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康复医院腋臭手术浦江(康复医院腋臭手术怎么做)

时间:2024-12-25 02:57:2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上海首家社区医院来了!100张病床,日门诊量已突破1600人次

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在医疗健康领域再次迈出创新步伐。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上海首家社区医院,标志着上海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01

上海首家社区医院

5月13日,这家“小而美”的中心挂牌第二冠名——打浦桥社区医院,就此成为上海首家社区医院。

据统计,上海近年已建成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上海首家社区医院,打浦桥社区医院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大,拥有100张病床,更在服务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单日门诊量已突破1600人次,显示出社区居民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和对社区医院服务能力的认可。

02

社区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何区别?

记者翻看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发文,其中提及: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其意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

发文后历经五年,上海“慢工出细活”诞生首家社区医院。打浦桥社区医院补齐了哪些短板?“从曾经大而化之的全科,到如今更细分的科室,我们力争小毛小病在家门口就能为居民解决。”打浦桥社区医院院长金迎直言。

局部麻醉下的小手术,曾是社区诊疗空白,而今成为居民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从上级医院跳槽到打浦桥社区医院的田陶然医生,如今每周五天坐诊外科门诊,每周三下午开展手术,体表肿物切除、切痣、腋臭微创治疗……过去居民必须要跑大医院才能做的小手术,而今在社区已能迎刃而解。

居民秦阿姨因此深深获益。秦阿姨因电瓶车压伤右小腿,表皮略有破损,去大医院拍片排除骨折后,自行回家了。没想到第三天开始,小腿淤青肿胀,伤口周围皮肤出现大量水泡,她来到打浦桥社区医院外科门诊。田医生解释:这是典型的严重挤压伤,如不及时治疗,会患上“骨筋膜室综合征”风险,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田医生为秦阿姨制定全面治疗方案,彻底清创、尽快溶痂、不定期换药、加强抗感染、消肿……经过三周努力,秦阿姨的下肢淤青感染情况明显好转。来自社区医院的统计显示:目前外科门诊日均30余人次,自门诊开设以来已完成清创缝合及各类换药2500余例,手术300余例。

03

打浦桥社区医院的特色与服务

打浦桥社区医院在提供传统的全科诊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多个专科门诊,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此外,医院还根据居民的具体需求,开设了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减重门诊、产后康复运动门诊等特色门诊服务。

1.创新服务模式:

打浦桥社区医院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提供“全年无休”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

去年年底,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打浦桥社区医院调整了服务时间,俗称887。在医院门口的保安岗亭上有一盏霓虹灯,白天高挂,晚上闪亮,意味着“有人常驻,有灯常亮”——中午有连续门诊,晚上5点到8点有夜门诊,双休日有全天门诊,节假日包括过年期间也无休。

2.专业设施:

医院配备了全套先进的康复设施、CT、双能X线骨密度仪等设备,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打浦桥社卫充分发挥社区医院“健康管理”作用,建设上海首家“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并取得市级示范单位称号。率先开展医防融合门诊,拥有上海市内首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构建起四级康复网络,打造社区自己的健身日——“321医学健身日”;也建成了上海市首批社区护理中心。深化“以人为核心”的整合式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设有全科、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外科、放射科、预防保健科等,实行工作日12小时不间断,一周7天全覆盖,致力于建设全中国最有温度的社区医院。

3.人才梯队:

医院吸引了包括外科、营养科及公卫医生在内的社区稀缺人才,并通过“师带徒”形式提升社区医生诊疗水平。

以医教研管齐头并进,推动人才、学科建设全面发展,并依托中山医院祝墡珠教授专家团队全科师资能力提升项目,以考促学,以学促行,提升社区全科医疗软实力,增加专业性核心期刊、SCI论文的发表量。

4.手术能力:

作为社区医院,打浦桥社区医院能够开展清创、缝合、皮脂腺囊肿切除等适宜外科小手术,逐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顺便一提

除了打浦桥社区医院

能动“小手术”的

还有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不完全统计)

浦东新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清创缝合、体表脓肿切开引流、皮肤浅表肿块切除(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甲沟炎拔甲等,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一到周五(法定节假日停诊);

浦东新区航头鹤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脂肪瘤、皮脂腺囊肿、色素痣、皮肤疣状物、腱鞘囊肿等体表肿物切除,浅表脓肿(疖、痈)切开引流,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拔甲术、外伤清创缝合等,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一、三、五(法定节假日停诊);

