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脚气狐臭口臭(狐臭脚臭口臭)

时间:2024-07-17 09:30:20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洪纬读《身体的气味》︱“隐疾”给人带来多大伤害?

洪纬

《身体的气味:隐疾的文化史》,陈桂权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184页,36.00元

封城的日子里,你最希望做的却无法立刻实现的事情是什么?我的愿望是能够和朋友们线下聚聚会,去图书馆翻翻书,看看博物馆,逛逛水族馆……总之,就是走出方寸之间,回到大千世界。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愿望。而一旦进入人群,我们便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闻到千奇百怪的体味。

关于人体散发出的气味,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著名的个人哲学思考录——《沉思录》中向读者发问:

遇到患有狐臭的人,你会生气吗?

遇到患有口臭的人,你会生气吗?

你怎么善待这样的麻烦?

这位皇帝认为这些气味是很自然的东西,人类应该理性对待。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要对这个问题做到理性,谈何容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不知不觉会充分调动全身的感官系统探知对方,包括嗅觉、触觉、听觉、视觉乃至味觉。大家对汗臭和脚臭都不陌生,它们给我们的嗅觉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令人相当不快。倘若遇到有严重狐臭或口臭的人,这种刺激感可能会更加强烈。

俗语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狐臭和口臭并不引发疼痛,仅仅是给交往对象带来一些感官上的“麻烦”,它们是否能被归为“病”类呢?在《身体的气味》中,作者陈桂权博士将它们归为被称为“隐疾”的一类疾病。在现代习惯用语中,隐疾多指性病,事实上,在古代它所指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凡涉及隐私或者难言之隐的病症都可计入其中,而那些表征不明显的病症和问题也可用隐疾来指代。陈博士在《身体的气味》中着重讨论了几个当下比较敏感的主题:狐臭、口臭、性病和脚气病。

作为一位非医学史从业研究人员,作者没有囿于医学史的内史范畴,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层面,吸纳了众多明清笔记小说、当代小说和逸闻轶事,畅其旨趣。阅读该书时,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隐疾给当事人生活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展露无疑。用这些史料来探讨隐疾文化史最为恰当不过,也是书写一部大众史学读物的巧妙之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引发狐臭的原因认识不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传染病,抑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譬如,唐代医家孙思邈便认为得狐臭有天生与传染两种途径。这些传统观念或曰医学理论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伴侣的选择。四川省凉山诺苏人认为狐臭具有遗传性,与这些“病患”联姻被视为大忌。在成都市,相亲过程还有这么一个阶段:男方托人到女方家中去看门户,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待嫁女子叫到身边来坐,闻闻有无狐臭。

在婚姻不自由的年代,女子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子则享有相当不同的待遇,婆家对媳妇不满意,要么休妻要么纳妾。其实在古人的现实生活中,休妻、纳妾并不是由着男人的性子来。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便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浪荡子龙光因妻子有狐臭想纳妾,妻子同意,可惜老爹不允,龙光便与妻舅串谋,害死了亲爹。

史学家黄永年说,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异族骂为畜生。出于对异族的偏见与歧视,汉文化将腋气与“胡臭”联系起来,进而再将“胡臭”变成“狐臭”。这种叫法延续至今,根蒂是歧视异类的文化隐疾。古代志怪小说也有描述人与狐狸精发生情愫,并最终染上狐臭的故事,从中更能直观体会汉文化对“狐臭”的偏见。在河南省某些地区,狐臭又被称为“门病”,被认为是门第不清所致。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狐臭不具有传染性,全因个体腋下大汗腺过于发达所致,只是它具备遗传性。经过一定的治疗,狐臭可以得以消除或者减轻。

至于口臭,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重点是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在《身体的气味》中,作者对口腔清洁史做了一番清晰的梳理。大概最晚在东晋时期,人们已经知道用盐末揩齿来清洁牙齿。后来人们又发明出了劳牙散、揩牙散之类的牙粉,以指点药,揩在齿上。宋代佛门弟子在日常起居中也很重视洗漱、揩牙。宋代《禅院清规》规定早晨起来盥洗漱口,步骤如下:“使用齿药时,右手点一次,揩左边,左手点一次,揩右边。不得两手再蘸。恐有牙宣(笔者注:牙龈出血,严重化脓)口气过人。” 《红楼梦》中大观园内的公子小姐们在漱口之前都会先用青盐擦一遍牙齿。青盐常被做成棱柱形状,方便使用。除了用手指揩牙,古人还会用揩齿布,我国大约在晚唐时期就有揩齿布了。

