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身体,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要想让身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人体的结构与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未知的身体!
打呼噜的人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有口臭、狐臭的人为什么自己闻不到身上的味道?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别人共处一室睡觉,那个人的鼾声如雷,响彻云霄,震得你思绪万千,气血上涌,可他自己却不为所动,依然睡的如痴如醉。这种时候,最适合思考人生和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有口臭、狐臭的人为什么自己闻不到身上的味道?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为何不觉得自己吵?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严肃地探究一下这些神秘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人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
睡眠阶段分为五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而打鼾往往发生在睡眠的深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是最不容易被吵醒的,所以一般打呼噜的人都听不到自己的鼾声,更气人的是等他醒了之后你告诉他:“哎,你刚刚打呼噜打很大你知道吗?”他往往会一脸懵的回答你:“不知道啊,不可能啊,我从来都不打呼噜的!”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有时候人会突然被一次剧烈的喘息打破打鼾的节奏,人体无法抵消太大的动静,人就会被自己的鼾声或者说“呼吸暂停”而惊醒了。
其实,人类的身体会发出许多噪音,比如呼吸声、讲话声等等,但我们身体具备的各种机制让我们能够忽略掉身体发出的噪声。
所以关于打鼾这件事,如果你要和室友battle,抗议ta的鼾声,记得录像保留证据。或者就让漫长的岁月来治愈你:在未来的某天你听不到对方打呼噜的声音时,你发现自己反而睡不着了。
为什么人闻不到自己发出来的味道?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解释:“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看不懂的话,可以理解成“去厕所蹲久了,就闻不到那啥的味道了”。
说的文绉绉一些呢,就是嗅觉疲劳、嗅觉习惯或气味适应了。为什么会产生嗅觉疲劳呢?首先来看看嗅觉发生作用的原理:
在人类鼻腔后方,鼻孔上方与后方大约7厘米处,有一个叫做嗅上皮的特殊细胞组织。这些细胞在脑内通过嗅觉神经元连接到嗅球。每个神经元的末端都有一个受体细胞,当微观分子在空气中流通,或者当分子在咀嚼行为当中被分解时,分子便会与受体细胞接触,并且附着,它们一旦附着,便会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将神经元传输到大脑当中。当大脑收到信号时,便会让人类闻到味道。
了解了嗅觉的原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也就明确了:当嗅觉把气味信息传递给大脑以后,若人没有离开这个环境,原气味又没有发生浓度的变化,大脑就屏蔽了这一气味信号,准备接收新的信息。所以,有体味的人适应了自己的体味后,就在头脑里把自己的味道屏蔽了。
闻不见自己的口臭,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说的:口腔气味大多向正前方运动,而鼻子感受到的气味大多在鼻孔的正下方,所以人并不能正确感知自己的口腔气味。
为什么人总是“不自知”?
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自身的问题?或者说,为什么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自我高估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有学者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有利于提高人的自信,提高自己的心理舒适感,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人优秀,这种自我肯定被称为“优越错觉”。而越是忧郁的人,这种错觉越弱,反而越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对于人类来说,“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是非常平常的,所以,当你对别人的“不自知”感到不满时,不妨坦诚一点,直接告诉他,因为等他自己发现,你可能已经被气坏了。
开栏的话: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身体,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吗?要想让身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人体的结构与秘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未知的身体!
本期秘密:
打呼噜的人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有口臭、狐臭的人为什么自己闻不到身上的味道?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别人共处一室睡觉,那个人的鼾声如雷,响彻云霄,震得你思绪万千,气血上涌,可他自己却不为所动,依然睡的如痴如醉。这种时候,最适合思考人生和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有口臭、狐臭的人为什么自己闻不到身上的味道?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为何不觉得自己吵?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自身的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严肃地探究一下这些神秘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人不会被自己的鼾声吵醒?
