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有狐臭是胡人(有狐臭是胡人引起的吗)

时间:2024-08-17 10:28:32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胡人为何“姓胡”?“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鬍",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有狐臭正常,没狐臭才是“变异者”?狐臭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在人潮拥挤的地方就会有味道感人的“腋来香”,让人感到十分的不适。这时就有人认为,狐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甚至有的老人说,狐臭其实与接触过狐狸有关。

其实经过科学研究后证实,有狐臭是正常的,没狐臭才是“变异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狐臭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让人尴尬的“腋来香”

狐臭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狐臭又叫腋臭和臭汗症,往往是因为汗液排出过多,且汗液当中的脂肪酸会更浓,最终在经过皮肤表面的时候,就会与细菌接触分解,最终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可见,狐臭本身与人类的汗腺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是说接触狐狸之后沾染上的。

至于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狐臭的味道和狐狸肛门配出的其为类似。

莫名背锅的狐狸

人体有许多的汗腺,其中小汗腺几乎遍及人的全身,通过小汗腺排出的汗液一般是无色无味的弱酸性物质。

而狐臭是源于大汗腺的,大汗腺一般在腋窝、肛门、腹股沟等部位都有分布,其导管相对于小汗腺来说更加短直。

大小汗腺

大汗腺排出汗液的同时,会排出大量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但是由于人的腋窝十分隐秘,通风性又非常的差,就使得这些脂肪酸很容易在腋下的“温床”当中发酵腐败,最终散发出臭味,产生所谓的狐臭。

大汗腺分泌脂肪酸

可见,狐臭的产生与大汗腺息息相关,而大汗腺是每个人都有的。至于为什么会表现出差异,主要是因为大汗腺在不同个体上的位置、数量都有明显的区别。

日本的学者曾经针对大汗腺做了专门的研究,最终得出,狐臭患者的大汗腺数量明显更多,并且在表皮下的位置更深,大汗腺腺管数量也是一般人的3倍左右。

狐臭的产生原因

而当学者深入研究和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人类的祖先其实都有狐臭,甚至说在那时,有狐臭的才被认定为自己人,没有狐臭的反而都是“变异者”

原始人

狐臭基因“人人都有”

根据科学家的观察,人类应该在原始人时期就有狐臭了,并且那时人类的毛发比现在还要旺盛,给了脂肪酸更好的发挥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人人都有狐臭,而大家蹲在一起都臭烘烘的,就不会感觉到奇怪了。

甚至说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狐臭都被当成了一种自己人的标志亦或是特殊的“体香”。如果按照非洲起源论的说法来看,人类后来走出非洲之后,向着各个大陆进发,从而接触到了不同的环境。

从前大家都有狐臭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变异的位置正是16号染色体。有了这种变异之后,大汗腺的功能明显减弱,从根源上解决了狐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狐臭的人才是真正基因变异的。

研究显示这个突变基因主要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当中占了95%左右,在华北中原地区的人口中占了99%以上。

基因发生突变

实际上大家在中国,可能会觉得患有狐臭的人是异类,但这种情况在国外其实非常常见。比如与咱们肤色不同的白种人,可能就只有10%的人狐臭基因发生了变异,黑人则更少。并且哪怕是亚洲人,日本的狐臭患有率也高达16%。

狐臭在全球很常见

所以,如果感觉到自己有狐臭其实也不必过分担忧,可以去咨询医生,在得到明确指导之后,勤换衣物,少摄入高热量食物就可以了。

而且许多外国人为了对抗狐臭,经常会使用止汗剂或者香水,这些东西都可以起到除臭的效果。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臭上喷香依旧很臭,但是也算是改善了一些。

可以使用专用的止汗剂

值得一提的是,狐臭之所以在中国总是被视作异类,甚至有时候会遭受很大的歧视,实际上与咱们的历史文化有关系。

中华文化当中的“狐臭禁忌”

咱们在上文中提到,自从人类祖先走向世界各地之后,来到中国的那一部分人就因为适应气候等原因,发生了基因变异,将大汗腺的功能削弱了许多。

在这样长此以往的累积之下,保留住原始基因的人并不多,狐臭在中国,尤其是汉人聚集的中原地区就十分少见了。

中原地区的划分

因此,在文化习俗当中就产生了一些有关狐臭的禁忌,尤其是在谈婚论嫁的时候。

以陕西省为例,古时候陕北人十分相信“穷不扎根、臭扎根”,所以在娶亲之前,会特别询问对家有没有“狐臭遗传史”。

资料显示,“榆林地区男婚女嫁,要查清门色,即对方家族或本人有无狐臭史”。延安市旧社会“讲究不同有狐臭的人、吹鼓手结亲”。洛川县男女择偶,有不与狐臭者订婚的禁忌,有“违者族人不准同宗祭祖,俗名‘分户’。”

