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一号院”遗址》
2009年7月11日,吧友“youngmall”发帖《大港油田简史 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的来历和遗迹》,很值得一看,回顾一下大港油田的历史。
早在1964年1月,根据国务院在天津设立“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大港石油管理局前身)的通知,来自大庆油田的勘探会战先遣队到达天津后,便住进了当时天津北郊区的北仓,利用原天津钢厂的旧厂房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驻地。随着1964年12月,位于大港地区的港5井喷油,宣告了大港油田的诞生。
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从1965年9月陆续由北仓向北大港的港东迁移。当时大港刚经历了1963年的特大洪水,到处都是水洼泥沼和盐碱荒滩,要找一块地势平坦,没有积水,可搭帐篷住人的地方都很困难。后经四处勘察,在现在的津歧公路以东(今炼油厂的东北方)找到了一片地势教高的沙堤。在上面建起了几间木板房,周围又搭了些帐篷,便成了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的机关和会战工人们的驻地,这里便是大港油田的发祥地——“一号院”,直到现在仍可以找到一号院的一些遗迹。由于当时华北勘探石油指挥部的名称还没有公开,按照大庆油田军事化的要求,对外只称代号“641厂”(意味着1964年1月建立)。
1966年在现津歧公路西侧建起了一片三合院式的平房,“华北石油勘探指挥部”迁至此处办公,于是这片平房所在地被称为“二号院”。当年二号院地区是油田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可不像现在这么落寞,机关的南面是一座露天舞台,文革时期舞台上经常上演“忠字舞”(好像还组织过批斗大会,被批斗的人戴顶高帽子,当时太小,记不清了),文革以后舞台就拆除了。再往南是职工总医院,以医院为圆心向外建设了车站、旅馆、商店、学校等生活设施。当时紧挨着医院的北面是油田的长途汽车站,晚上经常会在车站的空地播放露天电影,车站旁边建了一座整个油田唯一的旅馆(如今这里是医院花园的一部分)。
大概70年代初天津市二商局进驻油田,在医院对过成立了商业公司,并在旁边建起了油田最早的商店。商店的东面陆续建起了冷库、银行(现在的工商银行滨海支行)、百货公司和新华书店(现在的滨城超市)、派出所等等。医院的西南方向建立了幼儿园和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一小和一中),东南方向则是天津警备区在油田的驻军营地(现在钻采院所在地),85年大裁军时该部队被撤销。印象中炼油厂北面曾经有个化肥厂,大概在80年代中后期被拆除(该厂的一小部分人划归油田,大多数职工的去向本人不是很了解)。
1973年左右油田机关又迁至新建的一片四合院,这里被命名为“三号院”。油田机关迁至三号院后,原办公地址的那片平房被“矿机研究所”接手,1978年该单位整体迁移至任丘(华北油田驻地)继而由新成立的“气管处”接手,自此除了医院、学校之外的生活设施逐步南移西迁,三号院地区开始繁荣。1983年左右那片成就“二号院”之名的三合院式平房被拆,建起了气管处的机关大楼。1992年,局机关在四合院原址上建起了8层的办公大楼使用至今。
如今一号院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只能从一片荒芜杂草中依稀辨认出曾经的地基,二三号院更是此景可待成追忆,恍如隔世了……
后记:本人毕竟是70后而且已离开大港油田多年,以上很多内容并不一定十分准确但主线应该没有太大的出入,对油田历史更为了解的朋友请积极补充内容。
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二号院”》
以下是吧友“youngmall”继续发帖
一号院至三号院名称的由来都源自油田机关所在地,截至目前油田机关先后只在三处地址建过办公场所,因此不存在四号院,你说的可能是四站。大港油田地区以前是京津冀的泄洪区,独流碱河最初就是一条泄洪专用河,发现石油以后才修建了大港水库作为蓄洪水库,此后的汛期发生洪水时主要在河北境内泄洪,直到70年代后期油田的多数地区还是一片泥泞的湿地,不适合成片修建建筑,因此油田除了二三号院地区之外的其他基层单位都是很零散的分布在整个油田,这也是当时地理条件较差造成的。
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机关大楼"》
以下是吧友“youngmall”继续发帖
哇哦!几天没来居然置顶了!感谢百度公司、感谢Microsoft、感谢IE8浏览器、感谢吧主、感谢各楼层的吧友……
