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东男人狐臭(外国男人狐臭)

时间:2024-04-22 16:52:4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10个印度男人8个狐臭?为何外国人体味重,他们眼里中国人也臭?

前言:

从小就跟外国人打交道的人,对外国人的体味是很了解的。

最明显的就是印度人和中东人了,大多数人一家人一起就是一股味儿。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印度人不仅脏、穷、性格怪,而且还有狐臭。

听到这里,你们是不是觉得不公平。

那么外国人看待中国人的体味是怎么想的呢?

一、外国人体味重的原因。

印度人的体味大家不用说,狐臭的情况大家都听说过,总觉得10个印度人8个有狐臭。

那么,狐臭是怎么回事呢?

狐臭不仅仅是印度人有,很多中东人也有狐臭。

这个体味的产生是因为他们的汗腺区别于我们。

比如,我们中国人的汗水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不会产生味道。

但是,印度人和中东人的大汗腺很发达,汗液的成分也很复杂。

尤其是在夏天,汗液的蒸发会产生一种臭味。

这是他们身体里的脂肪和蛋白质混合在一起的结果,难免会产生臭味。

这种味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狐臭。

狐臭在国外也叫它叫做臭脚味儿,在国内,很多人把狐臭误认为是脚臭。

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味道是有些不同的。

狐臭是我们谈论的是那种全身散发的臭味儿,而脚臭是我们谈论的是那种脚气的味道。

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和中东人吃辣椒的食物很多,狐臭的产生还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辣椒会刺激大汗腺的分泌,使得它产生的脂肪和蛋白质成分会更多,这样一来,蒸发出来的汗液也就会有更多的狐臭味。

狐臭不仅仅会让人感到尴尬,而且对健康也有影响。

这种狐臭的气味很刺鼻,这样一来就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长时间呼吸这种气味也会对人的大脑产生不良的影响。

除此之外,这种刺鼻的气味还会对人的鼻腔有损伤,长时间的呼吸也可能导致鼻腔出现毛病。

所以印度人和中东人都应该及时的处理狐臭问题。

二、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体味是怎么想的呢?

外国人的体味在国人眼中是比较重的。

但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体味可不这么想,他们总觉得我们都有点儿味儿。

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他们觉得我们中国人都有一股淡淡的樟脑味儿。

虽说樟脑对于人的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它的味道却是很难闻的。

那么为什么外国人会觉得我们有樟脑的味道呢?

除了樟脑味儿之外,外国人还会说我们身上还有一点儿铁锈味。

那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说说樟脑味儿的来源。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因为有的人家里没有放过樟脑丸,但是外国人还是觉得我们有樟脑的味道。

其实它的味道并不是说我们真正的身体产生的,而是说我们身上所散发的一种不是很大的樟脑味。

其实有很多的外国人在他们没有认识中国人之前都不知道樟脑丸到底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它是用来干嘛的。

但是只要是他们认识了中国人之后,他们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误解。

他们总觉得我们中国人什么都爱用樟脑,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别的什么,只要是有异味的地方,除了这种药物就不会有别的了。

在他们的印象里,只要在中国人的身体上闻到有一点儿樟脑的味道,那么他们认为我们肯定是会故意的去蹭樟脑的味道,就好像我们认为外国人都有一股味儿。

虽说这是一种误解,但是我们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每个地方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可能有些人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蹭樟脑,但是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我们不少的年轻人和小孩子也会这样做。

毕竟中国的老家里大概都会有一种药酒叫做红花油,这种药酒的味道很特别,而且它还可以风寒,所以很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用这种药酒。

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擦红花油的时候,会觉得樟脑丸的味道太重,但是他们的药酒又不能没有樟脑。

所以他们就会用樟脑醇代替药酒里的樟脑丸。

虽说这样做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他们也没想到,会因为这样做而给外国人一种错误的理解。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误解,但是毕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和外国人不同,我们也没法强迫他们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但是外国人觉得我们身上有铁锈的味道,这就让人觉得很难理解了。

因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生理期,但是外国人却总觉得我们身上有一股铁锈的味儿。

这就让人觉得很无语了。

毕竟他们在我们身上没有看到过那种卫生巾,也就没有闻到那种味道,那么我们身上是为什么会有铁锈的味道呢?

