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上7点,武荣大地早已被夜色笼罩;而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还是艳阳高照。此时,黄种方刚做完一场手术,来新疆一年多,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时差。
2021年8月24日,一架飞机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缓缓降落,黄种方作为第八批泉州市援疆干部,风尘仆仆地来到位于天山北麓的昌吉市,开始了为期近两年的援疆工作。踏上这片土地之时,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皮外科队伍,用医疗技术为昌吉各族群众带去福音。
今年5月,黄种方即将结束他的援疆生涯。近日,他获评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优秀援疆专家”称号。面对荣誉,黄种方说:“援疆时间有限,援疆誓约无限,能为昌吉市的皮肤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使昌吉百姓获得更好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无比光荣的事。”
“新疆需要我,我就过去”
“最难的是离家太远了。”回想这一年多的日子,黄种方感慨万千。
2021年8月初,第八批泉州市援疆干部进疆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需要一名皮肤科专家。“既然新疆需要我,我就过去。”作为南安市疾控中心皮肤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黄种方没有犹豫就报名参加。
彼时,黄种方的大女儿刚要升初中,儿子正在读幼儿园,以往孩子的接送都由黄种方负责。但由于女儿就读的学校离家较远,为了支持黄种方的援疆工作,他们一家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并将儿子转到出租房附近的幼儿园就学。“虽然很折腾,但好在家里人都很支持。”黄种方感慨道。
来到新疆,黄种方逐渐发现,他面临的困难要比想象的多得多。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成熟,都给黄种方在当地开展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阻碍。
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对患者的耐心和细心,黄种方很快便得到了患者的信任。
在一次接诊过程中,有一名25岁的小伙子,被左脚拇指的甲沟炎反复折腾了半年,痛苦不堪,再加上多次就医的经历,让他在看病时的情绪非常急躁。黄种方不但没有介意,反而态度和蔼。诊病时他发现,小伙子的脚趾肿胀得很厉害,甲周有肉芽组织增生并有分泌物渗出。
黄种方很快为小伙子进行了局麻手术治疗,清除了增生的肉芽组织,对甲床进行重新塑造,将卷曲的甲板上抬,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并不再复发。术后,黄种方还细致地叮嘱小伙子抬高腿,帮助血液回流,减少疼痛与出血,并指导他如何正确修剪趾甲,防止外伤,反复交代用药注意事项。
这样的暖心故事,经常在黄种方的诊室里上演,也让众多患者慕名而来,就连医院的职工遇到皮肤相关问题,都会等到他坐诊时特地来询问病情。黄种方常常和身边的医生说:“我们多交代一句话,帮助患者少走弯路,疗效好了,患者对医生也会更加信任。”
“让患者在本地也能看上病治好病”
从祖国的东南沿海,到西北地区,能为新疆留下点什么?这是黄种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来新疆不只看看病、做手术这么简单,我们还要给新疆培训本地专家,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患者在本地也能看上病、治好病。”
“主任,这个皮损怎么切好看?”“主任,这个肿瘤边缘应该扩大切除多少?”“主任,这个切口怎么缝合,愈后疤痕最小?”……刚开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皮肤科,科室医生经常这样问黄种方。
为实现“医疗技术援疆”目标,黄种方快速融入科室,与科室主任、专家、医生进行座谈交流、开展讲课、教学查房、模拟操作。面对科室同事的提问,黄种方都会讲解该手术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举一反三扩展到不同部位、不同疾病该如何手术治疗,以及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深度不同、切开的方式等,甚至每一针每一线的松紧、排列、对合等专业操作,他都是知无不言。
