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医古代医书治疗腋臭的方法(古代中医治病)

时间:2024-09-18 14:22:5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美女患狐臭 妙用大蒜艾灸,5天狐臭味消散

腋臭俗称狐臭,主要症状是腋窝等褶皱部位散发难闻气味,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但这个顽疾自古就有很多人为之烦恼!

东晋道教学者领袖、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鸿篇巨制《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传世,另著《金匮药方》、《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甚多失传,并以十六字治病箴言“百病之源,五脏为根,内外双修,五脏同调”泽被万世。

美女患狐臭 妙用大蒜艾灸,5天狐臭味消散!东晋时期,有一位贵妇,从小就有狐臭。虽然与丈夫结婚后感情不错,可她总觉得不舒服。

后来听说罗浮山的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对于狐臭的治疗很有效果,于是贵妇到罗浮山小住,有空便到山上的温泉池清洗。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贵妇的狐臭好了许多。但并没有根治,心情不好多喝了一点酒,贵妇的狐臭又犯了。

贵妇的丈夫觉得这山上的泉水也没多大用处,打算带贵妇离开。正要下山的时候,碰到了给百姓治病回来的葛洪。

葛洪熟读医书,认为这种病可以通过艾灸疗法得到治疗。而提到艾灸,就不得不提到葛洪的妻子鲍姑。鲍姑医道精湛,擅长灸法,是我国古代著名女灸师。

葛洪将贵妇请到家中,让她趴到闲塌上,拿出一些大蒜,去掉皮捣烂成泥糊状,做成厚约0.3厘米的蒜泥饼,中间用缝纫针穿刺数孔,将蒜泥饼放于患部,用艾炷燃成灰,等贵妇觉得施灸部有发烫感时,将艾炷移除为一壮,再如前法换一壮继续灸,连续施灸至贵妇自感患部温热、舒服。这样连续灸了5天之后,贵妇明显感觉狐臭味消散了不少,她和丈夫别提多高兴了。

照这种方法,贵妇又相继灸了半个多月,狐臭味竟然全都消失了。

这个古典妙用大蒜艾灸被后人用在狐臭治疗上,效果都还可以!

千寒易散,一湿难除,湿气很重的人,身上这几个部位是臭的

人人都有湿气,但怎么判断,对不懂中医的人来说比较难,比如看舌苔、身体沉重、口中发腻、腹胀,大便不成型等这些,因为会有其他病因干扰也不一定准确,那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进入夏季气温越高,湿气会越来越大。中医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湿气重的人,身上这四个部位会发臭,一是口臭、腋臭、头发臭、脚臭。

有脚臭的人不少,或者说脚气,严重的一年四季脚都湿漉漉的,夏天就更不用说了,每天脱下鞋子,鞋袜都能拧出水来,而且味道极其酸爽,臭到不行。中医上,诸湿肿满,皆属脾。就是不管哪里,只要有湿气,都与脾有关。脾有湿热,人的汗就会又黄又臭,反应到脚上就是脚臭,另外肝有湿热下注也会导致出现脚臭,多是经常熬夜,影响到了汗腺挥发。这种平时就要注意健脾祛湿,或者疏肝胆膀胱经,也可参考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汤等加减调理。

经常有口臭的人,也要注意了,多是脾胃有湿气了。因为这些湿气聚积中焦不能代谢出去,浊气就会上逆到口腔导致出现口臭。中医是,脾主升,升的是清阳之气,胃主降,降的是浊气,湿气困脾,运化不力,脾胃升清降浊失常,浊气不能顺利降到下焦去。所以平时,尤其是夏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少食寒凉生冷,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都会导致或加重体内湿气的问题。调理上可参考理中汤,升阳益陷汤等加减调理。

有些人的头发经常会油腻不行,每天洗还是老样子。那我们知道,湿气重浊黏腻,如油裹面,湿气重的人经常会有头重如裹的感觉。湿性黏滞在体内,阻塞气机,堵塞毛孔,影响气血输送向头部,头发失去气血的滋养,分泌过多油脂,就会油腻,味道大。中医讲熬夜伤阴容易使体内湿热积聚,如果你平时注意一下,熬夜之后,脸和头皮是不是油乎乎的。

