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缅甸人有腋臭吗图片(缅甸人有腋臭吗)

时间:2024-09-01 10:12:5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缅甸女人的奇特美容法

缅甸地处热带、亚热带,一年之中异常炎热的时间约占3/4还要多。气温常常在30多摄氏度到40多摄氏度之间。缅甸老百姓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就地取材,创造了他们自己的防晒美容霜—黄香楝粉“特纳卡”。

缅甸到处都有一种野生黄香楝树,此树大多见于干旱、贫瘠的土地上。

黄香楝树和檀香树、樟木树一样,气味芬芳,色泽鲜亮,因为能散发出香味,所以也可用做香料。

人们把黄香楝粉抹在脸上,既可防止紫外线,又起到清凉、美容的作用。另外,由于缅甸气候炎热,人经常会出汗,容易产生体臭、狐臭,用“特纳卡”抹在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苦香味,并能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

磨制黄香楝汁要用到的石磨

黄香楝树干

特纳卡制作方法简单,只要把黄香楝树干在石磨上轻轻研磨即可,因而深受缅甸百姓的欢迎。

缅甸人认为自己研磨“特纳卡”价钱更便宜,而且桨汁最纯,也最干净,用起来更放心。因此,每天早上起来,沐浴洗漱完后,便开始研磨黄香楝。

磨出来的黄色浆汁,就会流入小磨盘边上小槽内。然后,有的人是用小刷子把“特纳卡”刷在脸上,有的是则用手直接在两边脸颊上均匀地抹上一片。而那些怕太阳晒坏了孩子的妈妈们,则把“特纳卡”涂满孩子的脸,就像把一张黄色的面膜贴在了孩子的脸上。

有的人还用特纳卡涂成各种不同的图案,视为美丽的象征。

对绝大多数缅甸人来说,如果哪家的妇女、小孩早上起来没有往脸上抹“特纳卡”,会被认为太懒,早上没洗脸。因此,往脸上搽“特纳卡”,不仅是缅甸人保护皮肤的一种方法,也是缅甸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化妆和护肤的姐妹可以去加我微信公众号shishang1573, 更多时尚资讯都在这儿。

缅甸全国都用的天然化妆品 竟能美容,能防蚊,能止痒,能防臭

(原创)

走在缅甸,有一种景象一定会让你非常困惑,缅甸的妇女、小孩,甚至有个别年轻男子,都在脸两边涂上一片黄粉。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其实,这是缅甸人自己的“化妆品”,他们称之为“特纳卡”,实际上是缅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学名叫做"黄香楝粉"。据当地人说,黄香楝是缅甸到处都野生的一种树。

这种树大多见于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黄香楝树和檀香树、樟木树一样,气味芬芳,色泽鲜亮,因为能散发出香味,所以也可用做香料。

用黄香楝树干研磨的黄香楝粉有清凉、化淤、消炎、止疼、止痒、医治疔疮、防止蚊虫叮咬等作用。

人们把黄香楝粉抹在脸上,既可防止紫外线,又起到清凉、美容的作用。另外,由于缅甸气候炎热,异常炎热的时间大约占全年的3/4还要多,气温常常在摄氏30度到40度,人经常会出汗,容易产生体臭、狐臭,用"特纳卡"抹在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苦香味,并能起到驱赶蚊虫的作用。

因为"特纳卡"完全是天然的,无任何添加的化学成分,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加之,黄香楝树到处可见,"特纳卡"制作方便,价钱又便宜,因而深受缅甸百姓欢迎。在缅甸城乡的集市或商店里,到处可见一尺多长、酒杯那么粗的、一节一节的黄香楝树干,也有一盒一盒已经研磨成干粉块的"特纳卡"出售。

在缅甸,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像碗那么大小的石磨,这就是用来制做"特纳卡"的。

早上起来,洗漱完后,人们先朝小石磨上倒几滴清水,接着把晾干的黄香楝树干置于石磨上面不停地研磨。磨出来的黄色浆汁,就会流入小磨盘边上小槽内。

然后,有的人是用小刷子把"特纳卡"刷在脸上,有的则是用手直接在两边脸颊上均匀地抹上一片。

而那些怕太阳晒坏了她们宝宝的妈妈们,则把"特纳卡"涂满了她们宝宝的脸,像把整整一张黄色面膜贴在了孩子们的脸上,只看见孩子们可爱的嘴、鼻子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除涂在脸上外,妇女、小孩、青年男子也有把"特纳卡"搽在裸露在外面的胳膊、腿上等部位的,既可防治皮肤被阳光灼伤,也可防止蚊虫的叮咬。缅甸人还深信,这种木头和水磨出的液体可以防止粉刺,保持皮肤嫩滑细腻。