虽然洁牙剂可以追溯至古代,但是,西方牙粉和牙膏被引进中国时,还是经过了一番曲折的。在十九世纪末,洋货牙粉和牙膏在中国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公务人员、社会名流、名妓等,刷牙成为“文明人”的象征之一。对新生事物,人们需要一段接受过程,担心用毛刷长久地刷牙,牙齿会坏掉。1876年的《格致汇编》就说:“有人喜欢用牙粉刷牙,此质虽能令牙齿变白,但久用之,则外壳消磨净尽,而牙易坏。” 其实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我于硕士期间做口腔微生物学研究时,一位在国际知名公司负责口腔护理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士便告知,有些品牌的牙膏里添加了一些磨损牙釉质的物质,期望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尽管过程曲折,在1915年,汉口民生化学制药公司已经开始制造国产牙膏。

关于上述各种洁齿方式在社会上的普及度,我们不可过于乐观。历史上,莫说程序复杂的揩齿,就连能够做到简单漱口的人也不多。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现代中国人的刷牙率虽然猛然上升,但至少还有三亿人不刷牙,而且大部分坚持每天刷牙的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1880年代的布朗牙粉广告(来源于Ebay网站)

口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比如,东汉典故“刁存含香”讲的便是老臣子刁存口臭的故事。据称,在商讨政务时,刁存的口臭让汉桓帝实在有些受不了,但又碍于老臣身份不便明言。一日,朝务完毕,皇帝赐刁存一片丁香,令其含在口中。刁存口含丁香,却不知何故,只觉得口中辛辣、刺舌,又不敢咀嚼。他以为自己犯了大错,皇帝赐他与毒药。回到家中,他抱定必死之心,与家人诀别,经朋友家人鉴定所含之物是丁香后,方才恍然大悟。

到了民国阶段,女子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利,男女婚姻恋爱也主张自由。1939年,在上海发行的一个期刊《五云日升楼》里讲了一位宁波女子因丈夫口臭提出离婚的故事。该女子时年二十五岁,受过一定教育,在1935年奉父母之命嫁给了当地同样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富二代大学生。二人结婚四年,却从未同房,最终女方聘请律师向法院提出调解离婚。

相较于女性,在古代,男性享有更多的特权,他们对色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半点隐晦。中国娼妓业的长期合法化经营,文人骚客对青楼妓院的情有独钟,便是例证。性话题属于中国文化中隐的部分,在现代习惯用语中,“隐疾”亦逐步演化为单指“性病”。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性学方面的知识也是相当丰富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对中国古人在性方面的文化与风俗有比较全面的考察,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在儒释道三家中,道教的学说与实践对中国古代的性文化贡献最多。“长生”是道教修行的宗旨之一,在南方道教中别有一支专攻房中术,持采阴补阳的理论,企图以男女交合的方式实现延年益寿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男子对妓女的追求使他们付出了严重的健康代价,在寻花问柳中身染疾病,“花柳病”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明代至民国期间,梅毒一直是危害中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现在主流观点,梅毒是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美洲新世界反馈给旧世界的瘟神。在远航海员与当地娼妓的共同作用下,梅毒辗转传到了东南亚、东亚地区。美国作家德博拉·海登在《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谜》一书中提到,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林肯、福楼拜、莫泊桑、尼采、王尔德等多名国外历史名人都身患梅毒。据传,在中国历史上,明代正德皇帝十分好色,生活荒淫,三十一岁便短命呜呼,且无子嗣。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死于梅毒,但是梅毒说似乎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对普通人,隐疾给个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家庭婚姻关系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民国时期,上海报纸上关于男子身患隐疾,不敢与妻同床的故事屡见不鲜。例如,在1932年,上海一家服务于现代都市女性的杂志,《玲珑》刊登了一则“新婚夜不敢同床,原来丈夫患隐疾”的故事,讲的便是男子婚前与妓女有染,导致严重性病,以至于心感愧欠,不敢面对新婚妻子。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病毒、细菌、真菌横扫世界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最后,陈博士还触碰了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即“脚气”和“脚气病”。在现代社会里,“脚气”通常是指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足部疾病,俗称香港脚。患者奇痒难耐,严重者甚至引发恶臭。该病给当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不及上述几类隐疾,但是在群居之处,传染性极强,患者也不愿意大大方方地讨论。说“脚气”主题具有争议性,主要还是源自疾病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脚气病”被广泛记录,宋代车若水著有《脚气集》,题为疾病名称,但内容非也。著《脚气集》时,车若水身患脚气病,据考据,这是一种非真菌引发的疾病。《身体的气味》是一本史学著作,陈博士将重点放在了史学方面,他并未对真菌引发的脚气这一现代病置于过多的笔墨。他重点将古代“脚气病”的文化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指出我国古代所指的脚气病可能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也可能是由于士人长期服食丹药造成的重金属慢性中毒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综上所述, 隐疾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体上的煎熬,也带来了羞耻感。部分隐疾还给个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了治疗,严重时还会引发厌世或自杀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身体的气味》,我们可以看到,隐疾的概念从最初的“身体被衣服遮蔽处的疾患”这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慢慢缩小为特指的某些疾病,比如腋气、口气和性病,直到今天成为性病的代名词。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隐疾”持有的态度是逐步趋向开明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生存,还需要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因此,我们有必要树立这样一个疾病观:患者及时就医;旁人给予精神支持。这应该也是陈桂权博士书写《身体的气味》时最希望表达的一个愿望吧。

