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一种生理现象,传统文化赋予它从健康领域跨界到人生课题,健康领域的屁,是人生之气,肠胃反应,中医叫“浊气”;官场文化的屁,叫“拍马屁”;人生哲学上的屁,一般叫“屁大点事”,表明藐视或不屑一顾。
现代医学对屁的研究逐步深入,把屁作为健康的重要参考指标,中医认为,屁多、屁少、屁臭、屁响,与肝脏不和、浊毒湿热、气机不畅、气虚体弱有关,一段时间内“屁事”异常,确实要引起关注。
有说法认为,屁虽产生于肠胃,但却是肝脏的“影子”,屁多、屁臭是表明肝有问题了,有的中医也有“屁为肝之镜”的说法。用现代理念解释,肝脏是人体代谢、合成、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受损,影响胆汁,会对消化产生直接影响,吸收不好,屁就多了、臭了,而大量的肝病患者,也出现过腹胀、食欲差、消化受阻等问题,反过来证明屁与肝的关系。
其实,屁真的值得下功夫搞明白,为健康把脉解惑。
屁不是凭空出现的,由三个途径转化生成:
1、说话、吃饭吞下去的空气,和食物、水一起参与人体循环,而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占到了屁总量的60%以上。
2、食物在肠胃分解、发酵后产生的气体,排出体外,占到了屁量的30%左右。
3、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肠道,再排出体外,这个占的量不到5%。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每天放屁数量约10—15个,一旦超过15个,可能是身体某些运转出现异常了。
屁多、屁臭的问题,要辩证地从两个方面看:
1、坏的屁,指在公共场所偷偷放出来,如电梯、公共汽车上;好的屁,指在肠胃类手术后,放屁则表明情况向好。
2、可分为响的屁、臭的屁、又响又臭的屁,响屁来源于食物里碳水化合物大量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成分;臭屁是食肉过多,高蛋白食物分解成硫化氢、氨、吲哚等成分,与大便同味道;又响又臭的屁,主要是吃了很多豆子,炒的豆子最厉害,其次是煮的豆子。
所以,屁多、屁臭,就联想到肝脏,并不全面,肝病患者因消化吸收不好,大概率会出现屁多、屁臭的问题,严重的肝病患者甚至身体会发出烂苹果的异味,但把屁多、屁臭归结于肝有问题,不准确。
屁多、屁臭的原因,主要是5条:
1、经常讲话、边吃边讲话、吃饭看书玩手机、吃饭喝水太猛等,大量气体被压入咽喉,到达胃肠道,需要排出来,这就是屁多的根源之一。
2、饮食失衡,某一餐或某个阶段进食了大量产气丰富的食物,如豆子、面食、薯类等,可能会大量转化为屁气,且又响又臭。
3、体内肠胃失调,多见于有益的菌群平衡打破,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那么消化食物过程中,屁气就产生更多了,这与肝脏有一定联系。
4、因治病服用了一些药物,特别是助消化、增强肠胃蠕动、降血糖的药物,既有西药也有中药,会让体内大量产气。
5、长期便秘或腹泻的人,通常也是肠道出现问题了,屁一般是臭的。
判断肝脏好不好,除了看有没有病毒肝炎之外,还可关注5条:
1、情绪经常不稳定,波动大,易生气,脾气不佳。
2、脸色黄中带黑。
3、眼睛干涩、发红,发痒,且血丝很多。
4、口臭、腋臭现象严重,异味消不掉。
5、大便不成形,小便颜色深,二便均发臭。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诗色香俱全
真真引人遐想
但如果我告诉你体香就是狐臭呢?
一香一臭
看似相反,其理却相同
差别只在于浓淡
味道淡了就是香汗
味道浓了就是狐臭
香臭本就一线之隔,就连大便里的粪臭素稀释了以后都会散发花香的味道。有些口味重的人还就喜欢浓郁的味道,比如《芈月传》里的这位奇女子……
狐臭的原因
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
小汗腺排汗较稀,
一般没有味道;
另一种叫大汗腺(又称顶浆腺),
主要集中在腋下、胯下、乳晕、外耳道。
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本身也不臭,
然而汗液中含有各种蛋白质及脂肪酸,
这些物质是细菌的最爱。
有狐臭很正常
大汗腺、细菌人人有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有狐臭呢?
其实
没有狐臭的才是少数派
人类原本个个都有狐臭!
突然,
有些人基因变异了……
是的!你没看错!
没有狐臭的人都是“变!种!人!”
科学家们推测人类从热带非洲进入亚温带后,
为了适应相对寒冷的温带气候,
出汗变少了,
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
狐臭就变成了香汗了。
这种突变在中国人中最普遍,
99%的中国人没有狐臭。
但在日本,只有84%的人没有狐臭,
白色人种中,只有10%的人成功突变,
而黑人里没有狐臭的,只有0.5%!
这种小概率的事件
偏偏被中国人撞了大运
以至于我们常常认为
狐臭是一种疾病
而在许多歪果仁眼中
狐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有狐臭怎么办?
有狐臭也没什么
狐臭在国外这么普遍
我们出国的时候也没有被熏到不是吗?