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浅表肿块切除术(浅表肿物、脂肪瘤、皮脂腺囊肿),清创缝合术,激光诊治(各种疣),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一到周五;

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浅表肿物切除术(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皮赘、痣等),包皮环切术、清创缝合术,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一、二、四、五下午,通过家庭医生预约;

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种常见体表肿物切除术(脂肪瘤、浅表纤维瘤、皮脂腺囊肿等),腱鞘囊肿、腱鞘狭窄松解术等常见外科疾病,门诊手术时间每周四下午;

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创缝合、拔甲、脓肿切开引流,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三;

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清创缝合术、皮脂腺切除术、腱鞘囊肿摘除术、肛周脓肿切开术、拔甲、血栓性外痔剥离术、混合痔套扎术,门诊手术时间每周三、周五下午(法定节假日停诊);

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浅表肿块切除(浅表肿物、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外科清创缝合,术后换药拆线,拔甲,脓肿切开引流术,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三上午(法定节假日停诊)。

5.文化建设:

医院通过“打浦驿心”人文品牌,将医院文化融入医疗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就医环境。

“打浦驿心人文九品”正是一次次灵感的孵化,让音乐、画作、书卷、人文哲学走近患者身边,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通过文化赋能,让“打浦”这张名片更加闪亮,让社区医院在百姓眼中,既专业又接地气,既精湛又富美感,开辟共创共享、自治众治的健康自我管理新路径。

04

全国首个对接商保的社区医疗机构

上海首家社区医院的成立,不仅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医院成功对接商业健康保险,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这一点的社区医疗机构。

深化医改的“任务单”中,上海首家社区医院能做的还有什么?就在去年11月,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金迎提出《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议》。商保能否“破冰”试水社区?这一开拓性的建议不到一年已经落地开花。

5月23日,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推出“沪理保”产品,创新性地将打浦桥社区医院作为护理服务保险产品的指定医疗机构,实现服务模式升级创新,就此开启全国相关领域“先河”。

据介绍,这款“沪理保”产品在投保年龄上向下延伸(60岁以下人群也可购买),产品特别设置特定疾病住院照护护理保险金、特定疾病居家护理保险金两项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护理服务或现金给付。

“产品以输出护理服务为主,以此解决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护理服务稀缺的现状。居家照护可以成为长护险的有效补充,住院照护这块,被投保人在打浦桥社区医院治疗期间同样能享受。”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

记者了解到,平安保险与打浦桥社区医院的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平安保险推出“平安e生保”产品,正申请纳入上海保险码医保个账专区产品清单。未来获批后,居民在打浦桥社区医院住院治疗,也能在保单责任下进行理赔报销。除此之外,人寿、友邦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前往调研,商讨合作模式。

作为高质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打浦桥社区医院已完成社区“三中心”建设(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金迎表示,结合“三中心”探索商保纳入社区医疗的空间,未来针对慢病人群,社区医院还可携手设计服务包,后续开展“防、筛、诊、治、康”等探索,以此为居民提供更个性化的健康保障。

05

总结思考

上海首家社区医院的成立,是上海在基层医疗服务领域创新实践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结合5G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上海首家社区医院正成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新选择。未来,随着更多社区医院的建立和发展,上海的基层医疗服务将更加完善,为居民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整理于:上观新闻、新民晚报、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等

“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四)

浦江县名胜古迹(二)

前吴古村景色

峡幽壁削现欢客,景美潭深尽萍踪。古村筑建宗族映,檐脊水构一脉同。

(壹)浦江县古村落

(A)前吴古村

位于前吴乡西南部、广明山南麓、通济桥水库北岸。古村地处浦阳江上游山间冲积平畈,土壤肥美平衍,为浦江县西部著名产粮区。吴氏初由睦州(今杭州市淳安一带)迁居浦江县今杭坪镇。唐初,吴公养再迁至县西德政乡一带,传八世,裔孙吴嗣明以宅基葬父母,乃举家徙居于故里东约一里许浦阳江南岸的前庄,因名村为前吴,水曰吴溪,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古村文风昌盛,名贤辈出。元初,宋末义乌令吴渭不乐仕元,归田里以诗酒自娱,并与邑人方凤、武夷谢翱、永康吴思齐等名流组织“月泉吟社”,发檄征诗,一时名震东南数省,影响深远。后来,吴氏家族后裔多人登进士第、升大学士,如元朝“一代名儒”吴莱。

