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在医药界流传“董奉敷浴治疠”的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与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为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他曾用外敷和药浴之法治疗一严重的疠疫病人。
一天,婆媳二人用板车拉着一中年男子来到杏林草堂,一见董奉,纳头便拜。董奉连忙扶起老妇人,问明情由。原来车上躺着的中年男子是老妇人的独生子,多年来肢体疼痛、麻痹,近来发展到手脚难以屈伸,周身肌肤溃烂不堪,体臭难闻,疼痛难忍。
董奉将3人让入草堂,仔细察诊观脉,见患者腕、肘、膝、踝红肿,舌苔泛白,脉象时急时缓。董奉诊疗后心中已然有数。董奉叫患者在内房坐着休息,自己取出杏树皮、杏树根、桑葚、蒲公英等药物和一匹麻布置于锅中同煎,汤药煎熬好后,令患者除去全身衣物,赤身裸体,遂用蘸有药水的麻布将其全身裹得严严实实,此为外敷疗法。少顷,患者大汗淋漓,说感到好像有一条一尺长的舌头在舔舐他的全身,疼痛难耐,气息如牛。
董奉听后,确诊此为疠疫无疑,感到外敷已起功效,就将事先准备的中药煎剂放入加有温水的浴桶之中,让患者泡浴半个时辰。随后,董奉拿了20包药,让患者回家每日如此泡浴一次,且嘱咐患者不要吹风。
患者来时不能行走而用车载之,回去时已能自己行走。患者回家后遵医嘱用中药泡浴,起初疼痛难忍,10多天后身上表皮全部脱落,疼痛全消,20天后,疾病痊愈,且肌肤像新生婴儿一般,白皙如凝脂。董奉所用外敷和药浴之法治疗疠疫的功效可见一斑。
药浴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
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就是说洗澡水里面放了兰花,洗了之后散发香气。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明代文学家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描写民间习俗就有“祓祥(fu 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却把兰汤浴”的诗句。
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可以说,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晋、南北、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到了宋、金时期,药浴的方药不断增多,元、明时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元代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记有“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可见当时药浴已成为当时医生和百姓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到了清代名医辈出,名著相继问世,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著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发展到了鼎盛阶段,进入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成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而受到中医的推崇。
在古代,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古时候端午节也有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其中“浴兰汤”就是其中的一种。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在广东,则用艾、蒲、兰、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药浴的风俗至今尚存。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传统的药浴,如藏浴、苗浴、瑶浴等。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以达到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目的,深受藏族民众的欢迎和喜爱。2018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瑶族他们生活在多雨多雾的大山中,湿气严重,尤其妇女更易受到湿气的侵袭,但那里的女人还被评为“世界上身体最健康的女性”,产后的瑶族妇女3天后便可下地劳作,上山砍柴,而且体型苗条,面色红润,很少得妇科病。究其原因,就是她们常泡“瑶浴”,用大山采来的草药沐浴,已经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疗法,2008年,瑶族药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分,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谨慎选用不同的方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可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通过药浴使所用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起到调整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濡养全身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免疫力和肌肤的弹性,还能起到美容肌肤、抗衰老的作用。
