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一般说来,有三类人容易出现膝关节痛:第一类是运动员。看足球比赛的观众一定不陌生,足球运动员最害怕的就是膝关节受伤。大罗罗纳尔多就是因为两次膝关节韧带断裂而被迫长期休养,直到沦落到今天成了“肥罗”,要不他的职业生涯还会更辉煌。
前国际米兰的阿德里亚诺为他的左右两边半月板总共投保2800万欧元,可见膝关节受伤给运动员留下的恐惧。运动员损伤的主要有两个部位,一个是半月板,负责人体减震的缓冲板;一个地方是膝关节韧带。
第二类人是老年人,40岁以后,由于骨质的结构、成分发生变化,导致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所谓退行性就是人的身体在老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不光是膝关节,人的年龄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身体各部位功能都会下降。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后,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骨质保护性地增生,这些增生的骨刺可能朝向四周,刺激肌肉、韧带、血管、神经等而导致损伤和疼痛。老年性骨关节炎是老年患者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还有一种人是胖人。原因是膝关节经常承受人的整个重量,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其结构使它们比髋关节和踝关节在冲击下更脆弱。肥胖会加重关节软骨的负担,使关节结构加速磨损和老化,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程。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肥胖会通过其他代谢并发症间接影响关节,如糖耐量异常、脂质异常等。我国目前有2.6亿超重和肥胖患者,有数据表明,现在肥胖已成为关节加速老化的主要杀手,肥胖妇女患双膝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普通妇女高18倍。
肥胖人士要想避免膝盖疼,保护膝关节,就得这么去做。
第一个,没说的,控制体重。肥胖不仅影响膝关节,三高、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几率都比常人大。
第二个,适量运动,选择正确运动方式。运动的幅度不宜剧烈,以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比较轻松的有氧运动为好,这样能使关节保持灵活性和力量性。要少爬楼梯、少登山,这些活动会加重骨性关节磨损,进而加速老化。运动前做好预备动作,戴好护膝,或者携带拐杖助行,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运动时一旦膝关节出现疲劳或疼痛,要停止运动,服用消炎镇痛药或者及时就诊,避免进一步发展。
第三个,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D比较丰富的食物,喝牛奶等含钙比较丰富的食物,或者直接吃补钙药品,防止骨质疏松。
第四个,女性肥胖人士避免穿高跟鞋,因为穿高跟鞋会使身体重心前移,对膝关节压力较大。再如,喜欢穿裙子的女性,应注意膝部保暖。夏季不要贪凉,不要让关节对着风扇或空调吹,以免留下疾病隐患。
很多病都是年轻时不注意“落下的病根儿”,骨关节病就是典型的一种。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所以我们都应该从年轻时开始,采取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伤害。
来源:【闪电新闻】
闪电新闻记者 翟丽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肥胖超重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等等,但除了这些,另外肥胖对关节的损伤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对膝关节的损伤更是大!
有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肥胖患者患骨关节炎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人多12-43%,而体重每增加4.5kg,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竟然可上升40%之多,而膝关节表明软骨负荷将会增加3-6倍。
而另外一项长期随访医学研究中也证实,体重的改变与疼痛相关的关节功能反应相关,女性平均减重5kg,膝骨关节炎发生的风险能下降50%之多。
这也就是说,体重的减轻可以有效降低肥胖人士患膝骨关节炎的概率,及可以有效地减轻膝骨关节炎的疾病发展风险。
看了以上这些,你是不是想赶紧减肥了!
这时很多人会选择运动减肥,但若体重过大,跑步、跳跃这些动作对膝关节的损伤很大,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的骨头之间都各自有一层软骨,能减少我们相邻两骨之间的摩擦,从而来缓冲我们活动时产生的震动。
膝关节又是人体中负重最大、运动最多的关节,所以我们的膝关节软骨最容易受到破坏,而我们日常行为都会对膝关节产生一定的磨损消耗。
体重越大也就表示着对关节的磨损就越重,在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时,这种磨损会更严重,所以若体重过大的人,都不建议通过跑步等运动方式来减重。
重度肥胖者可以考虑使用减重代谢手术来减肥!
早在1995年,美国医学报刊《外科学年鉴》就报导过减重手术的相关论文;也有大量文献报道:减重手术的中长期有效满意率高达85%~97%,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它能从根本上解决食物摄入和营养吸收的问题,做完手术后,患者再配合健康管理师的指导,使减重后的患者能长期稳定保持在一个健康的体重范围。
尤其是对那些肥胖伴发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减重手术后,相关疾病症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