责任编辑:于淑娟

真香 | 本草物色

胡荽。视觉中国/图

出家人的戒律里,向有戒五荤之说。譬如《楞严经》就明确,众生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说这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并且将永断五辛,定为修菩提者第一增进修行渐次。《梵网经》则说,佛子不得食五辛,且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太清玉册》也说,一切菜皆可食,然修道之士不可食五荤菜。

《本草纲目》阐明,五荤即五辛。同时也将其定性为辛臭昏神伐性。其对五辛五荤的具体陈述则是:练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

被出家人上升到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故食者犯轻垢罪高度从而严格禁食的辛菜或曰荤菜,其实就是禀赋浓郁厚重气味的草本植物。最具权威的古早辞书《说文》的解释更其直白:荤,臭菜也。

如你所知,此处的臭,纯指气味,涵盖其臭如兰和久而不闻其臭两造,即《诗经》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虽然熟食生啖引发昏神伐性,然辛荤之菜,却纷纷溅落本土食谱。譬如五荤中出镜率不低的胡荽。

胡荽的胡,一如胡瓜胡椒胡豆胡桃种种,表白其乃并非本土原产的外来物种,是特命全权大使的张骞从西域得其种归。而荽,则在于其茎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

胡人出身的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忌讳胡字,于是诸以胡命名之物统统改名,胡饼作麻饼,胡荽为香荽。香字中选,正应了许慎所谓可以香口的论断。此外,它还有胡菜芫荽等称谓。

按照李时珍的考据,芫荽当作蒝荽,蒝乃茎叶布散之貌,变身芫花之芫就错了。只是蒝字看着面生,所以俗作的芫荽更其广布。说到芫荽,少年时听农村大妈说起,以为盐碎,懵然不解其义。原来不识字的老辈才不会念错,而不求甚解的读书人也未必认得蒝字。

诚然,相较蒝荽或者芫荽这样的古早称谓,其在后世民间最通行的俗之名号,是香菜。这名号听起来不免有些自诩的霸道,意思是蔬菜中真香的代言。

明朝人说芫荽是,肉食者喜,藿食者谐。原来本菜居然是足以击穿阶层壁垒,令朱门草民皆大欢喜的利器。这便无怪胡荽在本土,果然处处种之。

前贤描摹本菜:八月下种,晦日尤良。初生柔茎圆叶,叶有花歧,根软而白。冬春采之,香美可食,亦可作菹。《王祯农书》则指出,胡荽于蔬菜中,子叶皆可用,生熟俱可食,甚有益于世者。

所谓晦日尤良,透露的是细致的农时。作菹也即做腌菜,倒乱巧和不知云尔的盐碎吊诡呼应。而香美可食乃至子叶皆可用生熟俱可食甚有益于世种种,见出农耕社会于胡荽的高度期许,果然不愧真香。

论到香气,水土品种之间也略有差异。概而言之,南方系的本菜,棵矮叶小,香气浓郁;北方系则棵高叶大,香气略淡。

在蔬菜领域博得如此盛名的本菜,入药却呈现别样景色。著有《食疗本草》的唐朝刺史孟诜在肯定它可和生菜食之后声称:此是荤菜,损人精神。并引华佗所云,称狐臭、口臭、虫牙及脚气、金疮之人,皆不可食,一旦吃了,病会更为加剧。陈藏器也说:久食令人多忘。根,发痼疾。不可同邪蒿食,令人汗臭难瘥。李时珍则站在药学立场提示,凡服一切补药及药中有白术、牡丹者,不可食此。

损人精神的断语,顿时将本菜打落尘埃,而狐臭口臭虫牙脚气金疮种种,实在也是吃五谷杂粮的芸芸众生日常大概率难以规避的诸般症候,而诱发痼疾则更令本菜裹挟不确定突发因素。相较而言,多忘和汗臭难愈,反而是不妨忽略的癣疥小患了。至于补药,在养生泛滥的时段,也潜伏下若干不方便。