下面推荐几款常用的药用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跌打损伤方:苏木、松节各250克,赤芍、红花各60克,川芎、羌活各40克,煎水洗浴。洗浴时应不断对药液加温,加强药性渗透力。
▋风湿疼痛方:丝瓜络、千年健、海风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热水至能够浸没患处为度。水温应该保持在45~50℃左右,以皮肤能忍受为度,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沐擦浴30分钟。此方法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各个大关节的风湿疼痛。以皮肤能忍受为度。
▋疮疡湿疹方:苦参、白藓皮、野菊花各30克,黄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到能够浸渍患处为度,水温适中,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钟。如果是妇女阴道滴虫或者外阴溃疡,男子阴囊绣球风或者肛门湿痒,也可以用此方局部熏洗或者坐浴。
▋咳嗽气喘方: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煎水洗浴。注意:体弱者不宜洗浴太久,免致汗出过多而伤阴。
▋防治婴幼儿痱子方: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3~4面盆,使水温在35~40℃,为婴幼儿洗浴,每次浸泡30分钟,一剂药可以洗浴2次。
▋治狐臭方:芙蓉叶、藿香、青蒿各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适量洗浴,同时用药液敷擦两侧腋窝。隔天洗浴1次,每次30分钟,能减轻或者消除腋臭。
▋护养皮肤方:玫瑰花、茉莉花、枸杞子各适量,煎取药汁一大杯(约500毫升)倒入浴盆中,加水洗澡,每天1次,能够使妇女皮肤柔嫩润滑,同时,还能预防夏秋季皮肤病。
需要注意的是,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药浴;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也不宜使用药浴;对于年老和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单独药浴,应有家属协助,而且时间不宜过长;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孕妇及女士月经期间避免使用。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公众号
看到一个新闻,着实被吓了一跳。
据媒体报道,一位丈夫从外地回家,与妻子发生了争吵,随后他的内心泛起妻子十年前曾经有过第三者的怀疑。
为了发泄内心的怨恨,这位丈夫对妻子实行暴力,将她的双手双脚都捆起来,用胶带将她的嘴巴封上,殴打妻子,甚至拿刀威胁。
就这样,这位妻子被绑了两天两天,不准外出,甚至不被允许出门大小便,完全没有人生自由,最后被人发现后报警,妻子才得救。
最终,这位丈夫涉嫌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有殴打情节,因构成非法拘禁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
因为内心的一个怀疑,就用这种残暴的方式报复妻子,这样的婚姻简直让人绝望。
2、婚姻中的报复行为,如同一条毒蛇,再深的爱,再好的脾气,也会被吞噬掉。
朋友小菲跟丈夫婚前你侬我侬,可如今新婚不到一年,两人之间早已没了恋爱时期的甜蜜感。
后来,跟她聊天之后才发现,她有一个坏习惯——总喜欢发起冷战。
有一次生理期,小菲身体不舒服,心里想丈夫若有心,肯定会主动做家务,但是吃完饭,丈夫依旧像往常那样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小菲嘴上不说,心里气得要命,在厨房不情不愿地洗碗,故意发出很大的声音,可丈夫玩游戏正起劲,丝毫没有感觉到。
洗好碗,小菲一言不发,一个人走进了房间,重重地关上了房门。丈夫总算有反应了,赶紧追了进去,嘘寒问暖,却热脸贴了冷屁股。
丈夫问了好几遍,小菲一言不发,直接甩了一个“滚”字。这下好了,丈夫也火了,索性也不说话,加入了这场冷战,气氛瞬间跌入冰窖。
相比于杀人、家暴、捆绑这种极端的伤人方式,大部分夫妻之间的报复更为隐蔽。
心中有不满,不直接说,动不动就发脾气,摆脸色,开启冷战,这就是在借由报复的行为传递愤怒。
或许很多人心里想的是“我不过是想给他点颜色看看”,但实际上,这些无名之火正在悄无声息地摧毁一段感情。
3、半年前,张雨绮与袁巴元的离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桩两个人之间的离婚案,因为报复行为,闹得全网皆知。
先是袁巴元在朋友圈发布了聊天的截图,将两人的聊天记录公之于众。袁巴元还说:离婚后两人确实又在一起了,但是张雨绮却跟另一个刚刚认识两天的男人去睡了。
