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孕妇怎样预防肥胖(如何防止孕期长胖又能保证营养)

时间:2025-03-30 19:00:0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世界肥胖日丨减重并非越快越好,预防肥胖从孕期就开始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患有肥胖症的人数已超过10亿。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

“肥胖不仅是健康隐患,更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200余种疾病密切相关。‘体重调定点理论’揭示了减重反弹的深层原因:人体对原有体重存在记忆,短期减重易触发生理抵抗,因此需长期科学管理才能重塑代谢平衡。”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肥胖与代谢病中心主任医师廉东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及,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科学分阶治疗,为肥胖防控提供了新模式,将体重控制的战线前移至最前方的孕产妇群体。

减重并非减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超重肥胖的现状非常严峻,不仅仅是治疗费用,还会损害劳动力、影响健康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几乎无所不在’。最主要的就是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淋巴系统等,几乎所有人体系统,都会受到肥胖的影响。”张能维指出,除常见的高血压、呼吸暂停综合征外,肥胖还与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肿瘤风险上升相关。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若长期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外,肥胖带来的心理问题、社交障碍同样不容忽视。

“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到医院就诊,这与流行病学的趋势相关。此外,青少年肥胖也需要特别关注,每到假期,青少年肥胖患者就诊比例明显增加。”廉东波指出,许多人未将肥胖视为需要干预的疾病,通常倾向于自行探索减肥方法,如节食、医美等方法来自行减重,忽视了健康风险。

张能维强调,减重要科学合理,体重管理的目的是健康获益,并非减得越快、减得越多越好。有减重需求特别是需要通过医学减重管理体重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开展正规的减重治疗。

针对减重易反弹的问题,张能维表示,人体内有一个东西叫调定点,也可以称为“体重生物钟”,调定点的记忆最好是超过两三年,但目前网上、线下各种减重班只管一个月,心血来潮的减重还不如不减,可能体重反弹比以前更重。此外,减重一定是科学的、个性化的,要结合自己的状态选择能坚持住的方式。

建设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置较为分散,面对复杂的肥胖问题,传统单一科室诊疗模式已显局限,无法满足肥胖症患者多学科协作的诊疗需求。”张能维指出,肥胖症的复杂性远超单一学科的范畴,以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与体重管理需多学科协作,长期体重管理还应涉及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减重目标,关注患者整体健康问题。

北京世纪坛医院最早于2013年成立肥胖与代谢病中心,外科、营养科、心理科、呼吸科等十余科室联动,采用完整的MDT多学科体系,已成功实施3000余例减重与代谢手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寻求专业的治疗,建立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变得尤为重要。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整合专业资源、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症防治中心。当年8月,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在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正式启动。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整合内分泌、代谢外科、心理科等多学科资源,集诊断、治疗、教育、随访于一体,并通过持续监测与调整,确保减重效果的最大化与长期维持。同时减少了患者的重复检查和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减重外科到肥胖和代谢病中心,再到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医院正在围绕减重人群构建多学科合作模式,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了,涵盖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科普宣传等多位一体。廉东波表示,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将采用“医学 科技 社区”联动模式,同时引入AI算法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提升干预精准度。针对患者将开展多方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个性化干预计划、跟踪管理和教育支持。

关口前移,从孕产妇开始管理

“体重管理中心的服务对象针对所有人,不仅仅是特别胖的人。建设体重管理中心的初衷是预防肥胖,将战线推至最前方,从孕产妇人群就开始管理。预防比治疗更具公共卫生价值。”廉东波强调,体重管理,一定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如果孕期不进行体重管理,不仅影响健康,今后减重也会成为负担,对于胎儿而言,出生后也可能是巨大儿,增加将来肥胖的发生几率。再进入青少年、大学生年龄段,未来迈入职场,面临着锻炼少、应酬多的情况,也会容易发胖。而老年人群肥胖也很麻烦,年龄越大越容易胖,且越难减。

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的重点工作就是制定出更优化的孕妇体重控制方案。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将通过各种科普活动,让家长、年轻父母学会如何控制孩子体重,别等上初中、高中后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体重控制主要靠家长,也需要孩子学会如何管理美食的诱惑。大学生则是按成年人来管理,和职场人士、老年人群一样,计算好每天摄入的热卡、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个体重管理中心都是奔着‘预防比治疗重要’的目标开展工作的,未来三年希望推出一系列与体重相关的措施,让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预防肥胖方案,并让这种生活方式固定下来,减少肥胖的发生。”廉东波说道。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陈荻雁

世界肥胖日丨减重并非越快越好,预防肥胖从孕期就开始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患有肥胖症的人数已超过10亿。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更健康的生活”。

“肥胖不仅是健康隐患,更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200余种疾病密切相关。‘体重调定点理论’揭示了减重反弹的深层原因:人体对原有体重存在记忆,短期减重易触发生理抵抗,因此需长期科学管理才能重塑代谢平衡。”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肥胖与代谢病中心首席专家张能维教授、肥胖与代谢病中心主任医师廉东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及,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科学分阶治疗,为肥胖防控提供了新模式,将体重控制的战线前移至最前方的孕产妇群体。

减重并非减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超重肥胖的现状非常严峻,不仅仅是治疗费用,还会损害劳动力、影响健康等。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几乎无所不在’。最主要的就是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淋巴系统等,几乎所有人体系统,都会受到肥胖的影响。”张能维指出,除常见的高血压、呼吸暂停综合征外,肥胖还与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肿瘤风险上升相关。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若长期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外,肥胖带来的心理问题、社交障碍同样不容忽视。

