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科学”流言榜由“首都科学传播工作室”编辑制作,通过整合权威信息的方式对社会影响较广的各种流言给予科学解释,在每月月末发布。
北京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是“首都科学传播工作室”的支撑单位。
7月有哪些流言上榜?
1、 素食主义者更健康
来源:素菜馆在各大城市里迅速火了起来,吸引了众多宗教人士、文艺人士前去捧场,素食主义真的更健康吗?
真相:有研究表明,素食饮食有助降低血压,使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下降。但也有证据表明,过于严格的素食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对北京市63岁以上、素食史超过14年的僧尼的研究显示,长期过分严格素食和膳食不平衡可导致内源性脂质代谢障碍,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并未降低。因此,营养学家推荐,健康的素食并非严苛的纯素食,建议采用乳素食或蛋乳素食食谱。
2、 尿疗能美容治病
来源: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群靠喝尿治病的人,他们宣称“喝尿能强身健骨、淡斑美容” 。在 社会引发了关注,尿疗真的有此神效吗?
真相:尿液是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约有5%为含氮废物(大部分是尿素),其余的95%是水分,还含有尿酸、肌酐等。若在病理状态下,尿液中还会有糖、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酮体等。由于含有代谢废物和一些毒素,所以直接喝尿不但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受到代谢产物的毒害。若泌尿系统感染,尿中就会含有细菌,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喝尿能使骨骼强壮的说法也无科学依据,因为尿液中并不存在任何对提高骨骼强度有用的成分。
3、 吃药能抑制贪官腐败
来源:近日,某媒体发表标题为《贪官的大脑,与我们有何不同?》的文章,称内地行为神经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认为,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专家认为,如果发现受贿行为与大脑相关,就可以研究替代方法来调整人的行为,包括药物或心理治疗。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新闻当事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李纾教授回应称,他们课题组做的研究是:公平准则受金钱调节的神经基础。研究进展中只字未提“贿赂”“腐败”或“贪官”。相关媒体改写了中文报道稿,记者自由发挥,随意解读,严重偏离了研究人员的本意。
4、 “打针西瓜”重出江湖
来源:最近又有微博称,有些瓜农为了销量,会对西瓜进行增甜处理,并且为了卖相,注入胭脂红等添加剂,真的是这样吗?
真相:在“打针西瓜”几年前开始传播时,深圳检验检疫局对辖区6家西瓜企业、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后抽样送检,都没有检测出糖精钠、人工色素和红药水(汞溴红)等成分。甚至有专家进行注射实验,结果证明,打针后的西瓜果肉颜色不均匀,而且由于针孔处容易感染细菌,造成西瓜易腐烂,并不利于销售。事实上,无论是在西瓜生长中还是采收后,对西瓜果实注射液体物质,它都不可能吸收。所以“打针西瓜”基本不可能出现。
5、 在夏季可以为狗剃毛散热
来源:酷暑时节,许多狗主人要么专门到宠物医院给狗“剪发脱毛”,要么自己操起剪刀给狗剃毛,帮助爱犬度过炎热的暑季,这种做法对吗?
真相:狗的皮肤和人类不同,人在热的时候靠汗腺散热,但是狗的皮肤汗腺并不发达,不能自行排汗,所以天热的时候狗会伸着舌头大口喘气散热。大部分犬科动物有着内外两层披毛,外层是粗硬的保护毛,内层是细软的底毛。每到春末之际,为了抵抗即将到来的酷暑,它们会褪掉大部分的底毛,至于外层粗硬的保护毛,并不会给散热造成什么麻烦,相反,它有抵抗紫外线、挡住阳光等作用。因此,剃光了毛,不但起不到明显的降温效果,反而会让阳光和热直接接触甚至灼伤皮肤。
6、 验证毒蘑菇有诀窍
来源:有媒体近日发微博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野生菌中毒,并称“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菌,烹饪时油要充分,加热要充分,多放些大蒜”。这种方法可靠吗?
