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掏耳屎?医生来教你几招
很多人都酷爱掏耳屎,非常享受那种痒痒的感觉。成都人民还把掏耳屎发展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耳。使得掏耳屎成为了洗头、按摩一样的享受服务的行业。
然而,尽管你天天掏耳屎,但是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确的掏耳屎吗?
重点:
1、耳屎对外耳道是有好处的
2、油耳会遗传
3、最好不要自己掏耳屎
4、如果耳屎把耳朵堵了,请到耳鼻喉就诊
耳屎是什么?
耳屎,学名叫耵聍,也叫耳垢。由耳道皮肤的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构成。这些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皮肤正常菌群的细菌及偶尔脱落的毛发混合形成耵聍。很久很久以前,姥姥和奶奶们就会告诉孩子们:吃耳屎会变哑。。。在这个传说的诱惑下,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勇敢的进行了尝试。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耳屎是外耳道的一种保护性物质,不溶于水,能够保护外耳道的皮肤。而且耳屎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避免外耳道的细菌大量增殖诱发感染。
美国国立卫生院的Chai TJ和Chai TC就发现,耵聍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使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K-12和粘质沙雷氏菌的存活率降低99%以上,使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K-1,链球菌和两种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率降低30%至80%[1]。
然而如果耳屎蓄积过多,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堵塞外耳道,引起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甚至眩晕等症状。
为什么会有干耳和油耳
同样是耳屎,不同的人却不一样。
有些人的耳屎是干的,有些却是湿的(我们也叫油耳)
研究发现这是一种遗传现象。
2006年,Nature Genetic报道了一个名为ABCC11的基因,控制着人类耳垢的干、湿类型。AA基因型与干耳垢有关,GA和GG型则对应于油耳。控制油耳的基因G是显性基因,其更可能被遗传给子女。该研究还发现80%至95%的东亚人是干耳屎,而非洲和欧洲人群中油性耳垢的人更多(97%至100%)[2]。
研究还发现,油耳的人有腋臭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的皮脂腺功能可能都更发达。
在古代,东北欧亚大陆人为了适应寒冷气候,进化出更少的汗腺以减少出汗,所以东亚人干性耳垢的人才会更多,油耳都被“淘汰”了。
耳屎可以自己掏吗?
尽管掏耳屎确实很舒服,不然大家也不会花钱去采耳,但是必须提醒的是:
不要自己掏耳屎!
首先正如上文提到的,耳屎有一定的益处,它能杀菌抗感染,避免外耳道受到异物的划伤,如果有小虫子飞进去,黏糊糊的耳屎还可能把其困住,避免它们继续往里钻损伤鼓膜。
另外,外耳道本身具有自己清洁的能力,可以将耵聍自行排出去;同时在睡觉和运动时,耳屎也会随着重力的变化被排出外耳道。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自行掏耳屎的。
不建议自行掏耳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有可能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人的外耳道是一个盲管,鼓膜把外耳道和中耳分隔开,呈S型弯曲。
使用棉签、挖耳勺等坚硬的工具掏耳屎,很可能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不小心戳穿鼓膜造成鼓膜穿孔,或者将耳屎捅到耳道的深处,让其更难排出来。
耳屎堵了会怎么样?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耳道内的耵聍会逐渐积累,堵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这会引起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胀感、瘙痒、反射性咳嗽、头晕、耳鸣等症状
耵聍栓塞可出现在1/10的儿童、1/20的成人、1/3的老年人中。在美国,每年耵聍蓄积造成的就诊量为1200万人次,耵聍取出操作为800万例。
造成耵聍栓塞的原因有哪些呢?[3]
耳道疾病: Paget病或纤维异常增殖症、 耳道内感染性疾病和皮肤病(例如外耳道炎、湿疹)以及全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干燥综合征)的皮肤表现,这些疾病会引起耳道皮肤的过度脱落以及皮脂腺和耵聍腺的萎缩或肥大。
耳道狭窄:耳道软组织狭窄可发生于耳道多发感染或重度感染的患者,或见于耳部做过手术的患者。耳道内或耳道周围组织的肿瘤也可引起耳道狭窄。
上皮细胞移行不良:主要是皮肤的正常衰老,因此老年人耵聍栓塞比较常见。
耵聍过量产生:在无耳道疾病的情况下,某些个体产生的耵聍量超过了耳道清除耵聍的能力。这种情况可见于耳道局部创伤后,或耳道内进水。
发生耵聍栓塞后怎么办?
