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彝族配方狐臭液(彝族有多在意狐臭)

时间:2024-03-27 12:59:36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你不知道的彝族那些事儿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差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尊重文化多样性,入乡随俗,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彝族的那些禁忌之事儿!

行为禁忌:

1、忌骑马遇人不下马。

2、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

3、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狐臭之人。

4、不准用脚蹬锅庄石,更忌从火塘上方跨过。

5、忌用粮食在手中抛玩。

6、忌打布谷鸟。

7、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

8、忌当众放响屁。

语言禁忌:

1、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

2、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放屁、生育之类的话,更忌口头禅中带有类似两性生殖器内容的语言。

3、忌翁媳和兄媳之间随意开玩笑。

4、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

5、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

6、忌无故恶语咒骂他人。

饮食禁忌:

1、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

2、忌食搅拌时筷子折断的食物。

3、拉羊到堂屋备杀时,羊突然叫者忌食。

4、忌吃粮种。

5、鸡跳过的饭菜忌食。

6、忌用镰刀割肉而食。

7、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

8、禁孕妇吃獐肉、兔肉,禁小孩吃鸡胃、鸡尾、猪耳、羊耳。禁吃鸡回肠。

新的一周又来啦,彝家老火塘喊您吃饭~烧烤、火锅、炒菜、宵夜,总有适合你的,赶快约起来吧!

地道的彝家美食,正宗的彝家好酒,期待着和您的缘分!

地址:盘龙区龙泉路重机厂一号门内彝家老火塘

一口唾液就能看见前世今生,“博士天团”开网店售卖“基因检测”

2018年的春节,杭州女孩郑瑶瑶拿到了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几个陌生的项目显示高于正常值,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把报告随手搁在一旁。

几天后,她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加州的陌生电子邮件,里面有一位女孩,称自己和她是三代以上的远亲血缘关系的亲戚。郑瑶瑶开始非常疑惑,但还是与对方取得了联系,沟通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位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女孩,通过基因数据库的祖缘资料找到了她。

郑瑶瑶和美国女孩都是许凌志的客户,他是微基因天猫店的电商负责人,常年为普通的网民提供基因检测服务。

“我们有一个‘基因关系’的功能,可以自己选择开启或者关闭。如果开启了,我们会自动匹配和你DNA相似的用户,父母子女一般是在1级关系,兄弟姐妹是2级,最远可以匹配到9级,这个功能可以用来寻亲或者做亲子鉴定。” 许凌志说,像比对亲属关系这种需求比较隐蔽,一些客户往往是在邮件中侧面提及有这方面的需求。

基因科学的时代已经来临。

做基因检测,有人为了寻根问祖,有人为了预知疾病风险,有人仅仅只为猎奇,也有人质疑这不过是套在科学外衣下的算命忽悠。许凌志和他背后的“博士天团”,用4年时间,为40万用户做过基因检测,破解了专属于每个人的基因密码。一家小小的天猫店,让曾经束之高阁的基因科学,变得更加亲民与触手可及。

唾液中的秘密

沈冰轻轻地拧开那个透明试管的盖子,将积攒在口腔里的口水小心地吐进管子,然后封好、寄出。

第二天,她的唾液样本将被快递小哥飞速送到位于深圳郊区的一个实验室,试管在那里被拆封,并送上检测线。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提取、筛选、加工,最后唾液被自动化点样设备的针尖蘸取,和另外 22 个素不相识的人的样本一起排列在同一张芯片上,开始生命密码的破解之旅。

每份样本将会自动生成多达八百页的实验报告,艰涩难懂,充满了专业术语。它们被发送给在市中心办公的另一群同事,由他们进行基因检测服务的最后一步——把专业术语翻译成报告发给测试者。

两周后,沈冰惴惴不安地在手机上下载了这份报告。报告的内容新奇而独特,像打开了一扇通往陌生世界的大门。

在“祖源构成”显示,她有 47.24% 的北方汉族血统、37.24% 的日本血统、6.01%通古斯族血统、4% 的纳西族/彝族血统,3.37%的韩国血统……运动基因显示,她运动耐力中等,爆发力较弱,饮食对体重影响不大。

