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狐臭和体臭的概念很模糊,毕竟二者都是“人身体上散发出来的臭味”,那么体臭和狐臭的区别是什么呢?体臭的概念很宽泛,人身上的所有异味都可以称之为体臭,比如香港脚、汗臭味,甚至别人身上喷的香水让你感觉不舒服,你也可以认为那是一种体臭。因此,狐臭也是一种体臭。
狐臭和其它体臭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容易消除,而且气味十分浓烈,让人难以忍受。如果无法区分自己是狐臭还是汗臭的话,可以在洗完澡后在腋下夹一块纱布,等待5分钟,如果发现纱布上有明显气味的话,那么就说明有狐臭。如果发现自己有狐臭,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症状持续加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治疗狐臭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医院里治疗狐臭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狐臭,但这种方法的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因此也有不少人选择通过注射肉毒素的方法来治疗狐臭。注射肉毒素的效果立竿见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需要通过定期注射来维持药效。如果去医院检查后发现狐臭问题并不严重的话,其实并不建议大家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狐臭。
其实有许多除西医以外的治疗手段也可以治好狐臭,比如中医、调养、外用去狐臭产品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历史上有许多中医治疗狐臭的记载,大家可以尝试寻找医术高超的中医,服用中药来治疗狐臭。现在有很多冒充老中医的“神棍”,大家在求医的过程中谨防上当受骗。
对于狐臭问题不是特别严重的人,建议选择采用调养和外用去狐臭产品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狐臭,只要你能够坚持,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治好狐臭。首先在饮食方面,以清淡、营养的食物为主,在保证自身营养需求的情况下,少吃油腻荤腥的食物。像油炸、烧烤或其它辛辣刺激的食物,偶尔吃一吃解解馋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过量食用的话会导致狐臭问题加重。
其次要讲个人卫生,出汗洗澡当然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居住的环境进行整理打扫,清除室内的细菌。换洗的衣物也需要进行除菌处理,在洗完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即可。夏天人体比较容易出汗,在腋下流汗后要及时处理,可以用肥皂或者沐浴露等清洗腋下。清洗腋下擦干后可以随手喷点仙姿兰夏怡露,对狐臭的去除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夏天腋下比较容易出汗的人来说,基本一整天都不会闻到狐臭的气味。
体臭和狐臭的区别是什么?狐臭属于体臭的一种,发现自己有狐臭后要及时治疗,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浙江警察学院
学校代码:11483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学校地址:滨江校区——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55号;临安校区——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农林大路2559号。
二、组织机构
在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浙江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研究制定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学校成立“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相关的招生政策和规则,研究确定招生录取原则和具体办法。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的日常工作。
三、招生计划
2024年,浙江警察学院面向浙江籍生源招生计划为1050人,分全省统招计划和分市招生计划。实施全省统招计划的专业为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方向),实施分市招生计划的专业为治安学、侦查学、涉外警务、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智能交通方向)、网络安全与执法。招生计划详见《浙江警察学院2024年浙江省分专业招生生源计划》(附件1)。
四、报名
(一)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规守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4.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立志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刻苦学习、拼搏奉献。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政治条件。
5.普通高级中学毕业,已经在浙江省户籍所在地参加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
