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一谈起狐臭,我就会想起那个十五岁的夏天。
那天,我穿着无袖的上衣,高高兴兴走进一家精品店挑选商品。
正当我看到心仪的商品抬手想去拿起来看的时候,坐在一旁的店员突然反应激烈地捏着鼻子起身,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远离了我所在的位置。
怎么回事?我一脸懵逼地杵在原地。
“她为什么要突然走开,还要捏着鼻子?”“我很臭吗?”我的内心飘过了一串小问号,同时还有种火辣辣的羞耻感。
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都被我妈默默看在了眼里。
后来的某一天,她突然给我拿来一个我没见过的东西——止汗珠。我问:“干嘛突然给我这个?”妈妈说让我来擦在腋下,可以止汗也可以去味。
“你有狐臭啊你不知道吗?”
不愧是亲妈,一句话就让我破了防。
少女怎么可以有狐臭!于是以后的日子,我就展开了与狐臭的“斗争”之路。
狐臭是从哪里来的?狐臭,医学上叫腋臭,是因为腋窝大汗腺分泌出的汗液,在细菌分解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产生异味。
为什么?同样是出汗,有的人有狐臭有的人没有?
这要从腋窝皮肤的结构说起。
皮肤分为真皮组织、表皮组织和皮下组织三层结构,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之间,分布着毛囊、大汗腺、小汗腺等组织。
普通人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较少,或者不含特殊物质。
而少部分人的大汗腺会分泌出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在细菌分解以后,生成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就有了臭味。
虽然,严格意义上狐臭不能算疾病,但是有这个困扰的人可以说比生病还痛苦!
因为当你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当你上班时:
当你去练车时:
身边人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闻到这股味道想吐槽的心情,其实我是非常能理解的!
因为一旦狐臭发作,其实我是最先能闻到的那个人。
然后别人只要做出一点皱眉的小表情,或者抬手往鼻子那块附近去,我就会开始紧张是不是身上的味道往那边飘过去了。
不夸张地讲,狐臭患者时刻生活在“社死”边缘。
其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交通工具上闻到的酸臭味不一定就是狐臭,还有可能是汗臭味。
有网友问:汗臭和腋臭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其实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
狐臭、汗臭分不清?有汗臭味就一定是得了狐臭吗?对于这个问题,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普外科主任陈国斌是这样解释的:
一般的汗臭味通常清洗干净身体后,只要不再有大量的出汗,味道也就自然没有了。
但如果是狐臭,哪怕是清洗后,稍有出汗,味道又会出现,难以消散且周围人都会觉察到,同时本人穿过的衣物上也会附着明显的味道,且较难清除。
还有的人看到自己腋毛根部有一些附着物,也认为是得了狐臭,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腋毛下面有附着物,有可能是毛囊的排泄物。我们的皮肤裸露在外会有一些脏污附着在上面,时间久了毛囊堵塞,看起来就像是有很多分泌物。
但如果用纸巾擦拭腋部有黄色,那么则有可能是狐臭了。
一般情况下,可以这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了狐臭:
这里涉及到一个狐臭的轻、中、重度的区别。
每个人体质不同、出汗程度不同,狐臭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我就是属于轻度 中度的狐臭。
一般情况下,我是在出汗后会有异味,但只有自己凑近腋部才能闻到。
而有时候我出的汗比较多,或者我处于一个心理比较紧张的状态,我的腋部就会分泌大量汗液,味道会在短时间内散发得比较明显。
这时候只要离我比较近的人,都能够闻到这股味道。
如果是重度的狐臭,很可能只要经过一下,或者正常社交距离也能闻到很重的味道。但是这个距离没办法定一个准确的数据。
腋臭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狐臭,那么你换狐臭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有一部分狐臭患者,出汗后会把衣物腋窝部位染成黄色的,或者是在用纸巾擦拭腋下时,能看到纸巾上有黄色痕迹。
很多狐臭患者同时会有“油耳”,耵聍呈油状或糊状,粘稠、颜色为深褐色。
这是因为大汗腺主要集中在腋下、胯下、乳晕和外耳道。
要怎么祛除?我想,每个患有狐臭的人应该都有想过怎么来来祛除这个烦恼。
① 喷香水!
相信我,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你永远不知道一个香味加一个臭味能混合出什么味道来。
我有幸闻到过一次这味道而且不是从自己的身上,第一下闻到狐臭有想晕倒的冲动,第二下香水味混合狐臭味我仿佛看到了“彼岸”有人在向我招手……
② 常清洁!
这个方法虽然不能清除狐臭,但对减淡味道还是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的。
每天洗澡、清洁腋下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腋部是一个温暖又不那么透风的环境,这就很容易造成细菌容易滋生,细菌多了分解出不饱和脂肪酸,异味就更重了。
③ 使用止汗珠/去味剂!
这比较适合轻度狐臭或者出汗没有那么严重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掩盖住味道。
④ 杀菌!