袁巴元称:张雨绮只要自己爽,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连孩子的不顾,所以他才选择离婚,还威胁要把张雨绮这个有狐臭的女人搞臭。
张雨绮快速回应:对袁巴元的行为感到恶心,因为他没有得到孩子的抚养权,所以才出此下策。
面对袁巴元的报复,张雨绮也采取报复手段,在微博上喊话袁巴元:“把欠我的几千万还我”。
袁巴元再次回复,强调张雨绮以孩子为由求复合,婚内约别的男人去旅行,并没有欠钱,而是还未到支付期限的抚养费。
冤冤相报何时了,两人相互厮杀,令吃瓜群众大跌眼镜。
报复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快感,但最终一定会将尖刀刺向自己,还会波及最无辜的孩子,袁巴元也承认“落笔之时我亦心痛”。
日前热播的综艺节目《我的我的经纪人》中,张雨绮被爆出因为离婚事件,事业大受影响,几乎没有找上门的客户,此前的客户只能力保。
张雨绮也在节目中含泪坦言:虽然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她作为母亲,内心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能保护好孩子,不希望让孩子因为父母的婚姻问题而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夫妻间的报复,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幼稚行为,却让无辜的孩子被卷入风波,深受其害,承受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甚至,有些无知的父母,无法妥善处理离婚问题,竟然将孩子作为要挟对方的工具。
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夫妻情感破裂打算离婚,结果丈夫想把孩子推给妻子,想借此报复妻子,想让她带着“拖油瓶”,好让她不能再婚。
而妻子却说:孩子我不要,但房子必须分给我。
孩子被当成报复的工具,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分开住了,但依然爱我,是他们慢慢适应能够接受的事实。可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不再爱我,却是无法承受之痛。
若不爱了,本可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可千万别拿孩子做报复的工具,因为孩子是最无辜的。
4、婚姻中,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
说到这一点,很佩服民国女子张幼仪的勇气。
作为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妻子,却从未得到过他的正眼相看,更别说爱了。
婚后不久,徐志摩只身一人前往国外留学,留下张幼仪在老家照顾第一个孩子。
五年后,仍不见徐志摩回来,在公婆的催促下,张幼仪一个人去欧洲找徐志摩。
那时候,他们住在沙世顿的小镇,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徐志摩每天早早出门,张幼仪留在家中烧水做饭。
不久后,张幼仪怀上了二胎,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却只迎来了一句:“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思前想后还是没去打胎,却迎来一个噩耗——徐志摩消失了,从此杳无音讯。
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无依无靠,身上只有一点买菜钱,张幼仪甚至想过自杀,但最终还是熬了下来,她求助同在国外的二哥,才熬过了十月怀胎的日子。
1922年,张幼仪独自在医院生下第二个孩子,出院后,她才收到了徐志摩的一封信。
信上没有任何“关心”二字,却写着这样一句话:“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说白了就是“离婚”二字。
绝望的张幼仪告知送信人,她要跟徐志摩见一面。
徐志摩带着离婚文件前来,说:“不行不行,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面对徐志摩的绝情,张幼仪没有任何的报复心,她忍着产后的疼痛签下了字。
离婚后的张幼仪,顾不上身边的流言蜚语,前往德国留学,后来回到国内,在东吴大学教德语。此后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还担任了一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放下之后的张幼仪,看似输了一切,却赢得了自己的开挂人生。连曾经嫌弃她的徐志摩,都对优秀的她钦佩不已。
5、有的人因为仇恨和报复毁掉一段感情,甚至毁掉最爱的人;而的有人却在伤害中成长和蜕变。
《简爱》中有这样一句话: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
报复心的背后,藏着一个成年人的偏执和幼稚。不管是赤裸裸的争吵,或者更为隐蔽的冷战和赌气,只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将婚姻变成战场,在厮杀中伤害彼此,甚至还会伤及无辜的孩子。
愿我们都能做成熟的成年人,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婚姻中的小磕小碰,不沉溺于痛苦,少责备,少发泄,多体谅,多包容。若真的无法挽救一段感情,也要勇敢放手。
