祖望的读音较为相似,干老曾因此药闹过一段笑话,据干老在在其《甘中黄》一文记载:当年他随马培之的高足钟道生先生学医,在他入学未届匝月的某天,他老师用甘中黄,可能第一位坐抄写同学尚未听到而不下笔,于是老师将语调提高声音放大而连说:“甘中黄、甘中黄。”当时干祖望先生即站立起来恭而敬之说“学生在”。于是引起了一场哄堂大笑,包括老师在内,因为干祖望先生把“甘中黄”听成了“干祖望”。由此干祖望先生得甘中黄的雅号后再钟氏门诊中提高了知名度。
谢国芳
一次在长沙一家酒店吃早餐,听到旁边有两个女的在聊天。她们停顿时,我问:“你们是哪里的?”答:“浏阳的。”我说:“浏阳人说的是江西话。”其中的一位不服,对我说:“应该是江西人说的是浏阳话”。我一时无言以对。
开始研究益阳话之后,我对所有方言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我从益阳坐车去沅江,身边一个人打电话。他打完后,我问他:“你是江西人吧?”“不,我是湖北人,大冶的。不过,我讲的确实是江西话,我们那里都讲江西话。”
研究方言之后,我知道历史上的大移民对方言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发生在明朝初年的“江西填湖广”,大量江西人迁往两湖,致使部分湖南、湖北人至今还讲着江西话。上面提到的那位浏阳女士的回答虽给浏阳争了面子,却暴露了她方言文化上的缺失。
目前,湖南大约只有一半人口讲湘方言(老湘语和新湘语),三分之一人口讲的是西南官话,另有六分之一讲的是赣语。讲赣语的人口集中在湖南东部靠近江西的区域,由南到北,有一至两个县的宽度。
因为我研究的重点在方言词汇,我在这方面特别敏感。最近我的一个文友将客家妻子写的一篇散文发上来。我在文中发现她写鞋子的颜色是“裸色”。我问“裸色是不是指白色”,他回答可以是白色,但更准确的说是“没有色”。有意思!
益阳讲“吓人”,客家讲“羞人”。客家人讲韭菜为“快菜”,剩饭、现饭讲“旧饭”,讲眼泪为“目汁”。娄底话讲打饱嗝为“打倒屁”。南昌话讲公鸡叫“样鸡”……这类词皆看得人眼睛发亮,越捉摸越有味。
最近,我回头看钱文忠讲的《百家姓》。他讲胡姓时,顺便讲到古代的胡人。他说,我们今天讲的“狐臭”,其实本来指的是胡臭,就是胡人的气味。胡人常年吃牛羊肉,与汉人相比身上会有一股味道。后来“胡臭”讹变成了“狐臭”。讲到董姓时,他说古代山西运城一带曾经有个湖叫董湖,现在消失了。但它给当地留下了一个方言词——董菜。董菜是什么菜呢?你想都想不到,指莲藕,董湖里生长的莲藕。
钱老师讲宋姓时,讲到一个词“宋墙”,是“宋玉东墙”的省略,语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家东边邻居有一个绝色女子,经常扒在墙头看他,但他三年都不动心,表示自己不好色,不像登徒子连丑陋不堪的女子都看得上。“宋玉东墙”“宋墙”意指貌美多情的女子。这让我想起益阳话里的“家玉”。这个词在老年人中还讲,读如“甲玉”,有“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意思。我在《寻根说字》中解释,它实为“小家碧玉”的省略。“家玉”与“宋墙”的演变路径正好一致。
有一天晚上散步时,碰到一对夫妻,听他们聊天我以为是安化人。一问才知他们一个是怀化芷江的,一个是常德桃源的。有味的是他们生活在益阳,互相尊重,都担心自己原来的方言对方不习惯,竟然演变出以类似安化的口音进行交流。其实他们两个都来自西南官话区,完全可以用自己本来的口音进行交流。是彼此间的相敬如宾硬是让他们改变出了一种新的口音。这种现象不是亲身碰到,真不敢相信!
电视剧《白鹿原》里,精打细算的鹿子霖常被白嘉轩讽刺为“小气”。不过他并不是直接说,而是说他“塞鼻子”。在益阳话里有一个与之相类似的词,叫“掐鼻”。他们讲塞着鼻子出气为“小气”,而我们讲掐住鼻子出气为“小气”,都绕着弯子批评人不大方,异曲同工。只是益阳话的“掐鼻”更见巧妙。
我的书《益阳方言寻根说字》出来之后,有一天收到一个来自山东泰安的请求加微信的信息。这个人叫宗文,起先我以为不是本名。他看到书评之后,想买一本。他不是益阳人,不远万里来求书,我甚为感动。我为他题写“方言为缘,宗文而友”,他收到书之后给我留言:这是我收到的书里最好的题签。
【来源:益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