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蛇会有狐臭吗图片(蛇身上有没有味道)

时间:2024-04-25 10:10:4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万象硬核|体味的蛇·——想必碰过蛇的人

文字| 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 - [·前言·] - ”

2020年6月,《钱江晚报》刊登了一则消防员入户抓蛇的新闻。 不同的是,这条蛇的体臭非常“恶心”,可以用“奇臭无比”来形容。

就连参与抓蛇的消防员李秉宪也表示,当他把蛇从天花板上掐出来的那一刻,一股浓烈的类似于牛粪的气味弥漫开来。 几名消防员和在场的人几乎都闻到了。 当场就吐了。

一些消防员甚至形容这种气味“辣眼睛”。 他们抓过这么多次蛇,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臭的物种。

这是什么蛇,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难以接受的“体臭”?

«—[·有轻微体臭的蛇·]—»

接触过蛇的人一定很清楚,蛇总是会散发出淡淡的腥味,但这种腥味与海鲜的腥味不同,更像是一种泥土味与潮湿的腐木混合在一起。 品尝。

大多数蛇都有这种难闻的气味。 不同种类的蛇有不同浓度的体臭,但一般都能被人类忍受。

但要说哪条蛇的体臭超过了人类的忍受极限,那就必须是王蛇了。 毕竟它是蛇界公认的“臭蛇王”。

此前,杭州某景区曾出现过一条“极其臭”的王蛇。 那味道简直是毁灭性的,比它的牙齿还要可怕得多。

那么为什么蛇会有鱼腥味呢? 是长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巢穴里污染的,还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

王蛇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气味?

抓蛇当天,为了以防万一,消防队员决定安排两名队员帮忙抓蛇。 其他几名队员也在现场协助和保护现场,防止蛇逃跑。

因为不知道这条蛇是有毒还是无毒,所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全身防护,抓住了捕蛇器,开始了行动。 两人趁机,一人捏住蛇头,一人负责将蛇拉下来。

这时,还没等消防人员采取下一步行动,现场突然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鱼腥味。 与其说是粪便味,不如说是粪便味。 掐蛇的两名消防员被熏得睁不开眼睛。 。

“天哪!哪里来的这么难闻的气味?我都快吐了!”

协助队员和观众捂着鼻子,后退了一步,差点被噎住。

“沉浸在情境中”的两名消防员感到很不舒服。 捕蛇器还夹着蛇,他们只好屏住呼吸,把蛇收进蛇袋里。

不过,现场留下的气味并没有立即消散。 相反,气味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范围。 真是一股“臭味”。

这位居民的街对面有一个动物园。 其员工得知对面房屋有蛇进入后,立即与其他人赶过去查看情况。

当他们看到消防队员抓到的蛇时,他们认出这是一条无毒的王蛇。 现场闻到恶臭后,他们解释说,恶臭应该是蛇身上散发出来的。

“这蛇还挺厉害的,还能像黄鼠狼一样臭吗?”

动物园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王蛇与生俱来的能力。 当它遇到威胁时,它的身体会分泌一种很臭的液体,以防止外来生物和天敌靠近,并保证自身的安全。

因此,当它被消防员抓住时,它会发出气味以“保护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应激反射行为。

这条蛇被移交给街对面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处理。 那么王金蛇的味道为什么那么难闻呢? 它与其他蛇有何不同?

«—【·王金蛇为何被称为“臭蛇”? ·】—»

王蛇头部和背部呈棕黄色,有明显的大鳞片。 通体以黑色为基调,布满类似油菜花的黄色杂斑。 它属于游蛇科。

因其头上的鳞片间隙酷似“王”字,所以被称为王蛇; 因为它的身体散发出一种奇怪的气味,所以被称为“臭蛇”。

散发臭味的蛇大多体内有臭腺,在某些情况下会分泌出难闻的气味。 这些气味的浓度也可能更高或更低,具体取决于蛇的种类。

显然,王蛇属于体味较高的蛇类。

王蛇身上的气味腺主要位于泄殖腔(肛门排泄口)。 一旦它受到惊吓或威胁,体内的臭腺就会不自觉地排出令人不快的分泌物。

这是它寻找食物和躲避掠食者的常用策略。 有些毒蛇闻到这种气味后甚至会逃跑,因为这种气味太难闻了。 对于嗅觉发达的蛇来说,这种气味是“折磨”。

而且,金蛇的皮肤上还会分泌出一种黄色的液体。 该液体含有一些有机化合物,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扩散很快,不易消散。

