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几岁开始减弱狐臭(几岁开始减弱狐臭的症状)

时间:2024-03-27 14:09:15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无论男女,狐臭到了更年期后,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张女士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甚至“低人一等”。这是因为,自从十七岁起,她的身上就出现了狐臭。虽然同学、朋友们不会直接提出来让她难堪,但是能离得远一些、能不接触的情况下,都偷偷躲着她走。而她也知道原因所在,自己也不愿意主动和别人接触了。这个自卑的种子一经埋下,就悄悄破土、发芽,到三十岁她准备成家的时候,已经长成了让她再也忍受不了的“苍天大树”。

“医生,据说狐臭会遗传,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患上这种烦人的病,现在是不是应该及时治疗呢?可是我听有人说,狐臭的治疗效果不好,就算动手术,也可能只有几年的效果,不用管它,反正更年期后会逐渐消失,这是真的吗?我还有机会摆脱难闻的味道吗?”

作为医生,我只能把事实情况解释清楚,有狐臭困扰的患者要怎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

理论上来说,狐臭的程度有高峰期和低谷期

狐臭这种疾病的症状我想不需要我过多解释,它的患者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我们生活中,可能也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过几个狐臭患者。他们的腋下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不一定是由于不讲卫生,很可能,是一些他们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所以首要的,身体正常的朋友们不应该对这类患者存在偏见,最好能够尽可能地宽容、礼貌相待

狐臭的表现,是腋下分泌的液体和细菌产生作用,生成难闻的气体。这种异常,在患者青春期的那几年,一般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这个时候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比较活跃。所以十多岁的时候,是狐臭程度的高峰期,这时患者身体的异味通常来说是一生中最为明显的时候。

既然狐臭程度受激素水平影响,那么,就不光会有所谓的“高峰”,随着患者年纪增大,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它相应得也会渐渐减弱。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在进入更年期之后,也就是四、五十岁左右,身上的异味会逐渐减轻。但是,不采取措施,只依靠身体激素调节,想要达到完全消失、彻底闻不见的程度,是比较难的

除狐臭以外,还有可能面临其他挑战

有的朋友说:“我家有个亲戚,别说更年期了,到了七十岁,身上还是有异味,可见你说的理论并不靠谱。”其实,针对这种情况的话,我们需要分辨一下,长辈身上的味道到底是狐臭,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什么?还有别的因素能产生异味?他也不是不注意卫生的人啊!”就像狐臭一样,身体散发出异味的因素有很多,不讲卫生只是其中一种,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人在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有可能会更多地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2-壬烯醛,它散发出来之后,在空气中其他物质,比如细菌等的影响下,会形成怪异的味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老年人身上,都有这种特殊的老人味

这和狐臭随着年纪增长的减轻并不冲突,平时多关注身体健康,勤洗澡、换洗内衣物的话,一般不会很严重,不会有太大的不良影响。

狐臭的影响是会伴随患者很长时间的,即使将来有可能减轻,也会对年轻时候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到底要不要治、怎么治,可以通过身体检查、病情评估,和主治医生充分交流后再做决定。

狐臭异味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弱吗?

狐臭是腋下大汗腺过度分泌经分解后产生的异味,常见的部位在腋窝、腹股沟、足部等。

狐臭产生的异味发展趋势一般为:年少时期因腋下大汗腺未开始发育,腋下异味不会明显甚至没有异味,到少年发育时期(12-18周岁),这一阶段是狐臭的高发期,腋下大汗腺会随着身体发育越来越成熟,异味也更加明显,提醒患者一点:青春期是治疗狐臭的好时机,因为这时候腋下大汗腺发育成熟,治疗起来对身体的影响小且恢复快,在青春期后,狐臭异味一般会持续到青壮年,所以,狐臭患者要想摆脱狐臭应尽早采取方式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到老年时期(65岁后),腋下大汗腺会因为身体机能的下降逐渐萎缩,异味也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

狐臭患者平时应注意的事项:

1、狐臭患者一定要注意卫生,异味是因为腋下过度分解发出,所以保持腋下干燥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狐臭。

2、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像辣椒、大蒜、洋葱等物),戒烟酒,这些东西的入食会增加体味。平时多吃蔬果瓜类,以清淡食物为主。

3、衣着方面多穿宽松通爽的衣裤,尤其夏季天气炎热,汗液一旦在紧实的衣裤内留存会更加导致异味明显,影响生活。

以上方法只能起到缓解狐臭的作用,要想清除狐臭,只能将腋下大汗腺清除出体外才能达到目的。

研究发现,6000万年前“狐臭”诞生,4万年前东亚人“狐臭”消失

文/万物君

炎炎夏日,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身边人发出的销魂气味?

