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买到有狐臭的猪肉(猪有狐臭味)

时间:2024-07-04 12:05:03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江西老汉活捉“神兽六不像”,有人出价500万,专家:千万别卖

在我国江西省,一老汉无意中发现了一只“六不像”的动物,村子里几乎没人认识。这只“六不像”到底长的什么模样呢?它又是从何而来?那么以现代的生物学水平,能否判断出它到底是什么物种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遇见“六不像”

事情发生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乡。这天,村里的老吴和往常一样,大清早起床拿上工具就上山去砍竹子。铜鼓乡的经济不发达,村民基本靠打猎和加工竹制产品为生,老吴也不敢怠慢,找到一片竹林就开始工作。

突然,老吴注意到竹林旁边蜷缩着的小动物,正在直勾勾地看着他。他慢慢地靠近那个小动物,不料那小家伙还是没有动,一直在看着老吴。

老吴心生疑惑:平常山上的动物看见人来了都跑得飞快,为什么今天这个却好像不怕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老吴仔细地看了看那个小动物,想看清它是什么物种。只见那个小动物浑身淡黄色,有着猪一样的鼻子和狐狸一样的尾巴。老吴左思右想,也认不出这是个什么物种。老吴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决定把这个小动物带回去,让村里的大伙看看,能不能认出来。

老吴趁那个小动物低头找东西吃的时候,一把扑过去,把它抓了起来,放在装竹子的框子里,也不砍竹子了,捡起工具,转身向村里走去。

带回家后,老吴拿出一个纸箱子,在里面铺上些干草,给小动物做了个简易的小窝。老吴把小动物放进纸箱里,又一次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看,可惜不管老吴怎么观察,都看不出这个小家伙的真实身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吴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若放在平时,老吴上山抓到什么野味,带回家后没一会儿就做成盘中餐。但是今天遇到的小动物,老吴是一点歪心思都不敢动,一是因为他认不出来这是啥,不知道能不能吃,二是因为万一这是国家保护动物,那吃了可就要倒大霉了。

想到这里,老吴决定请几个村里好友来家里,看看他们能不能看出这是个什么东西。不一会,村里几乎都知道了老吴家抓到了一个稀奇玩意,陆陆续续地前来看热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村里几个见多识广的老猎户纷纷上前观察了这个小动物,越看越连连称奇。这家伙浑身的皮毛都是淡黄色的,鼻子像猪鼻子,但它又不是猪,尾巴像狐狸但又不是狐狸,还有狗一样的爪子,果子狸一样的胡须,老鼠一样的耳朵和兔子一样的眼睛。村民们给它起了个名,叫“六不像”。

村里的有位老人见过“六不像”后,觉得它长相奇特,以为它是妖怪或者神兽,劝老吴赶紧给它喂饱放回山里,免得遭天谴。老吴自然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一笑而过。不过这东西确实很神秘,村里那么多老猎户都没认出“六不像”。一番讨论后,老吴和村民决定把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喊来,希望他们能给出答案。

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很快赶到老吴家。工作人员仔细观察讨论后,也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吴很惊讶,没想到工作人员也没有认出来“六不像”,难道这家伙真的是个稀有物种?以前从来没有人发现过?

工作人员一时没能给出准确答案,于是他们准备把这“六不像”接到宜春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做下一步的打算。

“身世”研究

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里的其他人员也没能认出这是个什么物种。站长还特意拿出一本图册,一一对照里面的图片,结果一个都对不上。无奈,工作人员给“六不像”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后,就交给了当地的动物园饲养,希望能在饲养期间查出它的真实身份。

但是,这对动物园的饲养员老曾来说,却是个令他头疼的问题。老曾在动物园当了多年的饲养员,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动物,没有他不知道的动物习性,但是面对这个“六不像”。老曾的内心是一点底也没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开始,老曾也不知道“六不像”吃什么,所以喂给它各种各样的食物,蔬菜、水果、肉类都有,没想到这小家伙来者不拒,什么都吃,食性非常杂。过了一段时间,老曾发现,“六不像”主要喜欢吃些肉类和水果,尤其是瘦肉和苹果。但是仅仅靠这些“食谱”还无法推断“六不像”的具体物种。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六不像”的身世之谜还是没有解开,但是它的名声却越来越大,不少游客来动物园都是专门看它的。