台上手把手传授,台下画图继续讲解,黄种方通过“传帮带”方式,言传身教带出一批技术骨干。援疆一年半,黄种方教学查房50余次,业务讲座13次,门诊带教手术、指导手术200余台……数据的背后,换来的是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在黄主任的指导下,我们之前不敢做的手术,现在不但敢做而且能做得很好,大家越做越有信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皮肤科临时负责人许明明说。
此外,作为“泉州医疗援疆人才工作室”领衔人,黄种方在加强泉州医疗援疆人才工作室功能的同时,还在医院持续推进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智能医学模拟中心两个项目的建设,并帮助科室新开展肉毒素治疗和皮肤病冷冻技术、腋臭注射治疗等工作。他通过带领科室人员参加院内多学科会诊,增加科室人员对疑难重病人诊治能力,言传身教带出一批技术骨干,为昌吉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队伍。
记者:黄睿超
编辑:商妹儿 审核:唐莉洪
文章来源:海丝商报
01
夏天闷热,出门乘凉捡了把扇子,一看就有年头了,上面的广告比较有喜感。
都习惯了第二杯半价,第二根半价还真没享受过。
这广告上令人尴尬“仁爱医院”,似乎在很多个省市都有看到,这一批同名连锁医院,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医院要从一个名叫陈德良的老头说起,他是莆田系的带头大哥。
陈德良出生在1950年,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庄镇人,14岁就进了生产队,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年少的他有两个优点,喜欢拜师,动手能力强学得快。
很快,他学会了磨剪刀、配钥匙、补锅等等手艺活,边生产边靠手艺赚外快,虽然足够糊口,但他并不满足。
1976年,陈德良26岁,镇上出现一个耍把戏的师傅,村民集体围观表演:变魔术、打拳、耍猴,顺便卖一些跌打损伤膏药。
别小看这个,没一会就收了一沓一沓的药钱,陈德良动心了,拜师学卖艺卖膏药,从此跟着师傅走南闯北过了三年。
该学的都学会了,陈德良决定出来单干。
不久,他就发现一个机遇。
当时在福建一些湿热地带,出现一个传染病叫"疥疮" ,发病的地方又疼又痒,挠了更会加剧,陈德良搞到了一个偏方:“用硝酸化水银,十几个小时后,水银变成水,再加上醋,一擦就好了。”
为了卖药,他开始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患者来看病,还别说,这偏方有点用处,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在那个物价按分来计算的年代,这偏方成本不到两毛钱,但是每瓶要卖一两块,陈德良一天要净赚三四百块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赚的钱比一个科级干部一年的收入还高,他很快就成了东庄镇的“从医致富第一人”。
02
没费什么劲,陈德良就发财了,于是来了很多亲朋好友找他拜师。
陈德良一共收了8个徒弟,这里面,就有日后的莆田系四大家族,年纪最小的名叫詹国团,当时才15岁: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莆田四个家族掌控了民营医院的大半壁江山)
陈德良有了徒弟之后,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
这时候又出现一个大机遇,由于医生太少,当地卫生部门为了救急,响应国家号召办了一个函授班。陈德良一听就去报名,拿到结业证书,以及一个《莆田爱国卫生学会许可证》。
从此电线杆上的广告变成了“福建莆田爱国卫生学会:专治皮肤病”,显得官方了许多。
几年时间,陈家班跑遍了全中国,每到一个城市,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租房间,然后集体去电线杆或墙上贴小广告。当时除了疥疮,有时也会遇到其他皮肤病甚至是性病患者跑来就医,陈德良不愿意放弃送上门来的生意,就会先用疥疮的老方子先应付着,然后派人去书店查医书,再按照医书上的配方去公立医院抓药,转手再高价卖给患者。
久而久之,就成了包治百病的“全科医生”:
为了见效快,剂量也加大不少。这种看书求药的方式和随意加大药用量治愈率可想而知。但很多患者治不好再去找他们的时候,陈家班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转战下一个城市了。
陈德良的徒弟们在这过程中表现都不错,最突出的是年龄最小的一位——詹国团。
03
因为有了经验,后来詹国团开始自立山头,很快他就发现来看病的人没有以前多了。有一天,他在小饭馆吃饭,猛然看见电视上的广告,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也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百姓每天都要看新闻或者电影,信任度很高。不过,一条电视广告要价上千,相当于詹国团半个月的收入,而且不保证销售绩效。詹国团决定一把梭哈,在连云港电视台投放了第一支电视广告,原本稀稀拉拉的看病队伍,立马排长龙。
电视广告,能回本!
