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孕期肥胖好减肥吗(怀孕期肥胖如何减肥)

时间:2025-04-01 01:36:15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孕妈减肥还是健康增重?

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我们“幸福孕育家”,我们将定期更新有关备孕、助孕和海外生殖等信息。后台滴滴我们,更可免费获得一套2025试管baby攻略

近日,#央视曝光所谓瘦身咖啡真相#登上热搜,甘肃兰州警方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含西布曲明的"瘦身咖啡"案件。据报道,一名男子长期饮用此类咖啡不仅未能成功减肥,反而导致健康受损。这一事件引发网友对孕期减肥话题的热议,特别是针对孕前已存在肥胖问题的准妈妈们。

01、孕期肥胖需要减肥吗?

在各大母婴论坛上,准妈妈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

  • 网友A:"孕前BMI就超标,医生建议控制体重,但婆婆说怀孕就要吃两人份"
  • 网友B:"我孕期胖了40斤,医生说胎儿偏小,营养都被我吸收了"
  • 网友C:"孕期刻意控制饮食导致贫血,现在后悔莫及"
  • 网友D:"医生说我超重必须控制,但具体怎么控制又没说清楚"

妇产科专家指出,孕期体重管理需要科学指导,盲目减肥或放任增重都可能带来风险。

02、孕期体重管理

【孕期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

  1. 对孕妇的影响
  • 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3-5倍(美国妇产科学院2022年数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提高2-3倍
  • 难产和剖宫产率显著上升
  1. 对胎儿的影响
  • 巨大儿发生率增加(WHO数据显示肥胖孕妇巨大儿风险达30%)
  • 胎儿畸形风险升高(特别是神经管缺陷)
  • 远期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

【科学减重的三大原则】

  1. 营养均衡
  • 每日热量控制在1800-2200大卡
  • 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至70-100g/天
  • 选择低GI碳水化合物
  1. 适度运动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游泳)
  • 避免高强度运动和腹部训练
  •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以下
  1. 医学监测
  • 每周体重增长控制在0.2-0.3kg
  •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 营养科和产科联合随访

【必须避免的减肥误区】

  • 禁止使用任何减肥药物(包括所谓的"天然"减肥产品)
  • 避免极低热量饮食(每日不低于1500大卡)
  • 不推荐生酮等特殊饮食法
  • 禁止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03、特殊情况

【孕前肥胖的管理策略】

  1. 孕前咨询:建议BMI>30的女性孕前减重5-10%
  2. 营养干预: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每日0.8-1.0mg)
  3. 代谢评估:检查血糖、血脂和甲状腺功能

【孕期体重增长推荐标准】
根据美国IOM标准:

  • BMI<18.5:12.5-18kg
  • BMI18.5-24.9:11.5-16kg
  • BMI25-29.9:7-11.5kg
  • BMI≥30:5-9kg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为那些在生育之路上遇到困难的夫妇提供信息和希望。记住,你们并不孤单,现代科技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求专业的帮助,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END

肥胖不止影响怀孕还影响产后康复

5月11日,话题“专家称肥胖是不孕不育的直接诱因”冲上了微博热搜。这个话题一度排名第六,有40万的人参与了讨论。肥胖究竟是怎样影响怀孕的?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徐敏主任结合自己多年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经验,谈起了肥胖与女性生育之间的关系。

手术中的徐敏主任 供图

老一辈的人常说“胖女人好生养(生孩子)”,然而实际上,太过肥胖会增加受孕生育的难度。据徐敏介绍,最常见的由肥胖造成的不孕不育疾病是多囊卵巢综合症。过度肥胖造成内分泌紊乱,时间一长,女性就易患上多囊卵巢综合症。同时,患病后体内激素的不协调又会使人更加肥胖,形成恶性循环。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雄性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怀孕可能性较低。另外,患者的卵巢也会出现多囊样改变,受孕困难。

那肥胖是不是致使不孕不育直接诱因?徐敏表示,肥胖是致使不孕不育的一大原因。首先,肥胖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激素水平异常,月经不调、无排卵等问题随之而来,最终结果就是难受孕;其次,过度肥胖也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这些疾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女性的身体,使女性不孕,一旦怀孕则容易流产、早产、难产,胎儿也会出现体重过大、智力低下等不良情况。

“肥胖也会影响女性的产后康复。”徐敏补充道:“过度肥胖不利于产后骨盆、子宫、切口的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徐敏说道。此外,肥胖孕妇的泌乳量会比较少,因为补充的营养大部分堆积在孕妇体内,不能很好地完成转换,向外输出。

徐敏建议备孕女性要清淡饮食,少吃零食及辛辣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或多或少都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或含有农残,其中部分分子结构和人体性激素相似,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人体激素水平。”徐敏说。

徐敏还强调:正在备孕的肥胖女性要适当减肥,特别是自己的腹围,需要重视的是自己的饮食,少吃高热量食物,尽量选择低热量、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如豆类、鱼类等,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此外可以每天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爬山、骑车等。已在孕期的肥胖女性,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来适当调控体重,适度减肥,调畅情志。

(云南网记者 习元喜 实习生 李殷 责任编辑:秦黛玥)