每次游客们三五成群地来,他们总会在护栏外围讨论着这是什么物种,老曾有时也会在旁边听着,希望游客中能给出个见多识广的人,给出正确答案。但是遗憾的是,游客也基本都是猜测,不知道“六不像”到底是啥,有的游客还会问老曾,每到这时老曾也只是尴尬笑笑,说自己也不清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游客们的讨论倒是给了老曾一些启发。到这里的游客大多数都认为它是狐狸,因为它的外形尤其是尾巴,与狐狸十分相似。那这个“六不像”到底是不是狐狸呢?

狐狸的体长一般在45到90厘米之间,体重大约在2到10千克。它们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也广泛分布着不同品种的狐狸。狐狸吃得也很杂,多以食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为食,有时也会吃些腐肉和野果。单看体型和食性,“六不像”确实和狐狸非常相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曾带着自己的猜想去询问了一些野生动物专家,但是专家却对此持反对意见。首先“六不像”的脸和胡须根本与现已发现的狐狸对不上,浑身上下只有尾巴相似。其次,野生动物身上都有一种怪味,俗称“膻味”,其中,狐狸身上的“膻味”比较重,称为“狐臭”,但是“六不像”身上并没有刺鼻的气味,反而向猫科动物一样,喜欢舔舐自己的身子。

看来“六不像”是狐狸的猜测不准确,老曾笑着,心里想:离正确答案又远了一步。

此后的日子里,老曾照旧每天给“六不像”喂食,在他悉心的照顾下,“六不像”长得很快,体型肉眼可见的变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六不像”的长大,专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六不像”会不会是果子狸?恰好果子狸正好在宜春市有所分布,这和它被发现的地点相符合,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又被专家自己否决了。因为果子狸多数是黄黑褐三种颜色的皮毛,最主要的是脸上有明显的花纹,但是“六不像”浑身淡黄色,而且脸部没有花纹。果子狸喜欢吃水果,但是它似乎更喜欢吃肉。

断了这条线索,专家也没有头绪了,“六不像”的身世更加神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更多的人听说宜春市动物园里有个神秘的“六不像”,来观赏它的人变得更多,它的“身价”也暴涨。有一个人找到老曾,说想开价500万元买下它,还说价钱不是问题,多少元都愿意出。老曾一听不得了,立马向动物园和林业局反映。

动物园和林业局方面都表示,由于不知道“六不像”的具体物种,所以它有可能是新物种或者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只,科研价值远远大过经济价值,所以多少钱都不卖。

也有游客曾经提出,“六不像”会不会是不同物种杂交的产物,但是也被专家否定了。专家表示,且不说只有同一属下的不同种的动物才有可能杂交,而且杂交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就算杂交成功生下的后代大部分也很虚弱,像“六不像”那种活蹦乱跳的在野外非常非常罕见。因此它是杂交产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近谜底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八年过去了,老曾依旧在动物园做着饲养员的工作。八年来动物园也陆续引进来不少新动物,但没有哪一个比“六不像”更能引人注目。但“六不像”的名气也渐渐不如从前了,很少会有游客专门来动物园看它了。

这几年老曾每次给它喂食时,都会在想它到底是什么。渐渐地,老曾居然对这个小家伙产生感情了,把它当成自己的宠物来养。

动物园里大部分动物到了适合生育的年龄,园里都会给它们安排伴侣,唯独它因为特殊性,一直形单影只,连给它找个同类都办不到。老曾可怜它,但也没有办法。动物园也一直在努力,八年来多次把它的材料上交到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希望更专业的人能给出答案,但得到的回复基本也是不确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有一天,事情迎来了转机。这一天,野生动物保护站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声称在宜春市的靖安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动物,和动物园里的“六不像”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工作人员接到这个电话兴奋极了,因为这极有机会解开“六不像”的身世之谜,于是便马上驱车开往靖安县。

