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腋臭有哪些诊断方法图片(腋臭的诊断)

时间:2024-08-31 17:07:3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为什么会患有腋臭?千万当心!这4点都有可能死\u0026#34;罪魁祸首\u0026#34;

为什么会患有腋臭?千万当心!这4点都有可能死"罪魁祸首"!

腋臭也称为狐臭,是皮肤科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这个病一般在夏季比较多发。

它是由于人体局部的大汗腺分泌过于旺盛,而产生较多的汗液,另外也和局部细菌的感染有关系,这个病主要发生在腋下等皱褶部位,表现为一种刺鼻的臭味,可以引起患者本人或者是他人的一种不适的感觉,给患者的人际交往等,带来很大的困扰。

盘点 | 引起腋臭的常见因素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很可能使皮肤滋生大量细菌导致腋臭的症状加剧,如果能保持日常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清洁自身,也可以减轻身体的症状。

遗传因素

腋臭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约占腋臭患者的60%以上,家族中有患病的人,不论是叔叔、阿姨,还是外公、外婆患病,自己都可能被遗传。另外,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患有腋臭的比较多。

年龄段

青春期患腋臭的人数比较多,是因为青春发育期的时候,随着身体的逐渐成熟,新陈代谢也比较旺盛,腋臭自然就比较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新陈代谢逐渐减弱,腋臭的症状也逐渐减轻。

饮食习惯

饮食是影响腋臭发作的因素之一,专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腋臭患者长期吃一些大蒜等口味重的食物以及一些脂肪多的食物,症状明显加重,而改变原先不良的饮食后症状明显减轻

盘点 | 腋臭的自我诊断方法家族遗传

腋臭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自己的家人有患过腋臭的,自己患腋臭的可能性也会很大,遗传性虽然并没有性别差异。

气味

但是临床上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其次还可以从患者身上的气味来进行诊断,难闻的气味是腋臭最典型的特点,因此可以在患者运动过后拿一块干净的布在腋下擦拭一下,闻闻是否有异味,如果有的话很可能患有腋臭,而过多的出汗还会把患者腋下部位的衣服染黄,给患者造成清洁上的困扰。

耳朵

可以从患者的耳朵着手。临床上腋臭患者都会有油耳朵的现象,他们的耳屎会很粘稠,症状较轻的成粉末状,但并不是有油耳朵现象就是患有腋臭,这只是诊断腋臭的一种方法。

腋下分泌物

还可以观察患者的腋下是否有异常的油腻物,是否出现毛发霉变,分泌物粘连的症状。

得了腋臭怎么治疗?

腋臭治疗方法比较多,但是很难达到根除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有两种。

手术治疗

也就是常说的微创治疗,可以在局麻作用下刮除大汗腺来减少臭味,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去除大汗腺,所以只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腋臭但是不能达到根除。

激光的办法

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在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就是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臭,这种办法是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也有缺点就是定期注射,然后费用比较高。

巧用饮食习惯的改变可以巧祛腋臭

一、多吃富含水分的蔬果瓜类,西瓜,冬瓜,橙子等都富含水分,多吸收高纤多水分的食物,可以增加排便速度,将肠胃内的有机物质排出体外,细菌难以滋生,自然可以减低腋臭味。

二、忌吃过多的红肉,红肉及猪肉,牛羊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细菌最喜欢蛋白质,因为可以供给营养给他们。所以本身有腋臭的人,吃的分量就要减少,最好多吃白肉,比如鱼肉,最好一日两餐,每餐三到四两肉就已经足够。

三、忌吃多油,花生,果仁,如果油分太多的话,就会让细菌分解形成体臭,所以油腻的食物要少吃。

四、忌吃有味道的食品,味道浓烈或者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蒜头,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都可以干扰细菌的生长,但是他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所以就腋臭这个问题来讲,虽然在医学上不认为它是一种疾病,但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腋臭患者平时要注意情绪稳定,要长期有规律生活,养成有一个良好的作息、饮食、起居、活动的好习惯,使神经系统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避免内分泌神经失调,减少汗腺分泌紊乱现象。必要时可以借助药物或者手术治疗方式。

关注@妙手医生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

全国2.6亿人都有腋臭!能根治吗?

原来没有狐臭是“变态”!有狐臭才是正常!

医生:狐臭本身并不臭,主要是你做了这件事!