关于腋下发臭多为湿气有关的问题,在我们的古代医书中就有记载:凡狐臭者皆为风、身体有湿,混杂在气血中,会沿着经络、跟着汗水,从腋下排出。简单讲,就是因为身体中有了湿气,经气血运行而从汗排出,所以就会出现腋下发臭的情况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

清宫秘藏珍本医书《种杏仙方》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古代医药图书,大多上承清内府藏本菁华,就文字而言,已有汉文、满文及蒙文等中医占籍,藏品堪称丰富齐备。因历年久藏官阙之中,为皇室秘籍或海内孤本,迄今尚未世人所知。2000年,故宫博物院与海南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其中包括中医古籍善本数十种。

明万历刻本《种杏仙方》一书为清宫秘藏珍本医籍,因版本稀有,故传本甚少。现《故宫珍本丛刊》收入其中,通览其书,所载病例皆为日常易见,涉及内外妇儿诸科,涵盖病理诊治、常用药物、简便验方等方面,是研究古代中医处方学的珍贵史料。

版本款识

《新刻种杏仙方》四卷,明万历十一年金陵周庭槐刻本。一册。黄竹纸封面,线装。版框高19.5厘米,宽13.6厘米。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均有句读。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口注“种杏仙方”四字,版心镌卷次及页码。扉页刻“金谿云林龚廷贤编辑,金陵前山周庭槐刊行”。书前有明万历辛巳岁孟秋觳日大梁进士何出图“刻种杏仙方引”、万历九年(1851)岁次辛巳盂秋,金溪云林山人龚廷贤序。凡例四则。次为目录卷次。

龚廷贤序云:“余窃自信,乃取家大人所传方书而续其余,成医鉴一帙,镌之以便世用。第方多萃味,而宴人僻地,或掏之难,诫杏林遗春也。乃复窃父志,括俚言,切病情,选方择味,类以一二易致者,动疗钜疴,见者奇之,命曰《种杏仙方》。”

卷末刻万历癸末仲春金溪云林山人龚廷贤跋。劝谓世人医药治其已病,不如预防未病,平素在于养生之道,培养身心健康。并附诗一首:“海上仙传秘,人间杏作林。谁知方药简,何谓病根深。守业经三世,回生抵万金。但存斯卷在,不用召医临”。

此书《中国善本书目》子部(医家类)、《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为:《新刻种方》四卷,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金陵周庭槐刻本,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辑撰者龚氏生平与著述

龚廷贤(1522-1619),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明江西金溪下澌里(今合市乡龚家)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其父龚信,世以医为业,曾任太医院医官,著有《古今医鉴》十六卷,经廷贤整理刊行于世。

龚廷贤年幼时,曾习举子业,屡试不中,遂秉承庭训学医。尝以“古良医济世,功同良相等”自励。故博考历代医书,自《内经》以下,“莫不穷源竟委,拆奥抉疑,贯穿融合,临证设治复以己意”(《金溪县志》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后寻师访贤,更勤于临证,久之贯通医理。诊治遵古而不拘泥,深明五脏症结之源。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均有建树,尤其擅长于儿科。被誉为“医林状元”、“回天国手”,曾是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据清康熙年《金溪县志》记载,龚氏在河南一带行医,时值开封疫病肆行,“连染于间巷,有阖门病卧者甚众。时医大都因循古法,治而无效。廷贤察其症状,以己意立方,获佳效,全活者甚众,名噪中州。尚书闻其名,荐为太医院吏目”。时“鲁王妃患疾有年,太医治而不效,廷贤诊之,药下而愈。鲁王酬以千金,固辞不授,乃命刊刻其所著《禁方》(即《鲁府禁方》)一书行世,又画其像礼之”。志书中称赞他“志在济世,不以技鬻声利”,遂名动京师。

