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的基因是什么(狐臭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时间:2024-08-05 16:43:51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狐臭是怎么产生的?科学证实:有狐臭正常,没狐臭才是“变异者”

天气一炎热,拥有着一副姣好面容、迷人身段的莉莉,却特别害怕出门,更不敢在人多的时候挤公交车。

上班时更是小心翼翼的,因为自己汗湿的腋窝总会发出难闻的气味,深怕旁人察觉到而表现出厌恶的样子。

为了掩盖自己身上浓重的臭味,莉莉想尽了各种办法,依旧无济于事。只要一出汗,恼人刺鼻的臭味就散发出来,在公众场合更是显得非常尴尬。

后来莉莉才知道身上这种怪味,在医学上被称为“臭汗症”,俗称“狐臭”。

事实上,生活中像莉莉这样受狐臭困扰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分泌旺盛的年轻人,更是狐臭的易发人群。

对于这种刺鼻的体味,老一辈人这样流传道:是因为自己或家里人曾经无意间碰到过狐狸或者摸到过狐狸后才被传染上的。当然了,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为什么人类会有“狐臭”?

由于人腋窝处的这种刺鼻的体味,很像狐狸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狐臭”,不过其发生跟是否碰到或摸到过狐狸可是没一点关系。

狐臭其实是一种体臭,在出汗时气味尤其浓烈,这种恼人的怪味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知道,人体身上大大小小的汗腺多达数百万个,主要分为两类:小汗腺和大汗腺。

其中小汗腺几乎遍布全身,大约占汗腺的九成,一般在手掌、足底、面颊这些地方。小汗腺排出的汗液是无色无味的弱酸性物质,主要成分是水,几乎没什么味道。

大汗腺(也被称为顶浆腺),主要集中分布在腋下、胯下、腹沟处等,排出的汗液除了水之外,还含有各种蛋白质和脂肪酸。

其实多了这些物质,分泌出来的汗液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味道。

然而别忘了,我们人体表面的细菌数量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像腋窝这种部位褶皱多,通风不好,还有许多腋毛,更是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如此一来,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分解后,生成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发酵腐败后散发出一种辛辣刺鼻的臭味,也就是“狐臭”。

简单来说,这种刺鼻的怪味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汗腺的分泌物,而是汗水太多,体表的细菌把汗水给“弄馊”了。

看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一脸疑惑,汗腺人人都有,细菌每个人身上也有,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狐臭呢?重点来了!

没狐臭的人都是“基因变异者”

其实在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确实人人都有狐臭,可以说,在当时有狐臭的人才是正常的,没有狐臭才会被人家笑话。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资料记载,大约在2000代以前,人类祖先从热带非洲走向温带亚洲,在进化演变过程中,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一个“掌管”大汗腺分泌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变少,小汗腺成为排汗的“主要角色”。

这便意味着,体表细菌的生长条件也变差了,人体的“清爽基因”横空出世。因此,没有狐臭的人其实都是“基因变异者”。

而这个突变基因人群大多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当中就占了95%左右,这个“清爽基因”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摆脱了被怪味困扰的命运。

我们的邻居韩国,大约有90%的人也是这个基因突变的受益者,而日本人运气相对差点,只有84%的人是“基因突变者”。

在欧美国家,大多数人仍然保留着人类祖先身上这个十分原始的味道,仅有10%的白人以及0.5%的黑人没有狐臭。

倘若有机会接触到外国人,你会发现他们身上基本都有一股浓浓的香水味,大多数是为了掩盖身上那股令人不太愉悦的异味。

此外,有日本学者对狐臭做过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有狐臭的人和没有狐臭的人都要大汗腺,但是在数量、质量以及位置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有狐臭的人群,大汗腺都特别发达,分泌功能比较旺盛,数量显著多于没有狐臭的人,而且在表皮下的位置也比一般人要深。

或许还可以这样理解,狐臭者的基因更接近祖宗,只是在时代文明的变迁里,让这种气味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异味。

狐臭会传染吗?怎么消除?

狐臭其实不具有传染性,却有明显的遗传性,与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相关, 一般来说,家里人有狐臭,下一代出现狐臭的概率也大一些。

科学研究发现,有湿润耳垢的人,更容易产生狐臭,这是因为耳朵和腋窝一样,都含有大汗腺。

在我们国家,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狐臭,从而导致国人很在意狐臭的味道,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想方设法地去消除,甚至有的人会因此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而在发生概率较高的西方国家,他们认为有狐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不当做一种病。

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前尚未发育成熟,没有分泌功能,故而不会发生狐臭。而到了青春期,大汗腺结构发育完整、数量增多,狐臭也就散发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没有狐臭,长大却有的原因。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根除狐臭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手术,不过狐臭除了来自腋下,身体的其他地方也会散发出体味,想要奢求一点体味也没有,目前是不太可能了。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少吃刺激性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异味。