由于"特纳卡"有清凉、消炎、化淤、滋润皮肤等功效,缅甸女性不但在脸上搽抹"特纳卡",在身体看不到的部位也大都施用"特纳卡"。

如今,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普及,有些缅甸新潮女性已不再把"特纳卡"抹在裸露的皮肤上了。然而,对绝大多数缅甸人来说,如果哪家的妇女、小孩早上起来没有往脸上抹"特纳卡",他们就会认为这家人太懒,早上没洗脸。

因此,往脸上搽"特纳卡",不仅是缅甸人保护皮肤的一种办法,也是缅甸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般的情况下,未婚的少女喜欢将"特纳卡"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只涂脸的一半,老年妇女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

(作者:panlinhu)

缅甸游记之二:朴实的缅甸人 ▏作者史济荣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到别人厌烦的地方去”。此话没毛病。每个人的周围都有好山好景,也有丰富的人文故事,只不过长期待在其间,已失去了新鲜感。喜欢旅游的人内心都保持好奇心,童趣未泯,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索的欲望。

每当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是以掠奇的眼光四处打量,把一切未曾看到过的景物摄入眼中,摄入相机里,用一张张照片把记忆锁定到永恒。


玉佛寺前的市场,是我最早接触到正宗缅甸人的地方。这个市场规模不小,纵横有好几排摊位,专门向来玉佛寺礼佛、游玩的人兜售商品。

从图中可见,市场比较简陋,货架比较原始,路面没经过硬化,汽车开过便卷起漫天尘埃。图中的小姑娘年纪轻轻就来练摊了,她的长相和装束充满了缅甸情调。

摊位里吃的穿的各类商品倒是应有尽有,让我想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谈到,国家富强的源动力在于商业、贸易。缅甸目前仍处于世界上比较贫穷的国家之列,但有这样的商业意识,奋起追赶,为时不晚。

这是个“卖花小伙”。我的印象中卖花的总是女性,他的出现打破了我的陈腐观念。与国内烧香拜佛的风俗不同,缅甸的佛像前面一般看不到香火,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花瓶,里面插着些鲜花。去礼佛的人常要向佛像献花,用鲜花供奉佛祖,于是催生了卖花行业。献花比点香点蜡烛来得文雅、环保些。

注意他的衣着。上身与我们相似,下身则是典型的缅甸服饰,用一块长布条裹住身子,前面打一个结,男的叫隆基,女的叫特敏。小五告诉我,他在家也常穿隆基。缅甸人一般穿拖鞋,或者光脚(前一图中的男孩光着脚)。

缅甸是佛教圣地,到处都有寺院,逛庙宇是旅游的重要一环。佛教讲究因果循环,有开花才有结果,供奉献花才能求得善果。因此每个寺院外面都有几个卖花人,他们会热心向游客兜售鲜花。看,这位大姐提着鲜花过来了。

这也是卖花姑娘。她手上的那串白色的鲜花,清香浓郁,沁人心脾,非常好闻,加上洁白无瑕的色泽,是献给佛祖最圣洁的礼物。这种花生长在树上,是当地特有的品种,花名小五说过,但我已记不得了,当地有人专门栽种,形成栽培、采摘、串线、卖花产业一条龙。

我们是向这个男孩子买的花,他手上的这两提花,讨价约10元人民币,我觉得值。

后来的旅行途中,更遇到大量的缅甸人,我试图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无奈我是游客身份,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上图是佛塔边守摊的女人,卖鲜花也卖其他商品。就算你不买,她们也热情依旧,笑容灿烂。

