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朋友会有狐臭的烦恼,尤其是到夏天一出汗,常常味道就会变得更大,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会让人觉得很尴尬。
那么你认为为什么会有狐臭呢?是因为不洗澡所以有狐臭吗?
下面有三个选项,你选哪一个呢?
A、遗传
B、饮食习惯
C、起居习惯
以前有个节目做过一个调查,100个人中间有17个人选A,39人选B,44人选C。
你选的是哪一个呢?多数人选的又是对的吗?
其实多数人都错了哈,应该选A!
以上三种原因中,狐臭跟遗传有关,跟饮食习惯的起居习惯一点关系都没有!
狐臭是一种特殊的气味儿,有这种味儿的人,再讲卫生还是会有这样子的气味。
因为狐臭是一种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只要父母双方已一方有,那么气子女有的几率大概就是在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的话,那么其子女有的几率在75%以上。
不过在夏天,常洗澡也是很有必要的,保持身体的干净和清爽,才能不至于使味道加重!
下一篇继续和大家聊聊如何有效的祛除身体的异味儿~~~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关注“8090大课堂”,期待与你相识,一起聊聊那些有趣的事~~~】
冬天气温低,很多人洗澡的频率也会下降,那冬天长时间不洗澡会不会引起狐臭呢?冬天的时候每天洗澡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没有直接关系。
狐臭是由于腋窝部位大汗腺分泌的物质是比较粘稠,其中富含蛋白质,受细菌影响后产生的酸腐臭味,狐臭主要和遗传和关系,和多久没洗澡是没影响的。如果本身有狐臭的话,太长时间不洗澡很容易有明显的狐臭味,但如果本身没有狐臭的话,长时间不洗澡一般也是不会有狐臭味的,但身体可能会有别的异味,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定期洗澡。
不好。
冬天气温低,身体代谢速度缓慢,皮肤表面的毛孔也处在闭合状态,此时油脂分泌非常少,相比于夏天来说皮肤比较干燥。这时候再过于频繁洗澡就会破坏掉皮肤表面的油脂保护层,影响皮肤油脂平衡,从而加速皮肤水分蒸发,皮肤越发干燥,容易出现紧绷、起皮、瘙痒等不适症状。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天可以隔2-3天左右洗一次澡,像皮肤比较娇嫩脆弱的老人小孩来说,可以隔3-5天左右洗一次澡。
冬天洗澡后皮肤瘙痒怎么办做好保湿工作。
冬天洗澡后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的话,一般都是由于洗澡时间过久、洗澡过于频繁导致油脂层破坏,使得皮肤干燥程度加重而引起的。像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在洗澡后往身上涂抹一层身体乳,这样能滋润皮肤,改善和缓解皮肤干燥症状,另外平常洗澡的时候要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洗澡。
40℃左右。
冬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加重皮肤水分蒸发,使得皮肤干燥程度加重,冬天洗澡最适宜的温度应该在40℃左右,温度高过体温5℃左右,这样对皮肤刺激较小。但如果怕冷的话,也可以适当再调高一点温度。
一架从荷兰飞往西班牙的客机紧急转向到葡萄牙迫降,原因竟是一位男乘客的体臭导致多名乘客呕吐头晕。更为悲剧的是,恶臭的男乘客下机后,竟然不治身亡。据《纽约邮报》消息,媒体证实这名乘客竟为俄罗斯摇滚音乐人,而死亡原因是因为感染了“食肉菌”。
臭不可闻能到什么程度?
飞机迫降!
