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临时,很多人都会因为腋臭的现象而苦恼。其实,他们苦恼的并不是闻起来难闻,而是大家对腋臭患者的蔑视,以及他们完全不友好的眼神。这主要是因为腋臭患者,即使闻起来很难闻,也闻不到,但周围的人受不了,所以闻起来很臭的人就想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腋臭。
首先,病人习惯了他们发出的气味。他们习惯了这种气味,所以不会特别注意。众所周知,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那么人们就会适应这个环境,并认为这个环境是非常自然的,这可能就是那些臭气熏天的人的情况。
二是狐臭味不是很浓。人们经常活动。当狐臭不是很浓烈的时候,人们在有一点活动的时候不会太在意,但是周围的人都会闻到。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臭气熏天的人不知道要逃跑的原因。所以对于腋臭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清洁工作,不要以为自己闻不到,周围的人也闻不到。
生活中有的人身上会有狐臭,一般人都不会喜欢这个味道。那么有狐臭的人自己能闻到吗?自己为什么闻不到狐臭?
有狐臭的人自己能闻到吗
有些狐臭患者自身是闻不到狐臭异味的,由于这部分狐臭患者自己早已习惯了自身气味,对狐臭这个异味不敏感,所以就不会特别在意。大家都知道,如果长时间的生存在某个环境下,那么人就会适应这种环境,并且就把这个环境认为很自然,有些狐臭患者就是因为这种状况,所以闻不到自身的狐臭味。
相反有些人对狐臭异味特别敏感,即便一点点的异味也觉得浑身不舒服,即便身边的人没觉得有异味,但他们自身倒紧张兮兮的整天为这个异味烦心不已,结果就导致有病乱投医,盲目用药过度治疗。
自己为什么闻不到狐臭
第一、就是狐臭患者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所散发出来的气味 ,对于气味已经很习惯了,所以就不会特别在意。大家都知道,如果长时间的生存在某个环境下,那么人就会适应这种环境,并且就把这个环境认为很自然,狐臭患者可能就会存在这种情况,了解了腋臭的原因,及时的预防腋臭很重要。
第二、就是狐臭的闻到不是很浓重,人是在不停的活动中,当狐臭的味道不是很强烈时,人稍微一有活动,就不会太在意,而身边的人却会闻见。
这就是有些腋臭患者,自己不自知,而周围的人却想要赶紧逃离的原因。所以对于有腋臭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身的清洁工作,不要以为自己闻不到气味,周围的人也会闻不到的。
狐臭是一种由腋下汗腺所分泌出来的令人不悦的味道,那么有狐臭的人自己能闻到吗?自己为什么闻不到狐臭?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看看。
狐臭如何治疗
在青春期前,因大汗腺分泌较少,故极少发病,与身体显著增长的同时,大汗腺分泌也显著增多,故本病常在青春期发生,夏季更甚,到老年时,大汗腺分泌减少,症状也会逐渐减轻。
治疗狐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局部应用收敛、杀菌、减少汗液分泌的药物,如尔马林液、西施兰夏露、氧化锌扑粉 等。也可来取二氧化碳激光及手术治疗。还有,通过外搽具有止汗,抗菌作用的药物,如密陀僧散,奇狐灵,新霉素液等,可达到改善异味浓度的作用。
2018-10-20 07:52 | 钱江晚报
丹桂飘香的季节,整个杭城都浸润在甜滋滋的桂花香里。在感知四时风物这件事上,嗅觉常常会抢先视觉、听觉一步。你还没注意到枝头隐藏的黄色小花呢,一丝风拂过,淡淡的清香就先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有一些人,却因为嗅觉退化甚至完全丧失,无法通过气味来感知世界。大多数情况,这是鼻子出了问题,但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表现,甚至是生命终结的标志。
鼻炎未及时治疗
致嗅觉丧失
小学三年级后长达18年的时间里,小米(化名)都闻不到任何气味。原本她已慢慢习惯,也早就忘记了小时候曾闻过的各种气味。但这两年,“香水控”的室友经常推荐她各种不同香型的香水,什么木调、花调、果调,说得头头是道。她突然好奇,这些香味到底是怎样的?
