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针炙与腋臭(针灸治疗腋臭)

时间:2024-09-24 17:58:2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一个治疗狐臭的验方

本病是由于肢窝在出汗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的臭味,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有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俗称“狐臭”。情绪激动或食刺激性食物均可使汗液分泌增多,汗液不易蒸发和未能及时清洗,皮肤表面的角蛋白和脂质,因被浸渍,易被皮肤寄生菌分解,而产生异臭味。

冰片酒精溶液治狐臭

[组成与用法]

冰片3g,50%酒精20ml

将冰片置于酒精中,让其自行溶解(注意密封)。用时先将腋部用温肥皂水洗净擦干,再将上药涂搽于腋部即可。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1-2个疗程即可。

[功效与适应证]

此方为《湖南医药杂志》(1977年第3期)所介绍

功能活血通络、解毒除臭,适用于狐臭。

——霍毅、霍筱薇《霍列五效验单方》

@头条健康 @杏林百汇

杏林守望 造福乡邻——记茨芭镇许洼村中医世家马京旭

在郏县茨芭镇许洼村,有一个中医世家,医术高超,品重乡里,深得百姓爱戴,从清末至今,已传至五代。

马氏第一代医生马尚纪

生于1887年,原籍郏县薛店镇,曾在薛店村祠堂行医,解放后病故,留下了许多古医学书籍、民间验方和中医经方。

马氏第二代医生马乃温

字文秀,生于1907年,后因入赘而落户定居于茨芭镇许洼村;马文秀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特别是一手针灸出神入化。他因家里贫穷开不起药铺,就挑着药箱游乡看病,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乡间游医。

有一年,马文秀游乡走到禹州磨街乡尚沟村,遇见一老人将一婴儿抛弃,就上前询问原因,老人说:孩子生病几个月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无奈才做出此举。马文秀上前号了孩子的脉,检查了口唇眼睛和手掌,说:这孩子还有救。于是就取出了一根银针给孩子肚子上扎了一针,那孩子当即哭出了声,接着又从药箱里拿出一个药丸喂到孩子嘴里,不大一会就听到孩子哭出了声来。瞬间老人激动无比,拉着马文秀的手连连说:“孩子活了,孩子活了,孩子有救了,孩子有救了。”看到马文秀有起死回生的医术,尚沟村的绅士王中玉非常佩服,他出钱购置了一些医药用品,又腾出两孔窑洞作为店铺,让马文秀在村里行医。从此尚沟一带的群众都会到马文秀的诊所里来看病,马文秀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尚沟一带群众的敬仰,后来马文秀把大儿子马卷生接到了尚沟,跟着自己学习医术。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地,马文秀惦记着家里人的安危,就派马卷生回家看看,路遇土匪打劫。土匪听说是马文秀的儿子,不仅没有伤害马卷生,还把他送出了几里路,马卷生这才平安地到了家,足见马氏在当地的威望人品。

为了不再担惊受怕,马文秀就回到家中,用几年来行医的积蓄开了个“聚兴堂”药铺,在村子里行医。解放后,1950年公私合营,乡里成立联营诊所,马文秀以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威望,被选举为高村联营诊所所长。1954年后又调到王集乡侯店村和景家洼等地行医,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马家第三代医生有马卷生、马卷义、马卷才三人

马卷生,出生于1926年,马文秀的长子。中共党员,曾任乡民政助理。擅长针灸、小儿科及药酒的配置技术。工作之余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免费为乡邻治病。

马卷义,出生于1936年,马文秀的次子,毕业于开封医专,擅长中医针灸及外科。先后在薛店镇、洛阳解放军64医院(现洛阳市中心医院)、郏县人民医院外科.茨芭卫生院外科工作。马卷义的针灸疗法有很高的造诣。60多岁的许洼村村民许登明身患恶性痢疾,生命垂危,县乡医院已宣布不治,无奈家人把他拉回家里,准备后事。马卷义听闻后,就去给他扎了一针,在穴位上注射了一剂针剂,过了几天,许登明竟奇迹般地好了。