真相: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毒菌专家表示,高温加热也不一定能够杀死毒菌,比如黄盖鹅膏,毒素非常稳定耐热,高压锅压一天依旧是有毒的。大蒜变色验毒只对个别蘑菇毒素有效。事实上,蘑菇种类繁多,形态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样性,辨别它们是否有毒需要专业知识,并非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所能胜任。因此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是绝对不要采食。
7、 穿山甲能滋补
来源:穿山甲近年来成了饭桌上、药房里的“新宠”,很多人用穿山甲汤炖喝,认为有滋补功效,这是真的吗?
真相:由于穿山甲善于打洞,古人便借着“象形”的思维方式,认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在遇到诸如痈疽疮肿、月经停闭、乳汁不通等需要“通”的疾病时,穿山甲就不幸成为了药方上的一员。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产妇认为穿山甲有“下奶”的效力;即使弄不到穿山甲,也要搞些穿山甲的鳞片来磨粉服用。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大补”,使得穿山甲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从现代科学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穿山甲能滋补”,这纯粹是牵强附会。
8、 马航坠毁验证灾难规律
来源:7月17日,马航MH17班机在乌克兰坠毁,各种关于飞机失事的猜测也层出不穷,其中飞机的首飞时间、服役时间、航班号和失事日期的重合(均含有17这个数字),让人们开始相信这又是一次符合“神秘公式”的灾难。这之间真有联系吗?
真相:我们可以对数字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阶乘、对数、取整、取余等上百种操作,利用这些运算又能定义出质数、组合数、三角形数、完全平方数等满足各种性质的“某某数”。正整数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可以用的正整数却只有那么多,发生巧合是很正常的事情。事实上,几乎每天都有“大事件”发生,只要把这几个符合目标的挑出来说一顿,没人会关心剩下不符合的,然后换一套计算方法,就有更多的入选了。
9、 微波炉加热后的水对人体有害
来源:网上传言,微波炉烧的水含有害物质,让植物丧失活性,浇花花死,泡豆子发不了芽。是真的吗?
真相:北京农学院食品学院仝其根教授表示,水在微波炉加热的过程中,一些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会重排,形成一些小分子团。但若加热后放置一段时间,随着微波的作用减弱,就恢复成了常态的水,不具备使植物或动物产生变异的性能,因此不会对植物的发育产生影响。事实上,微波加热与煮、蒸等传统方式一样,过程中都会造成水分子的重排、食物中酶的破坏、蛋白质与脂肪的分解等,这些改变对植物或人体无害。
10、 喝风油精可以防中暑
来源:近日,一些关于风油精“神奇功效”的帖子在网上流行,称风油精可以口服防中暑头晕、治小儿肛门红肿、根治狐臭、治便秘等,是真的吗?
真相:风油精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风油精是外用药,不推荐喝,有一些民间偏方说风油精有其他功效,但都没经过临床试验。岳阳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年华介绍说,风油精属于乙类非处方药,既然是药品,就有一定的毒性,且对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刺激很大。而且风油精是外用药,其含有的色素、香精等辅料和增稠剂石蜡并不符合食用标准,不建议把它当成内服药使用。
(以上内容选自人民日报、健康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澎湃新闻、新民晚报、《科技生活》周刊、蝌蚪五线谱网、果壳网等媒体)