靖安县距离当初发现“六不像”的地点铜鼓乡有一百公里左右,工作人员赶到时已经将近黑夜。借助灯光,工作人员看清了它的模样:和“六不像”简直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只的眼睛颜色更淡,接近于粉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抓住它的村民们说,当时就在山里发现这个小动物,发现的时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还受了伤。

工作人员给它做了简单的检查。途中他们还发现这只小动物是雌的,于是更加激动了,因为动物园里的“六不像”是雄的,这样可以方便和它配对。他们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曾,老曾也很是开心。

不过,雌性的“六不像”因为受伤有点严重,工作人员尽力也没能救回它。最终,工作人员把小家伙埋在了山里,告别村民,回到了保护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没能救活雌性“六不像”,但是此次行程也不是全无收获。时隔八年后,在距离铜鼓乡较近的地方发现了和“六不像”相同的物种,因此,工作人员推测,很有可能“六不像”是一个种群,分布在铜鼓乡和靖安县附近的山地,只不过数量稀少,所以时隔八年才被人再度发现。

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把这一推测告知了省林业局,省林业局的人得知消息后,提出了可以给“六不像”检测DNA的看法。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DNA序列,可以把“六不像”检测得出的结果与其他生物的作比较,这样就能判断出它大概属于哪一种物种。

于是,工作人员开始给它想办法从它身上拔点绒毛用于检测。没想到“六不像”顽皮得很,到处乱跑,还把工作人员的卷尺咬弯了。没办法,工作人员拿来一根木棍,想要固定住它,结果它整个身子都牢牢地抱住木棍。这个行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怀疑“六不像”天生就会爬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他们成功从“六不像”身上获得绒毛,并且还测量出它身长70厘米,尾巴长40厘米。

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时候,一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六不像”有很大的可能是属于灵猫科的动物,并且根据脸型和体型推断,它应该是大灵猫。但是大灵猫基本都是棕灰色,身上有点黑褐色的斑纹,而它通体淡黄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解释道,“六不像”很有可能是白化大灵猫。白化现象在自然界并不罕见,只要动物体内缺少络氨酸酶,就会显示出比同族要淡的多的毛色。最主要的是,这种白化现象是可以遗传的,所以在同一地域见到好几只白化动物是很正常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DNA检测结果出来了,“六不像”和大灵猫的DNA相似程度接近96%,与果子狸的DNA相似程度高达99%,那它是不是就是白化的果子狸呢?

很遗憾,依然不能确定。在我们常人看来,99%的相似度似乎已经可以确认了,但在生物学上,DNA的相似度没有达到100%都不能确认是同一种族。人和大猩猩的DNA相似度高达96%,但是人和大猩猩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依旧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通过科学技术,相信不久就能确认“六不像”的真实身份,让这个孤独的小家伙早日找到自己的同伴。

村长老婆原来有狐臭

村里的二大妈算是多半个资深美人,肌肤胜雪,四十多岁的年纪,脸上竟然还见不到皱纹。

一张刀条脸,稍显窄了一些,但一头黑瀑布从头上垂下来,整个脸型还是很像时下流行的锥子脸。

双眉似黛,弯弯的,既像柳叶,更像月牙。眼睛细长,眼角上扬,笑起来眯成一条缝,很是迷人。

鼻梁高挺,鼻尖略勾,几分刻薄中又带了几许调皮。年轻女孩儿的调皮,往往可爱;中年大妈刻薄中带出的调皮,究竟是一副怎样的韵味,只怕见仁见智了。

嘴唇不用抹口红,也娇艳欲滴,一口整齐雪白的银牙,牙膏厂家没请她去做过广告,只是还不知道在一个偏远的乡下,会有这样的一口好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嘴角两边下垂,刻薄依然,却看不出调皮,只是增加了无限尖酸。如果不是嘴角有这点瑕疵,二大妈可真是万里难以挑一的大美女了。