(B)新光古村

位于虞宅乡,坐落于属浙中山系的玉壶山脉(金华山脉)的群山之中,有茜溪(发源于虞宅乡木荷湾尖东北麓)环绕全村。“茜溪”之名早于朱宅村名,命名时应在宋元时期亦或更早,俗称朱宅源、朱宅溪。古村被誉为“江南乔家大院”,俗称“廿(音念)五都朱宅”。村落四面环山,东为朱宅水口,南为中华山、笔架山、元宝山和瞿岩古道,西为马岭景区和著名奇石“美女峰”,北为青龙山、高坞。“浦阳朱氏”在明代中期左右达到鼎盛,据有关家谱记载,“朱宅”之名相伴出现。随后,陈、张、毛、李等姓陆续入迁。古村落的空间布局以四进厅堂为中轴线,以中央八卦型向四周扩展,东西分列六幢厢房,厅厢共七十八间,两横两纵的街巷,成为一个大井字。据说是旧时浓缩的州府框架结构,呈现八卦图案。古村尚存仙音殿(淡坞殿)、胡公庙、关公庙等文物古迹。村落建筑构思独特,是花园、住宅、道路、排水、绿化、硬化、亮化和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新光古村

(C)嵩溪古村

隶于浦江县东北部白马镇,地处嵩溪上游平坦广阔的谷地中,俗称“小杭州”。村以溪得名。源出于鸡冠岩的嵩溪分前后两溪穿村而过,在村南的桥亭汇成一流,溪水澄碧,小桥林立。有鸡冠望潮、燕诒春诵、屏山拱翠、溪桥月色、东壁石斧、西岭秋阴、石潭龙映、样畈禾浪、嵩麓灶烟、庵岩晴雪等“十景”之誉。古村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由村中徐姓始建于宋代。始祖徐处仁,北宋官至行宰相之职的太宰,随驾南渡,始居于浙。二世祖徐徽言,抗金殉节,赐谥“忠壮”。三世祖徐宾礼,官至江浙置制使,南宋绍兴年间,巡行属县,见浦江有邹鲁之风,择居乌浆山下大徐畈(音范)。其子徐金,授诸暨州判佥事,赴任途至嵩溪源口,慕山川秀丽,解职后,举家迁居嵩溪。村中还有邵、柳、褚、王、项、潘等姓,徐姓占村人口的多数,邵姓次之。嵩溪古村文风素盛。清康熙年间,徐敬臣创立嵩溪诗社,后有徐思祚、徐思琛等人邀会诗人友好,吟咏揣摩。又有徐宗义、徐宗璧、徐宗沛相继主其事,诗社延续一百二十余年。古村书画、诗文知名者,代出不穷,如近现代徐一芬和徐心安父子、徐式卿及徐芾(音伏)棠兄弟、徐品元、徐菊傲、徐心灯、徐察人、徐心炼、徐心泉、徐天许等。

嵩溪古村

浦江县古村落还有(岩头镇)“中国书画第一村”礼张村、(大畈乡)田后蓬村、(仙华街道)登高村、(虞宅乡)野马岭等。

(贰)浦江县其它众多遗存及风景名胜区

(A)有以“张氏宗祠”为主体而建的浦江博物馆、新光古建筑群、嵩溪建筑群、潘周家古建筑群、下毛洞口石拱桥、陈肇英故居、梅石坞王氏家庙、寅宾牌楼、上河广安桥、九皋殿、骢马桥、沈街花墙、石西民故居、吴茀之墓、(白马镇)土库、朝真洞、(檀溪镇)顺备堂、(杭坪镇)登云桥、柳宅柳氏宗祠、嵩溪徐氏宗祠、前王山窑址、严家廿四间头、马墅张氏堂屋、浦江镇东桥、龙德寺塔、郑宅镇旭升堂、前店王氏宗祠、东陈陈氏宗祠等。

潘周家古建筑

(B)风景区有白石湾景区、浦阳江国家水利风景区、浦江富春野马岭、通济湖、宝掌幽谷、马岭风景名胜区等。

宝掌幽谷

浦江县著名人物(四)

