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想大家也遇到过身上有狐臭的人吧,尤其是夏天或密闭的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的味道那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狐臭虽然不算是一种疾病,也不会对身体有什么损伤,但是它却在生活交际中影响很大。
狐臭是有遗传性的,如果父母有狐臭的话,子女被遗传的可能性很大,除了遗传以外,某些后天因素也会引发狐臭,比如青春期时,这适合的汗腺分泌量很大,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清理,就会引发狐臭,这种异味如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就会伴其一身,但在进入老年期时,这种味道就会慢慢消失。
狐臭有轻重之分,轻微的狐臭只有自己或者离自己很近的人才能闻到。而严重者会直接影响到他人,如何进行判断了?
1、父母是否有狐臭
2、自己的腋窝是否有异味
3、耳屎是不是很油很稠
如果以上三种情况都有的话,那么有狐臭的概率就很大了,如不确认,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狐臭是可以被根治的,但是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才能达到效果,所以建议有狐臭的朋友,治疗的话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别听信那些什么“一抹据就能根治”的虚假广告。
虽然有狐臭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稍加注意的话,就可将味道降到最低。
比如,不要去拔腋下的体毛;运动后一定要及时洗澡等。
陈皮、佩兰、松针各十克泡茶
汗味和整个脾胃消化功能有关,是体内状况表达到体外的结果,简单的方法还是调理脾胃。如果脾胃的湿气比较重,又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的话只会加重狐臭,所以,从根本来说,就是调理脾胃,饮食清淡一些
薄荷加金银花来煮水洗澡
除了饮食以外,还可以辅助外洗,用薄荷加金银花来煮水泡洗,金银花就可以杀菌,而薄荷可以“开窍”。
经常做扩胸运动
狐臭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腋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腋窝顶点处就是人体的极泉穴,极泉穴是心经的一个穴位,这里的堵塞,提示我们这里是不是不太通顺,所以,平时可以做一些扩胸运动,把胸口的气通一下。另外,可以揉一下肘窝、手心,沿这条经络敲一敲,帮助把这个经络的气打开。
如果真有狐臭,也无需有太大的心里负担,只要能积极治疗并注意上叙的事项,狐臭也是可以去除的。
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医学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被太多古方典籍赋予神秘的面纱。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以“前无古人”之势创立“百草园”,首次大规模集中为这些济世良方搭建“舞台”,让我们在一睹其真颜的同时,聆听它们前世今生的传奇。
亲爱的“会”员们,如果你热爱美,更重视健康,就从本期与我们一起,在《百草园》栏目中诵传世经典,循百药真颜,吮仙草珍味,品健康人生吧!
佩兰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请输入标题 bcdef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苟非幽人,谁与相将。
心之有兰,惟兰有印。清拂冰弦,追我羲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离骚》中有一句诗词: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这里面所提到的的“蕙”是一种香草,即佩兰。
传说,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时节,男女老幼都佩挂香囊,香囊里的香料就是佩兰。
佩兰在古代也被称为“醒头草”,将佩兰放入枕头做内枕或者作为香囊随身佩戴,可起到芳香行散,开窍提神之功效,有助于治疗鼻塞、神经性头痛、感冒性头痛等症。
不过,说到佩兰的药性,可不只是提神醒脑这么简单......
佩兰又名鸡骨香、水香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药佩兰是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佩兰之名始于《本草再新》,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自古以来,关于佩兰的史书记载也非常的多:
《神农本草经》记载:
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洋。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
《本草纲目》记载:
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经疏》记载:
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唋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症自疗,大多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说到佩兰,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佩兰有良好的化湿解暑之功效。佩兰气味芳香,性平味辛,归脾胃经。辛能发散,香能去秽,作用明显。关于佩兰这一效果,和藿香搭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戳蓝字回顾【百草园】藿香篇)
佩兰 藿香,解暑利器
佩兰在冬季也有很多妙用,冬季应酬多,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可用佩兰生津止渴。这一说法,医学典故《素问》里也有记载:
《素问》中记载:
另外,佩兰煎水沐浴,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因含有的挥发油可抑菌杀菌,所以佩兰沐浴还可起到开窍提神,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等医疗保健功能。这种风俗在古时即有,“煎兰划汤沐浴以祛病”说的就是这种用法。
自古以来文献中更有许多以它作为材料的药方记载:
治狐臭:
茵陈、香薷各30克,芦根45克,藿香、佩兰各10克,茉莉花5克,研为粗末,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能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治秋后伏暑:
藿香叶一钱五分,佩兰叶二钱,薄荷叶-钱,冬桑叶二钱,大青叶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先用青箬叶一两,活水芦笋二两,煎汤代水。
除了这些小妙方,关于佩兰的功效与作用,它还有经典的“老搭档”:
绿豆粥 佩兰
在绿豆粥里加点佩兰、薄荷能立即去火降暑。
佩兰 木香
两药配伍,芳香行气。治疗湿阻气滞,胃脘胀闷,腹胀肠鸣,吐泻,痢疾。
总而言之,佩兰的药用价值非常的丰富。除了药用,也可以用来做一些食物。
百草园●养生食谱
佩兰煎蛋
【用料】
佩兰
鸡蛋
●●●
【做法】
1、先准备所需要的食材。
2、将佩兰叶子洗干净,切得细细的。
3、放在碗中,打上两个鸡蛋,放上盐。
4、拌均匀。
5、平底锅倒油烧热,将蛋菜液倒入锅中。
6、煎至定型,两面变焦出锅。
【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禁忌】
胃气虚者禁用。
它夏季芳香化湿、是消暑利器;冬季醒脾开胃、生津止渴,全年都离不开。佩兰的功效你都知道了吗?持续关注“北京世园会”官方微信,下一期的《百草园》“嘉宾”故事更精彩哦!
