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顶着一身狐臭味儿活了二十几年的“腋来香”,实在是太渴求一款好用的止汗露了。
这么多年,买止汗露的钱是真没少花,只要是市面上比较热门的止汗露我几乎都用过一遍。有比较好用的,但只有寥寥几款,多半是踩雷款。
不过踩得雷多了,自己慢慢也总结了一套选购的标准:先看功效,后看吸收性。
为了让大家更易于理解,我将分别从自身标准出发对市面上比较热门的10款止汗露进行测评,希望可以为你们选购止汗露时带来一些实用性的参考!
测评样品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实测环节。
止汗能力我们都知道,狐臭形成的原理主要是大汗腺分泌旺盛,其分泌的汗液被体表滋生的细菌分解,形成一种叫做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进而产生异味。
也就是说,狐臭的形成条件离不开汗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狐臭味会比平常重的原因。所以,对于止汗露的止汗能力应该成为我们的首要需求。
在测评之前,给大家科普一下市面上比较常用的几个止汗剂成分:
①铝盐类
氯化铝、硫酸铝:市面上第一代止汗剂,止汗功效强,但刺激性也比较大。以前很多老牌止汗露中比较常见,目前逐渐被市场淘汰。
氯羟铝锆:比较少见的止汗剂成分,止汗能力中等水平,缺点是与遇水易结块,不易清洗。
氯化羟铝:是市面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止汗成分,止汗收敛作用强,性质温和。
②其他类
明矾:天然的止汗石,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但对皮肤有刺激性,表现为刺痒、紧绷。
乙醇:止汗能力较差,通过短暂的收敛营造假性干爽感,维持效果短暂。
高岭土:应用较少,主要是吸附汗液和油脂的作用,多用于膏体款式的止汗露中。
从止汗能力的强弱上:氯化铝=氯化羟铝>明矾>氯羟铝锆>乙醇>高岭土。
由于止汗成分在止汗露产品中的占比较大,更推荐大家使用相对温和的氯化羟铝类相关的止汗露。
以下是十款止汗露的止汗成分分析表:
当然,止汗能力的强弱还和原料的浓度、纯度、含量等有关,具体止汗能力如何,还需要上肤实测。
测评方法:清洁腋窝,将止汗露涂抹在腋下,正常室温下运动3小时后用吸油纸擦拭腋下,吸油纸上残留的汗液越少,止汗功效越好。
以下是10款止汗露的止汗能力对比:
对于狐臭人来说,除了止汗能力的强弱,更加关心的还是抑味的持久度问题。
由于目前没有比较直观的方法进行测评,只能进行上肤实测。为了尽可能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10款止汗露样品都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测试。
以下是测评结果:
吸收性一般与产品的质地、黏腻程度等有关。无论是秋冬季,还是夏季,吸收较快的止汗露都更受青睐。
1.质地
很多止汗露的质地跟与产品的款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市面上比较热门的止汗露款式有:
走珠款:滚动走珠设计,质地一般为较为浓稠的乳液质地,质地稍微黏腻,吸收性也可能没有那么好;
膏体款:旋转瓶身设计,取用方便,不会漏液,但质地一般较干,涂在腋下容易残留粉末状物质,吸收也很慢。
喷雾款:喷雾设计,不会与皮肤直接接触,干净卫生,质地比较清爽,吸收也比较快,也不会在衣服上留印儿。
从吸收性的快慢角度来讲:喷雾>走珠>膏体
以下是10款止汗露的款式分类:
2.黏腻程度
除了质地,黏腻程度也会影响产品的吸收性。一般越黏腻,吸收性就越差。
吸收性测试:将等量的止汗露涂抹在手臂上,等待充分吸收后,用涂抹过止汗露的部位粘取玻璃罐中的彩色小球,残留在手上的彩色小球越多,说明质地越黏腻,吸收就越慢。
黏腻程度测试结果: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对比,我将十款止汗露在各个环节的综合表现进行了汇总,如下:
最后,真心希望所有看过这篇测评的“狐臭”都能早日摆脱狐臭困扰!
#狐臭##狐臭止汗露##测评##香体露#
我每天早上都会到小区的花园跑步半个小时,但只要跑起步来,腋下的臭味就会飘散出来,让我非常尴尬。后来,朋友向我推荐用生姜泡酒精涂在腋下,自从用了这个方法,腋臭就没有再犯了。因此,想将这个方法推荐给同样有腋臭困扰的人。
方法如下: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医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滤液,装瓶备用。用棉签或棉球蘸滤液搽于腋窝处,每天2~3次,连搽1个月。(江门周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乔志强表示,治疗腋臭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局部的清洁,去除分泌物以减少细菌的繁殖。而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当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它还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死滴虫的功效。但是生姜只能减轻症状,短效消除腋下的臭味,并不能根治。根治腋臭还是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而中医认为腋臭是由湿热内郁引起的,腋臭的臭气是由于发汗冒出所致,所以腋臭患者平时饮食宜吃清淡、不油腻的食物,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在此分享一个治疗腋臭的验方。
【药物】辣椒2~3个。
【制法】将辣椒切成小段,放入瓶内,加入2%~2.5%的碘酊10毫升,密封摇荡,即成碘椒酊。
碘酊
【用法】将棉签饱蘸此药液充分搽擦腋窝,每天1~3次,一般连用7天可愈。
【主治】腋臭。
【疗效】解放军234医院用此方治疗腋臭患者256例,均治愈,治愈率达100%。
【来源】《新中医》1977年,第1期。
【按语】本方辣椒用“米椒”,一般长1~2厘米。如涂擦碘椒酊后腋窝辣痛太甚,可酌加碘酊稀释药液。
【验证】《新中医》1977年,第1期介绍“碘椒酊治疗腋臭”后,我们照方试用,皆获奇效。已治5例,全部治愈,且往往1次用药即见明显效果。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一定要用米椒,任何品种辣椒都能获效,且药液中辣椒要经常换,否则会降低疗效。搽药一般以一天2次为宜(上、下午各1次),少了影响疗效,多了辣疼太甚。
【病例】唐某某,女。患腋臭已十余年,常为该病难治愈而苦恼。试用本方治疗,涂1次臭减大半坚持治疗,迄今已痊愈。
【来源】《新中医》1977年 第5期。
说明:本文录自刘有缘医师所著的《一两味中药去顽疾》一书。此方安全高效,万一有不效者,亦无所害,值得推广,故录于此。
#大家健康超能团# @大家健康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