飞机迫降
一架从荷兰飞往西班牙大加那利岛(Gran Canaria) 的泛航航空(Transavia) 波音737客机,在抵达目的地前临时改变航线,紧急转向到葡萄牙迫降,迫降原因竟是一位男乘客的体味实在太臭,导致多名乘客出现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据悉,起初机组人员打算采用“洗手间隔离”的方法将该乘客与其他乘客区隔开,但由于其身上的臭味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机长最终决定迫降葡萄牙,将他请下飞机。而据比利时乘客回忆称,该名男乘客好像几个星期没洗澡,体臭熏天,导致多名乘客明显不适。
真相也在最近揭开。据纽约时报报道,该位患者是俄罗斯摇滚音乐人苏其林(Andrey Suchilin),他下机后被立即送医,被诊断出是在旅行途中染病,上飞机之前曾经看过医生,被告知是“普通的沙滩感染”,开了抗生素,但是他其实所患的是坏死性筋膜炎,病情恶化很快,部分肌肉组织遭到食肉菌啃食坏死,才会散发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苏其林随后被送往重症病房救治,但不幸于6月25日不治身亡。
苏其林(脸书截图)
专家解读:
1、食肉菌并不真“食肉”
食肉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是细菌的“组合作乱”,这些病菌感染皮下筋膜引起发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常表现为片状红肿、疼痛、麻木,皮下组织坏死导致高热、寒战、低血压等一系列症状,产生的毒素被人体吸收,又会进一步导致肝肾损伤,使得病情急转直下,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
虽然名叫“食肉菌”,但“食肉”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食肉菌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沿着皮肤下深深浅浅的筋膜扩散的感染,它会侵犯血管,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导致皮下组织、皮肤和筋膜等的坏死,看起来就像“食肉”一样。
2、 恶臭多来自厌氧菌
感染“食肉菌”,会导致浓重的难以忍受的“体臭”吗?
感染有的细菌会产生恶臭,有的在代谢过程中还会“吐气”,也就是“产气细菌”。无论是感染化脓还是产气,都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坏死性筋膜炎80%的患者都要将伤口剖开排脓、清创。
“食肉菌”离我们并不远
湖北就曾治愈过一例
“没想到得了这种怪病,真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房县的李先生说起这段遭遇,仍心有余悸。
李先生一直患有肛周脓肿,但他没在意。2016年春节前的一天傍晚,他觉得腹部刺痛难忍,并出现高烧,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被家人紧急送入太和医院。医生发现,李先生腹部、会阴部已经变黑…
突发怪病,房县男子命悬一线
医生考虑到李先生以往患有肛周脓肿,结合各项检查,确诊为腹会阴坏死性筋膜炎伴有中毒性休克。
太和医院普外IV科(肛肠外科)主任李恒教授介绍,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菌感染,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肛肠科急危重症。
食肉菌也叫食肉虫,专“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治疗,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好比冬天的大白菜,一片叶子坏了,如果不清除,很快整棵菜都会烂掉。筋膜遍布全身,一处溃烂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全身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
有研究表明,坏死性筋膜炎可在不到24小时内致人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坏死性筋膜炎伴中毒性休克被认为是全球十大急性致死疾病之一,十分凶险。
连夜手术,将致命脓液清除
李先生整个会阴部及阴囊直至腹股沟区已经被细菌侵蚀,皮肤肌肉已溃烂流脓,发出恶臭,必须尽快彻底清创挽救生命。与此同时,因为发病位置特殊,还得尽可能保护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
当晚8点,在李恒主任的主持下,肛肠科、泌尿科和麻醉科医师连夜组成急诊手术团队,在腹部、会阴部开了7个“小口”引流,并将坏死的组织、脓液一点点清除。
男子食肉菌感染 被迫截除手脚保命(网络配图)
通过近3个小时的共同奋战,完成对患者会阴部、阴囊及腹股沟区的清创手术,同时保留了各处正常的组织和器官。术后李先生血象明显下降,病情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
罕见病例,但这类人尤其要注意
“这种疾病很少见,我们在2015年只碰到3例,大家也不必太恐慌。”李恒分析,李先生病情发展得如此危重,一方面是由于肛周脓肿未能及早治疗,又因肛周组织疏松,血液循环差,导致细菌迅速蔓延至腹部、会阴部。另一方面也与李先生自身免疫力差有关。
“这种病多发于手术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李恒提醒。
医生提醒:
身上破个小口子,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太常见了,怎么有人就不用处理也能好,有人就进了ICU命悬一线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遇上“食肉菌”还真的就是运气不好。“感染是否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主要是看感染细菌的毒力如何,如果是坏死性筋膜炎,那是自身抵抗力再好也无济于事的。”
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伤口里被揪出来的细菌都是大自然广泛存在的,从事海产品生意的、经常在地里劳作的庄稼人等等,还有家庭主妇处理鱼类、螃蟹或是蔬菜,只要有伤口,理论上都有可能会感染。但市民也不用过于恐慌,遇上组合作乱的食肉菌,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市民日常发现皮肤破损后要注意伤口变化,红肿不退或是恶化要及时就医,争取救治的时间。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