詹国团立刻组建了好几支游医队伍,大打广告,从皮肤病衍生到鼻炎、狐臭、风湿,甚至是淋病梅毒之类的性病,治疗方法依旧是偏方和医书。药物几毛钱几块钱一斤,卖给患者则是几十块、几百块一剂或者一瓶,暴利下,莆田老乡们疯狂入伙,游医队伍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80年代中期,受骗的老百姓变多了,国家开始进行监管打击游医,詹国团看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机会,回莆田注册公司,开始承包科室,依旧是选择了老本行皮肤科、性病、妇科等科室。虽然詹氏集团没有公开报表,但集团下承包的医院多达数百家,员工也逐渐扩张到了几万人,颇具规模。
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一个大敌——“打假狠人”王海。
游医把没病的说成有病的,卖的药也奇贵,还常常治不好。王海盯上了这个群体,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性病游医来自同一个地方,莆田东庄镇。
经过王海的曝光加上无数记者的暗访后,全国都在报道游医,但他们无知无畏,竟然寄匿名信威胁媒体,扬言要"炸毁报社大楼"。这一威胁,使媒体的调查和报道更加深入。全国轰动后,国家介入了。2000年,卫生部发布意见:政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与其他组织合作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
于是民营资本撤离,詹国团也带着亿万财产,全家移民到了新加坡。
然而,卫生部整治后,莆田系的生意却没有停止,他们找上不被卫生部管理的军队医院,继续“行医”挣钱。同时,王海与莆田系的斗争从电视广告时代,延续到了互联网时代:
莆田系很清楚流量在哪里,然后重金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期间屡屡被投诉被曝光,但好像对他们的生意都没有太大影响,2016年,魏则西事件曝光,莆田系承包科室的问题才再次被整改,百度也一度下架医院广告,全国老百姓纷纷咒骂莆田系医院以及唯利是图的百度。
但整改能干掉莆田系么?不能。
在承包科室被逐步整改的过程中,民营医院也在兴起,莆田系开始逐步将自己转成“正规医院”, 2013年时,莆田市常年在外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就已超过6万人,年营业额2600多亿元,超过了西部某些省份一年的GDP。
04
其实,莆田系的广告不止是百度一家的问题,特别有名的还有山东的各大电视台。
2016年10月山东电视台的一期生活帮节目当中,他们采访了一位产妇及家人,报道公立医院潍坊妇幼保健院在产妇体内遗留纱布“草菅人命”的节目。
而这件事情最后很快就反转了,原来,纱布是手术后必要的抢救过程中留下,手术当时就明确告知了产妇与家属,纱布需要留在体内半月后取出,当时产妇和家属也签了字。谁知道没过几天就不认账,要求医院赔偿30万元,还溜到医院办公室偷把病程记录上的签字划掉:
接着就耍赖上访,还找山东电视台生活帮节目,表演自己是受害者,而生活帮节目也帮着断章取义,将视频剪成像公立医院草菅人命留纱布不取的样子。
大家可能对这个电视台故意黑公立医院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们仔细看看节目,底下放着莆田系的中医不孕不育医院的广告。
而这家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根据天眼查,现在已经改名济南神州中医医院)属于个人独资,法人代表名叫陈建新,他同时是莆田(中国)产业总会副理事长,兼山东分会会长。
赞助着节目打广告的同时,顺便抹黑公立医院,好把老百姓吸引到自己的私立医院去收割,这营销思路可谓一石两鸟。
05
在全国开满了莆田系医院的同时,莆田本地的莆田系医院却只有三家:
莆田丽人妇科医院,莆田盛兴医院,莆田中西医肛肠医院。
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乡太知根知底了不好坑吗?