而本菜担任药品的主治栏下,倒是一派利好:消谷,治五脏,通心窍,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即便是孟大人的《食疗本草》上也郎朗写着:补筋脉,令人能食。治肠风,用热饼裹食,甚良。

热饼裹食,听起来宛如主食厨房货卖的小吃。更有元朝吴瑞取《本草》之切于饮食者分门著作的《日用本草》直言,合诸菜食,气香,令人口爽,辟飞尸、鬼疰、蛊毒。而明朝宁原的《食鉴本草》也说它辟鱼肉毒。

合诸菜食云云,大略透露出本菜在烹饪体系中更多作为提香提味的点化本功。而气香口爽顺势辟诸毒的斐然业绩,顿时荡涤荤菜出身惹来的损人精神发痼疾种种阴霾,还我真香蔬菜的本色。

前述班班貌似纠结的纷繁,李时珍条分缕析发明道: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运行,得臭恶则壅滞故尔。

他又引用《直指方》分析: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床帐上下左右皆宜挂之,以御汗气、胡臭、天癸、淫佚之气。一应秽恶,所不可无。若儿虚弱,及天时阴寒,用此最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麴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畜,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一应秽恶所不可无云云,再于真香平添加分项。而小儿虚弱与壮实及天时阴寒与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间,偏是颠倒相反的迥异跳差,谆谆提示,于本菜化身药品之分寸拿捏把握,弥漫贴心抚慰的款款温情。

半夏

责编 邢人俨

腋臭、口臭、汗脚…这个夏天,如何摆脱尴尬的异味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

​挤在拥挤的公交地铁中,

突然一阵异味飘来;瞬间内心痛苦得像个200斤的小笼包。

或者你去购买东西的时候,

当有人跟你对话的时候,

从口腔内突然飘出一阵异味;

emm……

这一切体验

是真的让人感觉非常糟糕。

炎炎夏日味渐浓

失去了厚衣服的遮蔽

再被燥热的空气一升华……

在浓的香水都掩盖不住身体的异味

避无可避的狐臭

就算本身没有狐臭,但夏季我们总是避无可避的遇见它,最明显最突出的地方,应该是非地铁和电梯莫属,公交车上你还可以开个窗,可是在电梯和地铁这种密集又封闭的环境时,那种窒息感极度强烈。

狐臭,在医学上称作“腋臭症”,是分布在体表皮肤的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散发出的一种特殊难闻的气味,简言之,狐臭是细菌和大汗腺分泌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狐臭是一种病,与脏没关系。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汗腺分泌物本来是不臭的,当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分解后,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才是真正的来源。

这里要补充一个事实,其实狐臭是大多数,没有狐臭的才是少数派!

狐臭在古时又写作「胡臭」,从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的汉人都认为只有胡人才会得这种臭毛病。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流行病学大数据,可以很容易地发现,90%的白人和99.5%的黑人都是有狐臭的,中亚人种也几乎是一半一半,就只有在远东,没有狐臭成为大多数,而狐臭成为少数。

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图片来源:www.unz.com

所以狐臭的人儿啊,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苟且,世界那么大,还有诗和远方的病友们啊!

狐臭改善缓解方法:

1.现在医疗技术发达,备受狐臭折磨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风险性小,效果立竿见影!

2.对于轻症的,经常沐浴,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更换袜子、贴身衣物即可,尽量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洁净,多穿棉质、吸汗性强的衣物。

3.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可外用局部湿敷或直接外用具有消炎抗菌的用品缓解异味,也可用止汗露阻止汗液的过度分泌,达到缓解异味的效果,但是这个缓解方法不能作为医治方法,严重的还是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医治,以防遗传下一代。

4.重要的一点,狐臭朋友在狐臭的日常护理中一定要穿宽松的衣服。青年男女喜欢穿紧身衣、牛仔类衣服等,导致皮肤与衣服紧贴,阻止了分泌液的挥发,特别是夏天使这些局部温度高、湿度大,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地”,促使一些细菌滋生、分解,而产生特殊的异味加重。因此,穿宽松的衣服对狐臭恢复是有帮助的。

日常护理缓解异味:

1、注意个人卫生,勤沐浴、勤换衣。

2、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3、衣着要透气凉爽,出汗后及时擦干,

4、要保持心情开朗,且不宜做剧烈运动。

5、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几次,破坏细菌生长环境。

6、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经常生气,会影响身体平衡,过于焦虑紧张,人容易出汗,会刺激汗腺的分泌,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预防方法。