既然狐臭是因为细菌多引起的,那么杀菌对于抑制狐臭还是比较有用的。
可以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腋下,或者免洗洗手液涂一点在腋下。
对于重度和顽固的狐臭,也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祛除
手术治疗分为传统手术,小切口手术以及微创手术等,都是通过物理破坏皮肤下的大汗腺组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效果取决于手术时破坏大汗腺的多少,由于手术是在非直视状态下来破坏大汗腺,想要100%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但还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紧张时手心会出汗,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生活体验。
不仅如此,当看到或者知道别人,尤其是关系密切的人遭遇危险或紧张情况时,自己的手心也会出汗,就是常说的“替人捏着一把汗”。
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的汗腺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一个特别巨大的差异是汗腺。
笼统来说,汗腺可以分为三类:
小汗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汗腺,主要分泌清澈的水样汗液,遍布于人类全身皮肤;
在其他哺乳动物却只分布在爪子掌垫上。
这种汗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而不是人们常说的“汗毛孔”。
人类全身皮肤总共有约200到500万小汗腺,这是人类具有超级散热能力的基础,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说,马也可以全身出汗。 实际上,马与其他全身被毛的动物一样,皮肤上分布的是下文介绍的大汗腺。只不过,马的大汗腺具有了分泌更稀薄汗液的能力。
大汗腺,人类的大汗腺只存在于如腋窝,乳晕,眼睑,耻骨和肛周区域等部位皮肤,分泌的液体含有更多化合物。而哺乳动物全身都分布大汗腺,分泌的液体主要是与皮脂腺分泌物一起滋润毛发。
因此,大汗腺实际上并非真正的汗腺。
顶泌小汗腺,仅在人类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具有更强大的出汗能力,主要分布在腋窝,是腋窝多汗症的主要因素。
人类为什么出汗?人类全身皮肤布满汗腺,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强出汗能力,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进行体温调节。当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的32℃,或者剧烈运动大量产热,热负荷过重需要快速散热时,人就会启动这一快速散热机制,实现高效散热。
但是,手心出汗与热负荷关系不大,主要是一种应激反应的表现。
手心脚心出汗,应激反应或情绪反应的体现如上所述,人类有毛皮肤(除手心、脚心和面部部分皮肤这些无毛皮肤外)满布汗腺,而其他哺乳动物却没有这种情况。
目前认为,人类有毛皮肤的汗腺是最近才进化出来的新装备。
人类手心脚心皮肤,与其他哺乳动物(蹄类除外)爪掌垫皮一样分布着大量汗腺。目前认为,手心脚心的这些汗腺才是历史更悠久的汗腺,功能上与其他部位皮肤的汗腺不同,与其他一些动物的汗腺一样,主要参与应激反应。
什么是应激反应?
就是遭遇巨大危险的紧急状况时,身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进行殊死一搏或逃跑的反应。
开始,脑中枢主要通过自主神经,即交感神经来快速传递命令,做出涉及包括加速呼吸、心跳,升高血压等快速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能量供应;瞳孔扩大,立毛肌紧张等提高警觉性的适应性反应。
另一个反应就是出汗,主要是手心和脚心出汗;严重的也会面部尤其是额部,胸背部,乃是全身出汗。
应激反应为什么要出汗?
对于手心脚心来说,出汗主要是为了滋润这些部位较厚的皮肤的角质层,增加摩擦力,增加握着力,以利于更高效和有力的握紧像木棒或石头之类工具,更高效地战斗;或者,可以更好地进行爬树、攀岩,以利于逃跑。
要知道,早期人类或者人类祖先是生长于热带雨林中的攀爬动物,上树是躲避动物猎食的最主要保命手段。
关于这一点,依赖尾巴吊在树上的蜘蛛猴强壮的尾巴末端“掌侧”也分布在大量汗腺,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也就是说,手心脚心的汗腺与身体其他部位汗腺的起源和生理意义存在差异,全身大部分汗腺主要参与体温调节;而手心脚心皮肤的汗腺与体温调节关系不大,主要是参与情绪反应。
这就是,紧张时,我们的手心脚心为什么出汗的原因。
研究发现,手心脚底分布着比其他部分更丰富的汗腺,每平方厘米的汗腺密度高达200-700个;而其他有毛皮肤仅有60-120个。
就是说,手心脚心具有更灵敏和强大的出汗能力,才可以在仅有情绪刺激就可以出汗甚至大量出汗的原因。
众所周知,狐臭疾病的其中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刺激性的异味了,那么除此以外,有狐臭的人还会有哪些典型表现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产生狐臭症状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狐臭的症状之一就是异味,这种气味会让别人产生厌恶心理,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同样,这个刺鼻的味道也是临床上针对腋臭的重要根据。腋臭,是由于腋下大汗腺分泌的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异味。
多毛多汗也是狐臭的典型症状之一,只要是多毛多汗几乎都伴随着狐臭的产生,并不能说多毛多汗就必然是有狐臭,假如想要得到最准确的诊断,还是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细致的检查,以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有狐臭的人有时会合并有腋下的多汗症,只要环境温度较高,或心情较紧张,腋下就会大量出汗,并且发出令人不悦的味道。而过多的流汗和狐臭,更会把衣服染黄,并留下久久不散的味道,造成清洁上的困扰。
腋臭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后产生,持续到40~50岁左右,之后大汗腺一般可以自行萎缩,气味明显减淡。在青春发育期前,如果外耳道分泌物油性较重,则狐臭的发生几率较大,因为外耳道亦为大汗腺的分布区域,所以绝大多数有狐臭的人伴有“油耳朵”。
上述内容就是产生狐臭症状的典型表现介绍。得了狐臭疾病的年轻人,要尽量少穿一些紧身的衣裳,因为这些紧身衣裳不利于患者汗液挥发。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最后祝大家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