最令人忐忑的健康风险提示,她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风险是常人 4.12 倍,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常人的2.59倍,尼古丁依赖2.39倍,还有 1.69 倍的强迫症……

其实,沈冰在选择送出自己的唾液样本时,并不清楚自己最后会收到什么样的检测结果,她对基因检测的认知几乎等同于亲子鉴定,“感觉这个比普通的医院检查更加神秘,我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容易得什么疾病,以后肯定会有意去预防。”

另一个自称“每次喝牛奶都会拉肚子”的用户果然被查出了乳糖耐受能力为弱,在“耳垢类型”一栏中,这位用户发现自己是湿耳垢,报告中解释说,湿耳垢的人一般会伴有狐臭,“难怪怎么洗澡都没用,原来是基因决定的啊。”

打开基因世界的大门

许凌志曾经遇到过一个名叫裘思涵的客户,当时还是一个在澳门读大学的学生。“她曾经以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常年躲在一家小旅馆,窗帘紧闭,数月不见天日。”

裘思涵告诉他,突然有一天思如泉涌,于是披着白色的披风,在电梯外的走廊里来回踱步,这时电梯里出来了两个人,看到她的模样,惊恐地窃窃私语:“那个人精神是不是有问题啊?”

“我听到了突然不受控制地放声大笑起来。”裘思涵说。

医院给她开出抑郁症的诊断,但这无法解释她为什么会时常伴随着亢奋。许凌志说,当基因检测的报告出来之后,在健康风险那一栏,她得到的结果是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躁郁症。“涉及的11个基因中,有10个是风险基因,风险是常人的7倍多。”

裘思涵在收到报告后,消失了好几个月,突然有一天,许凌志收到了她的留言:“恍然记起,妈妈提过,她在我这个年龄,也有过类似的症状。这是写在遗传里的命运呐。制伏不了它,也至少能控制它的力量。我不再害怕,积极地求医,在药物和心理医生的辅助下学习应对病症的方法以稳定自己的心境,平稳地生活。”

许凌志说,裘思涵最近还跟他联系,兴奋地告诉他,找到了这个病症所能带来的益处,“思维奔逸时,会带给她丰富的联系力,轻微躁狂期间,她甚至可以获得高效而持久的工作能力。”

在店铺的社区,存在同样风险疾病的人,能够找到倾诉的对象,他们互相开导、鼓励,一同面对。

在关于“克罗恩病”的话题讨论下,一位用户留言:我的检测结果是6.9倍,超过98%的人概率。我从小就不定期肠梗阻,肚子疼得受不了。没法预判,也找不到病因,疼得时候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一动都不敢动,过一段时间自愈,跟没发生过一样。现在想想,应该是这个病的原因。

其中一位名叫“Ruqi1027”的人留言:我的克罗恩是109倍。

很快,不断有人留言鼓励,“不要怕,基因报告的结果正好给出一个检查的方向,如果需要可以好好找医生咨询一下。”

许凌志说,克罗恩病属于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每十万人里面只有一例。这是一种肠道疾病,病人可能会反复肠胃炎,一般去医院也不容易诊断出来,可能就当做普通肠胃疾病处理了。

基因检测其实就好比为你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的大门,让你得以一窥生命之初便镌刻在细胞中的独特密码,很多困扰自身的未解之谜,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基因检测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增长市场,从阿里健康平台获知的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产生兴趣,仅以2018年为例,双11当天开卖1小时,基因检测销售额就超过了500万元。

科学“算命”的意义

微基因背后的“天团”成员中,不乏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和硕士,仅发表的SCI顶尖论文就高达20多篇。其中,有两人拥有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学习经历,一位核心成员31岁就已晋升为正教授。

即便如此,两年前的一次检测,还是把这些学霸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7年11月,一个用户“adexbn”在店铺的评论区留言:“女性检测报告里全是男性指标,是不是该去医院查查?”