不过,在二大妈看来,即使有这么一点不足,自己的美貌也足以羞死褒姒,愧煞妲己了。这两个美女的名字,是二大妈从早就去世的爷爷那里听来的。爷爷做了半辈子私塾先生。

年龄的增长,也没有夺走二大妈曼妙的身材,依然曲线毕显,尤其是那富有弹性且上翘的大屁股,走起来路来左扭右摆,还能迷倒村里的无数英雄好汉。

有人说,二大妈的大屁股勾引得村里的大叔后生们都不学好。也有人说,二大妈的大屁股扭动的是村里的乾坤。

虽然如此,二大妈在村里给自己的打造的人设仍然是美丽端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

偏远的村子里没有什么娱乐,爱聊天的人们,每天最喜欢做的,就是做人物评价。

七月的一天上午,天气晴朗,这是一种在夏天并不受欢迎和喜爱的天气。二大妈吃完饭,搬了条板凳,坐在门前槐荫下乘凉。一会儿功夫,树下就聚了七八个男女,有拿马扎的,有拿板凳的,还有人什么也不拿,直接坐在地上。

大家聊了一会儿孩子的学习、集市上的肉价和镇上的几个头面人物。

忽然一个妇女问二大妈,最近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二大妈一直是村新闻部的主编加记者,新闻采编发布的工作一直由她积极主动地承担。

二大妈一听有人问,顿时来了精神,一双细眼忽然睁大了,随口说道:“村长老婆。”然后又突然紧闭了嘴。

大家见此情形,就知道有一个大瓜,一时全来了兴致,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但是每个人都知道二大妈的习惯,一旦她打算用保密的方式播送新闻,那么她自己最后一定忍不住要说出来。倘若追得在紧,让她感觉将要播送的新闻保密价值极大,她反而不说,有可能拖好几天,一直拖到大家没人问的时候才说。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垂下眼睛,把头扭向一边,装作去察看槐树周围有没有蚂蚁什么的。

二大妈一看着了急,连忙说道:“哎,你们听说没有?村长的老婆原来有狐臭。”

大家一听,心里这个泄气,本以为有什么劲爆的消息呢,原来是这么个不痛不痒、可有可无、可听可不听的玩意儿。

男人只关心自己的老婆是不是有狐臭,二大妈有没有,很多男人也知道。

女人即使知道自己男人有狐臭,也不肯说,就像买到了变质猪肉,说出去只能让别人笑自己傻。

至于村长的老婆,因为相貌差不多能和二大妈比肩,所以村里也只有二大妈关心她,别人并不怎么上心。

大家都扭回头来,打算再寻一点别的什么话题,原先假装的不感兴趣,都变成了真地不感兴趣。

但是二大妈对这个话题极感兴趣,一见大家有转移话题的意思,急了,马上接着说道:“村长的老婆后来做了手术,说是割了去了,现在没有了。她不是一个完美的娘们儿。你们知道吗?”

做过手术,这个话题有得谈,在哪家医院做的,花了多少钱等等,倒都是有些大家关心的东西。就在大家准备深入研讨的时候,一个慢悠悠的男人声音问道:“她原来有狐臭,现在又做了手术,我们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猜的吧?”

二大妈一听有人质疑她消息来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她那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感突然爆棚,有些急了,说道:“去年有一天晚上,村长媳妇回娘家了。村长在家睡觉,半夜说梦话说出来的。不然我怎么会知道?”

说完之后,突然感觉不妥,想收住口,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新闻从业人员对献身精神有要求,但二大妈还是腾地一下红了脸。

正在急于找点什么理由抹和一下,慢悠悠一句话把她给跺死了:“你住村之西,村长住村之东,他说句梦话,你都能听清楚。你的耳朵是真好使啊。”

二大妈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脚后跟,简直浸透了多年的老茧,要红出她的绣花鞋子了。

二大妈心慌意乱的扫了一眼七八个粉丝期待自己继续深入报道的眼神,匆忙站起身来,拿上板凳,对大家说了一句,锅里的菜要糊了,低着头,一路小跑般地回了家门。

关上大门的那一瞬间,慢悠悠的话从墙上飘了进来:“二大妈日子过得好滋润,刚吃完饭,又做菜,这是要招待谁啊?”