宋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其祖先宋栢在南宋时期迁徙金华潜溪,后至宋濂时才迁居浦江。宋濂与高启(今江苏省苏州人)、刘基(今丽水市文成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丽水市龙泉籍)、刘基、叶琛(祖籍丽水市莲都区高溪)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自幼多病,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号称“神童”。精通《五经》。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曾受业于浦江籍吴莱、柳贯及金华籍闻人梦吉、义乌籍黄溍等人。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文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同时,宋濂对佛学、史学也精于研究。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元顺帝时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七月,宋濂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太祖长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袆(音恢)为总裁官。次年,奉命主修《元史》。次年,宋濂赴诏修《元史》,至二月开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六月,任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同年八月,《元史》书成,宋濂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今江西省赣州市辖县)知县。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洪武六年(1373年)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告老还乡,太祖朱元璋亲自饯行。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籍)案而被流放茂州(今四川省茂县),途中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病逝,终年七十二岁。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像

楼阳生,生于1959年。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曾先后担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中共金华市委副书记、金华市市长、中共丽水市委书记、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20年1月任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楼阳生

洪亮(1911年—1969年)著名民间文学家。早年入上海“中国公学”攻读法律,后转入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后任职上海文学社,曾任杭州《民报》编辑。青年时期有志于民间文学事业,1932年编纂《浙江歌谣》(甲集),由上海女子书店出版。1935年撰成《中国民俗文学史略》。对民间故事、工艺以及民俗民风留意采录,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

张孟兼,明初知名良吏。洪武初年,被征为国子监学录,参与编修《元史》。历任陕西按察佥事、山东按察司副使、礼部主事、太常寺丞。为官刚正廉明,疾恶如仇,惩治奸吏,决不宽贷。据平安张氏宗谱中记载,明初,浦江评出宋濂等全县十大名人,而宋溪村张孟兼、张拱宸、张思温名列其中,被称为明初“宋溪三杰”。传奇人物刘基(伯温)尝告太祖,其文章列次席,位宋濂后,而张孟兼则排第三。著作有《白石山房稿》,久佚。后人集其佚文,编为《白石山房逸稿》两卷。

项冰如,生于1940年。著名文学家。196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金台奇侠传》、《神剑梅鹤泪》;散文集《冬冬游西湖》(合作)、《千岛湖》、《西湖月》;长篇传记小说《莲池大师传》等。

陈丰镐(音浩。1902年—1978年)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1925年考入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医学科,担任《药报》社书记和庶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投身北伐,到武汉南湖学兵团任司药。“4.12”反革命政变后,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关押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三个月,由律师保释出狱。经乡邑介绍入南京中央医院药房任上尉司药,后升少校。1929年与人在南京合开药房。后任中法药房襄理,又调任中法药房汉口办事处主任。抗战爆发后,调回上海,仍任襄理。1941年派往重庆任中法药房经理,被选为重庆药学会理事以及制药同业公会负责人。1944年经人介绍,加入冯玉祥主持的利他社,并拜冯为师,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捐献钱物,支援抗日前线。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中法药房任协理。陈丰镐预知日本战败后,日本仁丹将不能经销,与总经理商议筹集资金一亿法币,将合并在中法药房内的中华制药公司独立,由陈丰镐任经理,生产“龙虎”牌仁丹,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制药工业厂家。建国初期,曾任中华制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丰镐先生

王东晓,当代科学家。1969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祖籍浦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主任。1999年4月,入选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首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成为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引进的第一位“百人计划”人才。培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获得者三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973与863项目。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王东晓院长

张鸿翔(1881年—1946年)民国时期军事人物。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副官和兵器教官。后追随孙中山南下广东,参与护法运动,先后任粤军游击第一支队司令官、福建建国军第一独立旅旅长、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部参议等。抗战期间曾充任伪职,任浦江县县长。

徐子静,清代中期著名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均生动有致。又擅墨龙,泼墨淋漓,似有烟波出没,精妙入神,有“仙画”之誉。

钟道锠(音昌。1892年—1955年)著名兵工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七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工科硕士学位。先后任国民政府军工部兵工署金陵兵工厂工务处长、广东第一兵工厂厂长。抗战时期,工厂先后迁移至桂、黔,改军工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厂,仍任职厂长。获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建国后,在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任职 ,担任筹建洛阳拖拉机厂技术顾问。