--END--

为什么一个人耳屎湿也易狐臭?30000年前东亚一个基因突变了

很多人喜欢掏耳垢,用火柴、棉签或挖耳勺在自己耳朵里捣来捣去,那种惬意,别提有多舒服了。

在成都,更是有专门的采耳人为人掏耳朵,已成为成都文化的一部分。外地人尤其是老外,很多人去成都都要专门体验一下这种“酸爽”的感觉,一位名叫邓禄普的英国女士在成都学习期间,第一次掏耳朵时,感觉“刺激又兴奋”,还有一种“愉悦的颤栗”,另一位加拿大人波特则形容,(掏耳朵)就像在公共场所解皮带。

然而,如果你对耳垢有足够的了解,你恐怕就再也不敢对自己的耳朵这么放肆了,尤其是中国人,用棉签掏耳朵可以说非常危险,这源于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基因上的一个重大不同。

耳垢,俗称耳屎,学名耵聍,是人类及哺乳动物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与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主要由死皮、毛发及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组成,主要成分是脱落的皮屑,即角蛋白,占60%;长链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占12%到20%,胆固醇约6%到9%。

以上数据来自2004年发表在牛津学术上的一份研究,有趣的是,该研究指出,如果把耳垢放在滤纸上,15%的可能会在周围浸出一个油脂环。

是不是和你的经验完全相反?谁掏出的耳屎放在纸上会浸出油来呢?只怕一个几百斤的大胖子都不可能吧。

这就要说到我们前文所说的,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形成耳垢基因上的不同了。

耳垢分为湿性和干性两种,湿性耳垢为黄褐色到暗褐色的黏性物质,干性耳垢为灰色至棕褐色的碎性物质。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决定耳垢干湿的,竟然不是你的饮食或生活习惯,而是你基因中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

并且湿性耳垢为显性遗传,干性耳垢为隐性遗传,科学家们已确定了一个特定基因负责人体耳垢的干湿。这个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中部的第538码位,称作ABCC11,湿性耳垢对应鸟嘌呤(G),干性耳垢对应腺嘌呤(A),表达为蛋白质时则分别对应了甘氨酸与精氨酸。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一个碱基的变化,就决定了你的耳垢是干的还是湿的。

通过对这个基因的追踪,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耳垢原来可能都是湿的,在大约3到5万年前(约2000代前,人类学和遗传学上通常使用25、20或15年为一代)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基因突变,导致干性耳垢的出现,由于比湿性耳垢多了约1%的相对适应性,干性耳垢就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了。所以至少在耳垢上,东亚人比西方人要先进1%。

由于耵聍腺是一种顶泌汗腺,和腋窝、乳晕、肛门和会阴等处的大汗腺一样,并且都与ABCC11基因表达相关,因而湿性耳垢的人更易有狐臭,乳腺癌发生率也显著更高。日本一项研究就发现,896名就医的狐臭患者中,有860人都是湿性耳垢。

而这次基因突变被认为来自东亚,之后干性耳垢随着混血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是湿性耳垢,而东亚人则大多是干性耳垢。演化的最后结果,可能是干性耳垢完全取代湿性耳垢,狐臭可能也会越来越少。

其中日本人湿性耳垢者约占16%,白人则高达90%,而黑人更高达99.5%——这也证明了干性耳垢基因起源于东亚,因为黑人与黄种人的混血,确实比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要少得多。

而在中国,华北汉族湿性耳垢比例不足5%,东北为10到15%,福建汉族为20%,广东汉族达35%,台湾原住民在70%以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接近90%。

看到这里,耳垢的来龙去脉你应该已经彻底搞清楚了,那么耳垢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好是坏,能不能时常清除耳垢呢?

耳垢既然存在于人体这么多年这么多代,当然就是一种好东西了,它可以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抑制真菌生长,比如研究就已发现,耳垢可以降低多种细菌的活力,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很多大肠杆菌的变种,有时降低高达99%。当然,也有研究称耳垢会支持微生物的生长,不过主要是一些共生菌。

存在即合理,耳垢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当然就不宜时时刻刻掏之而后快,事实上人体自己已建立了陈年老耳垢的清除机制。这就是在人类下巴运动,包括咀嚼、说话、打呵欠等的辅助下,耳道内的上皮细胞会像传送带一样,不断将耳垢移向外迁移,并带走耳道中出现的任何颗粒物,其速度和指甲生长的速度差不多。这些耳垢到达外耳道口后,会因为人体的运动而自然掉落。

所以掏耳朵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会带来风险和危害。

一些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这样做风险很大。欧美人家中棉签是必备工具,这是因为他们的耳垢大都是湿性的,棉签可以吸收油脂将其带出;而东亚人耳垢是干性,用棉签反容易将耳垢推到耳道更深处。

即使如此,美国耳鼻喉学会专家也不建议清除耳垢,因为经常清除耳垢,会导致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更多的耳垢。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掏耳朵会上瘾,越掏耳垢越多 ,耳朵越痒,到最后就只好不停地掏,这就是腺体受到刺激,分泌了更多的耳垢。而你转移注意力,根本不要管它后,慢慢地耳朵就不会痒了,也不会觉得有耳垢影响自己了,这就是耳朵的自洁系统在起作用了。