6.年龄为16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2002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出生),未婚。
7.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不低于B等,通过浙江省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无不合格科目)。报考前户口已经迁入浙江省的外省考生,其高中学考成绩等级认定办法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执行。学校认可往届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相应科目的高中学考成绩等级。
8.身心健康,符合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体检和体能测试标准,能够正常参加公安院校教学训练活动。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执行,详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同时,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身高:男性170厘米及以上,女性160厘米及以上。
(2)体重:男性体重指数(单位:kg/㎡)在17.3至27.3之间,女性在17.1至25.7之间。
(3)视力:双眼裸视力均在4.8及以上。
(4)色觉:无色盲、色弱。
(5)外观:无少白头,无胸廓畸形,无脊柱侧弯、驼背,膝内翻股骨内髁间距离和膝外翻胫骨内髁间距离不超过7厘米,无足底弓完全消失的扁平足,身体裸露部位无明显瘢痏(如创伤、烫伤、疤痕、胎记等),无下肢静脉曲张,无腋臭,共同性内、外斜视不超过15度,无唇、腭裂或唇裂术后有明显瘢痕。
(二)报名时间
2024年3月19日至4月7日。
(三)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登录浙江警察学院招生信息网(网址:www.zjjcxy.cn/zsxxw)网上报名专栏,进入浙江公安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办理报名手续,缴纳报名费160元。
五、综合测试
考生须参加浙江省公安警察院校招生综合测试暨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包括面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则综合测试不合格。
(一)测试时间
4月19日9:00至21日17:00,考生须再次登录报名系统进行综合测试确认。4月29日起,考生可登录招生信息网查询参加面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的具体时间。
(二)测试地点
浙江警察学院滨江校区。
(三)测试内容
综合测试顺序统一按面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进行。考生须根据综合测试报到时间,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高考报名证和健康状况承诺书,到校参加测试。
1.面试
面试主要考察考生报考动机、思想意识、思维表达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面试结果当场告知,不合格的考生,须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面试表》上签名确认,不再参加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
2.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心理素质是否符合警察职业要求。心理测试采用机考,结果将于高考后在招生信息网公布。
3.体能测试
体能测试为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四项,其中三项合格的,体能测试合格。
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为浙江警察学院计分项目,须事先在报名系统中填报。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只评价合格与否,可在报名系统或测试现场报名。
六、填报志愿
(一)考生须参加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符合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详见《浙江警察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附件2)。
(二)经综合测试合格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网上填报时间内填报志愿。考生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普通类第一段分数线。报考涉外警务专业的考生,高考外语成绩不得低于120分,由于部分专业课程用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报考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考生,体能测试成绩不得低于260分。
(三)考生报考全省统招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方向)的,须填写第一专业志愿,否则无效。报考分市招生专业的,须根据选考科目要求先选择专业大类(公安学类或公安技术类),再选择具体专业,选考科目均符合要求的可兼报两大类及具体专业。
