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乳腺基因 狐臭基因(有狐臭基因)

时间:2024-07-23 14:52:08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问医生:为什么下身和乳房也有狐臭?

问:

我妈妈有狐臭,我也有,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9岁时,我去医院做了切皮手术,但20岁时又复发了。我不得不涂药来抑制气味。现在我发现我的乳头和下身也有这样的气味,尤其是月经前一周,气味特别浓。请问狐臭能治好吗?根治治疗后会遗传吗?

答:

臭汗症俗称“狐臭”。人体汗腺有两种: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小汗腺分布于全身皮肤,顶泌汗腺则分布于腋下、乳晕、外阴、肛门等多毛或有皱纹的地方。有些人的汗腺发达,尤其是顶泌汗腺,能分泌浓稠的汗液,在温暖、潮湿、密闭的环境中,细菌很容易繁殖。细菌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并产生难闻的气味。顶泌汗腺的发育和分泌受性激素的影响,因此该病多见于年轻人。乳房受刺激和月经周期的变化可能加重症状。而且,狐臭是可以遗传的。父母都有狐臭的人,80%都会遗传。如果父母一方只有一个有,遗传的几率是50%。即使手术切除汗腺也不会改变遗传倾向。

治疗原理是减少或消除顶泌汗腺的分泌,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的生长繁殖。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勤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忌烟、酒、浓茶,少吃或不吃葱、姜、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手术根除乳头和外阴顶泌汗腺是不必要的,并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咨询皮肤科医生,长期使用外用止汗剂和抗生素软膏,或者局部涂抹一些外用药物来杀菌止汗,减少细菌繁殖和发酵。

“基因编辑”,人类的福音还是潘多拉魔盒的再现?

提起基因编辑,关注诺奖的肯定会想到2020年10月,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女得主;不关注的则可能想到了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毋庸置疑,任何科技的进步,都为将人类提供更高更广的空间,尤其是这项价格比较“亲民”的基因编辑技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基因编辑这项技术。。。

基因编辑的两位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1.她们共同发现了基因技术中最先进工具: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2.利用该技术,人类可以精准地修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而且,和以往的技术相比,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廉价。

简直低廉到任何一个实验室都可以做,比如我都做过crispr/cas9,并设计了全基因组敲除多个基因研究的实验(目前正在进行中)

这项技术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此我们治疗疾病有了全新的手段,过去遗传性疾病的治愈成了一种可能,并且也可能为治疗癌症提供工具。

当然,也包括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基因编辑人类胚胎的也蠢蠢欲动(比如贺建奎)。

一,什么是基因编辑,基因编辑能做什么?为什么会被授予基因编辑呢?

在开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下基因编辑

大家都知道,生物的性状本质上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的基因变化会造成很多差异。

比如,有的人爱吃香菜,有的人不爱吃香菜,会觉得香菜有一股肥皂味。

而其背后的本质是人体的一个基因发生了一个位点的突变。

那么,如果我们可以控制这些位点,岂不是就可以改变这些性状了?

答案正式如此。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想着如何编辑基因,当然,也研究了很多手段。

最原始的是天然变异。

基因复制并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会随机发生变异。这成为了很多时候我们获取基因变异的天然办法。

比如我们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无论是雄败还是其他杂交材料,本质上都是基因变异,是一种在未搞清楚负责基因的时候利用基因变异来进行人工优化的做法),我们的各种家养动物,都是利用天然变异来进行的。

后来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引发基因变异的办法。

比如用紫外线或者X光诱变。

比如用化学物质诱变。

甚至还有用太空技术诱变的。

这些技术的好处是可以使得基因变异,但是缺点是不可控制,往往是随机变异。

后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前进,人们寻找到了新的基因编辑技术。

比如锌指核酸酶,比如TALEN,这些技术让基因编辑更加快速了,也更加精准了。

不过,还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而本次获得诺奖的CRISPR技术,则是一种非常优越的技术。

首先,CRISPR是什么?

