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三分钟
嘉宾:张薇医师
张薇,昭通市中医医院总
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毛发组组长,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在职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现任昭通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头皮毛发疾病、皮炎湿疹类疾病、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等及中医外治、皮肤镜诊断、激光美容。
白屑飘,头油冒,别烦脑,快来瞧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早上刚洗的头,中午就油得仿佛在厨房炒了一天的菜;经常洗头,却痒得让人直抓脑壳;三伏天,肩膀却下起了局部大雪;头油、头痒、头皮屑,问题不大,影响极广。这些症状,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头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头癣等等,但最常见的就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也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密集分布的区域,如头皮、面部、耳后、上胸部、肩胛间区域、腋窝、腹股沟等。70%以上的患者皮损发生于头部,出生后三个月、青春期、40-60岁是它发病的年龄高峰。
脂溢性皮炎可以有多种表现,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表现为小片灰白色糠秕状脱屑或附着油腻鳞屑的斑片,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地图状的红色大斑片,并附着油腻的厚痂,甚至出现渗液、伴有腥臭味。疾病好发生于面部、躯干时多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色小丘疹,随着病情发展,丘疹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附着油腻的鳞屑或结痂。需要提一下的是,婴儿也可发病,表现为头面部附着油腻鳞屑的红色斑片,严重可伴有糜烂、渗出。
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脂质分泌异常、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其实马拉色菌是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群皮肤中的,它和咱们人体和谐共生,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但一些个体因为皮肤脂质分泌增加或分泌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或是免疫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成为了发病的重要环节。另外,嗜酒、情绪抑郁、皮肤屏障受损、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等因素也可以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
中医称脂溢性皮炎为“白屑风”、“面游风”,认为该病由湿热循经上行、蕴阻皮肤或风热侵袭、阴血亏虚、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当清热利湿或祛风养血润燥,我科目前开展了头皮水疗、中药熏蒸、中药面膜、针刺、口服中药等治疗,同时,予抗真菌、控制皮脂腺分泌、调节免疫、抗炎等方式,其中,LED红蓝光照射可以有效抗炎、杀菌,治疗过程无痛、时间短,为许多脂溢性皮炎患者解除了“屑花飘飘”的烦脑。
希望广大患者重视皮肤问题,及时就诊,积极治疗,让健康的头皮“无屑可击”!
腋臭知多少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昭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薇医生。雁过留声,水过留痕,有的朋友却是人过留“香”,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有气味的话题——腋臭。
我们人体的汗腺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泌汗腺,也称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乳酸、尿素、氯化钠等;另一种是顶泌汗腺,也称为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主要含有水、脂质、蛋白质等。腋臭,也叫臭汗症、狐臭,是指腋窝等大汗腺分布区域散发的特殊臭味,这种气味是细菌与大汗腺分泌物中的脂质、蛋白质作用后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而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肚脐及女性乳房下等处,所以腋臭的朋友在这些部位都可能散发臭味。腋臭受内分泌的影响,大汗腺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所以腋臭多在青春期发生,到中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都有大汗腺,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有腋臭呢?
答案是,腋臭与基因有关,95%左右的腋臭是由ABCC11基因决定的,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5%左右的中国人有腋臭,而在西方国家,90%的白种人有腋臭,黑种人中腋臭占比更是高达99.5%。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来到亚洲大陆,大部分人的ABCC11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物明显减少,也就让大部分的中华儿女告别了浓郁的体味。
其实,腋臭也是有分级的,我们一般将腋臭分为4级:
0级:无气味;
I级:仅在体力劳动后有轻微气味,自身有时能闻到,旁人无法察觉;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平时经常沐浴、勤更换衣物,保持腋窝干燥与清洁,可以使用一些香水类产品。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刺激汗腺增加分泌,出汗较多时可以使用含有氯化铝、抑菌剂的止汗产品。
II级:旁人距患者腋部1m以内可闻及轻微气味;
Ⅲ级:距腋部1m以外仍可闻及气味。
II、Ⅲ级腋臭可以通过局部注射肉毒素、黄金射频微针、微创手术等方式治疗,几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诉求到我科进行面诊及详细沟通,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从全球来看,腋臭其实不算是一种疾病,如果您有腋臭的情况,不要烦脑,不要自卑,及时咨询、治疗,尽早拥有清爽的体味,让您的近距离社交不再尴尬!
来源|张薇医师
审核|杨宇航
编辑|高朝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哎呀妈呀,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天降甘露,狐狸变美人”嘛!
咱这狐臭女同学,竟成了网友心中的“宝藏女孩”,这波操作,简直比“嫦娥奔月”还让人意外啊!
你说说,这狐臭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香水味”了呢?
今日话题:
“狐臭女同学,网友:意外发现人生宝藏!”
网友分享:
1. 哎哟喂,这遗传的狐臭,比老家的传说还玄乎,高门楼里出不了好货!
2. 病魔来敲门,心里话堆成山,等病走开,我要写小说,拿奖拿到手软!
3. 腋臭算啥,我处理那啥更在行,对象看了都干呕,我笑嘻嘻!
4. 拔光腋毛,狐臭拜拜,夏天热得出汗,澡洗得勤快!
5. 狐臭冬天发作,班车一坐,大家都窒息,大杀四方,真刺激!
6. 幸福不是别人给的,是俩人一起拼出来的,烂牌也能打好牌!
7. 爱情是双向跑,你们做到了,祝福你们,幸福到老!
8. 气味浓烈,香水遮不住,出门自带“防臭神器”。
9. 桂花露一喷,便宜又清香,味道消失得无影无踪!