那么肯定有非常普及且有效的应对方法
那就是香体露!
狐臭的成因是大汗腺的分泌物 细菌,
香体露抑制狐臭的机理就是——
歪果仁用起香体露就跟用牙膏一样
是非常日常的
如果哪天突然没用,会连门都不敢出
如果实在为狐臭所困扰
手术摘除大汗腺也是个一了百了的方法
总之
狐臭不是病
多得是解决的办法
别自卑,朋友!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腋臭。
为啥说这个?因为夏日酷暑马上就到了,有腋臭毛病的朋友,可能会增添苦恼了。
关于这个病,我想说说它和脾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有很多腋臭患者,他们的脾,存在问题。
之前一个女孩子,当时是个学生,24岁,姓孙。
按理来说,女孩子,应该是体香阵阵,令人赏心悦目的。但是这位,不一样。她有严重的狐臭,臊气浓重,令人不敢接近。
她的两个腋下,常年出汗,而且汗液发黏,衣服都可以被染黄。这症状,一年四季皆有,经前和夏季尤为严重。
因为自己的狐臭,这女孩显得特别悲观自卑。24岁了,没有过初恋,很少和男孩子接触。
后来,她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身体较为肥胖,脉滑,舌淡苔白浊。细问得知,平时喜欢吃肥甘厚味,没有油水和香的东西,基本是吃不下饭的。
平时,则身体倦怠、不爱动,大便溏。最近这段时间,口淡无味,食欲一般,遇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食物,干脆一口都吃不下。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为其开了一张配方,我们看一下: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药,水煎服,一共是服用三剂。
结果,三剂药用下去,患者明显感觉到腋窝处汗水已经减少了,气味变淡了。
药已中的,原方加入滑石(包),再投6剂。
六剂用完,气味大大减轻,十去七八。效不更方,再用八剂。结果,这一次,出现了反复,患者月经来潮,旧疾复发,味道又浓重起来。
这时候,医家将防己和黄芪的用量提高,并加入川芎和丝瓜络,再投。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味道没了,汗也不出了。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我给你复述了一遍。
读者朋友,你看这么长时间,也应该对基本的中医辨证,有所了解了。在你看来,这个患者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没错,就是脾虚湿盛。
这个患者,脉滑,舌淡,苔白浊,这是典型的湿浊内蕴的舌脉。湿浊源于脾虚。脾虚气弱,患者就便溏、倦怠、食欲不振、口淡。
脾虚,湿浊内生,上壅于腋下,这就形成了狐臭、腋汗。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这个狐臭在中医皮肤科里头,是很边缘的一个病。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皮肤科专著,根本不提这个病。
提到了,其实也是简单说一嘴,基本上就认为此病源于遗传,或者是源于湿热郁于腠理。
至于说治疗,中医基本都主张外用药,很少提及内服药。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狐臭患者,有脾虚的倾向。他们往往形体偏胖,乏力多汗,食欲正常或食少腹胀,大便多不成形。只不过,有些人相对明显,有些人只是具备这方面的倾向。
本来嘛——湿浊之邪的产生,就是源于脾的。这是千古定论。因此,对部分患者而言,狐臭以脾虚论治,是天经地义的。
上头医案中这个患者,显然属于脾虚湿盛。那怎么办?健脾利水、祛湿化浊。
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方子——
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生甘草。
这个配伍,其实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防己黄芪汤的加减。
防己黄芪汤,是一首经方,其基本组成,就是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这几味药。它最初是治疗表虚不固、水湿内蕴所致的风水、风湿,功效在于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也就是说,它既有祛风利水散邪的一面,也有补脾益气固本的一面。后世医家,常常用它治疗风湿病。
由于这个方子,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利水除湿,因此用在脾虚湿盛所致的腋臭患者身上,就比较适合。
其中,防己、泽泻、车前子、车前草、茯苓皮利水除湿,黄芪健脾益气,白术配苍术苦温燥湿健脾。
这样,患者的脾恢复了运化之功,杜绝了脾湿的生成源头,同时又把业已形成的湿浊,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患者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这就是大体用药思路。
我个人感觉,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盛、湿浊内蕴所致的腋臭、腋汗,是比较合适的。我自己也曾偶有应用,证实确有一点效果。
当然,这里头的防己,必须是俗称的汉防己。广防己,有肾毒性,已经不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这个必须注意。
当然,如果你问,所有的腋臭患者,都适合这个方法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些患者,纯粹属于湿热所致,这个时候必须得想办法化解湿热。
有的人,完全就属于遗传,根本辨不出来其他症候,那就没办法用健脾除湿之法。总之,只能是面对有相关症候的人,才能考虑用符合病因病机的方药来治疗。
因此,对于文中医案里的配伍,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照搬。
另外,有腋臭的人,务必注意饮食。有时候,你之所以腋臭,说白了,就是你吃进去的食物,在你的身体里变臭了!
要想做一个清爽的人,你的饮食,务必清淡。清淡的饮食,造就清淡的身体内环境,你的体味,自然也就清新了。
好了,这个办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