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项研究显示,肥胖会显著提高房颤的发生率,且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更严重。
研究评估了近8万名欧洲居民,其年龄在24岁-97岁。研究提示,肥胖是房颤发作的一大危险因素。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的房颤发生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提高了31%和18%。
研究表明,肥胖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证据主要基于单次体重指数(BMI)评估结果。
近日,JACC亚洲子刊发表的一项韩国研究提示,与根据BMI评估的全身性肥胖相比,根据腰围评估的腹型肥胖与房颤的关联更紧密。
该研究一共纳入近373万名连续4年参加体检、既往无房颤的≥20岁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44.5岁,69.5%为男性,中位随访5.2年。
研究者根据连续4次年度体检的数据计算BMI和腰围的累积负担。BMI<23、 23~25、≥25 kg/m分别得0分、1分和2分,综合4年的BMI评分,BMI累积负担评分范围为0~8分。腰围男性≥90 cm或女性≥85 cm为1分,综合4年的腰围评分,腰围累积负担评分范围为0~4分。
结果显示,与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为0分的人相比,4年BMI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增加了32%。同样地,4年腰围累积负担评分最高的人房颤风险也显著增加(HR=1.52)。
在同一腰围累积负担组,不同BMI累积负担对房颤风险无明显影响。而在各BMI累积负担组中,随着腰围累积负担增加,房颤风险显著增加。
在BMI累积负担中等(4分)、腰围累积负担高(4分)的个体中,房颤风险尤其高(HR=1.97),见图1。
作者认为,腰围的变化轨迹评估可纳入房颤预防策略中,包括积极主动的房颤监测以及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图1 体重指数与腰围累积负担对房颤风险的影响
在该研究中,BMI累积负担评分0分和8分的人分别占27.4%和23.1%,1~7分的人几乎平分剩余的50%左右。腰围累积负担评分0分的人占65.4%,1~4分的人 占5.4%~8.1%。
4年期间BMI平均水平低于25 kg/m的人即便根据最后一次体检BMI被归类为肥胖,房颤发生率(0.54%)也与持续非肥胖者(0.51%)相似。相反,最后一次体检中BMI低于25 kg/m、但4年BMI累积负担属于肥胖的人,房颤发生率(0.84%)与持续肥胖者(0.76%)一样高。
当根据腰围评估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
无论BMI水平如何,根据单项测量结果或累积负担进行评估时,腰围的增加都与房颤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来源:Combin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Burden Determines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JACC Asia, 12 November 2024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 ),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胖是“百病之源”,肥胖者和超重者的房颤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1.5倍。
——《房颤:从手术治疗到日常管理》
作者:刘兴鹏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科主任。国内知名心律失常专家,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过万例。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心律失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曾获首届“国之名医”(人民日报社主办)、第二届“京城好医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等多项荣誉称号,两次入选“年度心血管内科好大夫榜” (好大夫在线发布) ;曾先后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减肥可代替手术?
一个跟心律关系特别密切的影响因素是肥胖,我们讲“一胖百病生”,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密切相关。
现在也有大量研究证明,减肥能够使房颤、期前收缩等心动过速明显减少,所以减肥也非常重要。如果通过减肥就能控制好房颤,我们就不必吃药,更不必手术了。
减肥能降低房颤复发率
国外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样本都是比较胖的、患有房颤的人,这些人做过消融手术后,一组在术后减肥了,另一组该吃吃、该喝喝,结果发现减肥这一组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没减肥的一组。
大家知道,持续性房颤的复发率还是挺高的,通常远期复发率(也就是术后一年以上复发的概率)会在 30%~40%。但如果体重减轻10%,甚至可能使复发率降低15%。所以减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我们中心,对于体重比较大的房颤患者,都会专人去指导他们怎么减肥。大家也别小看减肥这事,对于房颤患者来讲,减肥不是为了美,而是一个治疗性的生活方式。
肥胖者要注意“打呼噜”
比较胖的人也容易出现呼吸睡眠暂停。
很多人在睡觉的时候会打呼噜,打呼噜其实不要紧,但是有些人打着打着突然就停了,不喘气了,过一段时间呼噜声又起来了。在他不喘气的那段时间,身体和外界氧气的沟通交换停止了,因此身体处于一个严重的低氧状态。
有的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可以达到十几甚至二十秒,这是非常危险的,会在体内激发一系列的恶性反应,这都有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所以如果有睡眠呼吸暂停,手术之后一定要尽早把它纠正过来,这会非常有助于减少术后的复发。
所以如果家人告诉你,你有打呼噜伴有呼吸暂停的情况,我建议在手术以后一定要找专科的医生,到呼吸睡眠科去医治一下,通过改善打呼噜能够降低房颤的复发。
【图书购买链接】
价格:39.84元(定价:49.8元)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