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草药典狐臭(本草狐臭液)

时间:2024-08-18 15:29:23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这种灰堆堆里扒出来的药竟然能治这么多病

人人都知伏龙肝是从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取下后,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后得到的,有止血止呕吐的作用,类似的药材还有百草霜,但你知道还有一种矿物药是从锅底下的灰堆堆里找出来的么?而且这种药用来治疗小儿疱疹,除狐臭颇有奇效。

说起这扒灰,《红楼梦》里描写贾府里的老奴才焦大整天无所顾忌地喝得烂醉如泥,喝完后嘴巴还不干净,数落主子们每日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宝玉听闻便去问王熙凤爬灰是什么意思,反而被劈头盖脸的数落了一番。这爬灰是有什么个意思,如此上不得台面,最终还导致焦大因口无遮拦落得满嘴填粪呢?

辞书里说这“爬灰”乃是指与儿媳妇发生不正当关系的意思,但为何有如此说道呢?有说法是指在灰上爬行,会导致膝盖污染变脏,所谓污膝者污媳也。

另一种更生活化的解释是这样的,旧时候总有修锅补盆的修补匠,修补锅盆的时候选择熔点较低的锡作为焊接剂,使用的时候免不了会落下些星星点点,为了节省开支,修补匠在空闲间隙就要掏扒拉炉底的灰,寻找散落的锡块,而扒灰么就是找锡,锡与媳谐音,便如此寓意公公与儿媳通奸。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个宝贝药并不是炉灰里的锡块,而是在银铺里的烧银炉底下。银溅落到炉底,不仅有细碎的银两,还有我们的主角,炉灰与银生成的沉积物——密陀僧。

中药男神李时珍说它可以治诸疮,消肿毒,染髭发,除狐臭。《本草经疏》说:“密陀僧感银铜之气而结,故其味咸辛气平,有小毒。现代研究表明密陀僧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铅。

对于小儿水痘,将密陀僧研磨成极细的粉,加香油调敷于水痘上,三至五天即可治好。

对于狐臭的话,取一热乎的馒头切开掺上密陀僧粉,趁热夹在腋下,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祛深色疤痕的话,可以选用密陀僧、白芷、生白附子各等量研磨为细粉,宝宝霜调匀,每日早晚在疤痕上各抹一次,稍微按摩,一段时间后,瘢痕即会淡化。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密陀僧的其他用法:

遗精:密陀僧3克,五倍子3克,海螵蛸4克,共研极细末,每晚临睡时用少许涂在阴茎龟头上。

痤疮:用密陀僧、赤石脂、雄黄、樟脑、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片适量,共研极细末,加入75%酒精300毫升。装瓶密封3天即可。用时将药液充分摇匀,棉签蘸药涂擦,早晚各1次。

酒糟鼻:密陀僧60克,玄参、硫磺各30克,轻粉、白蜜适量,调成糊状,早晚各搽1次,每次在患部搓擦5分钟。

白癜风:密陀僧、硫磺、枯矾、雄黄、蛇床子各6克,冰片3克,研细末,凡士林调涂患处,日1次。

阴囊皮炎、湿疹:密陀僧、青黛、硫磺、滑石各等份,为细末,香油调涂。

手足癣:密陀僧、赤石脂各120克,研细末,生桐油150毫升,调匀备用。每日擦3次,或晚上敷药于患处。

褥疮:密陀僧10克,蜂房6克,冰片2克,研细末,凡士林调膏外敷。

痔:密陀僧细末6克,明矾、芒硝各30克,开水600毫升冲化坐浴。

复发性口疮:密陀僧3克研细末,醋调漱口。另密陀僧10克,白芷6克,共研细末,蛋黄油调擦,见效迅速。

中药古今研究:木香

一、典籍摘要

1、《本草撮要》:功专调气散滞,得黄连治滞下;得槟榔治下焦气滞;得橘皮、肉果、生姜治腹间滞塞冷气,功效捷速,煨熟实大肠。

2、《本草从新》:治一切气痛, 中气不省,耳卒聋闭,呕逆反胃,霍乱泻痢,后重癃闭,痰壅气结,癖症块,肿毒,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杀鬼物,御瘴雾,去腋臭,健胃宽中,醒脾消食,开郁安胎。香燥而偏于阳。

