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0级腋臭

时间:2025-02-04 13:41:35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健康教育三分钟——腋臭知多少,白屑飘,头油冒,别烦脑,快来瞧

健康教育三分钟

嘉宾:张薇医师

张薇,昭通市中医医院总

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毛发组组长,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在职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现任昭通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头皮毛发疾病、皮炎湿疹类疾病、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等及中医外治、皮肤镜诊断、激光美容。

白屑飘,头油冒,别烦脑,快来瞧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刚洗的头,中午就油得仿佛在厨房炒了一天的菜;经常洗头,却痒得让人直抓脑壳;三伏天,肩膀却下起了局部大雪;头油、头痒、头皮屑,问题不大,影响极广。这些症状,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头癣等等,但最常见的就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也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密集分布的区域,如头皮、面部、耳后、上胸部、肩胛间区域、腋窝、腹股沟等。70%以上的患者皮损发生于头部,出生后三个月、青春期、40-60岁是它发病的年龄高峰。

脂溢性皮炎可以有多种表现,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表现为小片灰白色糠秕状脱屑或附着油腻鳞屑的斑片,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地图状的红色大斑片,并附着油腻的厚痂,甚至出现渗液、伴有腥臭味。疾病好发生于面部、躯干时多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色小丘疹,随着病情发展,丘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附着油腻的鳞屑或结痂。需要提一下的是,婴儿也可发病,表现为头面部附着油腻鳞屑的红色斑片,严重可伴有糜烂、渗出。

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脂质分泌异常、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其实马拉色菌是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群皮肤中的,它和咱们人体和谐共生,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但一些个体因为皮肤脂质分泌增加或分泌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或是免疫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成为了发病的重要环节。另外,嗜酒、情绪抑郁、皮肤屏障受损、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等因素也可以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

中医称脂溢性皮炎为“白屑风”、“面游风”,认为该病由湿热循经上行、蕴阻皮肤或风热侵袭、阴血亏虚、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当清热利湿或祛风养血润燥,我科目前开展了头皮水疗、中药熏蒸、中药面膜、针刺、口服中药等治疗,同时,予抗真菌、控制皮脂腺分泌、调节免疫、抗炎等方式,其中,LED红蓝光照射可以有效抗炎、杀菌,治疗过程无痛、时间短,为许多脂溢性皮炎患者解除了“屑花飘飘”的烦脑。

希望广大患者重视皮肤问题,及时就诊,积极治疗,让健康的头皮“无屑可击”!

腋臭知多少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雁过留声,水过留痕,有的朋友却是人过留“香”,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有气味的话题——腋臭。

我们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泌汗腺,也称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乳酸、尿素、氯化钠等;另一种是顶泌汗腺,也称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脂质、蛋白质等。腋臭,也叫臭汗症、狐臭,是指腋窝等大汗腺分布区域散发的特殊臭味,这种气味是细菌与大汗腺分泌物中的脂质、蛋白质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而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肚脐及女性乳房下等处,所以腋臭的朋友在这些部位都可能散发臭味。腋臭受内分泌的影响,大汗腺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所以腋臭多在青春期发生,到中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都有大汗腺,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有腋臭呢?

答案是,腋臭与基因有关,95%左右的腋臭是由ABCC11基因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5%左右的中国人有腋臭,而在西方国家,90%的白种人有腋臭,黑种人中腋臭占比更是高达99.5%。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来到亚洲大陆,大部分人的ABCC1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物明显减少,也就让大部分的中华儿女告别了浓郁的体味。

其实,腋臭也是有分级的,我们一般将腋臭分为4级:

0级:无气味;

I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自身有时能闻到,旁人无法察觉;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平时经常沐浴、勤更换衣物,保持腋窝干燥与清洁,可以使用一些香水类产品。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刺激汗腺增加分泌,出汗较多时可以使用含有氯化铝、抑菌剂的止汗产品。

II级:旁人距患者腋部1m以内可闻及轻微气味;

Ⅲ级:距腋部1m以外仍可闻及气味。

II、Ⅲ级腋臭可以通过局部注射肉毒素、黄金射频微针、微创手术等方式治疗,几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诉求到我科进行面诊及详细沟通,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从全球来看,腋臭其实不算是一种疾病,如果您有腋臭的情况,不要烦脑,不要自卑,及时咨询、治疗,尽早拥有清爽的体味,让您的近距离社交不再尴尬!