莆田其实历史底蕴深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据当地统计,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算得上以文闻名,但最近几十年却以造假蜚声海内外,不知道老祖宗是不是感觉后代不肖。
开医院的毕竟少数,那还有别的产业吗?当然有的,那就是造假鞋。
2007年,纽约市警方在布鲁克林的两个仓库内,查获将近30万双假耐克,市价超过3100万美元。纽约时报的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这些假耐克全部来自一个地方,中国福建莆田。
莆田的假鞋不是一天炼成的。
莆田的制鞋工业在70年代就开始起步了,80年代的时候,台湾锐步鞋厂迁到莆田,开始产业化,后来陆陆续续的,阿迪、耐克等品牌也在莆田设厂,就这样,莆田获得了加工真鞋的技术能力,当然还有鞋样,给别人打工挣的毕竟少,卖假鞋可是暴利啊,那就开始行动吧。
开始的时候,莆田假鞋乱真的程度相当高,再加上电商开始盛行,很是赚了一笔,但后来,经常买鞋的小伙伴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战靴到底是不是真的,于是跑到虎扑之类的平台上提问或者验货,有些创业者瞅准这个机会,开始做一些鉴定的服务,那时候的假鞋技术还不够好,也常常被验出来。
于是猫鼠游戏开始了,今天说鞋面纹路走线不像,莆田鞋厂就改工艺,明天说鞋底有色差,莆田鞋厂就调颜色,一步一步完善,没过两年,虎扑大神的火眼金睛已经认不出莆田鞋了。莆田鞋厂的老板甚至改口打广告:“支持虎扑验证!虎扑秒过!”
还有好事者把真鞋和假鞋买回去做实验折腾,发现两者的质量已经没有太大差异了,甚至有些假鞋比真鞋还要抗造一些:
这一来,网上出现了一个传说:
区分真假VANS的方法——如果不开胶,肯定就是假VANS!也是非常讽刺了。
再后来,海淘和代购兴起了,一开始,很多代购还吭哧吭哧从国外背鞋回来,没过多久,莆田鞋又把这块市场占领了,没办法,价格便宜啊。鞋厂、代购联手快递,把发货地改成外国的就可以了:
(异地上线的意思,就是发货显示地址想选哪儿,就选哪儿)
这事儿被曝光之后,很多人又惊呆了,海淘代购还是不靠谱,最后终于决定乖乖回专卖店买。
06
然而,据说有些专卖店的的莆田鞋比例也不低。品牌店有许可证,按照真鞋的价格,卖真假难辨的莆田鞋,那是更加暴利,莆田的工厂备货也充足,新款上市之前就把样鞋拿到手了,提前开发仿制,然后开卖。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发展到后来,莆田鞋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一次,调查记者来到莆田假鞋交易中心——安福电商城——卧底,拍了很多照片曝光了莆田的假鞋产业链。
结果,其中一张照片上有一位名叫王华的鞋厂老板的手机号码,据鞋厂老板说,自己的手机号迅速被打爆了——“越曝光,我生意越好”。
没错,人家就是冲着假货来的,正愁没有时间来本地看货,新闻一曝光,就可以电话联系直接买了。
现在,打假力度越来越大,惩罚也去越来越严了,莆田假鞋厂的老板们无计可施了吗?
