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君
炎炎夏日,你是否已经感受到身边人发出的销魂气味?
前两天,我发了《基因研究发现,中国人直发始于1.9万年前,变白始于7500年前》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里问:“中国人是怎样没有体味的?”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今天就来回答下。
1所谓体味,自然是指狐臭了。
狐臭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直接原因,一个是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大汗腺的分泌物,被体表细菌分解后,产生一种可挥发的硫醇,它就是产生狐臭的化学物质。
间接原因是,大汗腺提供了体表细菌的“食物”。
所以,要想没有狐臭,要么抑制大汗腺的产生,要么抑制能使大汗腺分泌物转化为硫醇的体表细菌。
对于前者,东亚人做到了。对于后者,好像还没有人做到,毕竟它诞生于6000万年前。
2人类身上有两种汗腺:小汗腺和大汗腺。
小汗腺又叫“外泌汗腺”,遍布全身,只有少数部位没有,如唇红区。在炎热的环境中,小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身体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
大汗腺又叫“顶泌汗腺”,分布于腋窝等处。大汗腺较小汗腺腺体为大,腺体呈叶囊状,排泄管开口于毛根附近,不参与体温调节。
相比200万-500万的小汗腺,数量极少的大汗腺(腋窝处大汗腺大约有300~600个),对人类来说,似乎没啥作用。虽然也参与排汗,但比起小汗腺来说,可谓聊胜于无。
考虑到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它们有着发达的体毛,这种大汗腺也许对其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排汗、调情、熏走或吓走敌人。
一项研究显示,每到繁殖季节,雄性环尾狐猴腕部腺体会分泌出散发水果和花香气味的清澈液体。它们用这种芬芳液体摩擦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然后向雌性环尾狐猴挥动尾巴。
环尾狐猴
而人类,因为绝大部分体毛消失,所以大汗腺也就几乎没有排汗作用了。又因为人类不再需要用它来调情,或者吓走敌人,自然更不需要大汗腺。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产生难闻体味的不好作用。
3大汗腺的分泌物本身并没有味道。但其中的一些物质,如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3M3SH。
3M3SH 是一种可挥发的硫醇,是狐臭的物质载体。
科学家发现,制造这种化学反应的细菌,就是腋下的某些葡萄球菌,如人葡萄球菌。
也就是说,某些葡萄球菌摄入大汗腺分泌的无味的半胱氨酸-甘氨酸-3M3SH,然后将其转化为气味浓厚的 3M3SH。
葡萄球菌为何具有这种转化能力?很可能因为其中存在的 PatB 酶。
至于 PatB 酶如何拥有这种转化能力,研究者认为,PatB 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疏水性袋状结构,可以有选择性地、更有效地和硫醇相结合。
PatB 酶只在几种葡萄球菌里存在。研究者追溯其起源,结果发现,这些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可能产生于 6000 万年前。
在新生代6000万年前古新世时,灵长类从原始树鲍向着不同方向发展,产生了原始狐猴和眼镜猴。
到了5000万年始新世晚期时,原始狐猴进化产生了原始的猴和猿类。
到1000-2000万年前中新世,当时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
大约300万年前,终于出现了最早能制造工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
也就是说,具有 PatB 酶的葡萄球菌,与灵长目一起诞生,比人类诞生的时间早了很久。
如前所述,那些灵长目可能就是靠此吸引异性、熏走或吓走敌人。
4虽然狐臭是由 PatB 酶直接导致的,但如果人类抑制大汗腺的分泌,不再给PatB 酶提供原料,自然也可以抑制狐臭的产生。
据研究,与大汗腺分泌有关的基因,为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
大约4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来到东亚后,ABCC11 基因发生突变,其第 538 位碱基从 G 变为 A ,导致大汗腺的分泌物显著减少,从而控制了狐臭的“源头”。
换言之,没有狐臭的人都是基因突变的“变种人”。
蓝色—狐臭型,黄色—突变型
据统计,全世界有狐臭的人占80%,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非洲。
没有狐臭的人,也即突变基因人群,主要分布在东亚。在中国人没狐臭的人占了95%左右,在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这一数字在日本、韩国分别是84%和95%。
大洋洲土著只有30%没有狐臭,白人里面只有10%没有狐臭!黑人中只有0.5%没有狐臭!也就是说,除了东亚人以外,外国人几乎人人都有狐臭!