来源|张薇医师

审核|杨宇航

编辑|高朝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多汗症和腋臭的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方法(参考2017年专家共识)

前面十多篇关于多汗症的文章已经从不同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多汗症(包括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现多汗症的九种体质和调理方法;现代医学对多汗症的认识;并详细介绍了气虚多汗、阴虚内热多汗、肝郁血虚多汗、营卫不和多汗的代表方加减运用: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逍遥散、桂枝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有部分朋友由于腋下出汗多导致了腋臭,又称为狐臭,在人多的地方或与亲密的人相处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难堪。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多汗症和腋臭的严重程度分级(参考2017年多汗症及腋臭专家共识)。

排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人体可以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并排出一部分体内的代谢产物,多汗症是指汗液分泌量超过自身体温调节及体内平衡所需而发生的过量出汗,常发生于手掌、足跖、腋窝等外泌汗腺密集的部位。多汗症现代医学主要分为原发性多汗症和继发性多汗症(具体介绍可以参考我另一篇文章“现代医学对于多汗症的认识”)。

多汗症严重程度分级:

1级:出汗从来不显著,并不会干扰到日常的生活;

2级:出汗是可以容忍的,但有时会干扰日常生活;

3级:出汗是勉强可以容忍的,常常干扰日常生活;

4级:出汗是不能容忍的,总是干扰日常生活。

腋臭表现为双侧腋下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多在青春期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腋臭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异味的产生与腋窝部的顶泌汗腺密切相关,顶泌汗腺分泌的物质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分解为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产生特殊的气味。顶泌汗腺局限于腋窝、生殖器肛门、肚脐周围、乳头、唇红边缘处,由位于深层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分泌部和开口于毛囊上部的导管组成。以乙酰胆碱为末梢神经递质的交感神经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着顶泌汗腺并调节其功能。

腋臭分级方法:

0级:无气味;

1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

2.级:距腋部1m内有轻微气味;

3级:距腋部1m外可闻及气味。


狐臭轻者(1级)不需要治疗,勤洗澡、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干燥就行;中度狐臭(2级)可以药物治疗;重度狐臭(3级)可以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目前现代医学对腋下多汗及腋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大汗腺的手术切除、局部高频微针点解以及外用止汗剂、肉毒碱注射等。以上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专家共识认可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何应用最好咨询皮肤整形美容科医生。

关于腋下多汗的中医治疗参考我前面12篇关于多汗症的文章,腋下多汗伴狐臭中医来说多属于湿热,可以结合全身表现给予中药治疗,对于属于湿热者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或茵陈五苓散为主方加减。

本文主要介绍多汗症和腋臭的严重程度分级、原因及常见治疗方法。后面还会给大家继续介绍多汗症相关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告别腋臭 迎接夏天!

夏天已经悄悄到来,很多人开始发愁自己腋下不好闻的气味,俗称“狐臭”,也叫腋臭。

腋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腋窝的大汗腺排泄的汗液中脂肪酸含量较普通人高,当脂肪酸达到一定浓度,经过皮肤表面细菌的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散发出臭味。狐臭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按腋臭的严重程度分级:

0级:无气味;

I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

II级:距腋部1m以内有轻微气味;

III级:距腋部1m以外可闻及气味。

其中,III级再根据距离患者1m、3m、5m距离,将腋臭分为轻、中、重度。

有腋臭怎么办?

腋臭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光电治疗、手术治疗、注射治疗等。对于I级腋臭,可选择药物喷洒、涂抹等保守治疗,也可选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II级腋臭,可选择肉毒毒素注射、激光治疗等;对于III级腋臭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指小切口皮下汗腺切除术。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需注意:一般建议每年注射一次肉毒毒素,每次效果可持续6个月左右。

小切口皮下汗腺切除术需注意:患者术后需约10天术后恢复期,建议期间完全休息,避免双上肢大幅活动,保持术区干洁、避免碰水,注意饮食。

(整形美容外科 杨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