睡眠阶段分为五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而打鼾往往发生在睡眠的深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是最不容易被吵醒的,所以一般打呼噜的人都听不到自己的鼾声,更气人的是等他醒了之后你告诉他:“哎,你刚刚打呼噜打很大你知道吗?”他往往会一脸懵的回答你:“不知道啊,不可能啊,我从来都不打呼噜的!”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有时候人会突然被一次剧烈的喘息打破打鼾的节奏,人体无法抵消太大的动静,人就会被自己的鼾声或者说“呼吸暂停”而惊醒了。
其实,人类的身体会发出许多噪音,比如呼吸声、讲话声等等,但我们身体具备的各种机制让我们能够忽略掉身体发出的噪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那些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 为何不觉得自己吵?》
所以关于打鼾这件事,如果你要和室友battle,抗议ta的鼾声,记得录像保留证据。或者就让漫长的岁月来治愈你:在未来的某天你听不到对方打呼噜的声音时,你发现自己反而睡不着了。
为什么人闻不到自己发出来的味道?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解释:“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看不懂的话,可以理解成“去厕所蹲久了,就闻不到那啥的味道了”。
说的文绉绉一些呢,就是嗅觉疲劳、嗅觉习惯或气味适应了。为什么会产生嗅觉疲劳呢?首先来看看嗅觉发生作用的原理:
在人类鼻腔后方,鼻孔上方与后方大约7厘米处,有一个叫做嗅上皮的特殊细胞组织。这些细胞在脑内通过嗅觉神经元连接到嗅球。每个神经元的末端都有一个受体细胞,当微观分子在空气中流通,或者当分子在咀嚼行为当中被分解时,分子便会与受体细胞接触,并且附着,它们一旦附着,便会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将神经元传输到大脑当中。当大脑收到信号时,便会让人类闻到味道。
了解了嗅觉的原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也就明确了:当嗅觉把气味信息传递给大脑以后,若人没有离开这个环境,原气味又没有发生浓度的变化,大脑就屏蔽了这一气味信号,准备接收新的信息。所以,有体味的人适应了自己的体味后,就在头脑里把自己的味道屏蔽了。
闻不见自己的口臭,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样说的:口腔气味大多向正前方运动,而鼻子感受到的气味大多在鼻孔的正下方,所以人并不能正确感知自己的口腔气味。
为什么人总是“不自知”?
为什么人总是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自身的问题?或者说,为什么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自我高估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有学者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有利于提高人的自信,提高自己的心理舒适感,这是人类进化出来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人优秀,这种自我肯定被称为“优越错觉”。而越是忧郁的人,这种错觉越弱,反而越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对于人类来说,“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是非常平常的,所以,当你对别人的“不自知”感到不满时,不妨坦诚一点,直接告诉他,因为等他自己发现,你可能已经被气坏了。
编辑:齐少恒
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难免会产生一点矛盾,那么,来自不同地方的室友该如何相处?性格不合怎么办?生活习惯不同怎么办?生活上的小矛盾怎么处理?
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家可能都听过,大学本是一个提供自由跟追求的舞台,到现在高校中却屡见不鲜的这些恶性事件,对很多人心理造成了创伤,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导致了这些?
一.在大学生中的过度竞争「奖学金、优秀学生、入党名额等」
二.生活习惯不合「抽烟喝酒、打呼噜、脚臭狐臭等」
三.个人性格「我行我素、不会换位思考」
四.日常生活的小矛盾「不经过本人同意就使用他人东西等」
问题虽然很多,但是你还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我们互相打着招呼,却隐藏自己,到后来我们坦诚相待,互相帮助「帮忙买早餐、上课帮答到等」我们从四面八方而来,从陌生人到“家人”,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室友过生日,我们大家一起为他庆生,唱歌,大家 一起就去玩啊,这些都是快乐的日子。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会有一点小矛盾很正常,但是在这里小编告诉大家一句话,我们要去适应他人,而不是等他人适应自己,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待人,我们是一个家。
小编在此希望大学生的舍友们可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爱相杀,现在,你知道如何跟室友相处了吗?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