前两天,我发了《基因研究发现,中国人直发始于1.9万年前,变白始于7500年前》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里问:“中国人是怎样没有体味的?”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今天就来回答下。

1

所谓体味,自然是指狐臭了。

狐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原因,一个是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细菌分解后,产生一种可挥发的硫醇,它就是产生狐臭的化学物质。

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体表细菌的“食物”。

所以,要想没有狐臭,要么抑制大汗腺的产生,要么抑制能使大汗腺分泌物转化为硫醇的体表细菌。

对于前者,东亚人做到了。对于后者,好像还没有人做到,毕竟它诞生于6000万年前。

2

人类身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又叫“外泌汗腺”,遍布全身,只有少数部位没有,如唇红区。在炎热的环境中,小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身体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

大汗腺又叫“顶泌汗腺”,分布于腋窝等处。大汗腺较小汗腺腺体为大,腺体呈叶囊状,排泄管开口于毛根附近,不参与体温调节。

相比200万-500万的小汗腺,数量极少的大汗腺(腋窝处大汗腺大约有300~600个),对人类来说,似乎没啥作用。虽然也参与排汗,但比起小汗腺来说,可谓聊胜于无。

考虑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它们有着发达的体毛,这种大汗腺也许对其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排汗、调情、熏走或吓走敌人。

一项研究显示,每到繁殖季节,雄性环尾狐猴腕部腺体会分泌出散发水果和花香气味的清澈液体。它们用这种芬芳液体摩擦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然后向雌性环尾狐猴挥动尾巴。

环尾狐猴

而人类,因为绝大部分体毛消失,所以大汗腺也就几乎没有排汗作用了。又因为人类不再需要用它来调情,或者吓走敌人,自然更不需要大汗腺。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产生难闻体味的不好作用。

3

大汗腺的分泌物本身并没有味道。但其中的一些物质,如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3M3SH。

3M3SH 是一种可挥发的硫醇,是狐臭的物质载体。

科学家发现,制造这种化学反应的细菌,就是腋下的某些葡萄球菌,如人葡萄球菌。

也就是说,某些葡萄球菌摄入大汗腺分泌的无味的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然后将其转化为气味浓厚的 3M3SH。

葡萄球菌为何具有这种转化能力?很可能因为其中存在的 PatB 酶。

至于 PatB 酶如何拥有这种转化能力,研究者认为,PatB 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疏水性袋状结构,可以有选择性地、更有效地和硫醇相结合。

PatB 酶只在几种葡萄球菌里存在。研究者追溯其起源,结果发现,这些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于 6000 万年前。

在新生代6000万年前古新世时,灵长类从原始树鲍向着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了原始狐猴和眼镜猴。

到了5000万年始新世晚期时,原始狐猴进化产生了原始的猴和猿类。

到1000-2000万年前中新世,当时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

大约300万年前,终于出现了最早能制造工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

也就是说,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与灵长目一起诞生,比人类诞生的时间早了很久。

如前所述,那些灵长目可能就是靠此吸引异性、熏走或吓走敌人。

4

虽然狐臭是由 PatB 酶直接导致的,但如果人类抑制大汗腺的分泌,不再给PatB 酶提供原料,自然也可以抑制狐臭的产生。

据研究,与大汗腺分泌有关的基因,为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

大约4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来到东亚后,ABCC11 基因发生突变,其第 538 位碱基从 G 变为 A ,导致大汗腺的分泌物显著减少,从而控制了狐臭的“源头”。

换言之,没有狐臭的人都是基因突变的“变种人”。

蓝色—狐臭型,黄色—突变型

据统计,全世界有狐臭的人占80%,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非洲。

没有狐臭的人,也即突变基因人群,主要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没狐臭的人占了95%左右,在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这一数字在日本、韩国分别是84%和95%。

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没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没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没有狐臭!也就是说,除了东亚人以外,外国人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5

说个有趣的事情,狐臭可以用来辨别人种迁徙。

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没有狐臭,说明他们是从东亚迁徙过去的。

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韩国95%的没有狐臭,说明ABCC11基因变异可能发生于华北,当然,这只是猜测,未必科学。

日本84%的人没有狐臭,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体的大和民族,说明二者有不同起源。

6

有趣的是,ABCC11 基因不仅和体味有关,还决定人类的耳垢。体味小的人一般是干耳垢,而体味重的人则会有湿耳垢。

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旺盛,产生油耳。而当ABCC11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减弱,耳道里也就不冒油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有狐臭的人都有油耳,只能说相关性非常大。有统计表明,896名有狐臭者中860人有油性耳垢,所以并不是100%的关系。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