马卷才,出生于1945年,马文秀的第三个儿子,毕业于郏县卫生学校。1976年在郏县人民医院实习,1977年到“郏县广阔渠渠首水利大学”任校医,并担任学校会计。1982年回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薛店镇赵寨东村有个叫赵中宝的人患肠炎多方治疗无效,家人把寿棺和寿衣都己准备好了,这时有位叫赵卷奇的人说:“原来在广阔渠渠首一位校医叫马卷才(许洼村人)人家看的可好了,我去把他请来”。马卷才经过详细询问病情后为患者开了两副中药,又为其针灸治疗了几次,七天后,病人奇迹般地好了,方圆十里都夸他医术精湛,秉承了老一辈的行医济世的初心。

马家第四代医生有马京超和马京旭

马京超,生于196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在茨芭卫生院工作,从事中医内科。于2013年10月1日病故。

马氏中医的传承落在了马京旭的肩上,马京旭在父亲马卷才的耳濡目染之下,从小就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17岁时,考入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学习,从此走上中医之路;在三十年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兼学骨科、针灸、保健、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兼容并蓄,厚积薄发,结合祖传典籍,成为一名医术广博、衷中参西的民间名医,患者远达数百里之遥。特别是在针灸方面,遍访名家,博采众长,2017年6月跟随山东千佛山医院宋鲁成医学博士学习浮针、八卦针、脐针;2017年11月在郑州向田纪钧教授学习刃针技术;2019年09月在南阳学习无痛奇穴落藏腹针,在祖传技艺的基础上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1994年行医至今一直承担着村里的合作医疗、公共卫生及妇幼保健工作,全村428户;1636人;贫困户13户;高血压115人;糖尿病36人;精神病5人;65岁老年166人;残疾人31人等等,对村里的居民健康状况了如指掌,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始终如一,坚持病人随叫随到,得到广大百姓的好评。

马京旭积极参与基层卫生工作和签约服务,他主持的许洼村卫生室多年殊荣不断,1997年被授予郏县“甲级卫生所”;2003年09月被授予“优秀诚信诊所”;2012年10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媛处长、平顶山市中医院管理局局长朱文彪局长、郏县卫生局周慧敏局长到该“中医先进卫生室”进行视察,对马京旭的工作给与高度评价;2016年01月加入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员;2016年10月16日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健康中国及中医药传承发展峰会;2017年担任中华刃针中医微创学会河南省分会理事;2018年08月19日被首届中国医师节授予“互联网 医疗健康优秀村医”;2018年09月0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再次视察该“中医先进卫生室”。

2016年,马京旭自己出资75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在建成许洼村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筑面积1000多平米,内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宣教室.牵引室.艾灸室)。

马京旭在继承家传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研制出颈肩腰腿痛膏药、接骨丹、疥疮膏、冻疮膏、雀斑玉容膏、强直性脊椎散、足疗散、减肥饮、消肿止痛汀、骨质增生丸、咽炎散、皮肤宁汀剂、跟痛散、失眠枕、头痛枕、腋臭一抹灵、遗尿穴位贴等。

2016年至今,马京旭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及妇幼保健工作,对村上的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残疾人,0-6岁的儿童,贫困家庭,35-64岁的农村妇女,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宣讲,随访,签约及诊治,2019年被评为郏县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达标单位及个人。

马家第五代医生马宏博

如今,马家行医的第五辈人,正在茁壮成长。马京旭的儿子马宏博, 毕业河南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在郏县人民医院从事中医理疗保健工作。

马氏“聚兴堂”以济世为初心,行善为本心的精神,将成为一种家族财富,一辈辈传承下去!

实习编辑:王冠

中医谈“胁痛”“腋臭”

〔丹〕肝木气实,肝火盛而胁痛者,当归龙荟丸,为泻肝火要药。胁痛甚者,用生姜自然汁,吞下龙荟丸,以肝火盛也。(龙荟丸方见“治法门肝实条”)  

经云:肝气实则怒。又云:肝痛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龙荟丸治肝实胁痛,其人气收者,善怒是也。甚则用姜汁吞下。经云:风木淫胜,治以辛凉是也。  

寿四郎右胁痛,小便赤少,脉少弦不数,此内有陈久积痰饮,因外感风寒所遏,不能宣散,所以作痛。与龙荟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细嚼姜片,以热汤下,服后胁痛已安,小便尚赤少,再与:  

白术(三钱) 陈皮 芍药(各二钱) 木通(一钱半) 条芩(一钱) 甘草(五分)  