二大妈又羞又恼,咬牙低声骂道:“王八蛋!”

从那之后,二大妈的新闻职业就嘎然而止了。不仅如此,二大妈也很少参加村里的公共活动了。这位美貌可以和村长老婆比肩的美女,逐渐退出了村里的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后来人们听说两位资深美女曾经有过一次深入谈心,谈到动情处,还摔了几个碗。至于二大妈的大屁股是不是还在扭动村里的乾坤,也没人去关心了。

小村还是那个小村。

315曝光的只是皮毛!这种肉冒充驴肉,火烧店老板都分不清。

我现在要说的这个事情,比315晚会曝光的假驴肉制作还劲爆,其实用马肉母猪肉冒充驴肉的事情已经好多年了,人家多多少少的都有耳闻,已经见怪不怪了,315晚会就是不曝光,我也知道里边的猫腻。其实用母猪肉来冒充驴肉,这造假手段只能说凑合。

一般母猪都长得比较瘦小,屠宰以后难以出大块的瘦肉,所以说只有母猪腿上的肉才符合制作假驴肉的标准。用于制作加工假驴肉的原料肉必须是大块的瘦肉,而且必须有肉筋。所以说做假驴肉,公猪肉要比母猪肉合适的多,首先公猪个体大 ,能达到600斤到900多斤,我们家先后养过十几个公猪,最大的一头公猪达到900多斤,小的也有600多斤。

我家养的公猪有两个品种,第一种是英国大白(英国进口的长白猪),第二种是杜洛克(美国红毛猪),公猪是用来给我们村和周围十里八村的母猪配种用的,每一次配种收费10元,后来涨到20元。我家的大门一年要被发情的母猪公拱坏好几次,有好多发情期的母猪从家里逃出来,直接就来到我们家。

一头公猪最多用一年多一点,成年的公猪都七八百斤,骑跨母猪的时候很容易把母猪腿压伤,所以公猪养一年多一点就必须得淘汰。有一类猪贩子专门收公猪母猪,因为倒卖公猪母猪赚的钱更多。比如买肥猪毛猪的正常价格是6元,好的母猪最多给到两元,差一点瘦一点的就给一块多钱,可是一头七八百斤的大公猪可以给到三元钱一斤,甚至更多。

公猪天生有一种腥臊味,养的时间越长腥臭味越大,特别是夏天,离着老远就能闻到公猪身上散发出的味道,这种气味就和人的狐臭味差不多。但恰恰就是因为这种味道,公猪就成了制作假驴肉的最好原料,公猪个头大和驴差不多,身上的大块肌肉特别多,还含有肉筋,所以说用公猪肉冒充假驴肉比母猪肉要好的多。

我们家养的这十几头公猪,第一头卖给天津的火腿厂做火腿了,其余的都是被煮驴肉加工驴肉的人买去了。所以我说315晚会曝光的用母猪肉做假驴肉,那只是皮毛,真正的做假驴肉的最好原料是公猪。其实用公猪肉母猪肉做假驴肉,只是以次充好,并不危害我们的健康。要使用驴肉增香膏和亚硝酸钠做添加剂,那真的是丧尽天良了。

亚硝酸钠能给肉类着色,并能延长保质期,过量长期使用对人健康危害极大。教你一招看肉里是否添加了亚硝酸钠,煮好的驴肉一般都是灰颜色或是棕色,那种颜色红红的非常鲜艳的,就是添加了亚硝酸钠的驴肉。

我昨晚看了315晚会,气的我一宿没睡觉,一些不法商家利欲熏心丧尽天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自己上当受骗。如果我们买到假货,当我们合法权益被侵犯了,我们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存在社会不良导向和抄袭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