2008年,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发布了耵聍栓塞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耵聍清除适用于出现耵聍导致了症状(如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胀感或瘙痒)的患者。一些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症状的患者(如儿童和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应该进行耵聍清理。对于没有出现症状患者,则不应进行清理耳屎的操作[4]。
如果需要进行耵聍清除,最好还是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操作,因为我们有很多专业设备,可以直视下安全、有效的清除耵聍。
总有一款适合你。
另外,如果没有耳鼻喉科条件取耵聍,也可以使用一些耵聍溶解剂,例如碳酸氢钠滴耳液。但如果鼓膜可能破裂了,则不能使用耵聍溶解剂。
如果耵聍取出困难,还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操作,更加安全、有效。
但是有一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
如果“耵聍栓塞”反复发作,有耳痛症状,甚至出现脓性、有臭味的分泌物流出,则要警惕是否是外耳道胆脂瘤,这是经常被误诊为耵聍栓塞的原因。外耳道胆脂瘤可以破坏骨质,甚至侵犯中耳引起严重听力下降等后果。
最后,根据Up To Date给出的建议,出现下列这些情况需尽快到耳鼻喉科就诊:
l长期耵聍栓塞、鼓膜穿孔或有耳部手术病史
l耳道内有化脓或坏死性组织
l耵聍清除后症状仍然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
1.Chai T J,Chai T C.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cerumen[J].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80, 18(4): 638-641.
2.Yoshiura K, Kinoshita A, Ishida T, et al. A SNP in the ABCC11 gene is the determinant of human earwax type[J]. Nature genetics, 2006, 38(3): 324.
3.Jabor M A,Amedee R G.Cerumen impaction[J]. The Journal of the Louisiana State Medical Society: official organ of the Louisiana State Medical Society, 1997, 149(10): 358-362.
4.Roland P S, Smith T L, Schwartz S 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erumen impaction[J].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8, 139(3_suppl_1): S1-S21.
掏耳屎是一件很爽的事,想必很多人都享受那种耳道里被挠痒痒的感觉。有事没事我也喜欢趴媳妇腿上让她给我掏耳朵,当然这种待遇自从闺女到来后就被剥夺了。
勤劳聪明的成都人把掏耳屎发挥到了极致,还把掏耳屎发展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耳。
尽管你天天掏耳屎,但是你真的了解耳屎吗?
1、耳屎对外耳道很有好处2、油耳是一种显性遗传3、不建议自己掏耳屎4、发生耵聍栓塞,请到耳鼻喉就诊耳屎是什么?
耳屎,学名叫耵聍,也叫耳垢。由位于耳道外1/3的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组成。这些分泌物与脱落的皮肤、皮肤正常菌群的细菌及偶尔脱落的毛发混合形成耵聍。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
它是一种耳道内的疏水、保护性覆盖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避免水渍、感染、创伤及异物损伤的作用。而且耳屎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美国国立卫生院的Chai TJ和Chai TC就发现,耵聍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使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K-12和粘质沙雷氏菌的存活率降低99%以上,使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K-1,链球菌和两种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活率降低30%至80%[1]。
然而当它蓄积过多,却可以堵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引起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甚至眩晕等症状。
为什么会有干耳和油耳同样是耳屎,不同的人却不一样。
有些人的耳屎是干的,有些却是湿的(我们也叫油耳)
其实这跟人种和基因有关系。
2006年,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Genetic报道了一个名为ABCC11的基因,控制着人类耳垢的干、湿类型。AA基因型与干耳垢有关,GA和GG型则对应于油耳。控制油耳的基因G是一个显性基因,意味着你的油耳更可能遗传给下一代。同时该研究还发现80%至95%的东亚人是干耳垢,而非洲和欧洲人群中油性耳垢的人更多(97%至100%)[2]。
油耳的人可能也有腋臭,因为他们都与皮脂腺发育过于旺盛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似乎体味更大的原因。
由于古代东北欧亚大陆人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适应寒冷气候,他们可能进化出更少的汗腺以减少出汗,所以东亚人干性耳垢的人才会更多,油耳都被“淘汰”了。
耳屎需要定期掏吗虽然我知道掏耳屎很舒服,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耳鼻喉科医生,我还是要告诉你:
不要自己掏耳屎!
你把耳屎全掏了我们干嘛?抢饭碗吗?