于正封,北宋著名学者、书法家。与兄于世封庆历五年(1045年)同科等进士第,人称“双璧”。同为欧阳修门生,欧阳修特赋《双璧诗》以赠“曾作当年一字诗,崑山良壁露双枝。玉工未献通明殿,金榜题名先是师”。据《浦阳人物志》载“善正书,酷类颜真卿。所书碑,字势雄拔,如蛟螭虎豹,盘拏(音拿)后先,精神为之飞动”。

张岳健(1924年—2003年)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1950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曾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从事美术创作多年。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作品《鸭子》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神州春晓》获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出版有《国画琐谈》、《随感录》、《花鸟画教材》、《吴茀之传》、《张岳健画集》等。

张岳健先生画作《群芳吐艳》

张拱宸,明初著名良吏。今浦南街道宋溪村人,是太常寺丞张孟兼堂弟,曾与其一起在平安张义塾和白石山房深造。张拱宸少年力学,具有济世之才。洪武丁丑年(1397年)朝廷下诏广选贤才,张孟兼向朝廷推荐张拱宸,朝廷赏识其才能,任命其为广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张孟兼被吴印(官山东布政使,受宠于高祖)陷害后,张拱宸受到株连,被朝廷撤职。后来张孟兼冤案平反,张拱宸官复原职。身为朝廷命官,为人清正,上承圣意,下抚民情,政绩显著,遂得“大方伯”匾额一块,悬挂在宋溪村祠堂内,供子孙后代瞻仰。

今日宋溪村

吴士绶(1904年—1981年)著名医学家。附贡生吴声湶三子,实业家吴士槐弟。少时丧父后,到义乌大陈一中药铺当学徒。两年后家境略有好转,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学。1924年考取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浙江医学院前身),毕业后聘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生理卫生教员。1931年得长兄吴士槐资助,赴日留学,为东京帝国医科大学青山外科研究室研究员,历时五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广东陆军医学校教授、外科主任,兼粤军陈济棠部上校军医。后应江苏医学院之聘,任外科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1938年回沪开业行医,兼任东南医学院外科教授。建国后在基层医院三十年,坚持亲临门诊。外科诊疗中从未发生医疗差错及术后感染,有“上海第一刀”之誉。著有《实用阑尾炎手术图解》等多部医学专著,为外科医生必备之书。首创“腋臭搔扒手术法”,既可根除腋臭,又可保持腋毛功能,减少疤痕,颇受医学界推崇。

张雄世(1903年—2001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慈善家张若骝长子。先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陆军大学、庐山特训班。抗战时期先后任“三青团”中央团部机要秘书和陆军大学以及上海同济大学教授。1944年任青年军第201师营长、副团长。1946年起任中央警官学校教官、上海经警大队大队长、北新泾和四川路警察分局局长。去台后,先后任高雄市第一警察分局局长、中坜(音历)警察分局局长、中央警官大学教育长。后定居美国。

徐希仁,晚清著名画家。出身于今白马镇崇溪村“徐氏家族”。因其工诗善画,精中医,性嗜酒,人称“四妙先生”。今嵩溪古村遗存的古民居圆形壁画题诗“柳掩门前是我家,丹青笔砚作生涯。闲来乘兴无他事,不待春风写好花”,即出自徐希仁之手。

徐希仁诗作

洪集成(1908年—1990年)民国时期将领。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工兵科和国民党中央训练团警政班。先后任浙江省警官学校区队长、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丽水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2月,参与浙江省主席陈仪起义酝酿,事情败露后退隐故里,躬耕之余,悬壶济世。

费友荀(1910年—1952年)近代著名画家。清末廪(音凜)生费耀南子。善花卉、人物,尤长于山水。建国初期,音妻弟方子龙以土匪嫌疑被抓事,惧怕受牵连,抑郁成疾,自缢身亡,年仅四十三岁。

吴裕后(1910年—1990年)民国时期知名人物。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抗战时期历任由叶剑英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上校教官、中央训练团少将政治教官、江西省一区专署主任秘书、暨南大学政治系主任、南京高级商业学校校长。建国后转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著有《张居正》等十余种著作。

于能模(1892年—1966年)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1918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法学院。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研究院深造,获法学博士。1931年起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教授、法官训练所教授、第一届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襄试委员、特种编译委员会编纂股主任。1932年1月任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专门委员,参与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工作。1947年10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人事处处长。去台后曾任“外交部”参议、宪兵司令部顾问等职。译著有《中外条约汇编》等。