陕北民俗

除了陕西省之外,像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江苏省等地都有这种隐性规定,可见那时的人对狐臭确实非常介意。

而之所以会如此抗拒,主要是因为狐臭在古代医学界被认为是一种可遗传、会传染,需要忌讳的疾病。

就连当时的名医孙思邈都认为,狐臭会传染,而且治疗非常难,他曾这样说过,“生臭者难治,为人所染者易治,然须三年醋敷矾石散勿止,并服五香丸,乃可得瘥,勿言一度敷药即瘥,止可敷药时暂得一瘥耳。”

不止如此,古代的一些医生还认为狐臭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尤其是像孕妇、小孩儿等,很可能因为闻到了狐臭而患上其他的病症。

药王孙思邈

其次当时的社会存在“夷夏之防”的观念,简单来说社会上还是比较排斥汉族和胡人通婚的。虽然后来在不断地同化之下,人们看起来都差不多了,但是咱们在前文中说了狐臭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所以当时很多人就将狐臭作为区分胡人和汉人的依据。

胡人

毕竟在夷夏之防当中,可是有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所以有狐臭的人更是会遭到歧视和区别对待。甚至有说法认为,狐臭的“狐”字就是用来指代胡人的。

陈寅恪认为“狐臭”一词“本由西胡种人得名”,本应名“胡臭”,后随着时代发展而改为“狐臭”,所谓:“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

胡人与汉人之间长相有区别

最后就是中国人自古行事,就有很多避讳。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重大的祭祀活动,不仅要避讳女子的生理期,甚至将狐臭也划分到了污秽之气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患有狐臭的人都会被视为污秽之人。

总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中,人们对狐臭的偏见确实非常严重,其中包含民族歧视等多个原因。

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在现代是应该被摈弃的,所以如果大家在闻到狐臭味道的时候,不要表现得特别夸张,伤害到他人的自尊。

不要表现的过于夸张

不过许多学者也认为,中国人的狐臭变异基因应该就是在这种狐臭禁忌的影响下保留下来的,表示这种禁忌虽然不科学,但是确实对保证人口质量起到了作用。

并且历史已经是过去了的事情,我们再去苛责意义也不大了,更重要的是在充分理解狐臭产生的原因后,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它,对待身边有狐臭的人,宽容一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每一个都有生理缺陷,王昭君因此改变命运

古代四大美女美则美矣,但却个个都有鲜为人知的生理缺陷,这些缺陷在当时来看可以说是连狗都嫌弃,那么为什么拥有这些缺陷,她们却依然能被称为四大美女?而她们的缺陷又分别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美女们的缺陷。

首先要说的就是有沉鱼之称的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可以说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漂亮的女人,但就是这样的顶级大美女也有缺陷,这个缺陷在现在来看根本没什么,可在当时却被人颇为诟病,那就是心疾。

所谓的心疾,按照现在来说就是有点心脏病的意思,在我们现代人来看,不过就是气血不足,身体太过虚弱,可放在古时候,心疾可就是了不得的缺陷了,王公贵族的小姐们还好,但要是放在寻常女子身上,简直会被人嫌弃死。

因为那时候的老百姓们看待一个女子,讲究的不是女子多么漂亮,而是身体健康,好生养,最好是既能下地干活,又能把一大家子人伺候好,自己还嘎嘎能生,这样的女子才是在寻常百姓家里抢手的,而那时候又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人就算再喜欢漂亮女人,也奈不住他老娘不同意,就这样,当时还在村里的西施虽然生了一副如花的容貌,但却没一个男人敢娶,毕竟身为老百姓,不可能娶一个天天拿着手帕捂着心口,看起来虚弱的不行的病秧子当老婆。

为了掩盖这一缺陷,西施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往自己脸上涂抹大量的脂粉,使自己因为心机苍白的脸变得红润一些,看起来有气色,然后在心疾发作的时候,用手帕掩盖住嘴唇,只把红润的面庞露出来,这样一来,别人就只会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而注意不到她的缺陷。