5说个有趣的事情,狐臭可以用来辨别人种迁徙。
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也是大多没有狐臭,说明他们是从东亚迁徙过去的。
华北平原大约只有1%的人有狐臭,韩国95%的没有狐臭,说明ABCC11基因变异可能发生于华北,当然,这只是猜测,未必科学。
日本84%的人没有狐臭,有狐臭的人集中在原住民阿伊努人中,而不是占主体的大和民族,说明二者有不同起源。
6有趣的是,ABCC11 基因不仅和体味有关,还决定人类的耳垢。体味小的人一般是干耳垢,而体味重的人则会有湿耳垢。
道理很简单,正常情况下,耳道里的大汗腺分泌旺盛,产生油耳。而当ABCC11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分泌减弱,耳道里也就不冒油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有狐臭的人都有油耳,只能说相关性非常大。有统计表明,896名有狐臭者中860人有油性耳垢,所以并不是100%的关系。
今天聊一个有味道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狐臭的那些事。不过首先要说明一点,本文仅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不对任何人和团体有歧视或侮辱。
屏幕前的你一定要注意了,看在你我同为亚洲颜王的份上,赶紧给个关注或者长按点赞支持一下。
毕竟这个世界上帅的人很多,但像我这种又帅又不要脸的博主,要是错过可就真的遇不到了。
那么回到今天的主题,有狐臭是真的非常尴尬,而这种还不是单方面的,有狐臭的人怕别人闻到会嫌弃,而旁人闻到也不好表达不满,怕伤到他的自尊心。
其实有狐臭完全不用自卑,因为人类原本都应该有狐臭,没有狐臭的才算是异类,聪明的小朋友就要发问了,明明没有狐臭的人占多数,为什么还是异类呢?
所以先公布今天的几个知识点。
第一点:中国人的狐臭概率比外国人低很多,狐臭人数占比约为6%,白人的狐臭人数占比约为90%,而黑人则达到了99.5%,也就是白人黑人基本都有狐臭。
第二点:狐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中国人狐臭人数占比少,是因为基因发生了突变,加上人为的选择淘汰,只有极少数人的狐臭基因被保留下来。
第三点:外国人喜欢喷香水和早上洗澡,没有太多别的原因,只是简单的卫生习惯,早上出门洗个澡,再喷上浓郁的香水,隔远一点基本闻不到狐臭。
以上就是今天的重点,各位可爱的小朋友一定要圈起来,不敢说给大家科普知识,起码跟人家吹牛相当好用。
为了不耽误大家吹牛的时间,长按点赞三秒你就赶紧走,把帅气的我推荐给更多的人喜欢。如果你想吹牛更圆润一点,也可以先继续听我吹牛。
首先狐臭是一种体味,绝大部分动物都有体味,因为其它动物都不会说话,所以气味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动物间的交流依靠它来完成。
最典型的就是用气味标记领地,比如老虎在一片树林撒泡尿,就是宣布这片山头自己承包了,以及自己的性别、年龄和状态,其它老虎想打劫,得先看自己有没有哪个本事。
早期的人类也不会说话,加上鼻子也不是那么灵敏,只能依靠浓烈的体味来社交。
比如一群互不认识的猿人相遇,其中某个猿人有社交牛X症,看见漂亮的女猿人就想搭讪,那也不可能问她要微信号呀,就杵着鼻子闻人家的体味。
说起来见怪不怪,其实狗子也是这么交朋友的。而且体味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找存在感和归属感。
同一族群有相同的饮食,加上生活环境一样,体味也必然相似。几个猿人互相闻一闻,就知道对方是哪个山洞的朋友,搞不好也有可能是仇家。
事实上到了现代社会,体味也有着地域差异。比如遇到一个有咖喱味的老外,那他大概率是来自印度的哥们儿。
所以在原始社会里,有体味才能得到族群的庇护,可以更好地生存繁衍下去,狐臭基因就这样被保留下来。
中国人是怎么摆脱狐臭的呢?
大汗腺是造成狐臭的根源,它分布于鼻翼、腋窝、乳头、腹股沟和会阴部,大汗腺的分泌物不是汗液,而是富含脂质和弱碱性物质的混合物。
这些油脂原本没有气味,但是腋窝的汗液不容易挥发,湿度和温度让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把油脂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散发的就是狐臭的味道。
一般根治狐臭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手术割掉大汗腺,不过狐臭会遗传给下一代,做手术也只能解决一代人的问题。
好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狐臭烦恼,我们的祖先已经淘汰掉这个基因。
大约在4万多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进入气候温和的东亚,并从采集渔猎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体貌也跟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最明显的变化是鼻梁,非洲人的鼻子宽而扁,是为了更好地呼吸散热,而北欧人为了防止过早吸入冷空气,进化出了长长的鹰钩鼻,我们的鼻子则是取了中间值。
跟着变化的还有体味,因为不需要长时间散热,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开始退化,所以东亚人的体味也随之减弱。
并且没人喜欢狐臭的味道吧?所以无狐臭也成了优势基因,在择偶时会更倾向体味淡的人群,
直到某些人的大汗腺基因彻底突变,我们的祖先永久摆脱了狐臭困扰。
外国人怎么掩盖体味的呢?