上姜三片,煎热饮之。 

一妇人脾疼,带胁痛,口微干,问已多年。时尚秋,用二陈汤加川芎、干葛、青皮、木通,下芦荟丸二十粒。 

章张郎气痛,自右肋时作时止,脉沉而弦,小便时有赤色,吞酸,喜呕,出食,此湿痰在脾肺间,所以肝善乘之。小柴胡汤去黄芩,加川芎、白术、木通、芍药、滑石、生姜煎汤,下保和丸三十五粒。  

一妇人气晕,两胁胸背皆痛,口干。  

青皮 半夏(五钱) 白术 黄芩 川芎(三钱) 木通(二钱半) 陈皮(二钱) 桔梗(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分六帖,煎热服。又:胁下有食积一条扛起,加吴茱萸、炒黄连。  

〔《本》〕治因惊伤肝,胁骨里疼痛不已,桂枝散。  

枳壳(一两,小者) 桂枝(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  

〔洁〕匀气散 专治胁痛。  

山栀 熟地 茯苓 细辛 桂心 川芎(各等分)  

上研为末,加羊脂煎服。  

〔《本》〕治胁下疼痛不可忍,兼治肺弱,芎葛汤。  

川芎 干葛 桂枝 细辛 枳壳 人参 芍药 麻黄 防风(各半两) 甘草(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服。有汗避风。  

治胁下风气作块寒疝,发则连小腹痛凑心。其积属肝,在右胁下,故病发,则右胁手足头面昏痛,不思饮食。  

干葛(一两) 麻黄(二分) 附子(一个) 川芎 防风 当归 枳实 芍药 桂枝 羌活 甘草(各四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服,日三。有汗避风。  

治胁痛如前,兼去手足枯悴,薏苡仁丸  

薏苡仁(一两) 石斛(用细者,二钱) 附子(半两) 牛膝 生地黄(各三钱) 细辛 人参 枳壳 柏子仁 川芎 当归(各半两) 甘草 桃仁(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吞下,食前,日三服。丸子食前,煮散食后,相兼服为佳。治悲哀烦恼伤肝气,至两胁骨疼,筋脉紧,腰脚重滞,两股筋急,两胁牵痛,四肢不能举,渐至脊膂挛急。此药大治胁痛,枳壳煮散。  

枳壳(四两,先煎) 细辛 桔梗 防风 川芎(各二两) 葛根(一两半) 甘草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温服。  

上肝虚胁痛,经所谓木不及,病中清,胠胁痛是也。中清,谓中有寒也。热实胁痛,当归龙荟丸是也。  

〔仲〕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钱) 附子(二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更进一服。  

〔垣〕神保丸 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二钱半) 胡椒(二钱半) 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四味共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亦用朱砂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灯心汤下;腹痛,柿蒂煨姜汤下;血痛,炒姜醋汤下;肾气胁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汤调槟榔末一钱下;气噎,木香汤下;宿食不消,茶酒任下。  

许学士云:沈存中《良方》载:顷在建阳,医者王琪言,诸气唯膀胱胁下痛,最难治,谓神保丸能治之。熙宁中病项筋骨痛,诸医皆作风治之,数月不瘥,乃流入于背膂,又臂挛痛甚苦,意琪语有证,乃合服之,一服而瘥,再发又一服,立效。  

〔洁〕煮黄丸 治胁下痃癖痛,如神。  

〔丹〕控涎丹 治一身气痛及胁走痛。痰挟死血,加桃仁泥。凡胁痛有痰流注,二陈加南星、川芎、苍术。实者,控涎丹下之。  

〔《本》〕治男子两胁疼痛,枳实散。  

枳实(一两) 白芍药(炒) 雀脑芎 人参(各半两)  

上细末。姜枣汤调二钱,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东〕调中顺气丸 治三焦痞滞,水饮停积,胁下虚满,或时刺痛。  

木香 白豆蔻(去壳) 青皮(炮) 京三棱(炮,各一两) 陈皮 大附子(各二两) 半夏(汤炮七次,一两) 缩砂(去壳) 槟榔 沉香(各半两)  