几个月来,小米跑了好几家医院,希望能通过治疗恢复嗅觉,“我不奢望恢复到原来那样,能闻到一点也行啊。”但很可惜,医生给她的回复都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嗅觉基本上不能恢复。
小米的嗅觉是小学时丢失的。那时她住校,没有家人的照料,连续几个冬天都感冒,并诱发了鼻炎。三年级寒假,妈妈在厨房剁饺子馅儿,放了些姜末去腥,在客厅看电视的弟弟抱怨姜味太冲,她却毫无感觉,凑近盘子使劲闻,还是闻不到任何气味,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嗅觉没有了。
失去嗅觉实在太隐秘,连小米的妈妈都常常忘了这一点。
读初中时,妈妈给回家过周末的她炖排骨改善伙食,叮嘱她看牢火候。结果整锅肉都烧糊了,屋子里弥漫着焦味,她却全然不知。妈妈忘了女儿闻不到,狠狠指责了一番。母女俩一起出去逛街,进来一个有狐臭的客人,妈妈朝她挤眉弄眼,提醒她离得远一点,她却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小米说,一般情况下,她也常常忽略自己没有嗅觉。但每年桂花季时,她还是不免有点怅然若失:你们说的桂花香,是哪一种香?
嗅觉减退应尽早就诊
彻底丧失后难以恢复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陈志凌告诉钱报记者,入秋以来,每天都有嗅觉出问题的患者就诊,鼻息肉和鼻窦炎是两大主因,但像小米这样彻底丧失嗅觉的人较少。据调查,国内嗅觉障碍人群的自报患病率为2.4%,国内60岁及以上居民自报嗅觉障碍患病率为8.49%,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陈医生说,中、上鼻甲平面以上及其对应的鼻中隔黏膜称为嗅区,嗅区的黏膜上布满了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气味信息被嗅细胞捕获后,经过一系列神经传导到大脑,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嗅觉感受。鼻息肉是把嗅区堵住了,阻碍了空气流通,气味无法进入,也就无法被嗅细胞感知;鼻窦炎是破坏了嗅区的黏膜,导致嗅细胞功能受损。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炎症、过敏、遗传等都会诱发鼻息肉和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嗅觉。此外,占鼻腔肿瘤3%的嗅母细胞瘤也会导致嗅觉受损。
失去嗅觉的人,闻不出泄露的煤气、腐败的食物等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独自生活,会有一定危险。另外,嗅觉还会影响到味觉。但临床上,嗅觉不像视力和听力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来测试,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一旦自己察觉到嗅觉变得不灵了,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彻底丧失嗅觉后恢复起来就难了。
90%帕金森患者
也会嗅觉减退
嗅觉丧失不仅是鼻子出了问题,还可能是一种“报警”信号。
2014年《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年人当中,嗅觉功能的减退可能是一个预示5年内死亡风险的有力标志。论文作者、芝加哥大学的副教授贾扬塔·平托(Jayant M. Pinto)是嗅觉及鼻窦疾病的基因学及治疗方面的专家,他说:“嗅觉丧失就好像煤矿中报警的金丝雀,它并不直接导致死亡发生,但它是一个预警信号,可以较早提示一个人身体某些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嗅觉是否为生命终结的重要预警,尚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但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已经成为医学界共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罗巍主任医师告诉钱报记者,90%帕金森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嗅觉问题。
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公布的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中,四条支持性标准里,就有“存在嗅觉丧失或心脏MIBG闪烁显像法显示存在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的新诊断标准辅助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在近年的研究中越来越突出。”
很多人的印象里,帕金森病就是肢体的抖动、行动缓慢等。其实,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患者就会出现顽固性便秘、嗅觉减退、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蛛丝马迹”。 罗巍医生说,虽然此病至今无法预防和治愈,但早诊早治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原标题《金秋时节,她却闻不到桂花香……嗅觉远比你想象得重要》。见习编辑 钱逸)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