消息一出,评论区一下子就炸了。按照正常的认知,女性体内不可能出现Y染色体,但是从这位女性用户的描述中可以获知,她的检测报告中测出了Y染色体,并且通篇报告的指标都在指向男性。

有人开始质疑,实验室弄错了样本,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我们实验室是根据xy染色体判断出性别的,我们想办法联系到了那位用户,做进一步的数据验证。”许凌志说。

沉寂两个月后,“adexbn”再次回到评论区:“感谢大家的关注,这个年过得并不太平。首先微基因的数据没错,在医院也是同样的结果,但这对我没什么影响,该完成的都差不多了。新世界的大门?没有的。”

此时的评论区早已变成了一个大型生命科学科普现场:“xy是男生!外观是女生那可能是xxy,多一个性颜色体,或者是3个x,我只记得男生xyy多一个y是有暴力倾向的,但是依旧可以怀孕”,“xy也有女性的,比如sry基因失活”,“本科的时候普生老师说XY的妹子普遍比较漂亮”……

微基因的生物学专家解释说,一般而言,正常男性染色体是xy,y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分泌各种雄性激素,让你发育成男性,女性则是xx,分泌另一种激素,发育成女性。

“这个案例中,染色体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基因表达或者激素出现了问题,发育成了另一个性别。但外表完全看不出来,生活也都是正常的。只是身体没有按照基因编码去发展而已。这种染色体和身体不一致属于假两性畸形。”

许凌志

许凌志说:“现在,我们也不再拒绝大众给我们打上科学算命的标签,其实很多基因研究都是为了搞懂生命是如何运作的,就是在算命,不过这是有科学的研究去支撑这个算法的。”

在他看来,“科学算命“的意义不仅在于算命,最大的意义是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有指导作用。当一个人获知基因层面的“真相”后,就可以通过改变行为习惯去规避一些未来的健康风险。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就有可能改变自己患病的“命运”。

大医精诚 最美是心——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何黎

何黎

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获奖人。

她是彝族女子,中国皮肤与医学美容界响当当的人物。从医近40年,把全部精力奉献于光损伤性皮肤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其成果惠及了广大患者,成功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

她以执着的热爱、医者的情怀,治愈了万千患者,在皮肤医学的领域抒写传奇。

医者初心:无论何时,医生的使命是解除病痛

“我是院长,更是党员,我先上!”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昆医大附一院发出兄弟科室支援发热门诊、呼吸科的倡议后,何黎教授对皮肤科全体同仁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顾科室领导班子和医生反复劝说,何黎毅然决然第一个报了名。没顾上年迈且生病住院的老母亲,何黎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来到医院发热门诊排查发热患者。何黎说:“有大家才有小家,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如果退缩,那不是好医生。在特殊的时刻,为病人付出一切,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在工作时间之外,何黎从不忘自己是名医生。

一次出差搭乘飞机的途中,一个孩子突然气道梗阻,随时可能发生窒息。何黎见状后,丝毫没有思量自己的得失,立即前去救助,通过自己扎实的医学功底,解除了患儿危险。

何黎在昆医大附一院皮肤病医院为患者看病。赵琳 摄

许多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对历经百般周折还是挂不到号的病人,何黎看在眼里,并为他们加号就诊,经常吃不上午饭已成为常事。

六年前何黎在网上开设实名微博,每晚抽出自己的时间,免费回复全国各地网友的咨询,每晚的回复多达100多条,相当于每天多看了100多个病人,她说“能服务到全国的患者,很欣慰”。现在何黎的微博拥有52万粉丝,曾有人建议她收费咨询,她言辞否决了,她说,开微博就是为了缓解患者看病难、找专家更难的问题。

医者恒心:三十余年潜心研究致病机制,科研成果开创中国功效性护肤品

一名云大的毕业生见到何黎后就哭了,他因面部严重的痤疮而不被某工作单位录用。何黎告诉他,“我能帮你治好!”男生兴奋地当即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单位人事处。三个月后男生的痤疮治好了,也进入心仪的单位工作。

类似的病例在何黎的记忆中还有许多,她说,皮肤病不仅是“面子工程”,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能帮助患者治愈皮肤病,让他们带着一份自信,去为社会创造价值、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是作为皮肤科医生最大的欣慰。