其实,这是几个单词的缩写,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中文名是“常见回文重复序列簇集”

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人类拥有的,而是来自于微生物

CRISPR/Cas9其实是天然存在的,大家知道微生物可不像人类这么有完善的抵抗能力,所以经常受到各种外源的基因影响,比如各种病毒可以直接干掉微生物(如噬菌体等),甚至有的微生物可以直接从其他微生物中获取DNA让自己变性(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天然转基因——基因水平转移)。

那么,微生物一定有一套自己来调整和控制的办法,或者说,微生物一定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在21世纪初,其实已经知道了这套系统,也就是细菌可以用CRISPR系统来防御病毒攻击。

不同生物有不同的CRISPR系统,这个系统也有不同的策略,但是大家发现,有一个叫做CRISPR RNA的分子是其中的关键,不过当时人们大多不太感兴趣,毕竟那个年代,克隆,干细胞都是大火的东西。

相比于人类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微生物往往是单细胞,所以它们更容易受到外来基因的攻击。

比如典型的就是病毒可以入侵并攻击微生物的基因。

微生物为了应对外来攻击,发展出了一套系统,就是利用CRISPR系统来切割入侵的基因,从而避免其影响自身

而本次两位诺奖得主就是研究CRISPR系统的,她们共同发现了微生物应对入侵基因的关键因子:tracrRNA、CRISPR RNA 和Cas9 蛋白。

而Charpentier就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这是因为她本身是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她特别好奇链球菌基因组是如何产生这个调节性调节RNAs及其位点识别机制。2008年获得了该细菌产生的所有小RNAs的序列,并进一步找出了一种比较特殊的RNA,当时称作trans-activating CRISPR RNA(tracrRNA)。

进一步,Charpentier和另一位诺奖得主Jennifer A. Doudna一起探索了tracrRNA发挥功效的方式,最后找到三个核心组件:tracrRNA、CRISPR RNA 和Cas9 蛋白。

这三者可以将入侵的DNA切割,然后降解。

那么,这给科学家一种提示,我们可不可以用这套系统来切割其他基因组呢?

于是她们尝试了在其他生物中进行研究,发现果然可行。

CRISPR可以切割DNA,然后让DNA发生损伤。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趁机把我们想要编辑的部分导入进去。

进一步,所有生物都拥有的修复系统会把基因组修复。

而这个修复的过程,会“错误”地把那段我们编辑的部分一起当做自己的DNA进行修复。

于是,我们就实现了基因编辑。

这种编辑,有一种“狸猫换太子”的感觉。

而这套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编辑能力,几乎能编辑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正因为如此,一问世就马上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此外,这套系统非常的廉价,可以让全世界的实验室都使用,于是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努力,让基因编辑成功走入了千万家。

二,基因编辑有什么作用呢?

最基础的应用就是应对疾病。

比如狐臭,这是一种让人比较讨厌的难言之隐,然而其本质上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个突变扭转,于是就治疗了狐臭。

再比如癌症,很多时候,癌症是和基因有关的。

典型的就是乳腺癌,有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导致乳腺癌发生几率提高几倍。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还因为检测到了这个基因变异而把自己的乳腺切除。

不过有了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把这个基因突变扭转回来,从而降低乳腺癌概率。

而更为夸张的是,这个基因编辑,为人类改造自身提供了强大的武器。

大家看到各种科幻电影,各种各样的改造人类。

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

那么有这套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基因编辑或者导入人体,实现人体改造。

比如贺建奎就冒天下之大不韪,用这套系统,编辑了受精卵,并让宝宝生下来,引发了全球的震惊。

由于基因编辑技术非常简单,一个无任何生物背景的人,培训几周都可以成功操作基因编辑。价格也十分低廉。

所以这套技术,可能会带来全民性的基因编辑,因此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甚至未来大家想象的改造人类,设计人类都有可能。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未来,我们要利用好基因编辑,同时避免基因编辑滥用的风险。

干耳屎,湿耳屎,腋臭,乳腺癌之间有神马关系?