“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到医院就诊,这与流行病学的趋势相关。此外,青少年肥胖也需要特别关注,每到假期,青少年肥胖患者就诊比例明显增加。”廉东波指出,许多人未将肥胖视为需要干预的疾病,通常倾向于自行探索减肥方法,如节食、医美等方法来自行减重,忽视了健康风险。

张能维强调,减重要科学合理,体重管理的目的是健康获益,并非减得越快、减得越多越好。有减重需求特别是需要通过医学减重管理体重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开展正规的减重治疗。

针对减重易反弹的问题,张能维表示,人体内有一个东西叫调定点,也可以称为“体重生物钟”,调定点的记忆最好是超过两三年,但目前网上、线下各种减重班只管一个月,心血来潮的减重还不如不减,可能体重反弹比以前更重。此外,减重一定是科学的、个性化的,要结合自己的状态选择能坚持住的方式。

建设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置较为分散,面对复杂的肥胖问题,传统单一科室诊疗模式已显局限,无法满足肥胖症患者多学科协作的诊疗需求。”张能维指出,肥胖症的复杂性远超单一学科的范畴,以肥胖为基础的慢性疾病与体重管理需多学科协作,长期体重管理还应涉及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减重目标,关注患者整体健康问题。

北京世纪坛医院最早于2013年成立肥胖与代谢病中心,外科、营养科、心理科、呼吸科等十余科室联动,采用完整的MDT多学科体系,已成功实施3000余例减重与代谢手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寻求专业的治疗,建立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变得尤为重要。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要整合专业资源、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症防治中心。当年8月,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在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正式启动。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整合内分泌、代谢外科、心理科等多学科资源,集诊断、治疗、教育、随访于一体,并通过持续监测与调整,确保减重效果的最大化与长期维持。同时减少了患者的重复检查和治疗,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减重外科到肥胖和代谢病中心,再到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医院正在围绕减重人群构建多学科合作模式,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多了,涵盖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科普宣传等多位一体。廉东波表示,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将采用“医学 科技 社区”联动模式,同时引入AI算法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提升干预精准度。针对患者将开展多方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个性化干预计划、跟踪管理和教育支持。

关口前移,从孕产妇开始管理

“体重管理中心的服务对象针对所有人,不仅仅是特别胖的人。建设体重管理中心的初衷是预防肥胖,将战线推至最前方,从孕产妇人群就开始管理。预防比治疗更具公共卫生价值。”廉东波强调,体重管理,一定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如果孕期不进行体重管理,不仅影响健康,今后减重也会成为负担,对于胎儿而言,出生后也可能是巨大儿,增加将来肥胖的发生几率。再进入青少年、大学生年龄段,未来迈入职场,面临着锻炼少、应酬多的情况,也会容易发胖。而老年人群肥胖也很麻烦,年龄越大越容易胖,且越难减。

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的重点工作就是制定出更优化的孕妇体重控制方案。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将通过各种科普活动,让家长、年轻父母学会如何控制孩子体重,别等上初中、高中后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体重控制主要靠家长,也需要孩子学会如何管理美食的诱惑。大学生则是按成年人来管理,和职场人士、老年人群一样,计算好每天摄入的热卡、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各个体重管理中心都是奔着‘预防比治疗重要’的目标开展工作的,未来三年希望推出一系列与体重相关的措施,让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预防肥胖方案,并让这种生活方式固定下来,减少肥胖的发生。”廉东波说道。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陈荻雁

孕期饮食指南:营养不长胖的 5 个秘诀!

孕期长胖,几乎是每位准妈妈都要面临的问题。其实,孕期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它是胎儿健康发育、母体生理调整的外在表现。

一、发胖原因早知道

孕期体重增长是胎儿发育的自然需求,但激素变化、食欲增加、活动减少易导致脂肪堆积。正常增重范围:孕早期 0.5-2kg,中晚期每周 0.3-0.5kg。

二、饮食黄金法则
  1. 营养金字塔法
    每日保证:
    √ 主食 200-300g(杂粮占 1/3)
    √ 蛋白质 100-150g(鱼虾 / 鸡蛋 / 豆制品)
    √ 蔬菜 500g(深色占 1/2)
    √ 牛奶 300ml 坚果 10g
  2. 热量控制公式
    孕早期无需额外加量,中晚期每天增加 300 大卡(约 1 个鸡蛋 1 片全麦面包)。避开奶茶、蛋糕等高糖食品,用无糖酸奶 蓝莓替代甜食。
三、必吃食材清单
✅ 优质蛋白:三文鱼(含 DHA)、低脂奶酪、藜麦
✅ 高纤维:西蓝花、奇亚籽、苹果(连皮吃)
✅ 控糖神器:魔芋面、鹰嘴豆、草莓
四、3 分钟快手食谱

菠菜鸡蛋羹:菠菜焯水切碎,与蛋液混合蒸 8 分钟,滴香油
香煎鳕鱼:鱼块用柠檬汁腌 10 分钟,平底锅少油煎至两面金黄
杂粮饭团:糙米 小米 燕麦饭捏成团,配黄瓜片

五、聪明饮食技巧

▪️ 少食多餐:将三餐拆分为 5-6 餐,每餐 7 分饱
▪️ 先菜后饭:用餐顺序调整为蔬菜→蛋白质→主食
▪️ 烹饪减法:多用蒸 / 煮 / 炖,避免红烧、油炸

贴心提醒

每周称重 1 次,发现体重异常增长及时调整饮食。记住:科学饮食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降低妊娠糖尿病风险,为分娩储备能量!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