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腋臭的发病率在女性当中依然非常高,特别是中年妇女更是特别容易患上腋臭,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女性正处于更年期当中,而此时体内的内分泌系统特别容易产生失调的症状,由此引发腋臭的出现,那患上腋臭后到底会有什么危害呢?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腋臭危害吧。
1、精神压力非常大,腋臭患者要比常人更加有压力,性格会变得异常敏感起来,不小心的一个眼神可能会觉得是别人在怀疑自己。这样让腋臭患者变得神经兮兮的,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
2、腋臭对人体的危害性和异味轻重程度有很大关系,异味在三年以上可能和遗传有关。腋臭如不及时治疗可伴有口臭和脚臭,还可导致遗传延续,腋臭严重者还伴有稀耳垢,长期以往会侵蚀耳膜,引发耳鸣,导致耳聋。
3、由于腋臭气味让人难以忍受,每当患者出现在公共场所时,周围的人不堪忍受这种酸臭难闻的异味,给自己也给身边的人带来烦恼。
以上就是关于中年妇女患上腋臭后的腋臭危害的介绍了,在此我由衷的希望各位患者朋友们能够用认真,用心,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阅读以上的每一段文字,因为这样有助于你们更清楚自己的状况,从而能够及时的治疗,早日康复,早日恢复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能够更快的回到快乐的生活当中。
夏天是什么味道?
是空气中氤氲的青草香?还是夜晚楼下小巷里传来的阵阵麻辣小龙虾的香气?
不,妙妹告诉你都不是。
对于社畜而言,夏天的味道,或许是挤地铁、公交时闻到的油泥味、脚臭味以及猝不及防的老人味。
图片来源:pixabay
你也许会问,油腻、脚臭味还是挺有特点的,但老人味具体是什么味道呢?
说实话,妙妹形容不出来,它不同于头发的异味、不是腋臭、不是尿味,总之,就很特别。
所以,今天,妙妹就和大家一起揭开老人味背后的故事。
年龄不同气味也会不同?
其实我们说的“老人味”只是一个通俗的叫法,它还有一个比较学术的名字,叫“加龄臭”。
这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他们形容人到了一定年龄时出现特有体味的表达。
图片来源:pixabay
那么我们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味道吗?
妙妹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会的。
人类的体味也存在非常丰富的化学物质,也会像动物一样通过体味传递社会信息。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身体表面的化学物质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们的体味。
等到老了的时候,体味变化的最明显。
当然,如果屏幕前的你正处于这个时期,请不要生气,因为每个人终将变老,这种气味也会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体味。
图片来源:soogif
回到研究。
2012年,PLoS ONE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不同年龄段的味道进行了深度探讨。
研究通过让评估者闻人体气味的方法来辨别参与者的年龄。
首先,研究人员找了3组不同年龄的志愿者。
他们分别处于年轻人(20-30岁)组,中年人(45-55岁)组和老年人(75-95岁)组,每组大约有12-16人。
其次,作者出于社交礼貌考虑,并没有安排评估者直接去人家志愿者身上闻味道,不然这个画面看起来就太不友好了。
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最后作者选择将气味罐装。
具体的操作是,为了更好地收集每个人的味道,志愿者需要穿着带有腋下垫,且没有气味的纯棉T恤睡5个晚上。
等到5天以后,这些志愿者再将腋下垫装进玻璃罐中,让41位评估者闻这些罐子来分辨气味样品对应的年龄。
结果显示,评估者无法分辨年轻人组和中年人组的气味有什么不同,但是却能清晰闻出哪一个罐子的气味属于老年人组。
也就是说,上了年纪的人的确存在一种特殊的味道,而这种气味也能让我们像动物一样识别、分辨。
你老了,气味就重了?
读到这你可能会问妙妹,你说了这么多,怎么还没说老人味到底是什么呀?