笔者认为:

外国人觉得,中国人身上就是会带一股樟脑味儿,这个说法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会这么觉得。

有一部分的外国人不会觉得我们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是大多数的外国人都会有这么一种观念。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为这种观点生气,毕竟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三千万伊拉克人眼里有三千万个不同样子的萨达姆,竟然是洁癖

尽管萨达姆出身在农村,从小粗茶淡饭,粗衣粝食,但却格外注意卫生。

接触过中东的人都知道,中东人,阿三,非洲人经过时,身上都有非常浓重的味道。那是大多数阿拉伯人有狐臭,且喜欢喷香水。两种味道夹杂在一起会发出不一般的味道。萨达姆曾经专门阐述过这种味道,这是他最讨厌的味道。而有洁癖的萨达姆每天都洗两次澡,每天5点起床,洗脸刷牙后,便会喝杯咖啡,然后就会洗澡。

萨达姆说:“最好的是一天洗两次澡,至少是一天一次。如果男人一天洗一次澡的话,妇女就应该一天洗两次澡。因为妇女更加优雅,需要呵护,而且妇女的体味比男人更加引人注意。”

萨达姆非常害怕细菌感染,哪怕身上有一点小的伤口也会要求医生进行消毒杀菌。萨达姆的私人医生每天都要精确的控制萨达姆办公室的温度。萨达姆喜欢游泳,喜欢光着膀子在底格里斯河里放松自己,还喜欢和卫兵在水里做一些游戏。

萨达姆要求同他在一起的人一定要注意洁净,并且在见他的24小时之前就要准备好。而萨达姆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去打理自己的形象,萨达姆是个“帽子控”,在不同的场合戴不同的帽子都是有讲究的。无论在任何场合,领带对他来说是必需品。萨达姆喜欢肖像,尤其是自己的。在萨达姆时期,伊拉克有很多为萨达姆画像的画师,为萨达姆画了近万幅画像,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挂有自己的肖像。曾经有伊拉克人告诉我,他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到美术课,就是画萨达姆。

身在伊拉克,有太多的无奈和感动。欢迎添加公众号“走进伊拉克”(lraq520)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与想象中不同的伊朗

怎么会想要去伊朗?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看了几部与伊朗有关的电影,翻了几篇伊朗游记,查了查伊朗的机票,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直到临出发之前还有点缓不过神儿,我这是要去神秘的中东了?关于伊朗,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实际上伊朗很安全!虽然周边国家天天不消停,但伊朗没有恐怖袭击,也没有人体炸弹,可以放心。另外伊朗是非英语国家,日常沟通说波斯语,但伊朗人英语可沟通且水平都还不错。

由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北京经停乌鲁木齐的航班到达德黑兰,出境手续需在乌鲁木齐办理。抵达德黑兰已是深夜,还没下飞机就赶快拿出准备好的头巾胡乱裹在头上,根据伊斯兰教义女性必须戴头巾,外国人也一样。戴头巾是门艺术,伊朗姑娘随便一带就是风景,我对镜整理半小时也是鸡婆婆。在机场换好钱打辆车直奔预定好的酒店。

这里注意一下,由于国际社会对伊朗有经济制裁,境外信用卡在伊朗境内基本处于无法使用的状态,需准备好足够的现金,美元可流通,人民币需兑换。机场有换钱的窗口,汇率不错且不收手续费,按照当前汇率,1美元约折合32375里亚尔。伊朗实行非常严格的网络管制,在国内无法直接预订伊朗酒店,我是通过一位在伊朗的中国姑娘帮忙预定的,如实在找不到人帮忙,可先打车到酒店聚集区再寻找。除去在飞机上的时间,在伊朗一共停留7天,带了一千美金现金,回家时所剩无几。伊朗大部分商铺均使用波斯数字标价,询价时可请对方在计算器上打出阿拉伯数字。

伊朗最值得看的是清真寺、古宅、花园,旅游商品可买藏红花、干果、地毯、手工艺品等等,地毯比较贵比较沉,出手的时候要谨慎。伊朗插座为两级圆插,需准备转换插头。到达伊朗时可在路边商铺中购买SIM卡并充值,停留一周时间充值10万里亚尔比较合适。由于网络限制在伊朗使用微信、微博时仅可浏览文字,图片是无法加载的。

7天行程为:德黑兰-卡尚-伊斯法罕-设拉子,7天时间跑4座城市有些紧凑,行程重点可放在伊斯法罕和设拉子两地,德黑兰、卡尚各留一天基本上就够了。抵达德黑兰已经半夜12点多了,夜幕笼罩下的伊朗还来不及细看。

伊朗酒店浓郁的90年代风格,这间房要价400 人民币

伊朗是能源大国,坐拥丰富的石油资源,油价为10000里亚尔/升,折合人民币约2元,据称伊朗是没有“报废”一说的,只要车子能发动就能上路,因此伊朗几乎满街跑的都是些80-90年代的车,车况差油耗大,德黑兰全城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汽车尾气味道,空气污染非常严重。