这一行为还被一名同村的女子学了去,她看西施那样弱柳扶风的人,只是皱皱眉,用手帕捂住嘴咳嗽几声,就能吸引全村男人的注意,而她膀大腰圆的,却没人喜欢,身为女子她也想获得异性的好感,便学着西施的样子,也跟着拿手帕咳嗽,结果自然招来一大批的嘲笑,因为她忽略了人家西施逆天的颜值,而自己却丑的一批这个残酷的现实,她这样不仅不让男人心生怜惜,反而让人厌恶,这也是东施效颦的由来。

西施除了这一缺陷外,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她有一双大脚丫,当初范蠡在寻找进贡给吴王夫差的美女时,第一眼就注意到西施的美貌,认为这样的女子简直是天赐的宝物,但是当他的目光下移到西施的脚上时,却叹了口气,连说了好几声可惜可惜。

这其中的缘由便是西施长了一双和她的脸极其不匹配的大脚丫,古时候,对于女性脚的审美是十分畸形的,认为最好的脚一定是小脚,三寸金莲更是当时所有贵族小姐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才有了缠足的陋习,所谓的缠足,就是在女子刚刚几岁骨骼还在发育的年龄,用一层层的布将脚包裹起来,长久以往,被布包裹住的脚就会停止生长,变成所谓的小脚,那时候女子出嫁时要是一双大脚不仅要遭人嘲笑,还会受到婆家人的嫌弃。

裹脚这一陋习在宋朝达到了顶峰,而在西施所在的战国年代还不太明显,只有皇室大臣的女儿们才有这一习俗,而自小就长在乡野的西施,自然是没有裹过脚的,不仅没裹过脚,自身的脚还比一般女子要大些,因此这个缺陷就会格外的明显。

因为实在舍不得西施这张脸,和心疾一样,范蠡也想出了掩盖西施大脚的方法,那就是命人给她打造一双高跟的木屐,上面做了很多巧妙的设计,使人穿上之后可以显得脚特别小,然后在让西施穿上长裙,只露出一部分脚,其余的都用裙摆遮住,另外,西施穿的长裙也很有讲究,尤其是裙摆处,不仅设计的飘飘若仙,还秀满了各种各样的山花野草,更是缀满了珠宝和小铃铛,这样一来,大家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西施的裙摆处,而忽略她脚的大小。

说完了沉鱼西施,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便是落雁王昭君了,王昭君的缺陷其实和西施差不多,和现在很多人追求直角肩一样,古人的审美也是如此,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夸张,但也是以肩直为美,而王昭君却生了一副塌肩,塌肩比溜肩还要严重,因为肩膀太过塌陷,看起来就会头身比极其的不协调,使整个人的形体看起来都怪怪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缺陷,才导致了王昭君最终遗憾的下场。

王昭君是平民出身,因为生了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被选秀入宫,按理来说,即便王昭君的形体上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奈不住人家的脸长的好看,这样的美人自然会受到皇帝的宠幸,但实际上,王昭君不仅没受到任何恩宠,反而在后宫中沉寂数年都没见过皇帝一面。

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一张画像,在古代皇帝选秀是一个大工程,那么多的女人都被送到皇宫,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但皇帝日理万机,不可能天天坐在女人堆里看看哪个女人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皇帝便命令画师为这些女子画像,这些画像在经过专业的人层层筛选后,才会被呈递到皇帝面前,最终哪个人能入了皇帝的眼,就靠着这一张画像了。

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很多秀女都会贿赂画师,想让画师给她们画得漂亮一点,当时负责画像的画师是毛延寿,此人十分的贪财好色,这些秀女的行为刚好对他的胃口,然而王昭君却不屑与此,不仅不给他任何贿赂,甚至一句奉承话都不曾说,毛延寿见惯了很多秀女谄媚的样子,再见到王昭君这样的女子自然会恼羞成怒,不仅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真实的还原出来,还刻意的加重她的缺陷,将她的肩膀画的更塌了,皇帝选妃不仅是容貌,仪态也十分重要,被刻意丑化的王昭君的画像自然入不了皇帝的眼,甚至在海选时就被刷掉了。

就这样,拥有倾城之貌的王昭君就被埋没在深宫中,成为一名普通宫女,直到匈奴想要大汉的一名公主来和亲,才被发掘出来,当时汉元帝不想让公主到苦寒之地受苦,便让一名宫女替代,当时很多宫女都不愿意,这时候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到匈奴和亲。

