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胖是由于湿气重造成的,减肥第一要义是祛湿,于是各种减肥祛湿产品应运而生,比如红豆薏米茶、暴汗服、美人鱼姜蒸等。但其实并非所有的肥胖都与“湿气重”有关。
肥胖多与气虚有关
肥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中便将人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类,认为“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即肉坚实、皮肤完满健好的,属肥型;肉不坚实,皮肤松弛的,属膏型;皮肉紧连不相分离的,属肉型。而其中膏型的人皮肤宽缓,腹肌松弛,脂肪聚积于腹部,导致腹部肥大下垂,类似现代常见的腹型肥胖。
至于肥胖产生的原因,《丹溪心法》中提出:“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景岳全书》认为:“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者也。且肉以血成,总皆阴类,故肥人多有气虚之证。”《石室秘录》记载:“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可见,肥胖其实为本虚标实之候,虽常有痰湿偏盛的表现,但其本质与气虚有关。若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气虚衰,则脾胃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出现体型肥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大胀满、头沉胸闷等症状。或素体虚弱,肾气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导致体型肥胖、腰酸腿软、动则气喘、形寒肢冷、下肢浮肿等症状。
日常减肥有妙招
故而想要减肥,不应一味祛湿,而应重视补益脾肾之气。日常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和药膳食补来温补脾肾,助力减肥。
穴位按摩
穴位推荐
按摩选穴主要以任脉及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按压任脉的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水分穴(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尤其是按压腹部的任脉穴位,可健脾益胃,助力减肥。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按压脾经的大横穴(在上腹部,脐中旁开4寸)、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由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形成的凹陷中)及胃经的天枢穴(在上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能有效促进脾的运化及胃的受纳功能,帮助健运脾胃功能,帮助减肥。
按摩方法
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
药膳食补
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状况,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现摘录部分食谱如下。
黄芪橘皮饮
材料:黄芪10g,橘皮5g。
做法:将黄芪、橘皮洗净,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30分钟,代茶饮用,温热频服。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扁豆山药粥
材料:白扁豆30g,鲜山药100g,粳米30g。
做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将白扁豆洗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粳米洗净,加入鲜山药、 白扁豆,一同煮粥,煮至米、豆熟烂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
山药黄芪炖鸭肉汤
材料:鲜山药100g,黄芪10g,生姜3~4片,鸭肉300g,板栗100g。
做法:鸭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板栗加适量清水煮熟凉后剥皮壳备用;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备用。上述食材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大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煲1小时,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人参核桃汤
材料:核桃仁3个,人参3g,生姜5片。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将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水煮20分钟后,加入核桃仁、生姜,继续煮2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
【肥肉也有身份证】你的肉属于哪一类?
一、病根藏在哪儿?——两大病因型肥胖
"从小胖到大"型(单纯性肥胖)
危险警报:看似没病,但10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可能组团来袭
✅ 戒掉"三白杀手":白米饭、白面条、白糖
✅ 每天快走30分钟,比跑步更能坚持(带手机计步,超8000步有惊喜)
"突然膨胀"型(继发性肥胖)
【体型泄露健康密码】看肉长哪最危险
苹果型(将军肚)
戒掉奶茶和腌菜(精制糖 盐是元凶)
每天4组"1分钟快跑 2分钟慢走",比慢跑燃脂快3倍
梨型(大象腿)
♀️ 每天骑共享单车30分钟(坐垫调高,瘦腿更明显)
冬瓜 玉米须煮水喝,排水肿立竿见影
海绵型(全身松软)
早餐必吃2个鸡蛋,提升肌肉合成力
️♀️ 哑铃深蹲(矿泉水瓶也管用),增肌=自带燃脂发动机
⚖️【肥胖等级自测】看看你到哪一阶
【反常识冷知识】
人生如逆旅,减重似登山。每一步的坚持,都是与脂肪的正面交锋;每一次的克制,都在为健康储蓄未来。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脂肪的堡垒看似坚固,但只要科学攻坚,终将土崩瓦解!"
"别让今天的懒,成为明天的痛!记住:你减掉的不是体重,而是未来的病痛;你雕刻的不是身材,而是人生的掌控力。
点击收藏此文,三个月后,你会哭着感谢此刻果断行动的自己!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流行病学研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
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很多人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是否曾经头晕、心悸、疲劳?你是否以为高血压只是“老年病”?其实,很多年轻人、甚至看似健康的人,也可能是高血压的潜在人群!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容易患高血压的6类人,看看你是否在其中,并教你如何科学预防。
现代社会,“熬夜加班”“凌晨刷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日常。然而,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睡眠者高出37%! 长期失眠、高压工作的人,血管老化速度更快,容易演变成慢性高血压。
预防建议 :
“无辣不欢”“无咸不食”,这类人最容易忽视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中国居民的日均食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是5克!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体内钠离子潴留,导致血管硬化,血压升高。
预防建议:
如果你的父母或直系亲属有高血压,你的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出2倍!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病时,后代的高血压风险更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得高血压,生活方式的管理同样重要!
预防建议:
“每天坐8小时,回家瘫沙发”,这类人最容易被高血压盯上。
长期不运动,血管弹性会下降,血流速度变慢,容易形成血栓。研究显示,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每天运动30分钟的人高出45%!
预防建议:
“体重和血压成正比”,尤其是腹型肥胖(腰围超标)的人,高血压风险更高。
研究数据表明,BMI每增加2.5,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5%。 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最终诱发高血压。
预防建议:
“每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其实,酒精和烟草才是高血压的加速器!
长期饮酒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吸烟则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血压波动。 研究发现,每天饮酒超过30克(约一瓶啤酒)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比不饮酒者高出60%!
预防建议:
过去,高血压被认为是“中老年病”,但现在,越来越多30岁甚至20岁的人已经出现高血压症状。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年轻化的主要推手!
未来,随着健康管理技术的发展,智能血压监测、个性化营养、精准医学等手段将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血压。但最重要的,仍然是从现在开始改变生活方式!
最后提醒: 如果你发现自己属于以上6类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关注健康信号,做好预防管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