3、《本草乘雅半偈》: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

4、《本草经集注》:主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治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行药之精。

5、《本草蒙筌》:气劣气不足能补,气胀气窒塞能通。和胃气如神,行肝气最捷。散滞气于肺上膈,破结气于中下焦。驱九种心疼,逐积年冷气。药之佐使,亦各不同。破气使槟榔,和胃佐姜橘。止霍乱吐泻,呕逆翻胃;除痞癖症块,脐腹胀疼。安胎健脾,诛痈散毒。和黄连治暴痢,用火煨实大肠。辟瘟疫邪,御雾露瘴。

6、《本草衍义》:专泄决胸腹间滞塞冷气,他则次之。得橘皮、肉豆蔻、生姜相佐使绝佳,效尤速。

7、《本草易读》:生用理气,煨熟实肠。磨汁用。手少阳三焦药也。疗一切气滞,止诸般气逆。九种心痛,积年冷气。调后重之痢泄,除反胃之呕逆。 癖症块之结,癃淋胀痛之 。治霍乱而疗温疟,除毒物而杀鬼物。

8、《本草择要纲目》: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积年冷气,温疟蛊毒,女人血气刺心,和胃泄肺,行肝经气。

9、《得配本草》:入三焦气分,通上下诸气。止九种心痛,逐冷气,消食积,除霍乱吐泻,破癖症块,止下痢后重,能健脾安胎。君散药则泄,佐补药则补。痘出不快者,用之更宜。

10、《雷公炮制药性解》:主心腹一切气疾,癖症块,九种心疼,止泻痢,除霍乱,健脾胃,消食积,定呕逆,下痰壅,辟邪气瘟疫,杀疟蛊清物。宜生磨用,火炒令人胀,形如枯骨,苦口沾牙者良。

11、《名医别录》:治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杀鬼、精物、温疟、蛊毒,行药之精。

12、《药笼小品》:三焦气药,疏肝和脾。治一切气痛,九种心痛,泻痢后重。

13、《玉楸药解》:止呕吐泄利,平积聚癥瘕,安胎保妊,消胀止痛。木香辛燥之性,破滞攻坚,是其所长。面煨实大肠,生磨消肿病。

14、《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其用有二:调诸气不可无;泻肺气不可缺。

15、《大明本草》: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泄泻,痢疾健脾消食,安胎。

16、《珍珠囊》: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泻肺气。

17、《本草纲目》: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故上焦气滞用之者,乃金郁则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淋,肝气郁则为痛,故下焦气滞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18、《药品化义》: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

19、《医学入门》:木香苦辛健脾胃,气积霍乱并疟痢,专宽胸腹散肺痰,消痈治疝行肝气。

20、《药性论》:治女人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几种心痛,积年冷气,痃癣症块,胀痛,逐诸壅气上冲烦闷。治霍乱吐泻,心腹疠刺。

21、《日华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羸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

22、《本草发明》:木香苦辛,调诸气之要药也。故凡胸腹中壅滞及冷气,经络中气滞痰结,皆用之,正谓调诸气也。惟寒气滞气为宜。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愈创内酯等;还含有木香烯、单紫杉烯有机酸、氨基酸、胆胺、木香碱等。《中国药典》规定:含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1.8%;饮片不得少于1.5%。

2、作用:本品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松弛气管平滑肌、利尿、抑菌等作用。

陈寅恪和钱锺书为何都撰文讨论“狐臭”问题?

钱锺书、陈寅恪喜谈秽亵事。这个判断,凡熟悉钱陈的人都大体认可。《围城》里方鸿渐海外归来,到中学演讲,开口即是鸦片梅毒,钱锺书《容安馆札记》涉此类事极多。陈寅恪也有这个趣味。记得有则学林掌故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朱延丰参加毕业考试后,陈寅恪问朱延丰考得如何,延丰以为还不错,陈笑曰:“恐不一定。当时还准备一题,后觉恐较难,故未问,即中古时老僧大解后如何洁身。”延丰未作声,另一学生邵循正回答:“据律藏,用布拭净。老僧用后之布,小僧为之洗涤。”陈初闻未语,后深表赞许。虽属学林掌故,但此类事放在陈寅恪身上一般不错。其它如“杨贵妃入宫时是否处女”,也是陈寅恪专门谈过的问题。陈寅恪《论再生缘》起始即说自己少喜读小说,“虽至鄙陋者亦取寓目”。钱锺书和陈寅恪均是中国大学者中喜读小说之人,而小说叙述最不忌繁杂芜秽,他们共同的趣味可能由此产生。