在出塞那天,或许是为报画像之仇,王昭君特意给自己穿了一件大红的斗篷,又在衣服下面垫了一层厚厚的垫肩,使自己的塌肩立马变成了标准的直角肩,再加上斗篷又十分的宽大厚实,上面还点缀了白色的羽毛,这样一来,彻底掩盖了昭君塌肩的缺陷,而她的美貌也得以大放光彩。

艳红的婚服,本就绝美的容貌在画上精致的妆容,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惊艳了所有人,汉元帝看见昭君的那一刻,心里的后悔如黄河水奔腾一般,这样绝色的美人,竟然自己连见都没见过,而如今却便宜了那些蛮夷,在盛怒之下,汉元帝直接把毛延寿杀了,而昭君也算为自己报仇了。

在四大美人中,只有昭君远嫁,离开自己的国家和故土,虽然匈奴王对昭君一往情深,颇为宠爱,但是王昭君依旧思念故乡,苦寒之地自然滋养不了这样娇弱的美人,最红昭君郁郁而终,一代美人终究是香消玉殒。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完了西施和昭君,下面我们来说的便是拥有闭月之称的貂蝉,和其他美人不一样的是,貂蝉这个人物并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而这个名字也多是出现在后世的小说中,一些史学家认为她的原型是董卓的一位爱妾任洪昌,还有一种说法是吕布手下一名大将的妻子杜氏。这个问题这里我们不做深究,主要来讲的便是她的缺陷。

貂蝉的缺陷也是形体上的,西施是大脚丫,昭君是塌肩膀,而她的则是小耳朵,虽然小耳朵在如今来看是小巧可爱的意思,但是在当时,小耳朵可谓是厄运的代名词。

自古以来便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耳朵大的人有福气,如果耳朵大耳垂又厚的人那就不仅仅是有福气了,而是贵气了,具体可参考一些佛像,那些神佛哪一个不都是耳垂到肩膀上,因此作为反义,小耳朵的人便是没有福气,甚至有克夫的传言,因此貂蝉的小耳朵在当时是颇为诟病的。

和前面两位美女一样,为了掩盖自己耳朵小这一缺陷,貂蝉在耳饰的挑选上下足了功夫,挑选的耳环都是大而长的,造型也是十分的夸张,常常以流苏和一些动物羽毛作为装饰,这样别人在看到她的时候,只会注意到她漂亮的耳饰,从而忽略了她的小耳朵。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作为四大美女压轴的一个,杨贵妃的颜值自然不用质疑,如果不是她生得实在太美,也不至于唐明皇到了抢儿子老婆的地步,甚至因为这个大美人天天沉迷声色,不理朝政,最终差点覆灭了大唐王朝,但就是这样一个堪称红颜祸水的大美人,也有生理缺陷,而她的生理缺陷也十分让人难以启齿,以至于其他三个大美人在她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杨贵妃的生理缺陷不是别的,按照当时的说法是身有异香,但其实说白了就是有狐臭,狐臭这个缺陷有先天遗传的原因,也有杨贵妃自身的问题,先天原因是因为杨贵妃有一半的胡人血统,而胡人大多数有狐臭,而杨贵妃自身的问题便是太过丰腴。

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而杨贵妃作为大唐美人的代言人,自然也生了一副丰腴的身材,该有肉的地方都有,这样的身材虽然让唐明皇痴迷不已,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夏天的时候太爱出汗了,一出汗就更加加重了狐臭味,为了解决这个缺陷,杨贵妃便十分的热衷泡澡。

她泡澡有一个专门的澡堂,也就是长恨歌里提到的华清池,这个华清池是唐明皇专门给杨贵妃修建的,里面都是饮用的温泉活水,杨贵妃又在里面加入了个各式各样的花瓣,为的就是借用这些花瓣的香气来洗掉自己身上的异味。

这样做短时间是有效的,但她也不能天天在水里泡着,因此杨贵妃便随身携带香囊,这些香囊里装的都是味道极大的香料,因此当人们一走进她的时候,闻见的便只有香囊的气息,但若是哪天不凑巧了,也会闻到奇怪的味道,这奇怪的味道便是狐臭掺杂着香料的味,也就是所谓的身有异香。

当时因为唐明皇对杨贵妃大肆宠爱,导致举国上下都不重生儿重生女,而杨贵妃的言行举止也都成为了宫里女人的风向标,看杨贵妃佩戴香囊她们也跟着争相效仿,殊不知人家还有特殊气味。

以上就是四大美女的缺陷,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便是大美人也会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她们都做到了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缺陷完美的掩盖住了不说,还颇具另一番风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