10. 药膏一抹,腋下干爽,狐臭?不存在的!
11. 青春美少女,秀发飘飘,笑颜如花,六零年代的风情万种!
12. 照片老掉牙,你确定不是旧爱重温?
13. 不洗澡都有香味,这体质,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
14. 嫁给狐臭家族?不行不行,走访村民,打听基因,安全第一!
15. 姑姑好想你,遗憾没能在一起,武胜金牛的娟,你还好吗?
16. 肝火旺?湿热?中医一调理,健康活神仙!
17. 励志故事,爱情美满,小陈有你,幸福指数爆表!
18. 年轻时有狐臭,现在想有也没有,青春痘也跟着消失,岁月真是好东西!
19. 中国人狐臭不常见,偶尔遇到熏人泪流,难忘那一瞬!
20. 文章不错,就是错别字多,组词像小学生,不过瑕不掩瑜!
21. 70后回忆杀,高中同桌,青春记忆,永远年轻!
22. 老婆狐臭味,闻起来有感觉,岁月流转,味道消失,内心却依旧沸腾!
23. 小学同桌?太假了,初中开始男女分桌,你这是穿越剧吧?
24. 狐臭男香女人美,身材棒,天生丽质,羡慕不来!
25. 小小说不错,故事感人,错别字多,但情节抓人!
26. 狐臭虽小,情谊无价,宝贝老婆,美得冒泡!
27. 励志小故事,人间真情在,读完心情好!
28. 万事万物皆平衡,缺的补回来,走正道,人生才精彩!
29. 激光手术,狐臭一扫光,现代科技,神奇得很!
30. 手术中医,任君选择,狐臭不再是难题!
31. 狐臭?东亚人没几个,混血明星香水一喷,香气四溢!
32. 大车司机不是大学?陈兆云爸爸,你这是哪门子的梗?
33. 狐臭?不结婚!影响后代?这婚不能结!
34. 基因突变?汉族基因丢失体味,专家们快出来解释解释!
35. 主任狐臭去无踪,中医神效,神奇得很!
36. 中国社会人情味浓,爱情故事多,相互鼓励,幸福多多!
小编有话说
你还知道哪些奇闻趣事?
看了以上网友的分享,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大多数女生会说自己的湿气太重,那么今天主要说说湿热体质的一些症状表现,还有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的表现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有时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可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湿热体质的人皮肤非常爱长痘
湿热体质的人皮肤非常爱长痘,已经过了青春期,甚至年纪也很大了,但脸上还总喜欢长痘痘,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不是湿热体质。
因为过盛的湿热没有发泄之处,所以就会以痘痘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面部皮肤爱出油,容易长湿疹,面色发黄,舌苔厚腻发黄,易脱发,头皮容易出油。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有狐臭
有部分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有狐臭,女性容易白带发黄,男性会出现阴囊潮湿等表现。
湿热体质的人困倦乏力
湿热体质的人会有困倦乏力的症状,虽然总是犯困,但经常是浅睡眠。脾气也比较暴躁,非常喜欢生气,做起事情来总是显得非常急躁。
湿热体质的原因
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湿,一个是内湿。
外湿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环境中的湿气侵入人体。而内湿是由病理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和人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
消化不良的患者,或者喜欢暴饮暴食的人,口味厚重喜欢吃甜、腻类食品的人会使脾脏受损。
而脾脏作为人体运化水湿的重要器官,一旦受损水湿运化则会出现内停的情况。还有脾虚的人也更容易被外湿侵袭,这种情况下,外湿侵袭人体则会造成内湿的产生。
还有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忧虑也容易引起人体气机郁滞,长时间下去会造成津液代谢失调,导致湿热体质的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过度都会使人体产生湿热。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好,会让原本厚腻的舌苔变薄,舌苔变薄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体的湿气已经有所减少。
注意休息劳作时间的规律性。湿热体质的人应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憋大小便容易引起湿热积聚。
2、保持室内干爽,多锻炼
注意居室经常通风保持干燥,夏季吹空调应适可而止,多克制自己易怒的脾气,多运动锻炼身体。
3、注意饮食上的调理
多吃可以健脾去湿、清火,或者具有舒肝利胆功效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宜。像冬瓜、苦瓜、绿豆、薏米等等都是非常适合湿热体质人群使用的食物。
膳食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蓝森麟教授推荐:三草三豆小肚汤,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肺宽中、健脾益肾等作用,尤宜于湿热体质者!
三草三豆小肚汤
食材
车前草、蒲公英、绵茵陈各15克,赤小豆、黄豆、白眉豆各50克,红枣3枚,生姜3片,猪小肚2只。
做法
先将猪小肚(即猪脬)用清水洗2次,加适量白醋和生粉擦洗猪小肚,再用清水冲,把醋和生粉冲洗干净,去除异味;红枣劈开,去核。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本馔食材中,车前草性味甘寒,善于清热利尿、清肺祛痰、凉血解毒;蒲公英性味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绵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善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善利水消肿、解毒;黄豆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利水、宽中导滞、解毒消肿;白眉豆性味甘咸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肾;搭配性味甘咸平,功擅除水湿、止渴的猪小肚;佐姜、枣以调和脾胃。
诸物合烹,汤性清凉,有良好的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肺宽中、健脾益肾等作用,适宜于一般人群服食(脾胃虚寒者慎服)以御春温湿毒,尤宜于湿热体质者。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部分内容综合自看大医微信公众号,指导专家:蓝森麟】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