我几天前发表的帖子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依据父辈提供的一些口头资料和本人的回忆撰写的,一些细节肯定会存在偏差,至于24楼说的各类书籍我没看过,希望这位兄弟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将你看到的、知道的告诉大家。
记得小时候天然的、人工的河网遍布整个油田,虽然不知名但早期的地图上都有标记,当时可能主要用于排放雨水使用,比如:津歧公路西侧和二三号院之间各有1条纵贯整个油田的河流,游泳馆前面有1条横贯东西的河流等等,随着油田生产生活污水的增加,这些河流在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当作排污河使用,一到夏季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大概80年代末期一位袁姓局长(好像是)提出了“明渠改暗渠”的口号,于是乎这些臭不可闻的河道全部被掩埋或者加装下水道套管,如今这些河道早已没有了踪迹,二三号院之间的那条河已被路边的绿化带所取代。
以前二三号院地区的周围都是野地,是各种鸟、蛇、刺猬、野兔、黄鼠狼、狐狸的栖息地,这些动物在早些年经常能看到,现在基本绝迹了吧。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路边的刺猬多的很,夏天的晚上只要听到路边草坷里有动静,十有八九是刺猬在找食物,拿根木棍就能扒拉出一只,现在的孩子可能连刺猬都没见过。
小时候家里曾经养过几只兔子,在某一月黑风高的夏日夜晚全部让黄鼠狼咬死。离我家不远的街坊曾经逮到过一只黄鼠狼,听闻其皮毛价值不菲,宰杀并剥皮之,结果整个街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狐臭味道,如阴魂一般久久不愿散去。
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滨海公园”》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123.150.16.*
80年左右一中和2小中间有两个鱼塘,现在就是试验高中,一中与设计院有一个鱼塘,团结村的楼房是当兵盖得大约在80年左右,是油田的最早的楼房建筑,现在的医院正楼是油田的车站,西侧有港西的青年饭店,生意很好,在东侧有国营早点饭店,修表部,副食品商店,有法院和第一招待所,派出所,2号院商店,那时 的东西购买要票,计划经济市场,现在的3号院的北区是荒地,原来有个木材加工院区,后面有个引进办公室,现在的西里是水洼坑,垫2号院的土就是这里取得,千米桥是我们儿时的宝地,游泳,鱼虾很多,晚上去照找螃蟹,家家户户养鸡,养鸭,打鱼,油田的发展历史是叫人感叹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油田过去的记忆,伟大的大港油田是我们的慈祥的母亲,如果有时间应该绘制一下过去的大港油田。
楼主“youngmall”发图《油田一中,我的母校》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60.30.231.*
医院的西南方向建立了幼儿园和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一小和一中),东南方向则是天津警备区在油田的驻军营地(现在钻采院所在地),85年大裁军时该部队被撤销。不是被撤销而是改编为武警(一个中队也就是连级单位,装备81式半自动步枪,未改编前还装备有56式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还有航模飞机,枪械库位于营区中央),有一个排驻守大港电厂(现在仍然驻守),好像是94年才撤走.炼油厂新大门那里曾经有个化肥厂,是援助柬埔寨样板厂,西哈努克曾经来参观过,由于体制变革与92年解体,被拆除。富丽大酒店原来交警队,后面好像饲养警犬。
楼主“youngmall”发图《职工总医院》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123.150.25.*
4号院是现在集团公司机关后侧,也就是原局食堂,记得83年在四号院吃的饭,钻井公司家属四站很远,靠着丰收路,是不可能搞混的。4号院很小,是局机关家属所在地。时间好像是1985年-----1989年。具体详细的要问余叔武副局长(原石油局副局长)。
楼主“youngmall”发图《炼油厂厂区》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123.150.25.*
1号院和4号院根据大港石油管理局规划文件取消了。如果你是西北籍贯,你就知道为什么我局西北人为什么把油田机关院子分为几号院。主要为了记数,4号院是后加的,根据革命需要。现在不需要就根据法规撤销了,只保留中间的 2号院3号院。