伊朗传统早餐,大饼抹黄油 红茶

时间不多,德黑兰仅参观了伊朗国家博物馆与美国大使馆旧址两地。国家博物馆内容不太多,两个馆半个小时-40分钟就能走完,美国大使馆旧址乘地铁可达,外墙上大大的反美标语和反美涂鸦,不定期会有展览,比较遗憾我去的当天没有对外开放。

伊朗国家博物馆

美国大使馆旧址

伊朗地铁是中国援建的,和国内基本一样,1.5元人民币一张票随便坐,车厢分男女,女性可进入男性车厢,男性不可进入女性车厢(夫妻除外)。因为票价便宜,伊朗地铁非常拥挤,上下车很困难,但车厢里却非常安静,偶尔会有商贩兜售零食、报纸。

拥挤的伊朗地铁

在德黑兰半天就被汽车尾气熏得脸都黑了,讲真德黑兰可玩的不多,仅有几个博物馆值得看。下午坐大巴前往第二站:小城卡尚。卡尚是伊朗的古宅聚集区,一天时间就能走遍,费恩花园稍远一些,需打车前往。

这里说一下伊朗的出租车,在伊朗出租车是不打表的,到哪里都是喊价,德黑兰出租车最贵,开价基本都在50万里亚尔(约100元)左右,距离比较近的也要30万里亚尔(约60元),其实10公里左右的路程15万里亚尔就够了,2-10公里8万-10万里亚尔也够了,2公里以下不建议打车。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都会在车费上纠缠一下,比如上车前约定好20万,下车就要30万,还有直接不找钱的情况,建议每次打车咬定一个价格不松口,且提前准备好零钱。

抵达卡尚已近傍晚,比较遗憾的是连续找了几家酒店都没有房间了,最终还是出租车司机把我们领到了一家酒店,订了最后一间房。注意:出租车司机带你去的酒店都是有回扣的,且报价很高,可以适当砍砍价,如果砍不下来建议自己找。

卡尚的酒店大部分是民宅改的,房间有点像窑洞,设计独特,给我们的房间在顶层,空间奇大无比居然有三个储物间,还是错层,就是晚上有点凉。

卡尚的酒店

卡尚最有名的应该是苏丹浴室和费恩花园,全是有钱的波斯人的古宅。伊朗建筑的精髓几乎都在屋顶,一进门就要仰头,对治疗颈椎病有奇效,就是对带头巾的女性不太友好,一抬头就掉,好奇伊朗姑娘是如何带那么结实的,蹦迪都不掉。

苏丹浴室

周四周五是伊朗的周末,从古宅出来街上空无一人,出租车也打不到,街上的小店全部关门,吃饭成了问题。好不容易有家店开着门,可惜老板一句英文都不会,连比划带说总算搞定。可以说这餐是我在伊朗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餐,羊肉不膳且嫩,用大饼裹着吃真是美味,西红柿是烤着吃的,把烤糊的皮剥掉就行了,味道不错。相比之下鸡肉太一般了,没腌过没味道,减分!

大饼裹肉串

从卡尚到伊斯法罕仍然是大巴,300多公里要开3个多小时,中途不停,大巴会发小零食和饮料,虽然座位宽敞舒适票价只要20几块,但车上弥漫着的浓郁中东狐臭,还是让我觉得太TM遭罪了。

大巴车票

零食非常甜

到达伊斯法罕,伊朗之行才能算是真正开始。

伊斯法罕拥有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聚礼清真寺,世界第二大广场——伊玛姆广场也在这里,广场周边还有两座清真寺:卢特夫拉长老清真寺和伊玛目清真寺,旁边就是大巴扎,去一次就能看遍了。

伊玛目清真寺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正门高30米,大门镀银。清真寺的圆顶绘有精美的图案,墙壁贴满蓝色瓷砖,置身其中只觉得震撼。正殿正中心有一块回音石,站在上面击掌可听到不同方向传回的回音,不少穆斯林站在上面唱诗,仿佛自带音响效果,我听了好久才离开。两座清真寺内容相差不多,重点都在屋顶,看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

7P的夜拍表现如何

清真寺

聚礼清真寺则不太一样,它由石柱和泥砖组成,看上去没有其他清真寺那般华丽,但它融合了距今800年左右不同的建筑风格,朴素但却精致,值得一看。

聚礼清真寺

聚礼清真寺旁就是伊斯法罕最古老的大巴扎,里面错综复杂岔路很多,稍不留神就会迷路,建议开着导航走。大巴扎就是伊朗人的市场,基本上都是些生活用品,和国内的小商品市场一毛一样,靠近景点会出现一些旅游商品,购买时注意砍价。