最好的婚姻,是彼此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墨花,90后妈妈,喜欢钻研婚姻育儿、自我成长,把困惑和喜悦都写进文字,传递力量和温暖。
北方已经让人瑟瑟发抖。
那天与几个人小聚,惬意畅快的回家,竟然碰到一位久未谋面的乡友。互道问候询问去处,他竟然要到澡堂洗澡。就在寒风凛冽中,我忽然想到了在老家洗澡的经历。
关于澡堂子洗澡的经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我也写过好几篇小文章,那里面有过自己真切的感受。可以说澡堂子洗澡的经历和故事就是像我这样的某些人酸甜苦辣的一种体现。
我们小时候哪里进过澡堂子。澡堂子是一个温暖的名词,更是一个奢望的想象。澡堂子只是城里的专属,就连我们中垾街上我似乎也没有听闻。我哪里能知道呢?在老家的日子里,到中垾镇屈指可数,有时候还是因病。到巢县街上去,似乎只有一次。我们农村小阿子都怕生,就是村子里的不大熟悉的大人来家,我们都慌着躲到门后边,生怕被看见。可我们又想看见他(她),我们躲在门后面,从门缝里窥伺,一来看人,二来看有没有好吃的。我们进城,那更是胆战心惊又新鲜陌生,我们扯着大人的衣服,用好奇而又无知的眼睛看热热闹闹花花绿绿的城里。当然最吸引我们的是飘来的各种香味,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美食,还有来来往往的花枝招展的香气袭人的姑娘(头上别朵栀子花,已是香气氤氲)。那个时间段,不是澡堂子生意兴隆的点,况且我们农村孩子还不一定习惯进澡堂子。脱个精光,光屁股晃来晃去,那多丢人现眼。我们很小就有羞恶感,也就是东方文化里的“耻感文化”。澡堂子没进过,那还谈啥洗澡呢。
其实,澡堂子才多大,不过烧点热水,弄个水池子,一群人跑进去泡在一起,弄个搓澡的,请个捶背的,再拔袋烟,喝个放松茶,眯个小觉,很是惬意。然而要说到洗澡,那我们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小河当澡堂,微风送清凉。巢湖是我们的澡堂子,河湖沟渠是我们的澡堂子,就连雨后的水氹也可能是我们的澡堂子。
我们洗澡水不要煤呀,柴火烧,有太阳做燃料,保证上热下凉,水温刚刚好。看见水,谁还在乎水温多几度少几度,几度的水不能洗澡。我们是各种水温都能适应。
澡堂洗澡要钱,我们洗澡春夏秋冬二十四小时免费,随到随洗,随时走人。澡堂洗澡还要毛巾裹在腰间遮羞,还要拖鞋。我们啥都不要,我们讲究的穿个短裤(到了水里准被扒掉),或者干脆坦诚相见。我们这些小阿子在一起从来没有不好意思。
澡堂子洗澡需要安静,那洗的是修身养性。我们不能安静,我们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越热闹越好,越折腾越有劲。只有使出浑身解数闪转腾挪,跳跃扑腾才是对澡堂子的最大尊重。小阿子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可是一群小阿子那就翻江倒海,浪里白条,大有阮氏兄弟,东吴水军的气势。孩子们的天性在此全部释放。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这些淘气包哪里能够放过。
澡堂子洗澡还要用肥皂,还要用毛巾搓灰。我们是服务一条龙,啥都不需要。我们用河里的黑淤泥涂抹在身上各种,只露出眼睛和嘴巴,很有些现在最流行的泥浴。据说各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对皮肤大有裨益。我们很小就知道如何护肤养颜。肥皂伤皮肤,河里的水泡久了,什么厚积的灰浸泡不掉。我们一出浴,就有了“华清水滑洗凝脂”的光滑。杨贵妃还要专用华清池,还要撒上玫瑰花,她的狐臭要是在我们小河里,早就治好了。
我们在澡堂子大显身手,仰泳蛙泳蝶泳狗刨,会啥用啥,不会就用双脚使劲打水。你在城里的澡堂子敢这样张牙舞爪肆无忌惮吗?估计会被别人轰走,或者堂主抓起扔到外面了事。
当然,我们也有安静的时候。我们折腾累了,快活够了,我们就安静的躺在水面,双手用力,我们就可以浮在水面上,像一具什么,或许也是一苇以航的状态。我忽然想起了死海里的潜伏术,那是因为死海盐分大,我们是弄水的好手。
可惜我们没有冬泳的习惯。老家再温和,冬天我们也很少在水里这样折腾,很容易招来一顿臭骂,一顿拳脚。我们只好在家里洗澡。
老家的大木桶或者大澡盆盛满了我们儿时冬天温暖的回忆。
大铁锅烧好水,沸腾的欢快的跳跃进澡盆,我们扭扭捏捏的脱衣服,很不好意思,有时候被母亲一巴掌带着。在水里温暖的热气中,我们享受了水的丝滑,母亲的温暖。在木桶里洗澡,还是别有情趣的。有时候看古装剧,不少靓女沐浴,水汽氤氲,似乎觉得老家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或许她们都是大户人家,我们哪里允许你这样慢条斯理,就像舞蹈的慢三,我们洗澡是探戈,是恰恰,是奔放的牛仔舞。三下五除二,完事。要知道,烧那么多水是需要不少柴火的。家里人又多,不可能由着你慢条斯理,如此文雅。我们都是霹雳火秦明,急先锋索超一类。
相对而言,我们这些很“费”的小阿子尤其喜欢天地间的四季浴场。我们不只是为了洗去身上的污垢和泥灰(其实我们洗澡从来不是为了这),更多的是为了嬉戏为了快乐,为了和大自然无间的亲密。
我们许多人背井离乡,远走他乡。我们的记忆里一定有故乡许多的记忆,而关于水,关于水中嬉戏玩耍则或许是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因了水,我们念念不忘故乡;因了儿时的快乐,我们对故乡魂牵梦绕。水,故乡的小河,可以说是我们这些流浪的人脑海里最丰满的回忆。
后来我也去过澡堂洗澡,也有过类似北京天津济南老澡堂洗澡的体验。现在,我已经很少去澡堂洗澡。
夏天,偶尔看见小孩子在小河里快乐,我都有立即跳下去的冲动。
最忆是巢州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