楼主“youngmall”发图《三号院高层》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60.30.237.*
补充;油田最早的机关不是一号院,而是老一处,因港五井出油,机关才迁至一号院,便于指挥,我来油田时是从小王庄大苏庄进入油田,当时根本没有津歧公路更没有千米桥,路只到上古林码头今五龙大酒店处往南是一片汪洋。
老一处旧址,原大港石油学校,于86年搬到现址。
吧友“书里没有黄金屋”单独发帖发图
老一处始建于64年,兴盛于73-85年,88年被放弃,2000左右被部分拆毁,现在几乎是一片荒草。这里曾经有73-77五届技校,78-84七届中专的学生生活和学习过。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成了大港油田、华北油田技术工人或技术干部的主力。近景的这条小路是从宿舍到教室的那条路,技校时期是泥路,78级中专进校后,修成柏油路。现在几乎已被荒草掩盖了,学生的宿舍早已被拆成了大坑。教师办公的四合院已了无踪影,校园里面当初最高的建筑大礼堂也没了踪影。那个曾经带给我们多少欢乐的大操场(想想我们的足球比赛和运动会!),就是图中正对的部分,现在是一片荒原。据说那一代已经被规划成一个国际贸易城,那里的一切很快将不复存在。远处黄色的建筑就是仅存的当时学校的图书馆,他的旁边是当年的车队和实习车间。图书馆后面的实验室还基本完整。现在这个学校学习过的同学们早已为人父母了,也有的可能也已在授业解惑或身居高位了。坛子里的小同学可以去问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他或她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就请他们看一下这个曾经留下他们无数欢笑或许泪水的地方吧。看看他们还能想起当年的青涩岁月吗?
楼主“youngmall”发图《通信公司和客运站》
以下是吧友匿名跟帖,IP地址60.30.68.*
现在的滨城购物原来是研究院的几间平房,79年开始当作油田职工大学(电视大学)地质班、企管班、天大地质分校的教室和宿舍,在向西是一片荒地,就在现在车站的场地上有一个抽油机,没注意现在还有没有。没过多久就在这片平方的路北边由部队不分昼夜的盖起了油田最早的楼房。在以后,平房没了,盖起了商厦,建了一条街,几十年过去了,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
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西苑小区”》
以下是吧友“灯红酒绿无上装”跟帖
我72年来油田,当时4岁,那时一号院就几栋平房,在房头有接水的水管子,我就是喝着那水度过童年的,在一号院平房前面有条水沟,当年还有几个炼油塔横卧在河边,我们经常在上面爬上爬下玩藏猫猫;玩打仗......想偷懒过河可以走过河的管子,小时经常利用不同直径的管子过河,超近道,呵呵,也掉进河里无数次,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平衡能力超强,直到现在我在小区天燃气管线上都能自如行走!童年.........
一号院具体地址是现石化公司院内的精制车间位置上,当时有几排平房,都住着职工家属,我就住在那里。能见证那段历史的东西都因为建精制车间和后面的小公园而拆除了,目前只有现在石化公司大门内北侧仪表车间楼后的老四合院还是目前最接近一号院时期的建筑,当时应该是办公区,是一个门朝南开的四合院,里面有一盏十分明亮的路灯,每到夏夜我们一群小孩子都提着小桶道路灯下捡油壳螂;还有蝲蝲蛄等昆虫。当时好多人家里都养着鸡鸭,这些昆虫正是它们的美食!不过油壳螂我小的时候也经常吃,在锅里炒炒挺香挺好吃的!
一号院的地理位置在津岐公路以东现在石化公司厂区内。在现在红旗路和津岐公路交口北侧当时还有个岗楼,里面挺神秘,好像是公安联防的地方,岗楼下面有好多油桶,只知道是**抓的偷油的小偷。对了当年炼油厂的东南方向还有老钻井家属区,记得那里有个商店,父亲还带我去那里买过桃酥和绿豆糕呢,快40年啦.
但是一号院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中是不会忘的,还有鲜为人知的四号院,希望大家都动动手把自己的成长经历;油田的发展变迁都写下来,让我们的后辈和后来的大港油田人,不但能看到大港油田这棵大树茂密的枝叶同时也知道它的根有几条.............
你现在肯定不超过35岁。75年以前油田的公交车有的还是大解放呢,站牌上就有“一号院”。车站的现地址就在石化公司路口两边,现在路口北侧的车站就是近四十年前的老车站位置,南侧的车站已经没了。
记得我家买过冬的冬菜。大白菜1400斤,大葱3--400斤,土豆200斤,青萝卜100斤。每回都是天快黑时再分,当时的场面就跟丰收了一样,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为了防冻拉回家后都用草袋子盖着,天好时还要晾晒.........