(四)浙江警察学院志愿单列,不占用普通类提前录取的5个院校志愿。考生可兼报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不能兼报艺术类校考批志愿。浙江警察学院志愿填报时间与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填报时间一致,录取工作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开始前完成。
七、录取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能测试成绩构成的“三位一体”综合成绩和相关要求,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浙江警察学院实行先政治考察,后录取的办法。
(一)综合成绩计算办法
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7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50/100×10%+体能测试成绩×750/300×15%
1.高考文化成绩计算方法
高考文化成绩为高考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成绩之和,总分为750分。符合政策加分的,分值加在高考文化成绩上。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10门科目学考成绩等级的折算成绩之和,成绩总分100分。其中A等计10分,B等计8分,C等计5分,D等计2分,E等不计分。
3.体能测试成绩计算方法
体能测试成绩为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三项成绩之和。单项满分为100分,成绩总分300分。相关要求和评分标准详见《浙江警察学院体能测试要求和评分标准》(附件3)。
(二)政治考察划线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志愿选择和相关要求以招生计划的1:1.1(逢小数进位)划定政治考察分数线。先划定全省统招专业分性别政治考察分数线,后按分数优先专业类平行原则划定分市招生专业类分性别政治考察分数线。在符合条件并兼报两个专业类的考生中,分数较高专业类超出1:1部分的考生,可正常进入较低专业类的政治考察名单。
(三)政治考察
由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将政治考察上线考生名单分市下达给各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考生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考察,考察结果由各县(区、市)、市两级审核后上报省公安厅,由省公安厅招生领导小组最后确定结果。
(四)录取规则
1.按招生计划数1:1划定校内投档基准线,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高考文化成绩、体能测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
2.录取顺序:在政治考察合格考生中,先录取全省统招专业,后录取分市招生专业。全省统招专业分性别按照计划录取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了分市招生专业类计划志愿且达到分市招生专业类政治考察分数线,可参加分市招生专业类计划的录取。
3.分市招生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的方式择优录取,专业间不设级差分。
4.分市招生计划遇生源不足,在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上线考生中,根据考生志愿先按同市地、同性别、同专业类、跨专业调剂,再按同市地、同性别、跨专业类调剂,然后按同市地、跨性别调剂,之后再跨市地调剂。
5.若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未到计划数的110%,则录取人数控制在志愿填报人数的85%以内。
八、监督管理
(一)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校纪检监察室的监督,同时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学校纪检监察室投诉电话:0571-87787295;
学校招生办公室申诉电话:0571-87787177。
(二)对考生弄虚作假的行为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第十一条严肃处理。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如实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下列行为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提供虚假姓名、年龄、民族、户籍等个人信息,伪造、非法获得证件、成绩证明、荣誉证书等,骗取报名资格、享受优惠政策的;
2.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3.冒名顶替入学,由他人替考入学或者取得优惠资格的;
4.其他严重违反高校招生规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考生入学后,学校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时或3个月内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的,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自负。
九、收费标准
学费标准
