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有关狐臭中医古籍推荐(狐臭中医如何解释)

时间:2024-03-29 17:08:0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山西籍收藏家发现隐逸200年医学古籍 记载秘方偏方可用

原标题:山西籍收藏家彭令发现隐逸200年医学古籍

古代皇家御医孤本记载治癌等秘方偏方500余种

2016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家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已经成为了国家意志。

5月21日,乘着《中医药法》即将实施的东风,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一隐逸200年的医学古籍是由山西籍著名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发现的,其中记载了540余种、约650个偏方秘方,能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类怪症(疑难杂症),使人大开眼界。

当天,我国中医药领域和古籍版本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从各自的领域对汪必昌未刊稿本进行了研讨,以挖掘其背后巨大的医学价值、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

彭令在研讨会上讲述该稿本内容特色。

■古籍保护专家鉴定:属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徽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生于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卒年不详。汪必昌在嘉庆年间被选入太医院,任职九年,供奉内廷,时仰天颜,终成御医圣手,专保皇帝健康,并曾在嘉庆皇帝五十寿辰时受到皇帝奖赏,其已故父亲也因其高超医术而获皇上封赏。嘉庆十五年(1810年),汪必昌为谋先人墓穴,请假南归家乡,在临行前根据其平生所学写出《聊复集》一书,同年由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刻而广为流传。

公开出版的《聊复集》有五卷,分别为《医阶辨脉》《医阶辨证》《医阶辨药》《眼科心法》《玉钥集》。而此次发现的未刊稿本有四部分,皆不见于今本《聊复集》之中,这四部分分别是《怪证汇纂》、批注《陶氏杀车三十七槌法》、《针灸论》与《怪症方法》。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占整个稿本的四分之三有余,收录御医整理的秘方偏方540余种、约650个,涉及各类疑难杂症,其中不乏治疗“癌症”、“肿瘤”、“喉癣”(应即喉癌)、“羊癫疯”、“尿血吐血”与“白癜”等的验方。

“所用红格稿纸明显是清代旧纸,这是一册稿本没问题。此册稿本比较接近写样待刻稿,内文涂改的文字,明显不是抄错,而是作者的修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先行在仔细审阅稿本后认为,这册清嘉庆御医稿本价值极大,“它属于孤本,文献价值极高,从版本学上来说,珍贵得不得了!”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先生认定此稿本为清嘉庆御医汪燕亭《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且能明确为汪氏的手书待定稿。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古籍部原副主任姚伯岳教授亦认定此稿本为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该部未刊稿本从其纸张、正文笔迹、与正文同一增补修改手迹和正文内容、增补修改内容等诸多因素综合鉴定,为汪必昌手稿真迹无疑,这是造不出来的”。

■中医药学专家:其中秘方偏方切实可用

84岁高龄的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古籍领导小组成员余瀛鳌,1987年曾任《新安医籍丛刊》(其中包括已刊本汪必昌《聊复集》五卷)编委,并撰写该丛刊《总序》。

专门研究中医药临床文献的余老表示:“清代新安名医汪必昌是一名真正的‘儒医’,水平很高,他整理有治疗怪症方法的稿本,我是第一次见到,非常宝贵,应深入挖掘、继承、弘扬其学术经验。对中医药界来说,只要进一步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它必将成为无穷无尽的宝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冯世纶根据史料查证汪必昌于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凭显著医术被选入太医院,而该册稿本又记载有“我朝嘉庆十四年,广西寿民一百四十二岁”,他推测御医汪必昌最迟47岁(1801年)左右开始动笔,总结前辈名医及其本人治疗怪症(疑难杂症)的经验方法,一直到56岁(1810年)左右才基本完稿,也就是说“这册稿本的撰写至少花了作者九年以上近十年的时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金生指出,这一未刊稿本广泛收集整理了明代后期及其以前治疗怪症(疑难杂症)的各种疗法及偏方秘方,数量巨大。他建议应逐一核查这些偏方秘方,看能否从中发现仅见于此稿本中的疑难杂症治疗新法新方。

国家第四批带徒名老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针灸学院原院长谷世喆教授在看过稿本后说,其中有关针刺取穴和灸法论述中肯、可信、可用,尤其对灸法用艾原理适用症论述颇详,对恶疮、痈疽、惊痫、乳疮、少乳等用法于今也有指导意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原主任樊正伦教授认为,该部稿本文笔流畅,表达清晰,应该是作者博览群书、四处游历并深入研究、考证、实践前辈治病救人的秘方偏方后,收集整理的一部治疗“怪症”即疑难杂症的读书笔记,其间有补注、有心得、有发挥、有创造,十分宝贵。