楼主“youngmall”发图《从太空看油田之“幸福里高层”》
01
夏天闷热,出门乘凉捡了把扇子,一看就有年头了,上面的广告比较有喜感。
都习惯了第二杯半价,第二根半价还真没享受过。
这广告上令人尴尬“仁爱医院”,似乎在很多个省市都有看到,这一批同名连锁医院,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医院要从一个名叫陈德良的老头说起,他是莆田系的带头大哥。
陈德良出生在1950年,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庄镇人,14岁就进了生产队,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年少的他有两个优点,喜欢拜师,动手能力强学得快。
很快,他学会了磨剪刀、配钥匙、补锅等等手艺活,边生产边靠手艺赚外快,虽然足够糊口,但他并不满足。
1976年,陈德良26岁,镇上出现一个耍把戏的师傅,村民集体围观表演:变魔术、打拳、耍猴,顺便卖一些跌打损伤膏药。
别小看这个,没一会就收了一沓一沓的药钱,陈德良动心了,拜师学卖艺卖膏药,从此跟着师傅走南闯北过了三年。
该学的都学会了,陈德良决定出来单干。
不久,他就发现一个机遇。
当时在福建一些湿热地带,出现一个传染病叫"疥疮" ,发病的地方又疼又痒,挠了更会加剧,陈德良搞到了一个偏方:“用硝酸化水银,十几个小时后,水银变成水,再加上醋,一擦就好了。”
为了卖药,他开始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患者来看病,还别说,这偏方有点用处,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在那个物价按分来计算的年代,这偏方成本不到两毛钱,但是每瓶要卖一两块,陈德良一天要净赚三四百块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赚的钱比一个科级干部一年的收入还高,他很快就成了东庄镇的“从医致富第一人”。
02
没费什么劲,陈德良就发财了,于是来了很多亲朋好友找他拜师。
陈德良一共收了8个徒弟,这里面,就有日后的莆田系四大家族,年纪最小的名叫詹国团,当时才15岁: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莆田四个家族掌控了民营医院的大半壁江山)
陈德良有了徒弟之后,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
这时候又出现一个大机遇,由于医生太少,当地卫生部门为了救急,响应国家号召办了一个函授班。陈德良一听就去报名,拿到结业证书,以及一个《莆田爱国卫生学会许可证》。
从此电线杆上的广告变成了“福建莆田爱国卫生学会:专治皮肤病”,显得官方了许多。
几年时间,陈家班跑遍了全中国,每到一个城市,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租房间,然后集体去电线杆或墙上贴小广告。当时除了疥疮,有时也会遇到其他皮肤病甚至是性病患者跑来就医,陈德良不愿意放弃送上门来的生意,就会先用疥疮的老方子先应付着,然后派人去书店查医书,再按照医书上的配方去公立医院抓药,转手再高价卖给患者。
久而久之,就成了包治百病的“全科医生”:
为了见效快,剂量也加大不少。这种看书求药的方式和随意加大药用量治愈率可想而知。但很多患者治不好再去找他们的时候,陈家班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转战下一个城市了。
陈德良的徒弟们在这过程中表现都不错,最突出的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詹国团。
03
因为有了经验,后来詹国团开始自立山头,很快他就发现来看病的人没有以前多了。有一天,他在小饭馆吃饭,猛然看见电视上的广告,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也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百姓每天都要看新闻或者电影,信任度很高。不过,一条电视广告要价上千,相当于詹国团半个月的收入,而且不保证销售绩效。詹国团决定一把梭哈,在连云港电视台投放了第一支电视广告,原本稀稀拉拉的看病队伍,立马排长龙。
电视广告,能回本!
