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疲劳没力气,头脑昏沉,身体肥胖沉重,大便黏腻不爽……可能是湿气黏上了你,不仅难以摆脱,还容易长时间不舒服。
湿气可从内外来
选四个祛湿开关
湿气可以从内、外两个途径来。长期夜晚洗澡、游泳、水中工作,久居地下室等潮湿环境,会给身体带来外湿;思虑过度、身体劳累、气血亏虚导致脾胃不运化,或多食油腻、甜腻、冷饮等,则容易产生内湿。
若有头重如裹、周身困重、面垢眵多、四肢酸懒沉重、大便溏泻、小便浑浊、胸闷不适、恶心呕吐、脘痞腹胀、水肿等不适,不妨选择身体上的四个“祛湿开关”,拍一拍、按一按、灸一灸,都能祛湿。
一是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温的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是中脘(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能够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可调治湿滞、胃脘饱胀、嗳气等问题。
三是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可以起到健脾利湿、益气固本、消肿止痛的作用,改善腹胀、水肿、心胸痞满等病症。
四是曲池(屈肘,肘横纹外侧端),能泄大肠湿热,调治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等不适。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林碧)
湿与寒热结伴来
陈皮木棉分开用
湿邪喜欢与其它邪气一起致病,与热一起就是湿热,与寒一起就是寒湿,需区分应对。
寒湿用陈皮:寒湿的人往往体味淡,有怕冷、怕吹风,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头胖大、有齿痕等表现。
陈皮辛温,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作用。取陈皮3克、生姜5克用温水煮开,加入砂仁3克煮2-3分钟(砂仁不宜久煮),代茶饮用,能够温化寒湿。便秘、口臭、阴虚体质、内热较重等人群不宜服用。
湿热用木棉花:湿热人群多有体味重(口臭、腋臭、脚臭、小便臭等),容易长痘生疮,口干口苦,尿黄,便后肛门灼热等表现。
木棉花偏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作用。取绵茵陈30克、木棉花20克清净去沙,与鲫鱼1条(略煎至两面金黄)、生姜2-3片放入汤煲,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调味食用,能够清热祛湿、养肝健脾,适合湿热重、易生气、肝火旺等人群。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风湿血液病科-储永良、陈嘉杰)
痰湿停留麻烦多
祛湿化浊及时调
中医讲“百病多生于痰”,痰湿停留在体内、不仅会出现身体肥胖、进食量少、不喜欢喝水、平时痰多、大便黏腻不爽等情况,还可能引起血脂、血糖异常等不少问题,需要及时调理。
感受寒湿等外邪,以及饮食不规律、久坐少动等因素,容易在体内形成痰湿。日常煲食冬瓜薏仁汤。在煲汤锅中注入热水,放入猪排骨(加适量老酒焯水)、冬瓜块(去皮)、海带(清水浸泡)、一勺香醋、熟薏苡仁,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食用。冬瓜具有润肺生津、化痰止咳、利尿消肿等功效,薏苡仁有助健脾利湿,排骨能起到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试试祛湿化浊膏。它由苍术、炒白术、茯苓、薏苡仁、厚朴、陈皮、瓜蒌、半夏、砂仁、木香、大腹皮、枳壳制成,具有健脾行气、祛湿化浊的功效,调治痰湿重盛引起的病症,适宜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每次1汤匙(约20克)。注意避免辛辣、肥腻、生冷等食物;慢性病急性发作、外感急性疾病、传染病急性期和活动期等不宜服用。
(山西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俊杰)
湿热容易生结节
排热排水能起效
对于湿热较重的人来说,身体内的环境就像桑拿天一样,通过一段顺口溜可以记住这类人的典型表现,“油光满面生痤疮,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滞解不尽,身重困倦心烦躁,阴部潮湿白带黄。”
平时饮食多高油高糖、油腻荤腥等,容易内生湿热,蕴结在肺部引起气机失调,还容易形成肺结节。
此类人群平日调养需以清热利湿为主。可以试试老鸭茯苓汤。
取土茯苓50克削块、老鸭半只切块焯水,与绿豆50克(提前浸泡)、适量陈皮放入汤煲,武火煮沸,撇去油星浮沫,转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也可取沙参、薏苡仁、山药(切小片)、白茅根、党参各20克及知母10克放入纱布包,武火煮沸后放入大米50克,小火熬粥,能够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湿热体质的人适合做稍大强度和稍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等,以运动后身体不感到太疲倦乏力为度,这样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林琳)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孙某某,女,24岁,学生,初诊身患狐臭,内心痛苦不堪。两腋下潮湿粘手,黄染衣服,臊气甚浓,经来加重,四季如此,尤以夏季为甚。口淡,食谷不香,肢懒身倦,便溏,月经后期,色淡。素体肥胖,嗜喜厚味。时值炎夏,用“西施兰”无效。舌淡苔白浊,脉浮滑。治宜回表阳,祛风湿,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汉防己,生黄芪,炒白术,生苍术,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包)、车前草各,生甘草。3剂。