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对照已公布的此稿本中几个秘方偏方,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武警总队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建国明确肯定御医汪必昌著书诚如其在已刊本《聊复集》之《凡例》末条所言:“无浮文,无余白,一字一句,惟求实学。上保太和,下济民世,非好名泛泛而作也”,其中秘方偏方切实可用。

陈建国认为,《聊复集·怪症方法》未刊稿《目录》第四页所列治疗“乳癌乳瘫”、“治乳癌”与“乳癌初起”的秘方偏方值得深入研究;稿本中用青果、明矾等中药巧妙搭配治疗“羊癫风”的秘方想必切实;所载“西牛黄、真山羊血”等八味中药治疗喉癣的偏方,应该就是治疗现在的喉癌秘方,理应可用。

■御医手稿发现者彭令:比爱好玉石者收得和氏璧还兴奋

那么,这一珍贵的清代御医手稿是如何发现的呢?

“京城杂项收藏家吴先生特别注意养生,与中医世家传人多有交往,获悉我受委托收购御医手稿,便于2017年春节前几日打电话,给我提供了该手稿的转让信息。”彭令告诉记者,在多次说服委托收购方出“重金”购入无果的情况下,他与一位朋友深感机会难得,于是产生了以个人名义凑钱紧急购入的想法,最后采取现款加其他孤本秘籍暂时抵押担保部分后付款的方法,才将这部稿本收入囊中,“这比爱好玉石者收得和氏璧还兴奋百倍呢”。

对于该稿本价值,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部原总经理拓晓堂介绍,晚清御医任锡庚的五十种秘方在2007年时就卖出了200万元,平均每种秘方4万元。如今又过了十年,他预估,一般稿本手稿的价格都至少上涨了10倍,如果以每种秘方或偏方40万元作价,此稿本的市场价能达到2.16亿元人民币以上。

彭令认为,古代御医收集整理的治疗怪症(疑难杂症)之秘方偏方稿本,实质上就是中医药经过“古代首席中医药科学家”(御医)临床反复试验,攻克疑难杂症后,创造的系列治病救人的“中医药科学成果”,凝聚了古代无数中医药名家治疗怪症、救死扶伤的心血。

他明确表示,此部孤品嘉庆御医稿本所产生的经济收入,将主要用于民间珍稀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进一步收集与整理。

“如这册稿本中所记,治疗紫白癜秘方即为三味中药加常见的生姜和醋,治疗(赤白)汗斑仅为两味常见中药巧妙组合,最绝妙的是治疗脸上黑子(黑斑)一味中药即可。又如人体腋下狐臭(胡臭)难治,其中就汇集有秘方四个,均是常见中药与食物组合,或能产生神奇疗效。”彭令说,中医药专家一致认为,以上所列显然切实可用,便于开发推广,所载秘方偏方可以说是字字值万金。

他介绍道,该未刊稿本的内容特色主要在疑难杂症、切实可用与周到细致三个方面。比如其中提到的“竹杠法”,现基本已失传,稿中论述的针灸治疗肝硬化、肝癌、羊癫疯等怪症之法亦极罕见,颇为珍贵。又如“卅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滓,任性饮之”。此偏方或许仅适用某种体质某种病症,但是其切实可行性,却是十分明显的。

稿本中还记载有“东垣治李叔问”病例,《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医学纲目》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也记载了这个病例,但是都只强调丈夫“忌酒肉辛热之物”,而未提及其妻,而该未刊稿本中则明确为“俱忌酒辛热之物”。千万别小看这个“俱”,同样的病症,据以上传世典籍的所载去医治、调理,丈夫“忌酒肉辛热之物”,其妻若不忌口,则可能疗效不佳,甚至毫无疗效。

彭令最后告诉记者,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找到清代御医汪必昌的后人与家族,以及至今散佚民间的其他著作如《伤寒妇科》,同时征集其家谱,以进一步研究这位不一般的御医。(来源:三晋都市报 记者 李尚鸿 文/图)

清宫秘藏珍本医书《种杏仙方》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古代医药图书,大多上承清内府藏本菁华,就文字而言,已有汉文、满文及蒙文等中医占籍,藏品堪称丰富齐备。因历年久藏官阙之中,为皇室秘籍或海内孤本,迄今尚未世人所知。2000年,故宫博物院与海南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其中包括中医古籍善本数十种。