张祺(1910年—1993年)著名“工运”活动家。幼年家贫,青年时期出外做工,后投入加工会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翌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翌年7月,列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以中国代表身份先后出席少共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大会。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战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中共江苏省委机关转移根据地,张祺仍留在上海,担任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在第六届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和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和党组书记。“文革”后,曾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书记、副主席等职。

陈芝范,生于1904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七期、陆大参谋班第五期。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政府中央警卫军第二师第六团副团长、团长、陆军第88师团长。抗战时期,历任浙江省保安第四团团长、衢州开化县县长、浙江省抗敌自卫总队支队长、军政部第十九补充师师长、第三战区独立二师师长、陆军总部少将视察官。陆军少将军衔。去台前,先后任职淞沪警备总司令部警务处长、浙江省交警总队少将总队长等。

张政藩(1906年—1959年)民国时期军事人物。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1936年起先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兵工署少校股长、股长、陆军大学上校主任秘书、陆军大学少将科长、台湾行政长官公署简任科长、机要秘书、中央银行顾问、常山县县长等职。

“旖旎风光无限好,浙域腹地良杰多。孝义儒风泽后世,乡邻助依若茑萝”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七夕除了歌咏爱情,还有其他内涵?在浦江第一湾,这场七夕盛会别开生面……

一场文明雅韵亲子讲座、一次博物馆人文行走、一个七夕传统文化市集、一场中式传统集体婚礼、一台充满古韵的文艺晚会……8月2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吴泾镇共同主办的七夕传统文化节暨“我和文明有个约会”文明创建主题日活动在华东师大举行,为人们呈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文化盛会。

长久以来,七夕佳节一直被赋予浪漫缠绵的基调。但在中国民俗专家、华东师大教授田兆元看来,七夕除了歌咏爱情,还蕴蓄着更重要的意义内涵。“夫妻团聚与家庭和睦也是七夕节的重要主题,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追赶被抓走的织女,其中蕴藏着寻找母爱的含义。七夕不仅是情人的节日,父母陪伴孩子共度七夕佳节,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活动共吸引了25组亲子家庭报名参加。第一站,他们聆听了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倪春军带来的《漫谈古代的七夕文化》专题讲座。专家通过一场诗词文化课,讲述关于七夕的人文故事,将传统文化浸润现代人生,让大人和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喜鹊是一种能给人类带来好运的鸟,百灵鸟则代表着快乐与活泼……”“大家看,这个标本叫月牙熊,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狐狸真的有狐臭吗?是的,但它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狐臭……”在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讲解老师带孩子们观看了各类栩栩如生的标本,并动手体验了解生物是如何进化的,学习爬行动物为了重返海洋是如何谋划它们的向海之旅,对古生物有了进一步了解。

乞求巧艺,是七夕的传统习俗。今天夜间推出的七夕传统文化市集,不仅汇聚了木射、投壶、蹴鞠等古代传统游戏,还精心安排了非遗草编、掐丝珐琅、篆刻、楹联、纺织技艺、钩针编织、乞巧穿针等非遗展示和体验项目,师生们和亲子家庭通过逛传统市集,沉浸式地体验了一把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樱桃河上有一座尚义桥,它始建于明代,为进士蒋性中为方便乡人出行而捐资修建。百余年来,蒋公造桥的义举被后人所传颂与宣扬,成了闵行乃至上海的一段历史佳话。在今天的文艺晚会上,来自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的师生们在尚义桥前,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重现了500多年前蒋性中等莺湖九老雅集聚会、吟诗诵词的盛景。

除了创新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之外,华东师大的师生们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开发社区课程、布置文化展览、举办人文行走暑假营等形式,推出了《上海“一江一河”地名文化》等社区课程,形成了一系列校地文明共育品牌项目。今天,华东师大和吴泾镇共同开启“师泾有约”文明创建联合行动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校地双方青年将联合开展“同学你早 ‘益’起学‘习’”“文明创建青年观察团等”九大文明创建行动,深入街镇社区,开展城市创建、理论学习、市民修身、乡村文化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据悉,近日,闵行区与华东师大签订新一轮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加强党建联建共建,进一步深化区校战略合作关系,合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后续,吴泾镇将在探索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引育培养高端人才、强化校地合作办学以及赋能社会治理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华东师大紧密合作,实现校地深度融合发展。

吴泾镇供图

来源:作者:黄勇娣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