涉外警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6900元/学年;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智能交通方向)、网络安全与执法、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方向)专业6600元/学年;治安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6000元/学年。
住宿费标准
1600元/学年。
十、学制待遇
浙江警察学院本科专业学制4年。学校全面贯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努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作风优良、专业基础扎实、警务技能过硬、数字素养良好、融通能力突出,能够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学生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获毕业资格,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获取学士学位证书。
学生入学后,应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警务化管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着制式服装,实行奖学金制度。
学生毕业前,参加统一组织的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招录公务员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经人民警察招录程序,择优录用。
十一、附则
(一)根据本省公安队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各市的生源情况,综合确定招生计划。
(二)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如遇重大突发情况,学校将视情保留对相关考核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等调整的权利。本章程由浙江警察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1
浙江警察学院2024年浙江省分专业招生
生源计划
附件2
浙江警察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类)
选考科目范围
附件3
浙江警察学院体能测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试行)
体能测试要求
50米跑
可测次数:1次。
合格标准:男性≤9.2秒,女性≤10.4秒。
具体要求:采用蹲踞式起跑,可穿钉鞋(钉长不超过9毫米的塑胶跑道专用钉鞋),可使用起跑器。起跑若二次犯规,取消该项参测资格。
立定跳远
可测次数:3次。
合格标准:男性≥205厘米,女性≥150厘米。
具体要求:考生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沿至最近着地点后沿的垂直距离。取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测试成绩。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可测次数:1次。
合格标准:男性≤4分35秒,女性≤4分36秒。
具体要求:采用站立式起跑,不允许穿钉鞋。当考生人数超过12人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常规弧形起跑线处起跑,另一部分在另一条画在跑道外侧一半上的弧形起跑线处同时起跑。
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可测次数:1次。
合格标准:男性≥9次/分钟,女性≥25次/分钟。
具体要求:
1.引体向上(男)测试:双手正握单杠,双臂伸直身体悬垂开始,双臂屈臂上拉,下颚过杠为1次,放松背阔肌让身体下降直到完全下垂,然后重复再做。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2.仰卧起坐(女)测试:考生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左右,双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工作人员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考生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1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工作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始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1分钟到时,考生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到达双膝者不计次数,精确到个位。如发现考生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完成动作时,该次不计数。
计分项目评分标准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现行《田径竞赛规则》(中国田径协会审定)执行,由浙江警察学院招生体能测试仲裁委员会负责解释。
来源: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