能够看好普通医生看不了的病,得益于何黎30余年来潜心研究皮肤病致病新机制,尤其是深入研究光损伤性皮肤病。

目前,我国由日光照射引发的光损伤性皮肤病患者大约有3亿,光老化、慢性光化性皮炎、痤疮、黄褐斑、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鳞状细胞癌等都属于这类皮肤病。云南地处高原紫外线强烈,光损伤性皮肤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何黎带领团队构建了12个病种5.2万份光损伤性皮肤病大样本资源库,率先发现5个致病新靶点,揭示了光损伤性皮肤病的致病机制,由她主持完成“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获得201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她说:“要把研究成果转化到病患身上,让老百姓受益。”

何黎在实验室。赵琳 摄

依据光损伤性皮肤病发现的致病新靶点,何黎联合中科院植物所、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公司,从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中筛选出青刺果、马齿苋、滇重楼、滇山茶的植物活性成分,参与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效性护肤品 “薇诺娜”,其功效和安全性获得国际权威护肤品检测机构认可,并达到国际知名品牌同等品质。显著提高了我国光损伤性皮肤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连续2年销售排名国产功效性护肤品第一名,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医者爱心:培育学生德才双馨,心血润泽晚辈后生

作为昆明医科大学皮肤性病教研室主任,在从教30余年的生涯里,何黎带出了一支博士占比近八成的专业技术超强的队伍,培养了多名云岭名医、青年拔尖人才,多次奔赴各地州市指导成立当地的皮肤病学专科分会,还组织大讲堂活动,帮助提高基层医师的水平,对云南省皮肤性病学科临床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云南人才匮缺,何黎提出“立足云南,服务边疆,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在全国率先“以病案讨论的形式”实施教学,并构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何黎十分重视疑难病例,她还记得刚进入皮肤科工作时遇到的一个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病人,经过治疗后回家,但没想到第二年病情发生了恶性转化,病人失去了生命。由于云南地理条件特殊,少见的疑难皮肤病比较多发,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还很欠缺,何黎深深感到作为一名皮肤科医生的责任重大。

何黎带教与学生讨论疑难病例。赵琳 摄

从2004年开始,何黎坚持每周带领科室讨论疑难病例,每月组织全省皮肤科医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收集了2000多个疑难病例,主编的3辑《皮肤科疑难病例精粹》,,对每一类疑难皮肤病的临床难点问题、治疗办法等进行了详尽阐述,为全国广大临床皮肤科医师提供了丰富的诊断及治疗思路。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何黎经常让研究生参与她主持的科研项目的申报、实验研究,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何黎的一位学生,还在研究生二年级就发表了SCI论文,她说,何老师给了很难得的机会去做研究,收获特别大。

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的教导,何黎还告诉学生要有人文关怀,应当给病人安慰和信心。何黎查房时总是给病人以自信的笑容,并且叮嘱一些诸如保暖这样的问题。

现任昆医附一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的涂颖,既是何黎的硕博生也是助手。她说,十分敬佩何黎老师的敬业精神,正是这些年耳濡目染何黎老师的一言一行,引领着她在皮肤性病学科的道路上走下去。

何黎在为学生讲课。赵琳 摄

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何黎通常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皮肤科医生”为题,用四句话教诲学生:“医者仁心,医德先行。立志行医,技术精湛。治病救人,攻坚克难。立足云南,面向全球。”这四句话存在何黎的手机里,是她一生行医的总结感悟,也是她的理想和追求。

医者丹心:行医报国立心间,用医学造福社会

今年58岁的何黎,荣誉满身,成绩斐然。荣获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国之名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等称号,参与研发的薇诺娜成为云南大健康产业龙头品牌。这样的成果对于一名医生而言,已经是达到了事业的高峰,但何黎似乎并不想停下脚步。

当谈到将来的愿景,何黎心中依然燃烧着赤子热情。她多次说,皮肤科的发展要立足云南,放眼全球。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光损伤性皮肤病,找出新的致病靶点,更好服务于患者。继续用科技支撑云南民族品牌薇诺娜发展,让它成为领跑行业的国际品牌。为促进云南健康事业的发展,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四十载春华秋实,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何黎的今天。面对成绩,何黎说,党和国家给予了极大的荣誉,要怀揣初心,行医报国。

云南网记者 赵琳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