来源: 云南网

孕期体重增长太多 不是好事

怀孕后,孕妈妈总会听到诸如“一个人吃两个人用,你得多吃点儿”这样的话。一些孕妈妈也希望通过吃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但是,如果孕妈妈在孕期吃得不科学,便会导致体重明显增加。每当此时,孕妈妈总会觉得“怀孕了体重增加很正常”。

但在产检时,面对这些体重明显增加的孕妈妈,医生常常如临大敌。尽管孕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但体重异常增加则可能是身体的一个预警指标。

因此,每个孕妈妈在漫长的孕期,除了关注自己是不是吃得好、吃得多,还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增加情况,如果在短期内快速增加或增加幅度已经远远超过正常范围,一定要在产检时及时告知医生,请医生帮忙查找原因并纠正。

水钠潴留带来的“肥胖”

孕妇小A的故事

小A孕前就超重,初次产科就诊后,被医生告知要进行妊娠期营养管理,建议其在营养门诊就诊,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适量摄入水果。但是小A工作繁忙,产检时间有限,并且觉得“吃饭谁不会”,便没有到营养门诊就诊。小A平常饮食以在单位食堂进餐和点外卖为主,火锅及烧烤类食物是她的最爱。

随着孕周增加,小A逐渐出现了难以缓解的疲惫。除了上下班路上有少量步行路段,她无法进行任何锻炼。孕中期常规产检时,医生发现小A在2周的时间内,体重猛然增加了4千克,增长速度严重超标。医生立刻将小A收入院,并对她进行了饮食和运动的指导。住院期间,食堂为小A准备了低盐低脂饮食。仅仅2天后,小A的体重便下降了2千克,她感觉减肥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不过医生告诉她,根据她的情况,减下去的应该都是水分。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A的这种情况,医生称之为水钠潴留。若水分摄入>消耗,并留存在体内,便会引起水肿。人体有自我保护、自我代偿的机制,大量的饮水会自动排泄掉,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多余的水分并不会排泄掉。水肿在孕妇中并不少见,入院后体重能够立即下降几千克,并不是医生用了什么“减肥神药”,而是低盐低脂饮食帮助孕妇降低了超标的钠离子浓度,从而释放了潴留的水分。

小A喜欢的外卖、火锅及烧烤类食物中,常常会盐分超标。此外,钠离子不仅存在于食盐中,还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值得庆幸的是,小A没有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中晚孕期及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小A的体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能量摄入过度导致肥胖

孕妇小B的故事

小B孕前是个健身爱好者,一直维持着苗条的身材。因为计划选择剖宫产,所以怀孕后她从不担心宝宝太大,在饮食上开始“放飞自我”。怀孕后,以往不敢吃的炸鸡、烧烤等高热量食物,都逐渐加入了小B的食谱,同时原本规律的健身运动也停止了。到了孕40周,小B的体重增长了26千克。她相信自己会有个“大胖儿子”,等孩子生下来,自己的体重就差不多恢复了。但最终,宝宝的出生体重仅2500克。

回顾小B的病例,我们推断,是其平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不止如此,在孕晚期,她的血脂、血糖等指标都出现了异常,并可能损伤了胎盘功能,影响了胎儿的营养供应,使得胎儿处于一种慢性宫内缺氧的状态,出生体重偏低。这样的孩子,身体的脏器功能在孕妈妈的肚子里可能已经受到了损伤。

孕期高血糖对胎儿有危害

孕期体重异常增加仅是一个结果,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简言之,即身体的摄入>消耗。摄入比较容易计算,就是日常饮食,根据进食品种和数量,可以简单计算出每天摄入的能量和水分。

孕妈妈的饮食,不仅要为自己的日常活动提供能量,还要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确保宝宝能健康成长。如果孕妈妈摄入的能量和水分超过了自己和宝宝的需求,就会转化为脂肪蓄积在体内,造成体重的过度增加。

不止如此,体重超标的孕妈妈常常会伴随着血糖升高,这会给宝宝带来更多危害。孕妈妈血糖异常是如何影响胎儿的呢?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自我储存——人体的脏器对于血糖较敏感,过高的血糖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多余的脂肪不仅会增加孕妈妈的身体负担,还可以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胎儿,转化为胎儿的脂肪,导致胎儿体重过大。

2.自我装饰——多年前国际上已有多位学者发现了血糖对人体遗传物质表观遗传的影响。同时我国也有多名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证明了胎儿遗传物质的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会受到宫内环境的影响,由此孕妈妈们的高血糖可以直接作用于胎儿。小宝宝的遗传物质被不按常理地“装饰”了一番,埋下了健康隐患,以至于其本该健康顺遂的人生,可能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

3.自我损耗——有些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家族病史,对于这类患者专家推断其是在胎儿期受母体宫内环境的影响所致。研究显示,宫内营养过剩,可能导致胎儿的免疫细胞异常,进而增强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异常。

4.自我损伤——血糖可直接作用于胚胎或者胎盘血管,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或胎盘功能异常,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等。

孕妈妈们在孕期要合理管住嘴,适度迈开腿,同时认真监测体重,当发现体重异常增加时,积极配合医生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文: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崔蕾 任虹 尚艳红

编辑:穆薪宇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