教你三步完成腋臭诊断

腋臭给人们生活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其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空前的认识,但由于目前人们对于腋臭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不能明确判断究竟自身是否患有腋臭,为了方便广大腋臭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现在教您三步全程腋臭诊断。

腋臭判断“三步式”,吹散腋臭疑云

针对较多人怀疑自己有腋臭,又不能准确辨别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三步辨别自己是否患了腋臭:

一、是否有家庭腋臭病史:诊断腋臭要考虑的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有没有腋臭的病史。因为腋臭是遗传性较高的疾病,一般家族中有腋臭患者,那么自己被遗传的几率

较大了。

二、自身情况的审视:要发掘自己的自身情况来诊断腋臭。而诊断腋臭可以通过要观察自己的耳瓣(耳屎)中是否是湿性黏糊性,也有轻度腋臭患者是粉末性。不是说有油耳朵有腋臭,但是有腋臭的基本上有油耳朵。

三、小实验经确认:用一个干净的白色纱布在腋下进行擦拭,在轻微运动后再实验准确。将纱布放在腋下几分钟,拿出闻闻看有没有异味。或者看自己的腋毛上是否有一些发霉变质的分泌物。自己穿过的内衣在腋窝处是否发黄等等,也是诊断腋臭的方法之一。

温馨提示:咨询表示,若以上三种情况得到了确认,则极有可能患了腋臭,若仍是不能确认,建议到较好较好医院进行诊断,确诊后,进行较好治疗,以免腋臭久拖影响身心健康。

被误解多年的假狐臭,其实是腋毛上长了癣

|策划/编辑:小雅 责编:yellow&雅韵 审核:李云

生活中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足癣、体癣、股癣、头癣,但是你听过腋毛癣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惑,夏天穿了白色衣服,腋下区域却经常被“染了”颜色,大多数人会把它当作汗渍,但其实...还有可能是你感染了“腋毛癣”这类皮肤病

现在就找个无人的角落检查你的腋毛!!如果看到腋毛上有小颗粒,凑近一闻有一股“特殊”的异味。咦......

(此处省略一千字)。

一图解千惑

图片来源:文献[1]

那腋毛癣究竟是怎么来的?该怎么处理?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腋毛癣的那些事~

初见腋毛癣

它是由一种纤细棒状杆菌(是类白喉杆菌的一种),引起的腋毛(或阴毛)表浅性角质层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其症状表现为在腋毛或阴毛的毛干上出现黄色、黑色或红色的腊样结节颗粒,以黄色最为常见。这些结节可以是坚硬的,也可以是柔软的,呈鞘状包被毛干,且与毛发粘连较紧,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导致毛发失去光泽、变脆、易折断

通常患处皮肤局部外观正常,但经常多汗,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常伴有特殊气味,偶尔会感到瘙痒。

腋毛癣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因结节颜色不同,可导致汗液呈现不同颜色,将衣服染色。

哪些因素会引起腋毛癣?

● 湿热环境

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为腋毛癣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同时十分适合棒状杆菌生长、繁殖和传播。所以一般在夏季的时候腋毛癣发病率也会比较高。

● 肥胖、多汗人群

肥胖人群,往往会比较容易出汗,汗液累积在腋窝下不能及时蒸发,导致汗液浸渍,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发腋毛癣。另外,尤其是患有多汗症的人群,更为常见。

● 卫生习惯不良

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大量运动或出汗后没有及时清洗或更换衣服都容易引起细菌悄悄“侵犯”毛发。

● 接触了腋毛癣患者的贴身用品

腋毛癣具有传染性,一般为接触性传染,如共穿衣服或共用毛巾等个人用品均可被传染。

如何判断得了腋毛癣?

可根据其症状表现判断。

一看,看其毛发部位附着物、衣服染成不同颜色(有黄有黑有红),偶见腋下少量皮疹且毛发肉眼可见的暗淡无光泽;

二闻,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异味,出汗时会更明显

三拉,受累部位的毛发容易拉断

难以清洗,经常是白费力气,省点劲吧;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参考以下几种相关检查辅助诊断治疗。

细菌培养:可见大量棒状杆菌

病原学检查:染色后革兰染色阳性( )

Wood's灯:可见暗或亮的黄白至黄绿色荧光

怎么应对让人“尴尬”的腋毛癣?

● 懒人掩饰法

a.香水喷一喷,啥异味也能掩盖

b.香体止汗露,保持腋下干燥还留有余香

c.爽身粉擦一擦,清爽又干燥

(以上掩饰法仅供娱乐参考,毕竟治标不治本,如果想要永久摆脱这烦人的腋毛癣还是要参考以下的科学方法)

● 正儿巴经的方法

首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受累的毛发全部剃除干净(但要小心操作,毕竟这个部位的皮肤又薄又脆弱,一个不小心会很容易刮伤)。

其次,剃除后要注意卫生,每天清洗患处(可用硫磺软皂清洗局部),并保持皮肤局部清洁干燥

最后在医生指导下局部外用药物:如外涂5%硫磺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另外,汗多的话还可以外用氯化铝治疗(因为棒状杆菌感染与过度出汗是有关系的,所以说采用这种止汗剂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怎么才能预防腋毛癣?

✔注意个人卫生

平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或大量运动后要及时清洗。

✔控制体重,勤加锻炼

肥胖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平时多多锻炼,可以做一些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当控制饮食。

保持毛发清洁干燥

✔避免接触癣病患者的个人用品,也不要接触和玩弄患有癣病的宠物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类材质衣物。

〔参考文献〕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7.

[2]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P527.

[3]尚进,朱荣欣,程城.等.东北寒区新兵腋毛癣1例治疗报告及防护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46-446.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1年12月17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