在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关押总统曹锟,驱逐逊帝溥仪。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冯玉祥又支持郭松龄“倒奉”,终于导致了直、奉两军的联合。1926年1月,直、奉两派联合攻击驻扎察哈尔的国民军,冯玉祥被迫下野。
1925年,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时,与于右任、陈友仁等国民党员有密切来往,并结识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鲍罗廷和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其部队中也很早就配备了三十多名苏军顾问。由于冯玉祥的驻军地张家口接近外蒙古,故与外蒙古方面也常有来往,蒙古人民党中央主席丹巴道尔吉和外蒙古陆军部长都曾拜访过冯玉祥。于是,在此番危急之时,冯玉祥定下了取道蒙古、出国考察的决心。
《申报》对冯玉祥下野赴蒙的报道
旅蒙考察期间,冯玉祥亲眼目睹了外蒙古在经历改造后的崭新面貌,并与共产国际和国民党人士进行了密切会晤,在外蒙古,他终于加入了国民党,随后登上北去苏联的列车。冯玉祥考察期间的见闻影响了其此后的政治判断,也对日后的北伐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社会风貌
1926年3月,冯玉祥“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即将西北边防督办和甘肃督军之职分交张之江、李鸣钟署理,毅然发出主和息争的下野通电,抱着满怀痛楚惆怅的心情,由平地泉取道外蒙古,悄然赴俄去了”。平地泉为察哈尔集宁,在今内蒙古卢兰察布,至今仍是中国通往外蒙古、俄罗斯的交通枢纽。在这里,冯玉祥办好出国手续,准备妥帖,动身之际,友人纷纷前来送行。
前来送行的石敬亭(石筱山)等故交均对冯玉祥的出走表示不理解。冯玉祥在回忆录中极力隐饰自己此时的困境,希望将自己被迫出走矫饰为“避免内战、贯彻和平主张”,但在奉、皖两系军阀的联合进攻下,此时冯玉祥的困窘已罄露无疑。
冯玉祥在平地泉乘汽车出发,走张家口到库伦(乌兰巴托)的平坦大路,一路起伏不大,即使在没有路的地方“也一般的平坦康庄”。塞外风景与内地殊异,“途中未遇一条河,也少见一颗小树,三千里路全是一望无际、黄沙漠漠的辽阔平原”。戈壁上,“活泼肥大”的野羊“万千成群,往往和汽车赛跑。牛群马群亦最常见,还是逐水草而居的遗风”。
汽车行至将近库伦几十里处,“即遇蒙古国民党(按:即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委员长丹巴多尔基(按:即策伦奥齐尔·丹巴道尔吉,时任人民党中央主席)和蒙古军官学校的许多人员前来欢迎”,冯玉祥下车一一握手道谢,同行进入城内。
蒙古人民党中央主席丹巴道尔吉
冯在外蒙古共住三十多天,自称“于研究党义和学习俄文之余,对蒙古政治社会各方面情形也作了一个大略的考察”。冯玉祥对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印象不错,认为“他们都生气勃勃,努力于政治工作,很有一种新兴的朝气”。冯玉祥特地记述了他受邀参加的一次党政两方举行联席会议:
“会场是小小的一座屋子,只可容三十余人,结果到会的却有六十多人,于是有的坐椅,有的坐凳,有的坐在凳衬子和椅凳背上。会议从上午八点开到下午四点,讨论的问题很多,发言者很是踊跃。在这八个钟头中间,大家只用了一次饭,每人两片黑面包和一杯红茶而已。据说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如此简朴。问他们何以这样,回答说:‘因为我们正在建设时期,民力有限,惟有努力撙节,始可成功。’”
撙节是节制、节约之意,典出《礼记·曲礼上》。冯玉祥感慨“这种精神在今日的我国尚缺乏得很,我们应当惭愧的”。然而,冯玉祥笔下的外蒙古喇嘛教领袖哲布尊丹巴之形象却颇为恶劣。因此,他对外蒙古政府的社会改革颇为认同,认为其“颇有一种大刀阔斧的革命精神”。外蒙古政府勒令大批喇嘛还俗,冯玉祥由此认为,“新政府对于破除迷信的工作极是努力,初时当然颇遇阻力,但政府不顾一切,经过一时期快刀斩乱麻的干法,收效已大有可观”。
军事制度
作为行伍出身的军人,冯玉祥对外蒙古军事制度尤为留意,仔细记录了外蒙古军队的兵力与面貌。冯玉祥拳拳服膺与苏军顾问带入蒙军的政治教育,“士兵教育很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民族精神的发扬。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的丰功伟绩,使在每个士兵头脑里打入深刻印象。所唱军歌音调迟缓雄壮,歌词亦皆系对于民族英烈的颂扬”。他与住所外的哨兵攀谈后,觉得他们的知识水准颇高。在俄蒙边界的恰克图,冯玉祥发现当地驻军军营内“每一连设有一座列宁室”,认为“这完全是为灌输主义及对士兵施行政治教育的地方”。冯玉祥饶有兴趣地询问一个士兵关于中国革命的事迹,如孙中山、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事迹,该士兵都能对答如流,极为熟悉。他感慨道“可见他们对士兵政治训练多么注重”。
冯玉祥还参观了驻扎在库伦的俄国骑兵操练,对俄国骑兵的骑术赞不绝口:“所谓哥萨克骑兵甲于天下,真是名不虚传!”随后他进入兵营,只见“营房的地板擦得很干净,一切内务也大致不坏”,但“只是室中有一种特殊的臭味”。这种臭味冯玉祥似曾相识,“我想是俄人特有的狐臭气”。在苏军营房里,冯玉祥看见一个酣睡的士兵,没叫人把他惊醒,只请另一个士兵把放在他靴子里的裹脚布取来查看,俄国士兵因穿着皮靴之故,不用袜子,单用裹脚布。冯玉祥注意到,包脚步很脏,而脚趾甲极长。他细细端详裹脚布的样子惹得同行者笑了起来,但他却认为士兵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使军队免遭疾病侵袭,这既是对士兵的爱护,也有助于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蒙古风俗
冯玉祥此前未曾在蒙地久居,对蒙古风俗颇感新奇。他特别详细地记录了蒙古人煮手抓肉的情形,并提到外蒙古士兵每人每日发二三十两肉,直接把肉当主食,“而把一二两面包当咸菜吃”。饭后,蒙古人习惯痛饮浓茶消食,甚至连茶叶一并吃掉。冯玉祥注意到,当地售卖的都是产自汉口、九江等地制成的茶砖,以火车运往北方。他认为,“内地茶在蒙古是笔很好的生意”。在观及外蒙古人喜爱中国绸缎情景时,冯玉祥也有关于复兴国货的思考。