腋窝汗出已少,气味稍淡。二诊上方加滑石(包),6剂,气味已十去六七,再用8剂。服药3剂时值经来,味复浓,8剂完气味同前。四诊增汉防己、生黄芪,加川芎、丝瓜络,并嘱保持腋下清洁,6剂后症状若失。继服15剂,腋下汗止,臊气已无。后用归芍异功汤调治月余而收功。
现代人的病越来越怪,很多人都是因为痰湿引起的,中医体质学里面,痰湿体质,从表象说,身体容易发胖,人油油的,包括脸上,头上油腻腻,内象一旦严重到脏腑的话,就是容易长肿瘤,引起三高症,中医把用了很多方法治不好的病,称之为怪病,而他们都是痰作怪,所以只要把痰化掉了,这些病不治而愈。
痰湿体质,最忌讳补益了,而且越补越虚,所以痰湿体质,不能乱补,否则相当于火上浇油,越补越堵。既然痰湿体质不能再吃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外调经络穴位来帮你了,今天分享一个祛痰湿的重要穴位,他就是胃经上的丰隆穴,还有他的好伙伴配穴。
在了解穴位之前,先了解,自测一下你是不是痰湿体质。1、总感觉累,拎不动东西,感觉走路很沉重,看下自己的鞋子,脚底那个位置磨损的特别厉害,因为走路总是拖着地走的。
2、早起时,别人都是轻盈的翻身就起床了,但是你却很痛苦,头重,像裹了一层湿布,人睡了一觉还是糊里糊涂,精神恍惚一样。
3、头发上总是有油,刚洗一天的头,就出油了,有时候头发都粘在一起。脸上也是很容易出油,还容易长痘痘,总之脸上非常不清爽。
4、一吃点补药就长痘,或者拉肚子,我们通常说虚不受补,其实也是痰湿体质造成的。
5、肚子大,肥肥的,虽然体重不是特别重,但是身体给人很肥胖的感觉。而且痰湿体质的吃的不多,因为胃很容易发胀,但特别爱吃肉。
6、大便容易粘在马桶边缘,不容易冲洗掉。
7、他们起床后,口有异味,连自己都能闻到,有的还有狐臭,脚气,有的女性白带发黄,男的阴囊潮。
8、舌苔,黄厚腻;舌头边缘有很重齿痕。
以上8点,具备了4点,身体就很油腻了,基本确认为痰湿体质了。
丰隆穴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找的时候要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另外一个手摸到腿上的胫骨,平行距离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这个位置就是丰隆穴。
丰隆穴功效:
1、为什么它是化痰要穴
因为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联络脾经,同时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运化水湿。因为痰看着象身体的垃圾,其实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多余的食物水液不能排除,反倒储存下来变成了痰,所以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一旦身体的废水排不出去,就会被脾运化到肺里,变成痰,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是喉咙里有痰卡住了,或者是喉咙里总有痰,这一切看着都觉得是肺里面的问题,实际确实是脾胃的问题造成的。那么丰隆穴是当仁不让的,可以从根上拔除痰湿。
2、丰隆穴消除胃胀症
很多人胃口不好,吃饭不香,不知道什么叫饿,如果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腹胀。还有的人经常打嗝,每次打嗝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停止,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或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而丰隆穴配合中脘穴,就可以具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
3、痰湿的源头
治标要治本,除了用好丰隆穴;和疏通胃经之外,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源头,就是肥甘厚味吃多了,那些肉食;甜食都属于滋腻的东西,脾胃需要消耗很多的气血才能运化它们,吃多了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但是现代人,条件好了,都懂得享受生活了,肉食特别多,还是烧烤煎炸的做法,甜食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奶茶甜品糕点,真是一个花花大世界啊,要抵挡住诱惑还是挺难的,但是痰湿的人,一定要控制一下了。
实在是挡不住诱惑的,一定记得经常疏通脾胃经络,还有丰隆穴这里经常拍打,按摩;刮灸;艾灸。
4、丰隆穴可以减肚子(肥胖)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而丰隆穴是祛除痰湿的特效穴,所以可以通过按摩丰隆穴来减肥 。在平时就想要减肥而控不了食欲人,也可以采用按摩丰隆穴来减肥,同时记得配合天枢穴、大横穴一起,有条件还要疏通带脉,这是减肚子的 关键经络和穴位。
另外,除了穴位按摩,经常做做运动,很有必要,现代人的毛病,就是吃多动少。所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若是饮食有节制,少食肥腻油炸食品,则效果更佳。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才会真真正正的远离痰湿体质啊。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