腋臭,俗称“狐臭”,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腋窝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辛辣刺鼻臭味。

网上流传着一个名为Lee Sean的知乎用户发表的X-Men理论:话说2000代以前,我们曾曾曾...(此处省略600字)曾祖辈走出热带非洲,进入亚洲温带以后,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所以,我们没有狐臭的统统都是变种人。这个突变基因发生在东亚,因为出汗变少,更加适应温带的寒冷气候,有遗传优势,所以经过4万年的自然选择,去除狐臭的突变基因在东亚反而成了多数,在中国人当中95%是X-men,在华北中原地区的人口中99%以上是X-men。因此在中国,X-men才是多数,狐臭反而成了极少数。

有调查显示,腋臭在我国汉族人群的发病率为6.41%,蒙古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腋臭发病率分别为8.52%和15.5%。但歪果仁就没咱们如此般幸运了,其中高加索人和非洲人高达50-100%的人患有腋臭。怪不得日本人觉着西方人闻起来很臭很臭很臭,看!图!黄色的土地上都生存着我们东亚人呀呀呀~

图:去除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狐臭型,黄色=突变型)

我们统计了2500例个体的self-report腋臭发生率,其中12%有腋臭发生。

既然谈到腋臭,不得不提起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分为湿性耵聍和干性耵聍(OMIM 117800),在人种和民族之间有差别。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湿性耵聍在欧洲和非洲裔美国人分别占95%和100%,南亚和中亚占30-50%,东亚只有5-20%。其中日本人占15%,汉族人占10%,朝鲜人占5%。而我国汉族北方人的发生率最低,只有2%,这和腋臭的发病率很相似的。

我们统计了2500例个体的self-report耳屎类型,其中19.8%是湿性耳屎。

ABCC11,rs17822931决定腋臭与耳耵聍表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在人体有可见表现的单核苷酸位点。2005年,Yoshiura等首次发现这个SNP是湿性耵聍的决定性因素。而腋臭和耵聍变型紧密相关已有75年的历史了,早在1937年有研究报道过耳耵聍形态与腋臭的联系,即腋臭患者耳耵聍多伴湿性耳耵聍,而无腋臭的正常人耳耵聍多为干性。

目前为止,国内关于ABCC11基因与腋臭发病的相关性的研究仅有2篇,其中一篇,对腋臭患者及正常人ABCC1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822931等位基因型进行了检测。作者发现所有腋臭患者ABCC11的等位基因型均为GG或者AG,而正常人等位基因型均为AA。下图为在Chinese family中的研究结果:

从病理学角度分析,耳耵聍腺和腋部大汗腺均属于顶泌型腺体,二者组织学及病理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可进一步解释并证明耳耵聍与腋臭的密切关系。在日本腋臭患病人群中湿性耵聍的发生率达到98.7%,而干性耵聍主要分布在东亚人群中。

以上这些数据并不是无道理,种族之间的差异早已被发现。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数据里(http://hapmap.ncbi.nlm.nih.gov/cgi-perl/gbrowse/hapmap24_B36/)得知,ABCC11上的rs17822931这个点等位基因G的频率,欧洲人群中为0.875,而中国人群中只有0.049,Ohashi等认为这真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瞬间感觉生为“”变态“”的我们,好!幸!福!

说了这么多感觉“”变态“”的我们的好幸福,但Lee Sean先生又说了,中国女生的“飞机场”也是变种X-men的超能力之一?想要老婆奶水足,一定要娶狐臭的女生!乳腺和泌乳能力直接相关啊,亚洲产妇奶水不足的发生率,显著大于西方产妇,这也是去除狐臭的基因突变造成的!额额额...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1/4,死亡率占女性癌症的15%。世界各地的乳腺癌发病率,由于受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差异。西欧(96.0/10万)和北美(91.6/10万)等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南欧(74.5/10万)和南美(52.1/10万)的一些国家为中发区,亚洲(27.0/10万)和非洲(46.1/10万)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咦,有木有发现这发病率和腋臭、耵聍有点相似哦)。原来,ABCC11这个基因除了和耵聍、腋臭有关,和乳腺癌也是有联系的。

研究表明,ABCC1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并已经建议作为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在日本人中,湿性耵聍的女性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在高加索女性中并未观察到这种关联性。

Anyway,飘小编认为,了解科学,总会给我们带来神秘和惊喜。如果,每个人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的基因了如指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一切都变得不再是问题。美好的生活从关爱自己的DNA开始,啦啦啦~

关于腋臭,目前为止,已经有文献证明腋臭与ABCC11这个基因密切相关。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