错!既然地下的生意不好做了,那就直接转换思路,索性直接开始卖“莆田鞋”。
电商平台里,直接标明“莆田字样”,样式当然很潮,当然,这些鞋上没了耐克阿迪的字样,价格也便宜得多。
而且,当地领导还直接背书,揭秘莆田好鞋怎么出炉的。
但直到目前为止,莆田还没有一个知名的品牌,洗白的路还很长。
07
要想改变坏形象确实非常困难,一个例子是2016年,有篇文章传播很广,名字叫《比承包医院更黑:莆田人承包了中国90%的寺庙》,几千个各类媒体纷纷转发,口水又把莆田系给淹了。
搞得佛教协会都出来辟谣了,但是类似的文章2019年还在各个平台广为传播,阅读量还不低。
其实莆田还是有一些正当低调的生意的,比如木材。
莆田没有林场,但是莆田人掌握了中国80%以上的木材产业,各地从事木材生意的莆田人有二十多万,经营着八万多家企业。
在距离莆田约3400公里车程的黑龙江边城绥芬河,十几万人口里,十个就有一个是莆田的,原因无他,为了买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甚至有一些木材商直接到俄罗斯承包山头伐木。
在东南亚、非洲,甚至加拿大、新西兰,都有由莆田木商组织的伐木队,大的批发商在海外拿货,一船就是好几万立方,一年的营业额几十上百亿。这在业内都不是秘密。
莆田的木材生意,既涉足上游,也打通了产业链下游,莆田的木工非常发达,给星级酒店供应红木家具,或者做精致的工艺品木雕:
从砍树到最终成品销售,全部是莆田人消化,包轮船几千块钱一吨运回国的红木,打成家具后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套,全产业链给莆田人带来巨大的利润。
08 莆田人包轮船买的不光是木材,还有石油。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叫林恩强,在新加坡石油业内,他外号是“林OK”。
为什么说他呢?新加坡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每年超过5万艘油轮,把油运进新加坡,炼好之后再运走,传闻,这5万艘油轮都要经过林恩强,他不说“OK”,再多的钱也办不到。
而林恩强,祖籍就是莆田市石城村,莆田的油气产业,也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90年代开始,莆田系的商人们逐渐开始经营加油站,到2008年的时候中途能源、中能集团、中福集团等几大民营加油站已经成型。现在,莆田系在云南、贵州、东北等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中福集团在京、津、冀、蒙、闽、辽共拥有一百多个加油、加气站,在东北和华北各有一个大型油库。
莆田系的加油站也时常陷入舆论旋涡,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外观模仿两桶油,十分山寨:
(中园石化和中固石油)
二是短斤少两或者油品不合格:
(沙县一莆田人承包的加油站被查证销售劣质柴油,图为抽检报告)
只是这些生意远远不如莆田系的医院和假鞋著名,所以提到莆田,大家自然是一脸嫌弃。
莆田为啥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其实以前各地都穷,不过莆田地处福州,泉州,厦门三座大中心城市之间,大树底下不长草,何况三棵大树,政策扶持力度也差点,教育也跟不少,莆田的发展自然就跟不上了,当地人想要依靠正常路径逆袭自然就难点。
偏偏莆田狠人多,敢想敢干,一个人找到暴利的源头,就能把整个家族、乡邻全都拉进去,其实很多地方的致富也都依靠领路人,不过莆田的一些生意人走的是邪道,有人还总结过莆田的生意人的一个突出特点:为了钱无道德底线,有的甚至毫无人性。
这话有点过,但也能帮大家理解为什么这些黑灰产业能在这里大行其道。
挨骂挣钱,野蛮生长的时代可能好使,就是没办法永远玩下去,规则越完善空间越小,现在看来,在洗白白之前,莆田还得挨骂好多年。
本文源自大猫财经
近日,一起曾受到网络关注的“医生”性侵女患者案,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四个月。
(网络配图)
2018年5月,四川成都的患者李某某(女)经事前与被告人罗平联系,到罗平上班的成都双流区某医院治疗腋臭。罗平将李某某带进医院检查室后,先后给李某某注射了药物,李某某随即进入了昏睡状态。罗平趁机与李某某发生了性关系。后李某某逐渐苏醒,发现罗平与自己发生了性关系,当场表示反对,并拿出手机准备报警。
罗平见状,抢过李某某的手机,并表示希望和李某某协商处理。李某某不同意,在检查室大声呼救,引来医院工作人员的关注。后李某某趁机打开检查室房门,离开检查室,并用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报警。罗平见房门打开后,随即逃离现场,将李某某的手机(价值人民币2684元)及身穿的工作服丢弃在广都大道一垃圾桶内,后离开成都。
办案人员经调查发现,罗平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
2017年6月开始,罗平在双流区某街道开设的“1 1服务中心”从事医疗活动,并办理了虚假的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和身份证。罗平向双流区某医院提交了上述虚假证件的复印件,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阶段性在双流某医院坐诊。
2018年5月25日,成都市双流区检察院依法从快批捕该案,以涉嫌强奸罪对犯罪嫌疑人罗某批准逮捕。
近日,双流区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最终判处罗平犯强奸罪、抢夺罪和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END
声明:因无法联系到作者本人,请本文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小编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