《容安馆札记》

狐臭的雅称“愠羝”,钱锺书、陈寅恪都专门谈过此事。《围城》里有个细节:

唐小姐坐在苏小姐和沈先生坐位中间的一个绣垫上,鸿渐孤零零地近太太坐了。一坐下去,他后悔无及,因为沈太太身上有一股味道,文言里的雅称跟古罗马成语都借羊来比喻:“愠羝。”这暖烘烘的味道,搀了脂粉香和花香,熏得方鸿渐泛胃,又不好意思抽烟解秽。心里想这真是从法国新回来的女人,把巴黎大菜场的“臭味交响曲”都带到中国来了,可见巴黎大而天下小。(《围城》第6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钱锺书后来在《容安馆札记》中又多提此事,并引述了许多西文资料。他读马提亚尔(Martial)讽刺诗提到形容薇图斯蒂拉(Vetustilla)丑状时说:“气味类母羊之夫”,并引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七《腋气》条考“狐臭”当作“胡臭”,即《北里志》所谓“愠羝”。还指出胡侍《真珠船》卷六袭之,认为“吾国古人正亦以羝羊为比”。然后引梁山舟《频罗庵遗集》卷十四《直语补证‧狐骚》条,标出《山海经‧北山经》中曾说:“食之不骄”后的注认为:“或作骚,臭也。”并说梁玉绳《瞥记》卷七也有同样的说法。钱锺书同时又引《杂阿含经》卷四十天帝释败阿修罗一段中异仙人所说偈言:“今此诸牟尼,出家来日久。腋下流汗臭,莫顺坐风下。千眼可移坐,此臭不可堪。”钱锺书还提到《别译》卷三中有:“我身久出家,腋下有臭气。风吹向汝去,移避就南坐。如此诸臭气,诸天所不堪。”钱锺书同时指出《春渚纪闻》卷一中说黄山谷曾患腋气,还说钱饮光《藏山阁诗存》卷十二《南海竹枝词‧之五》有个自注:“粤女多腋气,谓之‘袖儿香’,媒氏以罗巾拭腋送客,验其有无”,同时引俞蛟《潮嘉风月记》说:“纽儿儿肤发光腻,眉目韶秀,惜有腋气。遇燕集酒酣,辄熏满坐,往往有掩鼻去者。独周海庐与昵。余拈《黄金缕》调之曰:‘百合香浓熏莫透,知君爱嗅狐骚臭。’海庐大惭。”钱锺书认为,汗臭最难忍,他再引孔平仲《谈苑》史料:“余靖不修饰,尝盛暑有谏,上入内云:‘被一汗臭汉熏杀,喷唾在吾面上。’”钱锺书最后抄出希腊诗人关于腋气的史料。(本段借用“视昔犹今”新浪博客《容安馆札记》释读文字。此君将《容安馆札记》全部释读并公之于众,功莫大焉!)

《寒柳堂集》

1937年,陈寅恪有一篇幅名文《狐臭与胡臭》。陈寅恪认为,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若所推测者不谬。”(《寒柳堂集》第14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陈寅恪最后结论是“胡臭”一名较之“狐臭”更早且正确。他同时指出,考论我国中古时代西胡人种者,止以高鼻深目多须为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当注意腋气。

陈寅恪此文一个明显特点是不引常见书中的史料,而专引中国医书,如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另外涉及崔令钦《教坊记》、何光远《鉴诫录》。

《狐臭与胡臭》初刊于1937年,钱锺书1938年由法国归来,按常理推测,钱锺书应该读过陈寅恪此文。《围城》1947年在上海初版,书中提到“愠羝”,后《容安馆札记》中又搜罗相关史料,但没有提到陈寅恪的文章,凡陈文引过的书,钱锺书一概不提,似乎是有意扩充陈文的史料,同时特别指出《辍耕录》卷十七《腋气》条已考“狐臭”当作“胡臭”,此论与陈寅恪看法相同。这个顺手的史料中可能暗含一点对陈文灵感和原创性的评价。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