对人畜低毒的马拉硫磷,为什么悄然退出主流农药市场
马拉硫磷是美国氰胺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有机磷杀虫剂,最大的亮点在于,马拉硫磷克服了有机磷类农药对人畜高毒的缺陷,当马拉硫磷进入温血动物体内后,则被昆虫体内不具备的羧酸酯酶溶解,从而失去毒性。
作为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剂之一,马拉硫磷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被广泛用于蔬菜、果树及粮食作物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害虫,具有杀虫迅速、杀虫广谱、残留低及对人畜低毒的四大特点。
作为为数不多未被禁用的有机磷农药之一(在豇豆上限用),在经过近20年的市场蜜月期后(2010年前后),近年来却悄然退出主流农药市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种老牌有机磷农药,受不断涌现的新型杀虫剂的冲击,只是马拉硫磷退出主流农药市场的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马拉硫磷之所以被农民朋友嫌弃,并不是因为它的杀虫效果,而是它自身所携带的“臭味”。
但凡使用过马拉硫磷的农民朋友,都受不了它浓郁的臭味(类似于一级狐臭的味道),包括马拉硫磷生产企业,据说企业工人在接到马拉硫磷生产任务时,都要额外增加劳动报酬,可见马拉硫磷那种挥之不去的臭味儿,是多么的不受人待见。
在防治田间虫害方面,农民朋友可选择的新型农药越来越多,像马拉硫磷这种有着先天“缺陷”的杀虫剂,不受市场欢迎也就可以理解了。
被人嫌弃的杀虫剂,却不能否认其在三大领域的杀虫贡献
①农田常见害虫
虽然马拉硫磷已经退出主流杀虫剂市场,但遇到对新农药产生较大抗性害虫时,采取添加马拉硫磷的方式,能起到相互促效的作用。
如抗性蚜虫、白粉虱,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杀虫配方的基础上,配合马拉硫磷使用,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防治效果。
在防治果树果食蝇时,采取马拉硫磷和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混配,依然是当前的主流产品。
在春季中药材田防治金龟子时,采取马拉硫磷 氰戊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雾,不但能达到较好的杀虫效果,还能起到一定的熏蒸趋避作用,可延长防虫时期。
马拉硫磷在防治小麦麦蜘蛛或红蜘蛛时,配合菊酯类杀虫剂使用,也能起到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此外,防治螟虫、蟋蟀等田间害虫,马拉硫磷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杀虫剂。
需要注意的是,马拉硫磷杀虫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这点和啶虫脒有些类似,气温越高效果越好,因此,当气温低于20℃时,尽量选择其它杀虫剂或适当加大马拉硫磷用量。
②储粮杀虫
在磷化铝被禁用后,马拉硫磷作为最为理想的替代者之一,逐渐走上前台,虽然没有氯化铝简单好用,但在诸多替代者中,也属于高性价比了。
目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储粮剂型主要有1.2%马拉硫磷粉剂、1.8%马拉硫磷粉剂、2.01%溴氰·马拉硫磷粉剂和70%马拉硫磷乳油。
马拉硫磷对危害粮食的玉米象、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长角谷盗、锯谷盗及蛾类等常见害虫具有触杀、胃毒、拒食和驱避作用。
马拉硫磷粉剂使用方法(以1.2%粉剂举例):按照1500-2500克/1000千克原粮的用药量,储粮不多时,可在地面将药粮拌匀后进行入囤;在储粮较多时,可边入库边撒药粉,最好能掺混均匀。