掏耳朵还有其它方面的很多风险,比如:

掏耳朵用力过猛,可能导致耳膜穿孔,甚至并发中耳炎;

耳道皮肤娇嫩,掏耳器具容易导致损伤;不卫生的器具,也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尤其是多人共用的掏耳器材,风险更大,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甚至引发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掏耳垢容易将耳垢推到更深的地方,滋生细菌,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衰退。最好不要用棉签,大多数东亚人都是干性耳垢,棉签很难掏出来,只会推得更深

另外,长期使用入耳式耳塞或助听器,也可能阻止耳垢从耳道中的自然移出,导致耵聍栓塞,引发耳鸣、耳闷、耳痛及听力损失。

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导致耳道不适、疼痛甚至栓塞,正确的姿势是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鉴于东亚人干性耳垢的体质,如果有轻微不适,也可用耳匙轻轻刮擦,让耳垢碎裂掉出,但切不可用力过猛,或图舒适经常掏,反而形成更多耳垢。

有狐臭的才是地球人,没狐臭的都是X-man

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请捂好口鼻,再继续看。

不管自己臭不臭,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部关于狐臭的血泪史。

有人要戴双层口罩,才能勉强支撑着完成患者腋下大汗腺的修剪手术;有人高考因为味儿太大,被同考场的考生投诉,第一门考完后,被单独安排在一个和大家相隔2米的特座;有人从初中开始不敢上体育课、不敢流汗、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不敢谈恋爱;有人在地铁上被熏到几乎昏迷,只能提前下车……

发射宇宙冲击波的,要数贴身肉搏的NBA。疯狂吐槽对方的体味,成为篮球运动员们乐此不疲的休闲活动。

姚明在NBA的第一年,最怕遇到有味道的对手,只要对方抬起手臂,自己的身形就要矮上几分。

小皇帝詹姆斯又叫“香香公主”,有球员说他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球技、而是体味;石佛邓肯,不止一次被投诉味道很大,但死不悔改。

以至于前篮网大前锋白巧克力贾森·威廉姆斯在回忆录中专门辟谣,NBA球员是很注重个人卫生和形象的,赛前赛后、平时训练都会大量使用除臭剂。有些球员即使不上场,在场边坐着也会喷一喷。

可恶的是欧洲球员,一个个味道大得惊人。有一次他防守一个欧洲的大个子,对方刚一抬手,腋下就散发出一股死老鼠的味道。

MIP丹尼·格兰杰表示赞同。那年打完世锦赛,气急败坏的格兰杰第一时间发推抱怨,欧洲球员熏得自己要死掉了,严重影响了发挥,让杜兰特拿了得分王。

看到这里,你发现问题了吗?

对了,那就是关于狐臭的羞辱,几乎全部发生在白种人与黑种人之间,基本不关黄种人什么事。

这是什么原因呢?

只有东亚人才是X-man

人类的远祖,都是有体味的。因为人是高级动物,只要是动物,就需要通过腺体分泌体味来吸引异性,完成繁殖,其中汗腺是最重要的外分泌腺体。

人类的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只有主要分布在腋下、腹股沟、生殖器和乳晕的大汗腺,其分泌物和体表细菌作用后,生成不饱和脂肪酸,才会产生强烈的体味。

就跟下水道的臭味一样。污水本来没有味道,是在下水道沉积发酵后,才会出现恶臭。

几十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有一路小纵队来到东亚。为了适应东亚的温带气候,某条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减少,从而摆脱了尴尬的体味。

又经过几万年的遗传优化和物竞天择,没有狐臭的基因在东亚逐渐稳定下来。东亚族群,尤其是中、日、韩、朝四国,成为几乎没有狐臭的变种人,X-man就此诞生。

放眼全球,只有30%的棕色人种(大洋洲地区)、10%的白色人种、0.5%的黑色人种,没有体味。也就是说,除了东亚四国的少数派,地球上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那你要问了,为什么中国和日本有狐臭的人要比韩国多呢?

这一样要回到人类大迁徙来看。

前面说过,没有狐臭的X-man是非洲智人在东亚一支的后裔。中国西南部民族、以及日本土著,也就是阿伊努人和琉球人,他们的祖先是非洲智人的另外几个分支,这几支的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异,体味保留了下来。

你想想,南方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是不是有味道的比较多?

又比如,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大多没有狐臭。因为印第安人是大约1.2万年前,冰河时代的东北亚人踩着白令海峡的冰桥,来到美洲的,他们也带着X-man的基因。

最后想说的是,有狐臭的人不要自卑,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有内味儿,但大家都活得很好,自己注意清洁止汗就行。

没有狐臭的人,也不要鄙视有味道的。也许他们也很痛苦,只是不知道怎么解决,你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看看,也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祝大家都能享受炎炎夏日的乐趣!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