人们接触这种液体后很容易被感染,而且很难清洗。 只能用浓味洗涤剂或肥皂清洗和覆盖它们。

普通蛇之所以有腥味,有时来自于它们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的饮食习惯。

蛇天生习惯生活在湿热的环境,多吃肉,多依靠土地摩擦和爬行,所以它们的身上自然充满了腥味。 尤其是游蛇科的蛇,例如王金蛇,体味很浓。

这与人类的行为和习惯非常相似。

有些自律、讲究卫生的人,总是比那些马虎、不讲究卫生的人闻起来更清新、更干净。

养过蛇的人也很清楚,一些家养的蛇经过精心饲养并及时清理后,身上的臭味不会太明显。

如果人工饲养的蛇仍然有很浓的气味,并不是因为外部环境存在卫生问题,而是很可能是蛇生病了,比如皮肤感染引起的腐臭味、体内胃肠道问题等。 , ETC。

除了王蛇之外,还有很多蛇或者其他动物也会分泌“臭味”。 其实都是为了自我保护。

«—[·谁和王进社有“同病相怜”? ·】—»

蛇类中,黑蛇、微毒的红链蛇等也有与王蛇类似的气味,但红链蛇的气味比王蛇淡,往往有臭鱼味,同时身体有臭味。黑蛇的气味有点令人不快。

还有大眼斜鳞蛇。 和王蛇一样,它的体内也有气味腺。 当它受到惊扰或遇到危险时,也会分泌令人不快的液体来驱逐天敌,起到防御作用。

除了蛇之外,释放气味也是黄鼠狼等小动物常用的伎俩。

黄鼠狼,又名黄鼠狼,生性狡猾聪明,警惕性很高。 暗中攻击他们并不容易。 即使被抓住,他们还有最后一招——“放屁”。

黄鼠狼的肛门附近有一对黄豆状的臭腺。 当遇到危险时,它会分泌一种令人不快的物质。 准确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淡黄色液体,而不是“屁”。

而且,黄鼠狼分泌的“臭味”可不是普通的气味。 它还含有一种有毒的硫化物,像王蛇的气味不是用水洗那么简单。

黄鼠狼在逃跑时经常分泌液体。 如果不幸将液体射入头部或吸入过多,就会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会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昏迷。

可见,黄鼠狼的“臭味”似乎比王蛇的“臭味”更厉害。

除了黄鼠狼,昆虫世界里还有一种“屁虫”——臭虫。 这种虫子在生活中很常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臭大姐”。

它的身体上还分布着气味腺,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出难闻的气味。 据说用手一碰就会立刻发出臭味。 臭味会持续一周,无法洗掉。

只不过这股恶臭与蛇、黄鼠狼的“臭”味并无不同,而更像是极其浓郁的香菜味。

“-[·结论·]-”

在自然界中,丛林法则是常态。 想要在野外稳定持续的繁衍生息,必要的防御措施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释放“臭味”是蛇等动物快速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

所以,金蛇的出现,可以让方圆十里之内,没有毒蛇。 除了金蛇本身非常喜欢“吃蛇”之外,其极其臭的体味可能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敢吃蛇的5大动物,食蛇蛙上榜,而“它”征服眼镜王蛇不用5分钟

说到蛇肉,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敢吃,特别是在这个紧要时期,这些野生动物更是要忌口。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少有东西能对蛇形成威胁,其实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动物之间形成维持正常的食物链,如老鼠吃大米,那么蛇就会吃老鼠,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敢吃蛇的是啥动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都有那些敢吃蛇的动物。

1、鹳

鹳作为鸟类,飞行中比较大的动物,人们为了描述它的高大威猛,总是会用鹤立鸡群来表达,不仅拥有很长的腿抓,还有比雄鹰更大的翅膀。最关键的是它那尖韧有力的长嘴,能瞬间攻击食物,琢得蛇不能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喝琢成肉来吃。