关于这个问题,虽然连学术界都没有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妙妹还是为大家找到了一个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个是2000年,日本资生堂研究人员土师信一郎发现的,他把“老人味”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叫2-壬烯醛的不饱和醛。
土师信一郎的结论一出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他们都对这个现象感到很有兴趣,纷纷跳出来进行研究,想验证土师信一郎说的是否是个真事。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研究。
2001年,日本科学家在《皮肤病学调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人类体味中新发现的2-壬烯醛与年龄增加有关”的文章。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人员找来了13位男性以及9位女性受试者,并让他们连续3天穿一件衬衫。
3天后从衬衫的背后剪掉一块布,放进密封袋子里,随后再用抽气泵将空气抽出。
然后再对抽出的气体做一个气相色谱分析。
可以说与上文的试验相比,这个方法更准确,就是有点费衬衫。
色谱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在检测到的二十多种化合物中,确实只有2-壬烯醛一种物质仅在年龄较大的受试者(40岁或以上)中检测得到。
有意思的是,在超过40岁的13名受试者中,竟然有5人的2-壬烯醛异常高。看来40岁算是衰老的一个分水岭呀。
受试者年龄与皮肤表面2-壬烯醛含量水平关系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老年人的2-壬烯醛增高绝对与老人味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那说了半天的2-壬烯醛又是什么呢?巧的是,研究人员和我们想的一样,都好奇2-壬烯醛的来源。
于是,研究人员在分析后发现,这种化合物竟然是皮肤里的omega-7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降解产生的。
图片来源:pixabay
妙妹相信,不饱和脂肪酸大家即便不了解,也都或多或少地听过。
实际上,人一过40岁,我们皮肤的就会开始产生更多的脂肪酸,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抗氧化功能也会慢慢变差。
所以,这些多产生的脂肪酸就会不停地氧化,2-壬烯醛的水平就增加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常说,老了老了,老人味就出来了。
图片来源:soogif
那,除了难闻,标志人老了以外,老人味就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在很久很久以前,老人味就很有用,因为那时候人们还不会根据长相大致辨别出哪些人岁数大。
所以就通过闻气味来辨别那些人是年轻的、适合交配的。
嗯。。。怎么说呢?这个解释在妙妹看来真是有点过于猎奇了,大家不要认真,听听就好。
图片来源:soogif
如何祛除招人嫌的老人味?
说实话,妙妹以前虽然闻过老人味,但并未觉得不可接受。
直到,妙妹看到有儿媳嫌弃婆婆的老人味,拒绝婆婆进屋的新闻后,才意识到,也许老人味真的会困扰很多老人,甚至会影响婆媳关系。
图片来源:soogif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祛除老人味,做一个优雅的老人呢?
在上文2012年的研究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些答案。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老人味似乎无法彻底祛除,但是可以淡化。
因为参加她试验的评估者,并没有因为这些味道感到恶心,相反的都挺愉快。
这是因为,参与试验的老年人都保持了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辛辣食物,并且还保持每天洗澡。
图片来源:pixabay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化地降低2-壬烯醛的水平,比如,戒烟、戒酒、规律运动,在能力范围内还要勤洗澡。
饮食上,要少吃一些辛辣等重口味的食物。
当然,除了以上卫生、健康等方面要注意以外,老人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例如,有尿骚味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有烂苹果味可能是糖尿病。
图片来源:pixabay
更重要的是,正如今天所说的研究,老人味并不是从七老八十才有的,40岁以上就可能会出现。
正因老人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因此大家需要格外注意。
最后,妙妹想说,人总要经历生老病死,老人味也只不过是衰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果大家真的在哪里闻到了老人味,请不要用嫌弃的目光望向他们。
家中的老人如果有老人味,那么作为家人更应该做的是如何指导和帮助他们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大家才能共享一个舒适的环境,而不是闭门不见。
特别的味道也承载着特别的记忆,就像那年夏天妙妹依偎在奶奶的身旁,温暖且安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一片微观的“宇宙”里,细胞们正召开一场气味危机峰会。脂肪细胞第一个发言:“我不背锅!明明是汗腺排放的臭味,为什么大家都骂我?”旁边的细菌细胞咯咯笑了:“别谦虚了,脂肪分解后那酸爽的味道,简直是我的午餐!”汗腺细胞也不甘示弱:“别光说我,你们这些代谢废物制造者才是源头!要不是你们,我早就清清爽爽了!”