口臭

口腔保持清新的味道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特别重要,当你和客户或者同事说话的时候,口腔散发出来的异味真的很可怕。我觉得口气的杀伤力真的比体味更可怕,它是直接扑面而来!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口腔中如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牙周炎及口腔黏膜病等可引起口臭。这是因为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和氨类等而产生臭味。

另外,口腔多处溃疡也易形成口臭。口腔易溃疡多半是个人体质所致,但也可能是肿瘤或其它病因引起。若只是单纯因体质引发口腔溃疡,只要按时涂抹医生开的药膏至伤口痊愈,即可改善。

新陈代谢疾病也常是造成口臭难以消去的元凶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里,糖分比一般人高出许多,相对的,也易造成细 菌滋生,进而并发蛀牙、牙周病等口腔问题而导致口臭。再者,患者本身血糖太高,代谢时会产生像烂苹果味或酮味等难闻气味。想改善口气,必须从源头做起,控 制血糖,即可有效改善这些情况。

夏天口臭怎么办

1、平时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前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残留食物,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改善肠道,食物主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3、每天要喝一定量的水,保持口腔湿润,嘴里比较干也会引起口臭。

4、含茶叶改善口臭,取几片茶叶含在嘴里2-3分钟后取出,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5、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6、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7、平常在紧张的工作中,到休息日空下来,很多人都有爱睡懒觉的习惯,形成不规则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按平常的8小时睡眠时间,不要时间过长或者过断,否则也容易引起口臭。

8、在两餐之前,吃些维生素丰富的含水分的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夏季还有这些臭味形影不离一一

头油

头发是人体的第一视点,可是却经常被忽视,它时时暴露在外,出入于混杂着各种气味的场所,成为外界异味的第一受害者。夏天爱出汗,头发也容易变得油腻。即便每天洗头发,但到了晚上,头发就打结,闻上去,也有股酸酸的味道。

抽烟、熬夜和刺激性饮食也会提升头皮的油脂分泌率,并伴随着因毛孔堵塞而导致的头皮瘙痒,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措施:

每天洗头前把头发用热毛巾包起,让头皮的毛孔充分张开。然后用指腹按摩头皮,把毛孔里的油脂彻底清除出来。此外夏天洗头建议用热水,不要因天热就改用冷水。随身携带一把梳子,当你感觉自己头发有异味时,可以用梳子梳理头发,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建议选择含植物萃取成分的深层清洁洗发精,可深层净化发丝并去除多余油脂,同时调理头皮油脂分泌,天然花草香还能让头皮散发洁净气息。若想急救头油臭味,可使用头皮干洗产品作为临时清洁,所含的植物香氛也有助掩饰异味。

脚臭

虽说脚很容易出汗,但臭味的罪魁祸首却是细菌。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若鞋子不透气,空气不流通,臭味就会越积越浓,臭气异常强烈如果不注意,长期下去脚臭会发展成严重的脚气。

应对措施:

要想脚不臭,要少穿塑料鞋。穿袜子,尽量穿薄的、棉质袜子。最好穿布鞋、运动鞋,更吸汗。鞋子1~2天换一双,脱下的鞋子放阳台暴晒,杀菌去味。有脚气或脚癣者,还可在平地上铺晒细沙,晒热后再用来烫脚,能有效治疗脚气、脚癣。

汗臭

医学研究表明,汗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清洁工作不到位,皮肤表面的细菌会以泌离的油脂和角质为食,随着化学作用,身体会散发出令人不快的异味。夏天使用空调,出汗的机会很少,人体汗腺机能下降,恐怕已不知道该如何分泌好质量的汗水了。

应对措施:

加强清洗,出汗多时勤洗澡、更换衣物。盆浴时,也可在热水中倒入2-3汤匙食醋,搅匀后入浴,次日汗液不易氧化发臭。

私处异味

健康女性私处一般没什么味道,但是阴道炎、白带过多的女性,会产生异味,夏季更明显。阴道炎、白带过多,其分泌物里会含有大量蛋白质,经过细菌分解,就会产生异味。白带过多、发黄、看着“乱糟糟”的,一定要去医院看看有没有疾病。

应对措施:

可用市面上品质好的私处洗剂清洗,能帮助祛除异味,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还可以用马齿苋、蒲公英,清洗干净后煮水10分钟,过滤后用以清洗私处即可。

如果不幸摊上“异味”这个标签,多少都会有过尴尬和忧愁的经历,尤其是高温天,异味不管轻重都是无处可藏的。收好这篇并认真执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更轻松。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