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红手印直接把人按出公司,这年头职场赶人连遮羞布都懒得扯了?
湖北28岁的晓薇就因为身上有点味儿,被36个同事联名投诉,公司二话不说就递辞退信。
结果反转来了,照片一曝光男同事跳出来说“根本不介意”,合着颜值即正义呗?
当初行政部群发邮件阴阳“注意卫生”,就够膈应人了。
后来匿名投诉说晨会捂鼻子,还有人把晓薇照片P成生化武器表情包到处传,这哪是提意见,纯粹职场霸凌。
最绝的是那封联名信,36个签名红得刺眼,人事张嘴就是“客户说有怪味影响合作”——真这么严重咋拿不出书面证据?
明摆着欺负人。
网友前脚还在骂“有味儿活该被辞”,看到晓薇照片秒变脸:“这么清秀的姑娘至于吗?”更讽刺的是自称男同事的留言:“坐边上都没闻到,男同事觉得挺有特点。”联名信瞬间成了笑话。
职场偏见比狐臭味熏人多了,同一件事换张脸评价就翻天,双标玩得真溜。
公司咬定“不符合岗位要求”简直打法律的脸。
狐臭是遗传特征,《就业促进法》26条白纸黑字写着禁止生理歧视。
再说《劳动合同法》39条,晓薇没违纪没造成损失,凭啥辞退?
按年限最低该赔两月工资,结果就给六千块打发,连社保满打满算也就撑俩月。
后来扒出这家公司去年就用匿名投票变相裁过孕妇,惯犯了属于是。
晓薇抽屉里止汗膏比口红多,一天喷三次进口喷雾,够努力了吧?
医学数据摆着呢:中国6%的人受腋窝顶泌腺困扰,90%用药物就能控味。
真要说卫生问题,某些同事厕所抽烟熏得跟毒气室似的,咋没人联名投诉?
说到底就是挑软柿子捏。
现在她去动手术了,看得人心里发堵。
明明该动刀的是那些戴有色眼镜的人,凭啥让受害者挨这一刀?
职场容得下烟味汗味香水味,偏容不下一点体味,谈什么“人性化管理”?
2023年全国气味歧视投诉涨了47%,可83%仲裁都败诉——味儿太难举证。
但越这样越得较真,劳动监察电话12333记好,法律援助中心多跑几趟。
今天忍了体味歧视,明天就可能因为方言/胎记/疤痕被扫地出门。
美女该注重卫生?
这话听着就歪。
36个大活人集体排挤同事时讲卫生了吗?
把P图造谣的劲头拿去开窗通风,早没这破事了。
真该“整改”的从来不是体味,是某些人发馊的职场观。
职场里因为体味被开除?
武汉28岁的广告设计师林晓薇刚经历这荒唐事。
2025年7月初,公司拿36个同事的红手印联名信当理由,说她“影响团队氛围”,直接开人——表面说尊重员工,背地里搞霸凌,这种歧视该被法律狠狠收拾。
林晓薇在湖北那家广告公司干了快一年,业绩拿过奖,却从入职就被嫌弃“有味”。
她一天喷三次止汗喷雾,还自费做激光手术,可公司还是拿她开刀。
五月份同事就开始躲她,有人把照片P成“生化武器”表情包群发,六月底行政部还群发邮件暗示“注意卫生”,明摆着排挤。
上周三HR甩出联名信,逼她选辞职或调仓库,最后赔半月工资打发走人。
按劳动法,干满一年得赔两月工资,公司违法乱来,还威胁她“敢闹仲裁就背调抹黑”。
这不是孤立事件——六成应届生都遇过就业歧视,但大多数人像林晓薇一样忍气吞声,怕报复难举证。
公司借口“客户投诉怪味”,却拿不出书面证据,纯属甩锅。
更讽刺的是,男同事私下说“根本不介意”,那36个签名怎么来的?
八成是HR施压凑数。
职场不是多数人暴政的游乐场,法律早亮红灯:生理特征没影响工作能力就不能辞退。
网友起初骂她“该换位思考”,一看照片夸她清秀就反转,简直看脸说话!
歧视泛化到体味,太寒心。
真想解决,公司该协商医疗补助或通风方案,而不是P图羞辱人。
恶心透了!
公司玩阴的还装无辜。
36个人签名,是自愿还是被逼?
HR拿着红手印当令箭,真当自己是法官啊。
林晓薇够努力了,喷雾手术轮着来,结果呢?
P图霸凌加开除,欺负老实人。
男同事那句“不介意”打脸全场。
赔半月工资糊弄谁?
劳动法白纸黑字写着该赔俩月!
支持她告到底。
这种公司迟早凉凉。
职场歧视就该上热搜曝光,让更多人醒醒。
普通人干活容易吗?
体味又不是传染病,碍着谁了?
搞排挤的才该滚蛋。
冷静想想,这事撕开多少伪装。
公司装模作样谈“团队氛围”,实则冷暴力。
网友看脸站队,更暴露社会偏见。
唉,打工不易,遇到这种破事只能硬刚。
法律是底线,别怂。
沉默只会让霸凌更嚣张。
希望林晓薇维权成功,给类似遭遇的人撑腰。
歧视不除,职场永无宁日。
36个红手印甩到桌上,“有味儿,影响办公”,直接让湖北姑娘卷铺盖走人。
就因为遗传的狐臭,勤恳工作三年的广告设计师,成了公司眼里的“异味源”,连客户都成了辞退的借口。
这事真就离谱,看脸就能翻案的职场歧视,更离谱。
姑娘抽屉里塞满进口止汗露,一天喷三次,业绩一点不差。
公司倒好,先群发邮件“提醒个人卫生”,转头收到几个匿名投诉,直接整出份36人联名信。
那些签名的同事,平时躲着走,团建时还P人家“生化武器”表情包,真当面提意见的一个没有。
更讽刺的是,男同事在线打脸:“坐边上没觉得有啥,挺有特点”——36人的“集体受害”,瞬间成了笑话。
公司拿着《员工手册》说事,扯“破坏团队氛围”。
可哪条法律规定体味能开除人?
狐臭又不是病,遗传的能咋办?
《就业促进法》写得明明白白:平等就业权!
律师都说了,员工没犯错没给公司造成大损失,解雇就是违法。
赔那点钱,连法定最低补偿都不够。
维权难,成本高,多少打工人只能认栽?
难怪有些公司敢这么横。
网友也够双标。
开始全骂姑娘不讲卫生,一看照片清秀可人,又倒戈说“公司小题大做”。
合着味道一样,脸好看就能豁免?
职场的包容,不该是看脸下菜碟。
真要按公司逻辑,汗味、香水浓点、盒饭味大,是不是都得联名驱逐?
成熟的团队,本该是接纳个体差异。
嘴上“以人为本”,行动是连遗传特征都不容,虚伪。
2024年气味歧视投诉涨了快一半,赢的没几个。
体味主观难举证,但这不是忍气吞声的理由。
劳动监察、法律援助在那儿放着,争取一次,就为以后少点这种破事。
姑娘最后决定手术,她说“想放下”。
可该被“切除”的,明明是职场的偏见。
36人抱团的冷漠,比那点汗味儿伤人多了。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