这场“互相甩锅”的会议,正是为了揭开中年人体味的秘密。没错,很多中年人会发现,自己身上开始出现一些难以描述的“味道”。这些气味不仅尴尬,还可能隐藏着健康密码。今天,我们就像侦探一样,来逐一破解这些“气味谜团”,找出背后的真凶。
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中年人身上总弥漫着一股“油腻味”?其实,这种味道的幕后黑手是脂肪酸分解的副产物——“2-壬烯醛”。它的特性很明确:微微发酸,又带点陈旧的油味。
为什么中年人更容易“沦陷”?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会增加,尤其是男性。同时,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导致皮脂中的脂肪酸更容易被氧化。结果,这些脂肪酸一旦氧化,就释放出2-壬烯醛,让人闻起来像一瓶放了几天的油。
如何解决?
勤洗澡,勤换衣:尤其是容易出油的部位,如腋下、后背等,每天清洁可以减少脂肪酸的堆积。
选择抗氧化食物:例如富含维生素C和E的水果和坚果,有助于减缓脂肪酸氧化。
冷知识:日本有个专用词“加龄臭”(Kareishu),专门形容中老年人因脂肪酸氧化而产生的味道,甚至有企业开发专门针对这种气味的香皂。
第二站:汗臭味——细菌的“派对”汗水本身其实是无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一出汗就“臭气熏天”?罪魁祸首不是汗,而是汗腺和皮肤表面的细菌联手制造的化学反应。
汗腺的“双面性”
人体有两种主要的汗腺:
当大汗腺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后,就会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氨基酸,散发出独特的“汗臭味”。
如何对抗细菌派对?
使用含杀菌成分的沐浴露: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细菌数量。
控汗产品助攻:止汗剂不仅减少汗液,还能降低细菌繁殖环境。
冷知识:人的脚汗腺比其他部位更活跃,一天最多可产生500毫升汗液,难怪有些人的鞋子脱下来“味道”十足!
在身体这座“城市”里,口腔就像一座繁忙的垃圾场,每天食物残渣、唾液、细菌堆积,稍不注意就会散发出浓烈的“垃圾气味”。
口臭的真凶
如何清新口气?
养成刷舌头的习惯:舌苔清洁是关键。
多喝水,避免口干:唾液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定期牙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齿问题。
冷知识:研究显示,超过80%的口臭来自口腔内部,而不是胃部问题,所以刷牙和清洁舌苔比吃薄荷糖更重要。
第四站:腋臭——遗传的“烙印”腋臭的气味总是让人闻之色变。它主要由大汗腺分泌物与皮肤表面细菌的“化学合作”产生,和汗臭味的机制类似,但更加浓烈。
遗传的力量
腋臭往往具有遗传性,父母一方有腋臭,子女遗传的概率高达5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遗传概率高达80%。
如何应对腋臭?
选择医疗手段:如大汗腺切除术,能彻底减少气味来源。
使用抑汗剂:含铝盐成分的止汗剂可以减少分泌物。
冷知识:研究发现,腋臭的严重程度与饮食有关,辛辣食物和高油脂饮食可能会加重腋臭。
中年人体味并非无缘无故,每一种气味都藏着身体的健康密码。脂肪分解、细菌活动、口腔问题甚至遗传,都可能成为“幕后真凶”。不过,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科学的解决方案,这些气味完全可以被控制。
在这场“气味探险”中,我们不仅揭开了体味的来源,还学会了如何与它们和平共处。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好的“体香”。所以,从今天开始,多洗澡、多刷牙、少熬夜,让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焕发清新的“气场”吧!
参考文献
日本皮肤科协会关于“加龄臭”的研究报告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关于脂肪酸氧化的研究论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关于口臭成因的综述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腋臭遗传机制的报告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