大巴扎

亚美尼亚旺克教堂是伊朗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保存完好。外墙有些残破,且有些波斯风格,但内部壁画精美至极,完整的绘制了人类的诞生直至被驱逐的故事。教堂很小,但其中还包含有一座博物馆,讲述的是亚美尼亚人的历史,很涨姿势。三十三孔桥略远,最好傍晚去,夜景也很美。

旺克教堂

三十三孔桥

查拉库圣庙,又称光明王墓,这里是设拉子最重要的朝圣地,里面供奉着第七任伊玛目之子、第八任伊玛目之兄Seyed Mir Ahmad。这里不要门票,但非穆斯林是无法进入主殿的,女性进入圣庙必须穿长袍,游客需在殿外等候工作人员带领才能进入。圣庙里有大批手持绿色鸡毛掸子的“宗教警察”,一旦发现着装或行为不适当时,会上前提醒,即便我已经进入圣庙,身边的人依然提醒我一定要注意着装,弄得我非常紧张。

光明王墓

正值太阳落山赶上教徒唱诗,那声调非常有节奏,虽然听不懂但真的非常非常好听,声音在圣庙里回荡,没有人说话,广场上有很多鸽子,一有人走过去就呼啦呼啦的飞起。这种场合只剩下“神圣”可以形容了。

伊斯法罕距设拉子接近500公里,乘坐大巴需7小时左右,堵车的话9小时甚至更长,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乘飞机,飞行一小时可达,机票价格约合人民币400元/人。

莫克清真寺是此行最期待的地方,它拥有大面积的彩釉玻璃,阳光照射进来呈粉红色,因此民间又称它为“粉红清真寺”。来这里一定要趁早,最好一开门就来,8点-10点阳光最好,过了10点随着太阳升高光线会变短,且10点以后会有大批游客光临,影响拍照。

莫克清真寺 流光溢彩

波斯波利斯是此行去的最后一个景点,它距设拉子约60公里,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只能包车,往返价格30美金。波斯波利斯是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第二个都城,遗迹有大流士王的接见厅与百柱宫,其建于公元前522-前486年时期,距今超过2500年。

波斯波利斯

遗迹被损毁的比较严重,只有部分石柱还健在,多数都只剩下石墩了,很多雕刻都被整齐的切掉,明显是掠夺的痕迹。

波斯波利斯只适合秋冬季参观,它地处沙漠区,即使是冬天气温也在20度左右,尤其女性还需要裹着头巾,比较悲惨的是,我当天还穿了秋裤,汗水顺着头巾往下滴,那滋味怎么说呢?我已经可以闻到自己身上的馊味儿了。

从设拉子返回德黑兰意味着要回家了,在这7天里,清真寺、圣庙、古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伊朗的旅游业并不太发达,外国人更是少见,造成旅游业者对游客形成了一种“见一个坑一个”的心理,打车、换钱、小餐馆、大巴扎全都有陷阱,到后期基本是处处小心,处处提防,说实话还是有些影响心情的。

不过除了旅游业者外,伊朗的普通人却了给我巨大的温暖。在机场时同伴突然高烧,由于没有退烧药只能用湿毛巾降温,两个伊朗姑娘走过来递来一片退烧药,这是她们向机场医务室要来的,还有人围上来想要载我们到附近的酒店休息,甚至给医院拨电话帮我们询问该吃些什么药,最终同伴退烧,顺利走完接下来的行程。

超热情的伊朗孩子

我们在伊朗的最后一天,在地铁里遇到一位伊朗大叔,闲聊得知我们要去机场,坚持要送我们,竟然还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喝茶,他的妈妈端出来各种伊朗零食送给我们,离开之前还从花瓶里抽出一束塑料花,说是送我的礼物。在被出租车司机、换钱的小贩狠坑了一把之后,伊朗终于肯将自己最温柔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伊朗大妈送我的塑料花

最后简单说一下伊朗的吃,国内的朋友天天问我伊朗有什么美食,总的来说主食只有米饭和大饼两种,由于是清真国家,肉类只吃过鸡、牛、羊,其中羊肉比较香但非常油腻,吃一顿恶心半天。鸡肉没有腌制,没有任何味道,味同嚼蜡难以下咽。伊朗的大米颗颗分明,且伊朗人嗜酸,他们会在米饭上加入很多石榴干,奇酸无比,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大饼我是绝对不吃米饭的。

米饭羊肉串

大饼夹肉

去之前总觉得伊朗神秘,女性一水的黑袍子,男性全是大胡子,但实际上伊朗是个追求时尚的国家,年轻的姑娘们很少穿黑袍,紧身裤高跟鞋一样不少,浓妆、染发也很平常,但相对来说男性就有些保守了。

看过了清真寺,品过了波斯美食,享受了伊朗人的温暖,伊朗之行还算圆满。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