詹国团立刻组建了好几支游医队伍,大打广告,从皮肤病衍生到鼻炎、狐臭、风湿,甚至是淋病梅毒之类的性病,治疗方法依旧是偏方和医书。药物几毛钱几块钱一斤,卖给患者则是几十块、几百块一剂或者一瓶,暴利下,莆田老乡们疯狂入伙,游医队伍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80年代中期,受骗的老百姓变多了,国家开始进行监管打击游医,詹国团看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机会,回莆田注册公司,开始承包科室,依旧是选择了老本行皮肤科、性病、妇科等科室。虽然詹氏集团没有公开报表,但集团下承包的医院多达数百家,员工也逐渐扩张到了几万人,颇具规模。
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一个大敌——“打假狠人”王海。
游医把没病的说成有病的,卖的药也奇贵,还常常治不好。王海盯上了这个群体,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性病游医来自同一个地方,莆田东庄镇。
经过王海的曝光加上无数记者的暗访后,全国都在报道游医,但他们无知无畏,竟然寄匿名信威胁媒体,扬言要"炸毁报社大楼"。这一威胁,使媒体的调查和报道更加深入。全国轰动后,国家介入了。2000年,卫生部发布意见:政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合作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
于是民营资本撤离,詹国团也带着亿万财产,全家移民到了新加坡。
然而,卫生部整治后,莆田系的生意却没有停止,他们找上不被卫生部管理的军队医院,继续“行医”挣钱。同时,王海与莆田系的斗争从电视广告时代,延续到了互联网时代:
莆田系很清楚流量在哪里,然后重金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期间屡屡被投诉被曝光,但好像对他们的生意都没有太大影响,2016年,魏则西事件曝光,莆田系承包科室的问题才再次被整改,百度也一度下架医院广告,全国老百姓纷纷咒骂莆田系医院以及唯利是图的百度。
但整改能干掉莆田系么?不能。
在承包科室被逐步整改的过程中,民营医院也在兴起,莆田系开始逐步将自己转成“正规医院”, 2013年时,莆田市常年在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就已超过6万人,年营业额2600多亿元,超过了西部某些省份一年的GDP。
04
其实,莆田系的广告不止是百度一家的问题,特别有名的还有山东的各大电视台。
2016年10月山东电视台的一期生活帮节目当中,他们采访了一位产妇及家人,报道公立医院潍坊妇幼保健院在产妇体内遗留纱布“草菅人命”的节目。
而这件事情最后很快就反转了,原来,纱布是手术后必要的抢救过程中留下,手术当时就明确告知了产妇与家属,纱布需要留在体内半月后取出,当时产妇和家属也签了字。谁知道没过几天就不认账,要求医院赔偿30万元,还溜到医院办公室偷把病程记录上的签字划掉:
接着就耍赖上访,还找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节目,表演自己是受害者,而生活帮节目也帮着断章取义,将视频剪成像公立医院草菅人命留纱布不取的样子。
大家可能对这个电视台故意黑公立医院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们仔细看看节目,底下放着莆田系的中医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
而这家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根据天眼查,现在已经改名济南神州中医医院)属于个人独资,法人代表名叫陈建新,他同时是莆田(中国)产业总会副理事长,兼山东分会会长。
赞助着节目打广告的同时,顺便抹黑公立医院,好把老百姓吸引到自己的私立医院去收割,这营销思路可谓一石两鸟。
05
在全国开满了莆田系医院的同时,莆田本地的莆田系医院却只有三家:
莆田丽人妇科医院,莆田盛兴医院,莆田中西医肛肠医院。
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乡太知根知底了不好坑吗?
莆田其实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据当地统计,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算得上以文闻名,但最近几十年却以造假蜚声海内外,不知道老祖宗是不是感觉后代不肖。
开医院的毕竟少数,那还有别的产业吗?当然有的,那就是造假鞋。
2007年,纽约市警方在布鲁克林的两个仓库内,查获将近30万双假耐克,市价超过3100万美元。纽约时报的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这些假耐克全部来自一个地方,中国福建莆田。
莆田的假鞋不是一天炼成的。
莆田的制鞋工业在7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80年代的时候,台湾锐步鞋厂迁到莆田,开始产业化,后来陆陆续续的,阿迪、耐克等品牌也在莆田设厂,就这样,莆田获得了加工真鞋的技术能力,当然还有鞋样,给别人打工挣的毕竟少,卖假鞋可是暴利啊,那就开始行动吧。
开始的时候,莆田假鞋乱真的程度相当高,再加上电商开始盛行,很是赚了一笔,但后来,经常买鞋的小伙伴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战靴到底是不是真的,于是跑到虎扑之类的平台上提问或者验货,有些创业者瞅准这个机会,开始做一些鉴定的服务,那时候的假鞋技术还不够好,也常常被验出来。
于是猫鼠游戏开始了,今天说鞋面纹路走线不像,莆田鞋厂就改工艺,明天说鞋底有色差,莆田鞋厂就调颜色,一步一步完善,没过两年,虎扑大神的火眼金睛已经认不出莆田鞋了。莆田鞋厂的老板甚至改口打广告:“支持虎扑验证!虎扑秒过!”