明万历刻本《种杏仙方》一书为清宫秘藏珍本医籍,因版本稀有,故传本甚少。现《故宫珍本丛刊》收入其中,通览其书,所载病例皆为日常易见,涉及内外妇儿诸科,涵盖病理诊治、常用药物、简便验方等方面,是研究古代中医处方学的珍贵史料。

版本款识

《新刻种杏仙方》四卷,明万历十一年金陵周庭槐刻本。一册。黄竹纸封面,线装。版框高19.5厘米,宽13.6厘米。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均有句读。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口注“种杏仙方”四字,版心镌卷次及页码。扉页刻“金谿云林龚廷贤编辑,金陵前山周庭槐刊行”。书前有明万历辛巳岁孟秋觳日大梁进士何出图“刻种杏仙方引”、万历九年(1851)岁次辛巳盂秋,金溪云林山人龚廷贤序。凡例四则。次为目录卷次。

龚廷贤序云:“余窃自信,乃取家大人所传方书而续其余,成医鉴一帙,镌之以便世用。第方多萃味,而宴人僻地,或掏之难,诫杏林遗春也。乃复窃父志,括俚言,切病情,选方择味,类以一二易致者,动疗钜疴,见者奇之,命曰《种杏仙方》。”

卷末刻万历癸末仲春金溪云林山人龚廷贤跋。劝谓世人医药治其已病,不如预防未病,平素在于养生之道,培养身心健康。并附诗一首:“海上仙传秘,人间杏作林。谁知方药简,何谓病根深。守业经三世,回生抵万金。但存斯卷在,不用召医临”。

此书《中国善本书目》子部(医家类)、《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为:《新刻种方》四卷,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金陵周庭槐刻本,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辑撰者龚氏生平与著述

龚廷贤(1522-1619),一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明江西金溪下澌里(今合市乡龚家)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其父龚信,世以医为业,曾任太医院医官,著有《古今医鉴》十六卷,经廷贤整理刊行于世。

龚廷贤年幼时,曾习举子业,屡试不中,遂秉承庭训学医。尝以“古良医济世,功同良相等”自励。故博考历代医书,自《内经》以下,“莫不穷源竟委,拆奥抉疑,贯穿融合,临证设治复以己意”(《金溪县志》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后寻师访贤,更勤于临证,久之贯通医理。诊治遵古而不拘泥,深明五脏症结之源。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都均有建树,尤其擅长于儿科。被誉为“医林状元”、“回天国手”,曾是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据清康熙年《金溪县志》记载,龚氏在河南一带行医,时值开封疫病肆行,“连染于间巷,有阖门病卧者甚众。时医大都因循古法,治而无效。廷贤察其症状,以己意立方,获佳效,全活者甚众,名噪中州。尚书闻其名,荐为太医院吏目”。时“鲁王妃患疾有年,太医治而不效,廷贤诊之,药下而愈。鲁王酬以千金,固辞不授,乃命刊刻其所著《禁方》(即《鲁府禁方》)一书行世,又画其像礼之”。志书中称赞他“志在济世,不以技鬻声利”,遂名动京师。

龚廷贤一生行医,勤于著述并传承医术,所著书凡十数种,至今为人传诵。今存者有《济世全书》八卷、《云林神毂》四卷、《万病回春》八卷、《寿世保元》十卷、《种杏仙方》四卷、《鲁府禁方》四卷、《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六卷、《小儿推拿秘旨》三卷、《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六卷、《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十卷等。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万病回春》与《寿世保元》两书取材广泛,选方切于实用,在国内及日本、朝鲜刊印和流传最广,它从理论上分析病理、症状和治法,并附有方剂及数百味药性歌诀。迄今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有:《万病回舂》清经纶堂刻本、清善成堂刻本;《寿世保元》清康熙六年大业堂刻本、清道光九年广顺堂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苏州老桐石山房重刻本及满文抄本。

内容选介与医方特点

《种杏仙方》之所以珍贵,并非版本流传稀有,而在于此书所载之医案辞浅旬俗却医理深奥,论证析源多有独到之处。所例医案逐次说明病源、病象、诊断、治疗和处方,其中汇集了不少民间医方中的精粹,以及各种外治膏药的配制和劝善良规四十歌诀。本书切于民间实用,在古籍医方的延存与借鉴中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此书是按内外妇儿诸科及急救用方分类汇辑,卷中所涉内科49种、外科31种、妇科9种、儿科6种。每门首为歌括,概述病源。各门下列常用效方,每方下详载药物、剂量、炮制方法、治法禁忌等。其内容以上述诸科分为四卷:

卷一:中风、伤寒、(附伤风)、瘟疫、中暑、中湿、脾胃、伤食、痰饮、咳嗽、喘急、哮吼、疟疾、痢疾、泄泻、霍乱(附青筋),呕吐、翻胃、欬逆、吞酸、诸气、痞满、胀满、水肿、积聚、五疸、补益、痼冷(即阴证)。

卷二:失血、出汗、眩晕、癫狂、五痫、健忘、邪崇、不寐、头痛、须发、耳病、鼻病、口舌、牙齿、眼目、咽喉、结核、心痛、腹痛、肋痛、腰痛、疝气、脚气、脾痛、消渴、浊证、遗精、淋症、小便闭、大便闭、痔漏、肠澼、脱肛、腋臭、诸虫。

卷三:妇人、经闭、崩漏、带下、种子、妊娠、产育、产后、乳病、小儿、惊风、疳疾、癖疾、小儿杂病、痘诊、痈疽、瘰疬,疗疮、便毒(附鱼口疮)、疳疮、杨梅疮、臁疮、疥疮、癣疮、癜风、诸疮、杖疮。

卷四:折伤、金疮、破伤风、汤火伤、虫兽伤、中毒、诸骨骰、救急、附日用杂方,附经验杂方、金铃法、造酒法、春雪歌。

《种杏仙方》一书属于单验方集,故流传很少。其特点为:一,它以收集民间偏房、验方、单方为主,收方1000多首,其中含有大量珍秘的中医药方。但也夹杂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方剂。二,书中各方多系一、二味中药组成。偏房或验方中所用米类,豆类、果类、姜蒜、油酒等皆为日用所食之物。三,书内集方原则,效方皆出自平昔试验有效者录之,民间相传之方亲验者录,未验者虽近理固合之。四,药有奇罕、价高、不易取得间或猛烈峻攻之药不予收录。由此可见,书中所集虽以单方、品少、实简为特点的小型方剂,但是却汇集了龚氏多年搜集的经验效方。另外,本书中诗歌赋颇多,歌括用韵多以方言人韵,显示出“括俚言”的特点,且文旬简练,格调活泼,颇具文采,实为龚氏著书的一大特色。尤其他编辑文献审慎择方的严谨性和尊古而不拘泥的科学态度,是其医书传承至今的准绳。

《种杏仙方》的不同版本,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又两种:一,《新刊种杏仙方》四卷,明刻本(残),藏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二,《新刊种杏仙方》四卷,明龚廷贤辑。日本庆安三年(1650)室町通鲤山町小岛弥左卫门刻本,四册。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夏天腋臭让人尴尬,中医教你自制茶饮,从此和腋臭说再见!

珍珍@活法儿

三伏暑热,公交、地铁、电梯这样相对密闭的环境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要是遇上身上散发异常臭味的人,真是有苦难言。如果是汗臭还勉强能接受,要是遇上腋臭,简直能憋死人。

我想,闻味儿的人难受,散味儿的人心里也不好过,谁愿意让人嫌弃呢,还是得想办法调理啊。

汗臭与腋臭的区别

汗臭

汗臭是一股酸臭馊味,只有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不像腋臭的异味是持续散发的。汗本身并没有气味,其中水分占了99%,但在出汗后高温潮湿的皮肤表面,与细菌混合才产生臭味。最常出现汗臭的部位为腋窝、脚部、腹股等细菌容易积聚的地方。

腋臭

腋臭有一股野狐之气,所以也叫狐臭,非常刺鼻,味道也较强烈,是由腋下大汗腺分泌,而且是持续发散的,在出汗后更明显。

腋臭有遗传性,若父母都有腋臭,则小孩有八成机率会被遗传,若父母仅一人具有,仍有五成机率会有腋臭困扰。而且腋臭也受荷尔蒙、情绪等因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体味,也会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压力大时,加重腋臭程度。

腋毛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异常油腻物或伴有粘黏的液体,衣服上容易有淡黄色的痕迹。

另外,许多有腋臭的人都是油耳朵(耳屎湿性黏粘糊性),还因汗腺过于发达而多汗,经常是汗臭腋臭同时并存。

汗臭:虚热汗多

汗臭是因为出汗太多,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前胸等,属热象,多因肝虚内热或心经有热。除汗臭,讲究个人卫生很重要。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水或洗澡换衣服是避免汗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洗澡后可以在腋窝处拍上爽身粉,腋毛多的人要勤剔腋毛,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细菌繁殖。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食疗,或找有专业的医生调理体质,减少出汗。