进入寻常百姓的蒙古包,冯玉祥注意到“室中多设炕桌,亦坐亦卧”。由于日本人也习惯席地而卧,遂借此声称日本人与蒙古人是同胞弟兄,他斥此说为“造谣”。蒙古民歌声调悠扬缓慢,日本人也说此与日本民歌相同,冯玉祥表示,“我听着倒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秧歌”。
当时外蒙古一些百姓尚有草原风俗遗留,也让冯玉祥颇感不适应。如他曾在“蒙古街上看见朋友相遇,一边谈着话,一边就蹲下大便,无论男女都是如此。虽然他们都穿着长袍,蹲在地上解手,别人看不出来,但总不雅观”。他认为“这种习惯,怕即是野外生活所养成,因为野外是找不到厕所的”。他还对当地饮用水的水质也颇多抱怨。最为骇人的当属此地獒犬,大概因藏传佛教缘故,当地习惯“把死尸抛在野地里,让野狗去吃。若野狗不肯吃那死尸,他们就认为极不名誉的事,即须念经求签,不是说他本人不好,便是说他祖宗有损阴德”,由此导致外蒙古獒犬极为凶恶,“若人醉卧在地,必有被野狗吃掉的危险”。冯玉祥听到苏联朋友亲口告诉他,“曾有两俄人酒醉后回家,为时已晚,走至野外遇野狗,即被扑倒吃掉。这种野狗到处多是,皆吃人肉的专家。因为他们平常吃人肉吃出味儿来了”。外蒙古独立后,曾在苏俄要求下展开打狗运动。
革命气息
在当时,库伦已更名乌兰巴托,即蒙古语“红色英雄”之意,城市中弥漫着革命的气息,成为了“被压迫民族的聚会处所”,聚集了多国的革命领袖。冯玉祥参加了一次革命者的联谊,令他感触颇深:
“在会场演了一出叫做《第三国际之夜》的新剧,我看了很受感动,觉得富有教育的意味。那次联欢会上游艺项目很多,歌唱、跳舞、各式各样都有。出演者包括了东方每个民族,有安南、缅甸、新疆、西藏、阿尔泰、内蒙古、印度、高丽、台湾等处人。他们以其本乡本土的技艺,在那里大显身手。故每个节目都富有地方色彩,我从未见过听过。有两位阿尔泰女子,都只二十岁左右,表演舞蹈,腰部左右扭动,活跃之极,种种姿态,都足可活泼血脉,健强身体,与我们国术的用意是相同的。会场之外有一大房间,出卖茶点,饮食洁净,招待周到,各民族人民熙熙攘攘,一团和气。可是没有一个人不对帝国主义者摩拳擦掌,每一谈及,则咬牙切齿。帝国主义者张牙舞爪,高高居上,在其脚下的被压迫者则无时无刻不谋打倒之,推翻之,以争取自由与人的幸福;今日不成待明日,此地不成到那地;他们不把吃人者打倒,是死也不会甘心的。想到这夜的经过,的确是一个充满快乐与希望的民族联欢会。”
可见,冯玉祥此时已对左翼思想颇有好感。在乌兰巴托,冯玉祥先后拜访了的驻蒙古的苏联公使及“另一位住在库伦专门帮助中国革命政府输送军火的苏联朋友”,不过他对于二人家中儿媳妇穿着好过老母亲的情况颇为不满,总觉得这事不合理。在与第三国际驻乌兰巴托的代表阿母加会谈中,冯玉祥收获颇丰。阿母加为他一连讲了两个星期,“从第一国际一直谈到第三国际的成立及其发展的历史,详尽深到,娓娓动人”。这个共产国际代表极力向他陈述,“英雄的时代于今完全过去了,革命事业不是一两个人所可做成的,必须有群众,必须有主义,必须有组织,否则必不成功”。冯玉祥被完全打动了,听到最后,感到“左讲右讲,阐发无遗,我觉得句句都是针对我说的,我听了之后,很是敬佩”。
1926年,冯玉祥在蒙古库伦。左起依次为陈友仁、邵力子、冯玉祥、鲍罗廷、徐谦
在乌兰巴托还有一件对冯玉祥的政治倾向颇有影响的事件,那就是此时“许多国民党朋友从北平取道海参崴到广东去,经过库伦”,这群人中有共产国际派往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鲍罗廷;参与领导了关税自主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反对段祺瑞政府等政治活动的北大教授陈豹隐(陈启修);孙中山的外事顾问、英文秘书,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陈友仁以及著名的法学专家徐谦(徐季龙),不少是冯玉祥的故交。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冯玉祥这才知道北京的“三•一八”惨案和“中山舰事件”。
不久,鲍罗廷等人动身,徐谦则选择留下,决心和冯玉祥同赴莫斯科。徐谦是当时有名的国民党左翼友俄人士,担任过中俄庚款委员会主席和国立北京中俄大学校长,后者是左翼人士在北京的重要活动机关。他在1926年担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主任,与李大钊携手发动了“三一八”示威,惨案发生后,徐谦为躲避通缉躲入苏联驻华使馆,此后秘密离京,得以在库伦与冯玉祥会合。当时国民党“以俄为师”,颇有列宁式政党的气象。徐谦告知冯玉祥,国民党是“有组织,有主义,有纪律的一种政党。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前提”。听了徐谦的介绍,冯玉祥当即加入国民党,徐谦成为冯玉祥的入党介绍人。二人准备妥善,即乘汽车由乌兰巴托出发,取道乌金斯克,搭火车去莫斯科。在苏蒙边界城市恰克图,冯玉祥“参观了工人住宅,也看了农人的各种活动”。冯玉祥感慨道:“那儿整个是农工的世界,坐享其成的有闲阶级,以及对劳动大众压迫剥削的种种黑暗现象,都是看不见的了。”
徐谦
冯玉祥在蒙古停留三十多天,受到蒙古方面礼遇。苏联、蒙古方面显然事先策划好了冯玉祥的参观路线,他所探访的营房、民宅几乎无不窗明几净,所见的当地百姓也几乎无不饱含觉悟,连普通士兵都能对中国的军阀战局了如指掌,就连观看的文艺演出也充斥着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热情。在这种氛围渲染下,冯玉祥在蒙古期间显得颇为动心,在回忆录中自觉地使用革命、进步的标准打量、评判着当地的风物人情,并不时对中国的保守局面提出批判。日后冯玉祥由苏、蒙回国,迅速起兵誓师于五原,投身“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其思想转变在旅蒙期间已经发端。
参考文献
冯玉祥:《我的生活》,上海教育书店,1947
樊明方:《中国北部边疆史若干问题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