还有好事者把真鞋和假鞋买回去做实验折腾,发现两者的质量已经没有太大差异了,甚至有些假鞋比真鞋还要抗造一些:
这一来,网上出现了一个传说:
区分真假VANS的方法——如果不开胶,肯定就是假VANS!也是非常讽刺了。
再后来,海淘和代购兴起了,一开始,很多代购还吭哧吭哧从国外背鞋回来,没过多久,莆田鞋又把这块市场占领了,没办法,价格便宜啊。鞋厂、代购联手快递,把发货地改成外国的就可以了:
(异地上线的意思,就是发货显示地址想选哪儿,就选哪儿)
这事儿被曝光之后,很多人又惊呆了,海淘代购还是不靠谱,最后终于决定乖乖回专卖店买。
06
然而,据说有些专卖店的的莆田鞋比例也不低。品牌店有许可证,按照真鞋的价格,卖真假难辨的莆田鞋,那是更加暴利,莆田的工厂备货也充足,新款上市之前就把样鞋拿到手了,提前开发仿制,然后开卖。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发展到后来,莆田鞋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一次,调查记者来到莆田假鞋交易中心——安福电商城——卧底,拍了很多照片曝光了莆田的假鞋产业链。
结果,其中一张照片上有一位名叫王华的鞋厂老板的手机号码,据鞋厂老板说,自己的手机号迅速被打爆了——“越曝光,我生意越好”。
没错,人家就是冲着假货来的,正愁没有时间来本地看货,新闻一曝光,就可以电话联系直接买了。
现在,打假力度越来越大,惩罚也去越来越严了,莆田假鞋厂的老板们无计可施了吗?
错!既然地下的生意不好做了,那就直接转换思路,索性直接开始卖“莆田鞋”。
电商平台里,直接标明“莆田字样”,样式当然很潮,当然,这些鞋上没了耐克阿迪的字样,价格也便宜得多。
而且,当地领导还直接背书,揭秘莆田好鞋怎么出炉的。
但直到目前为止,莆田还没有一个知名的品牌,洗白的路还很长。
07
要想改变坏形象确实非常困难,一个例子是2016年,有篇文章传播很广,名字叫《比承包医院更黑: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几千个各类媒体纷纷转发,口水又把莆田系给淹了。
搞得佛教协会都出来辟谣了,但是类似的文章2019年还在各个平台广为传播,阅读量还不低。
其实莆田还是有一些正当低调的生意的,比如木材。
莆田没有林场,但是莆田人掌握了中国80%以上的木材产业,各地从事木材生意的莆田人有二十多万,经营着八万多家企业。
在距离莆田约3400公里车程的黑龙江边城绥芬河,十几万人口里,十个就有一个是莆田的,原因无他,为了买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甚至有一些木材商直接到俄罗斯承包山头伐木。
在东南亚、非洲,甚至加拿大、新西兰,都有由莆田木商组织的伐木队,大的批发商在海外拿货,一船就是好几万立方,一年的营业额几十上百亿。这在业内都不是秘密。
莆田的木材生意,既涉足上游,也打通了产业链下游,莆田的木工非常发达,给星级酒店供应红木家具,或者做精致的工艺品木雕:
从砍树到最终成品销售,全部是莆田人消化,包轮船几千块钱一吨运回国的红木,打成家具后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套,全产业链给莆田人带来巨大的利润。
08 莆田人包轮船买的不光是木材,还有石油。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叫林恩强,在新加坡石油业内,他外号是“林OK”。
为什么说他呢?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每年超过5万艘油轮,把油运进新加坡,炼好之后再运走,传闻,这5万艘油轮都要经过林恩强,他不说“OK”,再多的钱也办不到。
而林恩强,祖籍就是莆田市石城村,莆田的油气产业,也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90年代开始,莆田系的商人们逐渐开始经营加油站,到2008年的时候中途能源、中能集团、中福集团等几大民营加油站已经成型。现在,莆田系在云南、贵州、东北等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福集团在京、津、冀、蒙、闽、辽共拥有一百多个加油、加气站,在东北和华北各有一个大型油库。
莆田系的加油站也时常陷入舆论旋涡,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外观模仿两桶油,十分山寨:
(中园石化和中固石油)
二是短斤少两或者油品不合格:
(沙县一莆田人承包的加油站被查证销售劣质柴油,图为抽检报告)
只是这些生意远远不如莆田系的医院和假鞋著名,所以提到莆田,大家自然是一脸嫌弃。
莆田为啥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其实以前各地都穷,不过莆田地处福州,泉州,厦门三座大中心城市之间,大树底下不长草,何况三棵大树,政策扶持力度也差点,教育也跟不少,莆田的发展自然就跟不上了,当地人想要依靠正常路径逆袭自然就难点。
偏偏莆田狠人多,敢想敢干,一个人找到暴利的源头,就能把整个家族、乡邻全都拉进去,其实很多地方的致富也都依靠领路人,不过莆田的一些生意人走的是邪道,有人还总结过莆田的生意人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钱无道德底线,有的甚至毫无人性。
这话有点过,但也能帮大家理解为什么这些黑灰产业能在这里大行其道。
挨骂挣钱,野蛮生长的时代可能好使,就是没办法永远玩下去,规则越完善空间越小,现在看来,在洗白白之前,莆田还得挨骂好多年。
本文源自大猫财经
1、引体向上 必须正握吗 反握行不行
按照规定是正握的,不能反握。
2、内蒙古警察学院是高职高专院校,能参加公安联考吗?如通过联考就业后有编制吗?什么类型编制?
他们学校公安专业,毕业都可以参加联考入警,一般都是公务员编制。
3、你好,我们是胜利油田子女,明年高考。户籍在滨州,孩子在东营上学,想报考警校去哪里领取政审材料?户籍所在地?
到户籍地领取,也就是滨州领取。
4、想问一下,曾经有过国外久居身份,现在已经取消,还能被军警录取吗?
军校不清楚,警校的政审,有一条连续在国外呆满六个月的不合格。今年看,在国外期间能提供证明的才行。具体问问你们当地公安局吧。
5、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内蒙的蒙受文科女生。明年想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想问一下我不但要过本省的本一线还要过公大普通文科生的本一线吧?还有视力差一点点还需要做矫正手术吧?做手术后不是作弊行为吧?
成绩过你们省的一本线就可以了,当然分数越高,录取的希望越大。视力可以做手术,警校认可的,不是作弊。
6、警校老师你好,我儿子在警校毕业后考公务员,父亲14年前有过行政拘留15天,会不会影响儿子政审问题?我很担心谢谢你帮帮解答。
行政处罚一般不影响孩子政审。
7、你好!请问警校近视手术时间有要求吗?
军校有要求半年以上。警校没有要求,但最好提前到医院检查,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适合的手术不一样,甚至有的不适合手术。
8、希望山东政法的监狱学毕业可以参加公安考试
不能参加公安联考,但可以参加社会招警,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公安警察岗位,符合条件就可以报考。
9、您好,我想问一下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提前批什么时候能知道录取没?谢谢
投档后,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查录取结果了。
10、老师,问一下考警校公安专业对体测腋臭有什么规定吗,到医院做了手术可以吗
按照规定是不能有腋臭的,能治疗好,应该是可以的。
-----------------------------------------------------
另外,想咨询大专本科警校报考问题的同学和家长,请先看看我公众号往期发布的问答汇总文章,比如2020年元旦期间发的几篇原创文章,今年2.28发布的司法警校报考问题,3.3日发布的公安院校报考问题。还有2019年高考期间发布的十多篇警校报考问题汇总文章,一般警校报考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各大警校往年录取分数,我能收集到的都已经发布了,6.9日发布的铁道警察学院本科专科录取分数的文章里注明了往期各大警校录取分数文章发布时间,便于大家查找。由于个人时间有限,不是24小时在线,所以,有问题请留言,我有空时会给大家回复的。
我是一枚警校小老师,喜欢警校警察的可以关注我,其他警校报考问题可以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