2、食蛇蛙

都知道青蛙和蛇是天敌,只听说过蛇吃青蛙,竟然没想到还有青蛙吃蛇的,而且还经常吃。这种食蛇蛙来自巴拿马的原始丛林里,是美洲蛙中的一个亚种,一身花纹斑驳的老虎皮,体型大,且弹跳力十足。主要以吃昆虫、老鼠,还有就是蛇了,最让人称赞的是它能捕食80公分以内的各种有毒、无毒蛇类,且决不中毒,很少有蛇能逃脱它的捕抓

3、黄鼠狼

就是鼬的一种,鼬是非常活跃的一种动物,除了偷吃农作物外,还偷吃小鸡吃。还有一点就是它也爱吃蛇,如果蛇在山林草丛中偶遇到黄鼠狼,也会望风而逃。而黄鼠狼也不会放过它的,对蛇穷追猛舍后,直到对方精疲力尽,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去,咬蛇七寸是它的看家本领。那么蛇也会反击缠绕着黄鼠狼,使其不能动弹,但黄鼠狼被夹击后身上散发狐臭味使对方昏迷,再用嘴钻出来咬蛇,就这样蛇就成为黄鼠狼丰盛晚餐了。

4、蛇獴又叫蒙哥

蛇獴,它头小、嘴尖、尾巴长,全身长75厘米左右,尾巴就占了全身的一半,比起眼镜蛇来小得多。要说它这么小怎么敢在眼睛蛇这个太岁的头上动土呢?原来蛇獴有一种免毒性,眼镜蛇的毒性再大,对它一点作用也不起。蛇獴活在世界上,好象专门和毒蛇作对头,有时蛇獴吃饱了,胃里放不下了,但是遇到毒蛇还是要把它咬死,好象猫见了老鼠那样毫不留情。

5、蜜獾

“蜜獾”号称动物界的扛把子,人送外号“平头哥”;因为平头哥性格偏执、暴躁,这种性格直接的行为就是不记仇,因为他有仇立马就报复了!别看看这个家伙长得跟大熊猫一样可爱,却不是什么善茬,经常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蜜獾皮糙肉厚咬不烂,防御能力极强,极度利索凶猛,主要是不怕死;它天生凶猛,杀戮,无情,执着,狂野的本性。拿毒蛇当辣条吃,毒液当二锅头喝,最令人称赞的是“它”征服眼镜王蛇不用5分钟!

远征欧洲的蛇之族——柔然

王洛宾写过一首歌,歌名叫《阿瓦尔古丽》,典型新疆民歌,非常好听,开口跪那种,没有听过的朋友建议听一下。

维吾尔语里阿瓦尔是石榴,古丽指花和姑娘,合起来就是像石榴花一样美丽的姑娘。

西迁匈奴肆虐欧洲近200年后,欧洲又迎来了第二支从遥远东方跋涉而来的游牧民族,欧洲人称他们为阿瓦尔。

这个名字引起了很大争议,也是欧洲人据不承认他们来自东方的的主要原因,这支部落我国史书称为柔然。柔然、阿瓦尔,发音差异这么大,怎会是同一种人?

阿瓦尔并非欧洲人起的名,据西方记载,这支部落刚到欧洲,就派人联络了拜占庭,自称阿瓦尔。

难道柔然改名了?于是有人便跟维吾尔联系了起来,阿瓦尔是石榴,那就是石榴族。这完全莫名其妙,我堂堂大柔然,再不济也不至于用女性象征命名。

想解释柔然的来历,还得从它另一个名字说起,蠕蠕,北魏太祖拓跋珪起的名,意思是像虫子一样讨厌。

其实柔然和拓跋鲜卑系出同门,虽然现在对柔然来源有各种说法,但最靠谱的仍然是《魏书》记载的,柔然和西魏联姻时,柔然王阿那瓌(gui)说:“我们跟大魏本是同源。”

鲜卑人说法更损,柔然本来是我们家奴隶。

不管那个说法,总之柔然和鲜卑是同门师兄弟,都来自东胡,也就是东北,早些年还被匈奴统治过,所以史书又称他们是匈奴后裔。

东汉灭亡后,东亚大陆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鲜卑拓跋部趁五胡乱华南下,顺利统治了中原,而柔然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接管了匈奴留下的广袤草原。