肝虚内热

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胁,热邪郁积在体内,迫使津液循经出于腋下、腹股沟等,夜晚要比白天出汗多,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脸色无光泽,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调理宜滋阴,柔肝,清热。

取红枣10枚,乌梅7克,浮小麦15克,用纱布包包好煎煮,加糖调服。每日1次,连喝半个月。

心经有热

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冲,薰蒸心液从腋下溢出。腋下频频出汗,烦躁,口干喜欢喝水,如果神情不安时出汗加剧,多有心气不足的现象。调理可常饮莲心黑豆小麦汤,以清热、养气血为主。

黑豆30克,浮小麦15克,莲子心2克,一起煮水喝。莲子心专门入心经的,清心火,引热下行,搭配黑豆补肾滋阴、补血,清热解毒,浮小麦止虚汗,养心安神。

腋臭:气血不和

在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狐身候》提到:「人有气血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小儿多是乳养之人先有此病,染著小儿。」狐臭的原因一是遗传,二是生活习惯导致气血不和,加重腋臭。

湿热黄汗

多因过食辛甘肥腻致湿热内生,又或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以致湿热郁积体表,而诱发或加重腋臭。特点是腋窝汗出黏热,色黄散发臭味,还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粘马桶等。调理应清热利湿,养血通滞。

冬瓜750g(连皮)、鲜荷叶1张,加清水2500ml煮一小时,当茶频喝。冬瓜连皮一起清热祛湿效果更好,配上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荷叶,能减少暑热,又能排出湿热之毒,有助于促进气血畅通。

阴虚内热

常见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的人,即便戒除肥甘厚味的饮食,吃一些清热利湿功效的食品,腋臭也没有改善。这种情况主要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阴虚内热,腋下散发臭气,多汗,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失眠,大便干结,平时可能伴有脾胃问题。调理应养阴,清热,敛汗,推荐生地黑豆水。

枸杞5g、生地3g、黑豆30克,加入锅中一起煮水喝。养阴清热,滋肾补血,对阴虚内热所致口渴咽干,烦热、多汗有很好的作用。

腋下清新小妙招

绿豆薄荷,天然止汗

腋臭除食疗、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自己做一些止汗剂。

将绿豆粉炒至微焦,并加入少许薄荷粉末,来取代痱子粉,洗完澡待皮肤干爽时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用,可减轻皮肤搔痒及红肿,将其少量轻扑于腋下,不但能立即减少汗量,更可藉其清热利尿功用来清除体内多馀湿热。

如果觉得麻烦,那就买藿香正气液用吧,藿香正气液擅长祛暑湿、解表祛湿,而且味道也有助于芳香化湿,这个对腋臭真的有用,每天早晚用棉球占湿了擦腋窝,当天就能感觉到味道淡很多。

香皂去臭,或有奇效

每日早上,洗净腋部擦干后,用一块香皂,最好是手工皂,将皂面稍加湿润,轻轻涂抹患处,即可保证全天之内无臭味,效果奇好。

如果运动前这样做,可保证在出大汗的情况下,也不致出现腋臭。腋臭比较轻的人,只要坚持每天抹一两次,几个月后就会好,或着至少保持一二周内不用涂也不发臭。腋臭重的人就需较长期地坚持。记住切勿用碱性过强的洗衣皂涂抹,会伤皮肤。

仙草炖鸡,暑夏调补

仙草鸡特别适合夏季调补,对湿热或虚火引起的腋臭都有益。仙草具清热消暑功效,再配合鸡肉能补气益脾,不伤脾胃又可清热利湿。

【食材】

土鸡1只,仙草干2两,红枣6粒,枸杞20粒,盐适量

【方法】

1、将土鸡洗净、去除内脏,放入陶盅里。红枣洗净,用刀子在每一粒红枣边缘稍微切开,也放入陶盅里。

2、仙草洗净,放入另一个锅里,加入跟仙草同高的水量,煮约30钟,仙草的味道都释放出来後,把仙草渣滤掉,留下仙草汁备用。

3、将仙草汁、枸杞也放入陶盅里,一起炖煮约1~2个小时,等鸡肉完全熟透并入味,最後再加入调味料即可上桌食用。

作息规律,饮食甘淡

作息正常且规律运动最能改善体内气血和谐,对于改善腋臭是最佳秘方。同时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因辛辣与肥腻荤腥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也容易造成脾胃负担,影响体内气血和谐。

多食用甘淡食物,例如:薏苡仁、鲫鱼、绿豆、冬瓜、赤小豆、豆腐白萝卜、马齿苋、白菜等。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