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六十丸,食后,陈皮汤送下。  

沉香导气散 治一切气不升降,胁肋痞塞。  

沉香(二钱半) 人参(五钱) 槟榔(二钱半) 白术 乌药 麦糵(炒) 神曲(炒) 紫苏叶 大腹皮(炒) 厚朴(制,各一两) 诃子皮(炮,半两) 香附(炮,一两半) 姜黄 橘红 甘草(各四两) 京三棱(二两) 广术(炮,四两) 益智(二两) 红花(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沸汤点服。  

丹溪云:胁痛有死血者,桃仁、红花、川芎之类是也。若跌扑胁痛者,亦为污血流归胁下而痛,东垣复元活血汤之类是也。治法见攧扑伤损门。  

运气胁痛者,乡境皆病胁痛也,其证有二:  

其一,风木助肝气实而痛。经云:厥阴所至为胁痛。又云: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两胁,里急支满。又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温,其病胁痛,治以凉剂得痊也。  

其二,燥金攻肝虚而痛。经云:少阳所至为胁痛。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肝气上从胁痛。又云:少阴司天,地乃燥,凄沧数至胁痛,善太息。又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治以温剂得痊也。  

〔丹〕咳嗽胁痛方。二陈汤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姜汁。  

《内经》灸刺胁痛有三法:  

其一取肝。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又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是也。  

其二取胆络。经云:邪客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其病不已,复刺如法是也。  

其三取心。经云:心手少阴脉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视虚实热寒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之法也。  

〔《集》〕胁痛:悬钟 窍阴(此二穴,左取右,右取左,窍阴出血妙) 外关 三里(此一穴正取)  

又法:支沟 章门 中封 阳陵泉(治闪挫) 行间(泻肝怒气) 期门(治伤寒后胁痛)  

治胁并胸痛不可忍:期门(四分) 章门(六分,灸七壮至七七壮) 行间 丘墟 涌泉  

〔东〕胸胁痛:期门(沿皮三寸) 支沟 胆俞(沿皮半寸) 胸胁胀满痛:公孙 三里 太冲 三阴交 腰胁痛 环跳 至阴 太白 阳辅  

〔《撮》〕胁肋痛:支沟(透间使,泻之,灸) 外关(透内关,如取支沟,不必再取外关) 

〔《通》〕胁痛:阳陵泉  

〔《甲》〕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腹中气胀,嗑嗑不嗜食,胁下痛,阴陵泉主之。  

〔仲〕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灵》〕合腋张胁者肺下,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青色粗理者肝大,肝大则逼胃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  

凡胁骨偏举者肝偏倾,肝偏倾则胁下痛。揭唇者脾高,脾高则䏚引季胁而痛。(俱见《本藏篇》)脾满气逆。(见“喘条”)  

附:腋肿 腋臭

《内经》针灸刺腋肿,有二法:  

其一取胆。经云: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者,缺盆中肿痛,腋下肿是也。  

其二取心。经云:心主手厥阴,是动则病,手心热,腋肿,皆视虚实寒热陷下,施补泻疾留灸也。  

〔丹〕腋气神效方  

密陀僧(一两) 白矾(七钱) 硇砂(少许)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用皂角煎汤洗,后傅上。  

又方 

铜青 密陀僧 辰砂 白矾 硇砂 白附子 

亦如前法搽之。  

〔《本》〕治腋气。用夜明砂,不拘多少为末,用豆豉汁调涂,立效。  

又方 以铜青好者,不以多少,米醋调成膏,先洗净腋下,用轻粉掺过,却使上件涂之,立效。  

〔经〕治狐臭。用生姜涂腋下,绝根本。  

〔《三因》〕治狐臭。大蜘蛛一个,以黄泥入少赤石脂,捣罗极细,入盐少许,杵为一窠,包藏蜘蛛在内,以火烧令通红,放冷剖开,将蜘蛛研细,临卧入轻粉一字,用酽醋调成膏,傅腋下。明日登厕,必泻下墨汁,臭秽不可闻,于远僻处倾埋之,免致染人。  

〔《世》〕治腋气。先用刀削去腋毛净,用白定粉,水调搽傅患处,至过六七日夜后,次日早看腋下有一黑点,如针孔大,用笔点定,即用艾炷灸七枚,灸过攻心中痛,当用后药下之。  

青木香 槟榔 丁香 檀香 麝香 大黄  

上煎服,以下为度。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