当然,在柔然之前,鲜卑也曾一统北方,但檀石槐的统治很短暂,活得也不够长,继位的轲比能虽然号称北方霸主,却对老曹服服帖帖,是曹魏忠实北方看门狗,最后还被曹魏派的刺客干掉了。

轲比能一死,北方草原再度陷入无主状态,于是柔然人轻轻松松夺取了霸权。

如果给柔然人画一个像,柔然这个民族最大特点就是......它一点都不像北方民族。

东亚素以怪物房著称,其中最能打的又当属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匈奴、鲜卑、契丹、西夏、突厥、蒙古......

随便放出去一个,都是分分钟统治地球的节奏,所以中原对北方民族的普遍印象,一是凶,二是狠,战斗力超强。

柔然则是个另类,第一不能打;第二不够狠。

虽然是同门师兄弟,柔然来到北方草原后,一样跟鲜卑开干,想让北方游牧民族不南侵,那比地球倒转还难。

鲜卑按辈分毕竟是大哥,柔然屡次南侵,都没占到啥便宜,但又不得不去,北方民族不抢日子都没得过。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柔然来一次,打输了,回去歇俩月又来了,号称打不死你也要累死你,用现在话说,就是又菜又爱玩。

这就让北魏非常头疼,只好在北方边境建了六大军镇,迁了很多人去守,逐渐形成了职业军人家庭,也是府兵制来源。

拓跋珪就发牢骚,“TM就一群虫子,极其讨厌。”

这就是蠕蠕一词来源,但拓跋珪为什么要骂柔然是虫子?

按《辽史》注释,蠕蠕念ruanruan,也就是软软,这很形象,虫子不就是软软的,软软,柔然,这是一个词的不同念法。

这两个词带有明显贬义,柔然人肯定不会用,那岂不是自己骂自己?那么柔然人是怎么自称的,或者说柔然本来的名称是什么?

《北史》曾提到过一个阿拔国,史书中就出现过这一次,虽然名不见经传,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趁着突厥出兵后方空虚,偷袭了突厥人老窝,把沙钵罗可汗的老婆闺女都抓走了。

当时正值突厥势大,势力甚至延伸到了黑海,隋唐都要避其锋芒,很难想象北方还有一个小部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蹲在老虎屁股后面拔毛。

但如果这个部落是柔然,那就合理得多,因为他们是死仇,不共戴天。

突厥原本属于匈奴,随着南匈奴投降了大汉,后来五胡乱华,他们又跑回北方,投靠了柔然。柔然对他们很不友好,安排在阿尔泰山打铁,后来突厥王向柔然求亲,柔然王说:“区区铁奴,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

当时突厥已经很强大了,而且刚刚立了大功。草原上有个部落叫铁勒,他们准备入侵柔然,却被突厥打了个烟消云散,吞并铁勒九姓之后,突厥王自恃功高,实力又大增,便派使者向柔然求婚,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羞辱。

所以突厥后来对柔然下手非常狠,就是要斩尽杀绝,最后一任柔然王邓叔子率部投降西魏后,突厥派去使者,强迫西魏将邓叔子全族3000多口,尽数斩杀于长安。

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如果说草原上还有那个部落敢与如日中天的突厥为敌,柔然是最合理的解释。

满洲语里有个常见名字,阿拔亥(abahai),比如皇太极,他的满名就是这个。柔然出身东胡,与满族关系自然不必多说,同时柔然人也是蒙古人的起源,蒙古语也有abahai这个词,而且是一个意思,蛇。

abahai去掉儿化音就是阿拔,近年出土的突厥文书,也称柔然apar,突厥使者曾这样形容阿瓦尔人,“他们在地面上爬,可以逃入大地的最深处。”