粮食进囤或进库完毕后,应将粮食表层覆盖一层药粉,同时也要用药粉对储粮场所洒出隔离带。
70%马拉硫磷乳油使用方法:按照14-43毫升/1000千克原粮的用量,将马拉硫磷兑适量水稀释后,均匀喷在粮食上面,掺混后进行入囤或入库。
入库前,应将药液处理储粮场所的地面或墙角,以消除藏匿在缝隙内的虫卵。
③卫生害虫
由于马拉硫磷毒性低,尤其对于温血动物毒性更低,且残留期较短,因此,除被用于储粮害虫防治外,还被用于卫生杀虫,如采取喷雾的方式,可防治苍蝇、臭虫、蟑螂、跳蚤等。
当前农业农村部登记用于卫生杀虫的马拉硫磷,主要有1.8%马拉硫磷粉剂、2.01%溴氰·马拉硫磷粉剂、45%马拉硫磷等。
总结
由此可见,马拉硫磷虽然被农民朋友嫌弃,并逐渐退出主流杀虫剂市场,但马拉硫磷依然在一些杀虫领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农药生产工艺能进一步优化,使马拉硫磷能够去除臭味儿,想必在新农药扎堆的当代,依然还能拥有一席之地。
#中国地道风物#
玄幻小说《门》第十八篇之第三段
那个戴眼镜瘦高个老头说自己叫蒲大科 那个胖女的是他爱人蒲晓霞 蒲大科跟羿爷对望很久还没出手 只是两人的守护灵已经唤出打了起来,羿爷的白魈 蒲大科的白猿。
蒲晓霞的守护灵是一条黑色斑纹似虎的动物 叫声尖锐直镇魂魄 秋姑看得出这不是普通的虎魂 被他舔一口自己的白狐可就惨了 不过秋姑也只是对那个变异虎嗤笑一下 自己的是三尾白狐 也不是普通的狐 两只兽互相吼叫撕打 黑般虎体型大力气大 三尾白狐体型灵巧 看修行还是三尾更久 打起来并不吃亏 三尾告知主人这个家伙吃魂魄 自己可以用狐溴(臭)三尾的狐臭比较厉害 如果根伯的树魂在不怕 现在不行,就怕臭味影响大家。秋姑只说看情况再喷 喷就要准。蒲晓霞的法器是一个带电的兵器 严格的说那只是科技不该算法器 秋姑心想也不清楚她还有没有其他法器 秋姑还是决定用自己法器 毕竟自己没有不导电又合适的兵器 秋姑的法器有两个一个是招魂幡 可以招出无数作战部队 一个是笛子 现在只能用招魂幡了 虽然也知道不合适 但是好在数量不限 可以招出很多很多 如果招出石人是最好的 秋姑开启招魂幡 果然一开始哪些魂都成了炮灰 好在源源不断出来大量的魂 这个幡操作很便利 只要打开就会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死魂 自己不用再守着 秋姑用笛声给大家加灵气 同时帮了楂木的埙。这里看得出是秋姑占了优势
秋姑才发现楂宁的守护灵陶陶被束缚了 楂宁自己也迷糊了 楂颖伞里的灵出不来 作为姑姑是知道楂颖最厉害的是她的守护灵 但是如果守护灵出不来 楂颖就算用法器也不能赢过那四个老家伙 准确说这两个姑娘没经验一开始就被人束缚了。
蒲易蒲天也是唤出守护灵 蒲易的是金雕 莆天的是一个古代的剑客使的兵器是鹰爪钩软兵器 楂刚的守护灵是乌鸦墨镜 墨镜开始它的哇哇叫 并用爪子和喙攻击蒲易的金雕 那只大雕扑扇着翅膀扬起很大的风 风似刀子一样扑向勇叔楂刚。勇叔的守护灵是一个古代大力士 作战勇猛力大无穷 一开战 勇叔没顾上楂刚 楂刚的墨镜真不占优势 一会墨镜眼睛变成红色的 整只大雕笼罩在红雾中 这是墨镜绝招 红雾中的金雕开始乱了阵法 蒲天吹起来号角 为两个守护灵加持灵力 蒲易的大雕开始继续呼扇翅膀 明显体力不如第一次 蒲易冷笑一声 拿出自己的法器 一把扇子这个风可是伤魂魄的风 由于墨镜红雾挡住视线 金雕呼翅膀起了很大风 楂刚经验不足没注意 一下被伤了魂 守护灵墨镜感觉主人受了伤一下又回到乌鸦身体里 这里可能大家没明白 (在楂刚故事就说到乌鸦不是普通看见的乌鸦 这只乌鸦特别之处就是自己会用幻术通灵术,它的眼睛可以制造让灵魂虚弱的雾气 它自己体内还有一个飞禽魂 )墨镜也可以给楂刚疗伤 它的唾液就能治疗 在飞禽中乌鸦智商很高 灵性也强 还会致病 是一个很全面的飞禽
楂刚倒了 蒲天蒲易两人联手一起对付勇叔 勇叔的法器是一个能无限发射飞镖的盒子(这个可以理解为时空传送 就跟火影里天天的差不多 勇叔的特点就是会时空传送技能)这里多说一句勇叔的传送更精准 。
蒲天蒲易似乎知道勇叔会传送 他们两人分工一个用金雕和扇子用风来控制勇叔动作一个用鹰钩链远距离攻击勇叔的守护灵 一般块头大 力气大的守护灵特别费灵力 就在勇叔疲于战斗时 门口的一个老头揪走了楂刚 另一茶色眼镜的老头不知道用了什么直接罩晕了勇叔
羿爷眼都红了….. 怎么办?
下篇继续 第十八篇之第三段完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