欧美人都喜欢早上洗澡,因为老外的汗腺发达, 即便是被窝的温度,也足以让他们流汗,再经过一晚上的发酵,那味道你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早上洗澡能减轻狐臭味,再喷上浓浓的香水,狐臭还是可以掩盖的,而喷香水几乎成了欧美人的社交礼仪,这也是外国香水出名的原因。
关于欧美人喜欢喷香水,其实还有一些嚼舌根的故事,中世纪的欧洲人不怎么洗澡,倒不是他们不讲卫生,主要是被迷信蒙蔽了双眼。
早在古罗马时期,欧洲人还是很讲究的,贵族是三五两天的去洗澡。但那时候流行公共浴池,而且是男女混浴的那种。
罗马皇帝修建了卡拉卡拉大浴池,它的长为218米宽为112米,面积超过了两个足球场,可以同时容纳几万个人洗澡。
但是男女混浴存在大问题,一些男女借着洗澡的名义偷情,这不单单是社会道德的败坏,还造成一些性病大规模传染。
而且浴池的水管使用铅制成的,所以洗澡水重金属超标,长期用这种水洗澡,造成罗马人生育率低下。
这种问题现在看来很好解决,但当时的认知水平有限,教会和医生都认为是洗澡造成的,为此还推动了不洗澡运动,把常年不洗澡的修女封为圣女。
《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有过记载,一座修道院有130名修女,她们终生没有洗澡洗脚,甚至一听说洗澡就会呕吐。
世俗的人也以不洗澡为荣,最著名的就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她一生只洗过两次澡,一次是出生一次是结婚,还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生只洗过3次澡。
这些贵族为了维持体面,就用香水掩盖体臭,直接促进了香水产业的发展,不过这就扯远了。
狐臭对于国人来说,不算太普遍的事情,不过现在天气慢慢热起来,各位还是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只要保持清爽干净的身体,狐臭味基本不会有影响。
最后感谢各位花时间看我吹牛,如果觉得我讲得还行,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大数据会把我继续推给你。
即便你们的颜值,可能会对我造成威胁,不过我仍有自信,比在座的各位都帅。
白人和黑人的狐臭率惨不忍睹,白人狐臭率为90%以上,黑人狐臭率在99.5%以上!
东亚人的狐臭率只有10%左右,日本人为16%,韩国人为9%。而中国人的狐臭率不到6%。
从我个人的见闻而言,只有高中的两个同学和一个老师有狐臭,狐臭的概率似乎更低,这可能和地域有关。
但从总体而言,中国人真的少有狐臭,因为这和我们的基因有关。大约在3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慢慢把狐臭基因退化掉。
为啥中国人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狐臭是一种体味,它的形成和我们的大汗腺有关。人体汗腺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当人的体温上升时,就需要出汗来散热。
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是电解质水,里面含有钠、钾、氯、尿素和乳酸盐,颜色清淡、味道发咸,新鲜的汗液没有味道,但是长时间不清洗,会散发淡淡的酸味儿。
大汗腺也叫顶泌汗腺,它分泌的不是纯粹的电解水,而是混合脂质的浓稠液体,这些分泌物本来也没有味道,但是会被细菌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散发的就是狐臭的味道。
小汗腺几乎在全身分布,所以一般出汗都是全身性的。大汗腺分布于腋窝、乳晕、会阴、腹股沟和鼻翼。
腋窝和会阴最容易引起狐臭,因为这两个位置比较隐秘,加上汗液不容易挥发,闷热潮湿的环境可以使细菌快速繁殖,所以汗液里的脂质能被快速分解。
从狐臭的形成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有狐臭的小伙伴不必自卑,每天注意个人卫生就能降低狐臭味儿,想一劳永逸,也可以做手术摘掉大汗腺。
没有狐臭的也不要骄傲,还是要经常注意个人卫生,毕竟酸酸的汗臭味也不太好闻。
首先要明确一点,但凡是个动物都会有体味,狐臭就是我们人类的体味,体味是动物传递信息的载体。
举个两个很简单的例子,狗就是根据气味来身份的。主人离家几个月,回来时身上味道没变,狗子就会屁颠屁颠的摇尾巴。要是气味儿变了或者没闻出来,那不好意思,狗子上去就是一通吠!
另一个例子就是动物用气味标记领地,比如狮子和老虎。它们会用尿液和体味来确定领地范围,这些气味包含它们的性别、年龄以及状态,如果流浪雄狮想挑战老狮王,首先要从气味里确认自己是不是对手。
这是小编和他女朋友,照片拍摄于1.8万年前。众所周知,当时没有PS技术,所以这张照片是真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还不会说话,也需要体味来辅助交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人群也会有相似的体味,闻一闻就知道对方是谁家的,所以才有“臭味相投”这个说法。再比如到了现代社会,印度人的狐臭具有明显的“咖喱味”。
人有23对基因
中国人没有狐臭,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发生基因突变,控制大汗腺发育的基因叫ABCC11,它位于16号染色体上,负责调控大汗腺的数量及功能。
大约在3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进入气候温和的东亚后,他们已经不需要发达的汗腺来排汗,所以体味也就越来越淡,择偶也更倾向于气味淡的人群。
直到某一天,东亚人的ABCC11基因上的第538碱基发生突变,这导致大汗腺彻底失去分泌功能。
治愈为什么会突变呢?请恕我知识有限,实在不能回答清楚,因为基因突变是自然规律。
如果实在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或许你可以先想想,1 1为什么等于2。
总之基因突变有两个方向,能适应环境就叫进化,不能适应环境就叫退化。褪去狐臭基因谈不上好与坏,总之这类人开始不用臭臭的了。
在随着东亚人进入农耕时代,人们开始大规模群居生活,无狐臭越来越成为优势基因,在这种认为的繁衍选择下,终于让绝大部分中国人褪去狐臭。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