很明显,阿拔才是柔然人真正的名字,他们是蛇之族,也正因为如此,北魏太祖拓跋珪才以虫子代称。

蛇和虫,本来就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名称。

西方学者在阿瓦尔三字上做了无数文章,引申出瓦尔族、瓦尔匈人族,甚至还弄出来一个真假阿瓦尔人之说。

很想劝劝他们,胡说八道之前,能不能好好读一遍中国史书,阿瓦尔就是柔然本来名称,哪有这么多乱七八糟。

柔然人第二个特点是仁慈,他们是唯一一个没有屠城记录的北方游牧民族。

史书少说也记载了几十次柔然战争,但没有一次屠城例子,相反,柔然每年例行抢劫,真的就单纯是抢劫,抢完就走,很少采用极端手段。

他们甚至把这个习惯带到了欧洲,567年阿瓦尔人跟法兰克王国干了一架,法兰克国王西吉贝尔特和大量士兵被俘,但阿瓦尔人只是趁机洗劫,大肆掠夺后,即将西吉贝尔特释放。

西方学者分析来分析去,始终不得要领,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柔然人信佛,他们是一个信佛的游牧民族。

柔然贵族名字搁今天看非常中二,因为不像贵族,倒像个出家人,比如有位柔然王叫婆罗门,而他的称号叫“安静的王”。

南北朝名僧法爱和法献,都曾担任过柔然国师,甚至有种说法,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也与柔然有关。

注:建造巴米扬大佛的是嚈哒人(yanda),俗称白匈奴,他们从属于柔然。有人认为,北魏开凿了云冈石窟,柔然便建造了巴米扬大佛以示对抗。

打架不怎么行,还不喜欢杀戮,所以说柔然是个最不像游牧民族的游牧民族。

柔然大规模西迁,是在555年邓叔子被斩杀之后。柔然跟突厥的仇恨太深,突厥势力范围又大,所以柔然残部为了活命,只好一口气跑到了欧洲。

没想到这一跑,居然跑出了新天地,所以说树挪死人挪活,中国内卷实在太厉害,这都是有传统的。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初来乍到的柔然人经过打听,这旮旯最强的是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于是便派使者去拜访,干嘛?要求拜占庭献贡金和土地。

我估计你看到这儿得一口老血喷出来,但事实就是这样。

西方是这么记载的,“阿瓦尔人要求拜占庭皇帝每年献上贡金,另外需要一块土地安身。最后皇帝的口才成功说服了阿瓦尔人,只交钱不给土地,双方结成同盟,阿瓦尔人的义务是击败拜占庭的敌人。”

弥南德(6世纪拜占庭历史学者)高兴地评价:“这是一次双赢,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拜占庭都是胜利者,皇帝赢了两次。”

嗯,拜占庭每年向阿瓦尔交纳7万金币,我们叫岁币,换来阿瓦尔人的保护,这活脱脱澶渊之盟第二,但搁拜占庭眼里,是他们赢了,而且是两次。

估计大伙看到这里,肯定想喷出第二口老血。

阿瓦尔人凭什么一兵未发,一战未打,就能迫使拜占庭交钱?我也不知道,因为西方描述这段历史时,都在可劲吹嘘这是一次伟大的外交胜利。

柔然人被突厥打得灭国,几近穷途末路,结果却是欧洲大土豪拜占庭交钱,这叫外交胜利,还是伟大的。

好吧,这很合理。

柔然兵力很多吗?现代研究认为,阿瓦尔汗国最强盛的时候,兵力也不超过5万,而他们刚到欧洲时,老幼妇孺都算上,也不过1万人。

你说怎么解释?我能解释的是,估计大概或许可能跟匈人有关。

欧洲刚被匈人蹂躏了100多年,有匈奴遗威,何况柔然人本来就被当成匈奴看。

柔然王阿那瓌进京拜见北魏皇帝时,有人写了首打油诗,“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

这就叫人的名树的影,东方匈奴又来了,你说拜占庭怕不怕?

拿着拜占庭给的大笔金钱,柔然人开始了在欧洲的东征西讨。你别看柔然在中国的时候,北魏打不过,突厥打不过,但换个地方换个对手,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

为什么?很简单,科技的力量。

马镫起源于南北朝,发明者不是鲜卑就是柔然,对于欧洲人来说,阿瓦尔骑兵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马镫的作用有多大也不必说,欧洲人还首次见识了啥叫冲击骑兵。

熟悉三国的朋友,一定明白吕布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因为他首创了骑兵冲击步兵战术,其核心就在骑兵长矛。三国武将通用武器是矛,不光张飞喜欢用,关羽斩颜良文丑,手里拎的也是长矛而不是青龙偃月刀。