当然这是开玩笑,言归正传,不建议掏耳屎是有原因的:
首先正如上文提到的,耳屎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它具有杀菌作用,还能避免外耳道受到异物伤害,当外耳道飞进去一些小虫子时,还能起到一定的“诱捕”和保护作用。
另外,我们的外耳道具有“自洁”的能力,能自行将耳屎往外排,同时我们睡觉、运动时,耳屎也会随着重力的变化慢慢往外走。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自行清理耳垢的。
不建议自行掏耳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损伤鼓膜及外耳道。
人的外耳道是一个长2.5-3.5cm的盲管,里面就是鼓膜,而且它并不是直的,而是呈S型弯曲。
当我们使用棉签、挖耳勺等坚硬的工具进行操作时,很可能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甚至戳穿鼓膜造成鼓膜穿孔,或者将耵聍捅向耳道的深处。
耳屎堵了会怎么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耳道内的耵聍会逐渐蓄积,堵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这会引起一些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胀感、瘙痒、反射性咳嗽、头晕、耳鸣
根据Up To Date,耵聍栓塞可出现在1/10的儿童、1/20的成人、1/3的老年人中。在美国,每年耵聍蓄积造成的就诊量为1200万人次,耵聍取出操作为800万例。
看来,成都人的“采耳”能火起来是有流行病学基础的。
造成耵聍栓塞的原因有哪些呢?[3]
前面说了,耵聍是不需要特意去取的,但哪些情况需要取呢?
2008年,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发布了耵聍栓塞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耵聍清除适用于出现耵聍所致症状(如听力下降、耳痛、耳闷胀感或瘙痒)的患者。在可能无法表述症状的患者(如年幼儿童和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中也应该考虑耵聍清除。 对于无症状患者不应进行耵聍清除操作[4]。
对于需要进行耵聍清除的患者,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操作,因为我们有很多专业设备,可以直视下安全、有效的清除耵聍。
总有一款适合你。
另外,如果没有耳鼻喉科条件取耵聍,也可以使用耵聍溶解剂——对于无耳部感染、无鼓膜穿孔或无耳科手术病史的患者,使用耵聍溶解剂是安全的。如怀疑有鼓膜损伤,则应避免使用耵聍溶解剂。
如果耵聍取出困难,还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操作,更加安全、有效。
但是有一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
长期反复“耵聍栓塞”,伴耳痛,有时甚至有脓性、臭味的分泌物流出,需要警惕外耳道胆脂瘤,这是经常被误诊为耵聍栓塞的原因。外耳道胆脂瘤可以破坏骨质,甚至侵犯中耳引起严重听力下降等后果。
最后,根据Up To Date给出的建议,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到耳鼻喉专科就诊?
@头条健康@头条健康联盟@健康真相官@头条养生@育儿网@儿科医生雨滴@儿科医生琪乐@骨科医生路遥@骨科医生娄英男@骨科小黑锅@医学小侦探@普外科曾医生@耳科赵医生@骨科王医生@李青大夫@药师方健
参考文献
人不多,2个人随便到了狗食管,你们点的最多的菜是嘛。
我最爱吃的是下面几个,有一次我到四川的馆子里,让我点菜我随口说出两个都没有,这个尴尬,酱爆洋白菜,和独面筋。
中午吃饭花钱太多心疼,花钱少了吃不好,最实惠又好吃的几个菜。
1.酱爆洋白菜,甜口面酱的甜香,配上米饭真的是无敌,主要是便宜16块钱左右。
2.独面筋,可能是我爱吃甜的,也是甜口,面筋把甜甜的汤汁吸进去,一咬汁水入口,还有油香的感觉,也是18块钱左右
3.老醋果仁 8块钱左右,不知道什么时候改良的,配上洋葱,还有熬出来的粘稠的汁,酸甜辣,配上果仁的脆,下酒非常好吃
4.孜然里脊,传统下饭,孜然味道本身就是很美味,我非常喜欢,但是不喜欢的说孜然味道是狐臭的味道。
这种不知道正宗不正宗但是是我最爱吃的一种,这个不一定去饭馆,菜市场里面卖盒饭的就做成这样 照样挺好吃 还不贵,饭馆贵,老居民楼市场也就10块钱一份就够一个人吃的。
6.呛土豆丝, 现在是越做越高科技。香菜辣椒 醋等等,吃起来味道清爽 香辣,还便宜6-8块钱
最主要就是里面好像有蒜汁那种辣,就喜欢蒜 吃冰棍都配蒜。平生最吃不了姜,一口就吐。
7.宫保鸡丁,这个就贵了得28块钱左右,这个没家店面做的都不一样,我最喜欢的就是那总鸡肉上面糖脆皮的那种,就是下面那种
白堤路,老四川火锅对面一家饭馆 就是这种,我忘了饭馆叫什么名字了
这些都是我出门必要的,还有很多,都是肉菜太贵就不介绍了,一个宫保鸡丁就快吃不起了,你们有没有中午好吃不贵的菜?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