这是我从车上抓拍到的“赶牛的女人”。天下起了雨,人和牛都急急地赶路。这张动感十足的照片让我得意了好一阵。

这是在景区门外摊煎饼的女人。这种煎饼似乎国内也有。

头顶着西瓜在市场叫卖的女人。缅甸盛产西瓜,价格便宜。她们将西瓜切开来,顶在头上,在市场、景区里贩卖。注意看,这个竹笾专门为顶在头上设计的。

缅甸女人的头上功夫实在了得。这是在乡下拍到的,这位大嫂戴草帽、顶竹筐,还玩了把“双放手”,真是艺高人胆大。

城里女人也练就了“铁头功”,筐里的货物还不少。

这个练摊小姑娘不知道是没上学还是放假了。

这位小姑娘真是用功,看摊读书两不误。只有她没穿民族服装。

我们还参观过曼德勒织布工厂,这种手工织布的传统工艺,即便在缅甸也已不多见。选一张两个美女聚精会神织布的照片贴在这里。

在蒲甘,去山顶佛塔的路上,有位大婶手拿银色的钵盂向我们走来。小五说,她是在募捐,用于建造佛塔,也有用于救助贫困的。

像这种募捐的形式缅甸很常见,路上又遇到了,但捐与不捐一切随缘。我们的车子一闪而过,没有捐款的意思,她们并不在意,脸上仍然笑容可掬,如春光明媚。

相对而言,男人干的活要轻松一些,有懒惰散漫的倾向。看,这几个大老爷们只是在玩,这是一种类似于桌球的游戏。当发现我在旁观时,他们冲我友好地笑笑。

这小哥俩玩得更远,可惜摩托车不给力,半路出了故障,他们只好推着回去。

当然也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早先,我们也是这样修筑公路。

旅途中遇到的缅甸人都非常地真诚、善良,待人热忱、友好。我还发现,当他们看到我拍照时,马上展示笑容,积极配合,且很乐意合影,似乎合影是对他们的表彰。

佛塔门口,我们向这对小夫妻买了点东西后,我提出能否与他们合影,两口子立即表现得兴高采烈。

图中我身后这一男一女是兑换外币的,相当于国内的“黄牛”。见我要上台阶,他们赶忙过来帮忙。把我抬上后,我感谢他们的方法是一起合影,他们显得很兴奋,似乎比兑换了大额外币还高兴。

这位红衣美女是酒店的前台,我们依依不舍离开酒店时,想与她合影以示谢意,她亲切地一一与我们合影。

在玉佛寺,正好有两位警察巡逻过来,见我下要下台阶,立即上前帮助抬轮椅,我们表示感谢的方式也是合影。两位叔叔很高兴,摆出姿势拍了好几张照片,增进了“中缅两国的友谊”。在欧洲同样是警察帮忙,会婉言谢绝合影的请求,他们说公务员在工作时间不可以拍照。

估计大家已经注意到了,缅甸女人,无论老幼,脸上总涂着一层淡青色的粉末,缅甸人称之为“特纳卡”,是一种植物养肤粉饼。有时也涂在四肢,部分男人也涂。

特纳卡学名叫“黄香楝粉”,由“黄香楝木”研磨而成。小五特地带我们去观看了制作过程。取一段黄香楝木,蘸一点水,在石磨盘上顺时针摩擦,磨呀磨,等磨出粘稠状就可往脸上涂抹了,干燥后变成粉末状。

看,上面就是研磨后的样子。“特纳卡”涂在身上,不仅幽香沁人,而且有防止蚊虫叮咬、消毒祛病、保护皮肤的奇效,还有降温清凉的作用。现代的研究发现,“特纳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涂在脸上有助于调节皮肤水分,减少紫外线的辐射,除美容的功效外,还有防治许多疾病的功能。如在腋下及身上一些不常裸露的部位上抹上一些,可以减轻和除去狐臭、体臭,使身体保持清香。

这一发明充分体现了缅甸人的智慧,他们就地取材,巧妙运用,以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

黄香楝木是上苍赐给缅甸人的圣物,成为他们生活之必备。且这种树木在缅甸并不稀有,或粗或细,或一小段,或一大捆,市场上也到处能买到。

有国内朋友看到,要我买点回来,于是特地叫小五带着去摊位里挑拣了,带了少许回来送人。

黄香楝木不宜久存,但旅途中缅甸人留给我的那种忠厚淳朴、热情好客、诚恳善良的品格,却在我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作者简介 ‖ 史济荣,浙江绍兴上虞丰惠中学老师。致力于文学创作和乡土文化研究,曾创作《丰情惠韵》等小说,主编《丰惠老台门探秘》等书,在网络播音平台上播讲《史说上虞》和《听史老师讲上虞民间故事》。系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