柔然弓箭也是欧洲第一,阿瓦尔弓很适合马上用,叉型铁箭头,以木做杆,射程远出血量大(这话似乎有点不对,但不管了),匈牙利弓就是阿尔瓦弓的延续。

阿瓦尔人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特点,辫子。

满洲人结辫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至少要追溯到柔然。史载柔然先祖叫木骨闾,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秃头,木骨闾当时年幼,小孩子怎么会秃头?不是什么基因变异,而是木骨闾头发短,编不成辫子。

所以柔然军队还有个称号叫“辫子军”,你说打辫子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但总之欧洲人看到柔然的奇特打扮就望风而逃。

所以说外表的确能唬人。

在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阿瓦尔横行欧洲,毫无对手,短短一年内,先后击败了安特人、文德人、翁古乌尔人、扎里人、萨比尔人、库提格尔和乌提格尔人......

其中最后两支是匈人部落,阿瓦尔吞并匈人部落后,便在阿提拉匈人帝国王庭附近(匈牙利),新建造了一个国都,史称阿瓦尔汗国。

为什么叫汗国,因为阿瓦尔首领叫可汗。

墙内开花墙外香,如同匈奴一样,已经灭亡的柔然帝国在欧洲复活了。

打败这些敌人后,阿瓦尔与拜占庭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说,阿瓦尔主动派使者来,恳求拜占庭维持同盟,但拜占庭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则是,拜占庭有数不清的战马战士,不怕手下败将阿瓦尔人。

咱也不知道拜占庭是怎么有底气说出这种话的,更不明白何来手下败将。但人家就是这样写的,我个人猜想,所谓手下败将应该是听突厥吹嘘。562年突厥和拜占庭有过接触,拜占庭八成趁机打探了一下阿瓦尔来历。

听到突厥声称柔然是他们的手下败将,拜占庭的胆子立刻壮了起来。

可问题你不是突厥啊,孙猴子把老猪打得欲仙欲死,你想跟老猪干架,先问问自己是不是齐天大圣,老猪再不济,那也是堂堂天蓬元帅。

拜占庭停止纳贡,双方于568年交恶,打到574年,拜占庭重新开始纳贡,每年8万金币,比原来更多了。当然,按西方记载,这叫恢复同盟。

拜占庭还不服气,双方关系也是时好时坏,584年又打了一架,结果是岁币从8万提高到了10万。

又过了几年,拜占庭跟波斯关系有所好转,于是将东线军队调回,集合了全部精锐主动对阿瓦尔发动了进攻。

这次的结果是,598年双方签订新协议,以多瑙河为界,拜占庭岁币增加到12万。当然,人家的说法是重新修订盟约。

柔然人终于摆脱了屡败屡战的名头,如果丘豆伐可汗(柔然首任大汗)地下有知,一定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俺们柔然人不弱,只是投胎生错了地方。”

至此,阿瓦尔汗国控制了北起波西尼亚,南至亚得里亚海,东起巴尔喀什,西至阿尔卑斯山的广大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地区、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乌克兰南部,换句话说就是整个东欧。

如果你去过匈牙利,一定会有种错觉,仿佛自己还在国内,因为匈牙利人的风俗,实在有太多跟中国相近。

比如匈牙利人的名字,是欧洲另类,姓在前名字在后。而如果你去吃馆子,会发现匈牙利饮食习惯,与中国人如此相近,他们喜欢炖菜,比如土豆烧牛肉,再比如饺子、瓜子、花生米......

甚至推至整个东欧,有30%的人没有狐臭。

公元8世纪末,查理大帝统一了法兰克,建立了查理曼帝国,于796年击败了阿瓦尔军队,阿瓦尔汗国才逐渐衰落,退出欧洲历史。

著名欧洲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描述的就是查理大帝征讨阿瓦尔。诗歌中所谓恶龙看守的尼伯龙根宝藏,其实就是阿瓦尔人积攒的财富,也是拜占庭的凄惨往事,他们历年缴纳给阿瓦尔的无数金币。

注:虽然名字叫法兰克,但它是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所以巴黎有个大区叫日耳曼,而巴黎最有名的球队叫巴黎圣日耳曼。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