龚廷贤一生行医,勤于著述并传承医术,所著书凡十数种,至今为人传诵。今存者有《济世全书》八卷、《云林神毂》四卷、《万病回春》八卷、《寿世保元》十卷、《种杏仙方》四卷、《鲁府禁方》四卷、《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六卷、《小儿推拿秘旨》三卷、《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六卷、《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十卷等。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两书取材广泛,选方切于实用,在国内及日本、朝鲜刊印和流传最广,它从理论上分析病理、症状和治法,并附有方剂及数百味药性歌诀。迄今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有:《万病回舂》清经纶堂刻本、清善成堂刻本;《寿世保元》清康熙六年大业堂刻本、清道光九年广顺堂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苏州老桐石山房重刻本及满文抄本。

内容选介与医方特点

《种杏仙方》之所以珍贵,并非版本流传稀有,而在于此书所载之医案辞浅旬俗却医理深奥,论证析源多有独到之处。所例医案逐次说明病源、病象、诊断、治疗和处方,其中汇集了不少民间医方中的精粹,以及各种外治膏药的配制和劝善良规四十歌诀。本书切于民间实用,在古籍医方的延存与借鉴中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此书是按内外妇儿诸科及急救用方分类汇辑,卷中所涉内科49种、外科31种、妇科9种、儿科6种。每门首为歌括,概述病源。各门下列常用效方,每方下详载药物、剂量、炮制方法、治法禁忌等。其内容以上述诸科分为四卷:

卷一:中风、伤寒、(附伤风)、瘟疫、中暑、中湿、脾胃、伤食、痰饮、咳嗽、喘急、哮吼、疟疾、痢疾、泄泻、霍乱(附青筋),呕吐、翻胃、欬逆、吞酸、诸气、痞满、胀满、水肿、积聚、五疸、补益、痼冷(即阴证)。

卷二:失血、出汗、眩晕、癫狂、五痫、健忘、邪崇、不寐、头痛、须发、耳病、鼻病、口舌、牙齿、眼目、咽喉、结核、心痛、腹痛、肋痛、腰痛、疝气、脚气、脾痛、消渴、浊证、遗精、淋症、小便闭、大便闭、痔漏、肠澼、脱肛、腋臭、诸虫。

卷三:妇人、经闭、崩漏、带下、种子、妊娠、产育、产后、乳病、小儿、惊风、疳疾、癖疾、小儿杂病、痘诊、痈疽、瘰疬,疗疮、便毒(附鱼口疮)、疳疮、杨梅疮、臁疮、疥疮、癣疮、癜风、诸疮、杖疮。

卷四:折伤、金疮、破伤风、汤火伤、虫兽伤、中毒、诸骨骰、救急、附日用杂方,附经验杂方、金铃法、造酒法、春雪歌。

《种杏仙方》一书属于单验方集,故流传很少。其特点为:一,它以收集民间偏房、验方、单方为主,收方1000多首,其中含有大量珍秘的中医药方。但也夹杂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方剂。二,书中各方多系一、二味中药组成。偏房或验方中所用米类,豆类、果类、姜蒜、油酒等皆为日用所食之物。三,书内集方原则,效方皆出自平昔试验有效者录之,民间相传之方亲验者录,未验者虽近理固合之。四,药有奇罕、价高、不易取得间或猛烈峻攻之药不予收录。由此可见,书中所集虽以单方、品少、实简为特点的小型方剂,但是却汇集了龚氏多年搜集的经验效方。另外,本书中诗歌赋颇多,歌括用韵多以方言人韵,显示出“括俚言”的特点,且文旬简练,格调活泼,颇具文采,实为龚氏著书的一大特色。尤其他编辑文献审慎择方的严谨性和尊古而不拘泥的科学态度,是其医书传承至今的准绳。

《种杏仙方》的不同版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又两种:一,《新刊种杏仙方》四卷,明刻本(残),藏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二,《新刊种杏仙方》四卷,明龚廷贤辑。日本庆安三年(1650)室町通鲤山町小岛弥左卫门刻本,四册。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