历史文章推荐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东坡的回文诗描绘了一幅风雅的夏季画卷。然而,许多人的夏天却被酸臭的体味所困扰,部分体臭患者如误用大量的止汗剂、香水等,欲盖弥彰的同时还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汗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在夏季正常汗出是非常有必要的。汗水本来是无味的,停留在皮肤表面,在人体皮肤的微生物群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味道。每个人表皮微生态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体味也因人而异。要从根本上改变体味,首先要调体质。中医学中体味重和肝有很大关联,肝热者出汗就容易产生异味,甚则汗出黄而粘稠。“从肝论治”,三招帮您告别体臭,拥有独特的个人体香。
第一招 香体药浴
明代胡文焕所著《香奁润色》一书,是一本集古代美容方药大成的医学著作。其中“身体部”中详细提到了香体敛汗的外洗方,蒉纲主任将其中数方相结合加减,拟出我科特色“香体方”,外洗可凉皮、香皮、住痒,临床效验立奇。
香体方
材料:
干荷叶50g、蒿本50g、零陵香50g、茅香50g、藿香50g、佩兰50g、威灵仙50g、白芷25g、甘松25g。
做法:
上述各味药,锉为细末,每次用30~50克,放入纱布袋中,加水煮沸,药汁倒入洗澡水中沐浴,可以使皮肤清凉有香气,还能止痒。
第二招 香体针灸
汗多体臭与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因汗乃血之余,又为心之液,为肺之主。心液外溢,皮腠不宣,故心之液郁久则化热而臭。故针刺极泉穴、阿是穴,使汗液分泌归经,玄府开张宣散,腋臭得除。
中医学认为,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方面息息相关,耳穴同样具有调整脏腑功能协调性的作用。神门主痛证,再选用交感和皮质下五穴合用,具有安神定惊,敛汗清心的作用。
无痛揿针及艾灸疗法
揿针疗法,又称“埋针法”,是以无痛微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优点:无痛感,防水防汗,隐形美观,稳定长效。雷火灸用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通过热效应激发经络气血循环,同时调节腋下局部皮肤微生物环境,抑菌除汗,起到祛味香体的功效。
香体选穴
耳穴:神门,心,肾,交感,神经系统皮质下。体穴:极泉穴 阿是穴。
第三招 香体食疗
夏季肝火易亢,食物代谢很大程度依赖于人体的肝脏,因此适当多吃柔肝、清肝的花香类食物以及敛汗生津的酸味水果有良好的香体作用。
茉莉枸杞粳米粥
材料:
茉莉50g、枸杞10~15颗、粳米100克。
做法:
1. 粳米、大米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
2. 加清水将大米大火煮开。
3. 加入枸杞以小火煮至浓稠状,撒上茉莉花同煮片刻,调入盐拌匀即可。
功效与作用:
枸杞清肝益肝,调气血,茉莉花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粳米补中气,止渴是人体消化道益生菌的保护伞。
此粥具有清肝养肝,芳香益气的作用,更能调理人体消化功能,从内而外拥有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尤其适合在夏季食用,让健康由内而外。
薄荷白菊柠檬茶
材料:
薄荷7~8片、杭白菊3~5朵。
做法:
开水冲泡后加入新鲜柠檬1片。
功效与作用:
茶色金黄淡绿,口感微酸中带有清凉,有浓郁的独特香气。薄荷芬芳辟秽,薄荷茶被美国《健康》杂志评为保健饮品。加入平肝疏风的杭白菊及酸甘美白的柠檬,让体味及口气清新怡人。
藿佩淡竹汤
材料:
广藿香10g、佩兰10g、淡竹叶15g。
功效与作用:
夏季汗多味重,汗出粘稠者,可以服用此方剂,代茶饮广藿香佩兰是重要的夏季芳香辟秽治疗体臭口臭的中药,竹叶清新利尿,让湿热从下焦而出,故而起到清热敛汗的功效。
巧用的中药特色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体臭人群,也适合希望体味变得更怡人的求美人士,希望大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芬芳一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
李琰 胡军(副主任医师)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