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怎么去狐臭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有着偏方情结,而治狐臭的偏方也有着一定的局部杀菌、减少汗腺分泌调节原理。那什么狐臭偏方好呢,小编根据网友的推荐收集整理了治疗狐臭的十大偏方,希望对狐臭患者有所帮助,不过要依据病情状况来决定使用偏方。
狐臭偏方之一:冰片酒精治狐臭法
使用方法:将3克冰片放入20毫升50%的酒精中,密封后待其自行溶解。再用肥皂水洗净腋窝,擦干后涂上药液,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可有效地抑制以至治愈狐臭。
狐臭偏方之二、小苏打粉治狐臭法
使用方法:拿一块沾水后的纱布(微湿),沾上小苏打粉在患部上均匀涂抹即可。这方法基本上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使用时间别超过24小时.
使用小苏打粉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如果你使用后有任何不适就要立即停用.
狐臭偏方之三、鲜姜汁治狐臭法
制法:将鲜姜洗净,捣碎,浸于一般的医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滤液,瓶装备用。用棉签或棉球蘸滤液搽于腋窝处,每天2-3次,连搽1个月。或者到网上买瓶“帕芙欧香体露”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坚持半月便能根除。
用法:涂汁于腋下,每日数次。
狐臭偏方之四、西红柿汁治狐臭法
使用方法:治腋臭洗完澡后,取500毫升西红柿汁加入一盆温水中,撩洗腋窝20分钟,每周2次,可除。
狐臭偏方之五、古矾硫磺治狐臭法
制法:古矾10克,硫磺5克,苦参6克,蛇皮5克.以上混合研成细沫,用生姜片蘸上涂抹患处,每日两次,数日即愈.
狐臭偏方之六、腋臭粉治狐臭法
制法:取淀粉适量与0.3ml薰衣草精油混合均匀,再依次加入6克氧化镁,30克碳酸氢钠及62克化石粉充分混合即可。使用时,涂抹於腋窝,每日2次以上。
能够吸收汗液、乾燥除臭。要注意把腋臭粉放至密闭、乾燥处存放。
狐臭偏方之七、明矾粉治狐臭法
制法:取鸡蛋一个,一块明矾(工业用明矾料也可)放进小铁罐中,置放火上加热化水,待水分全部蒸发完毕,变成白色块状,取出研成粉待用。
用法:每天早、中、晚将腋下擦洗乾净后,用手指沾上一些粉末涂在腋下,立即止臭。有些人前胸后背中间也会流黄汗,也可涂擦明矾粉即可止臭。
狐臭偏方之八:碘酒红干辣椒治狐臭法
制法:碘酒300毫升,尖红干辣椒50克,剪成碎片或研末,泡在碘酒内15天后,每天擦腋窝一次,连擦50天即根除。
狐臭偏方之九:密陀僧炉甘石冰片治狐臭法
制法:将10克密陀僧、70克滑石、5克冰片、15克炉甘石一同研成细末,拌匀密封在瓶中。浴后搽于腋窝,每日1次,久用可治愈狐臭。腋部溃破时勿用。
狐臭偏方之十 :滑石治狐臭法
制法:将25克滑石、2克三仙丹、1克紫花地丁一同研成细末,搽于腋窝,也可以
取滑石、陈石灰各30克,研成粉末,外敷腋下,每日1次。
炎炎夏日话腋臭
曾庆允
有的人在腋下出汗时,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称为腋臭,俗称狐臭。腋臭是臭汗症的一种。有些人腋下腺异常,汗液分解后,经常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怪味,尤其在夏天,气温高,汗液分泌旺盛,使这种气味更大。
腋臭在医学上又叫局限性臭汗症。 此症多发生于容易出汗且不易蒸发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门、生殖器及乳房下,即使散发的臭味很轻,也可刺鼻。 腋臭病人通常于青年时期开始发病,以女患者为多。当病人受热、饮酒或情绪激动时,汗液增多,臭味也往往加重。
腋臭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也不会妨碍健康,但由于气味难闻,不少年轻人常常为此而烦恼, 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并产生自卑感,这是大可不必的。现代医学能将此症治愈的。对腋臭的治疗,可先用些局部外用药,如应用25%氯化铝溶液等敛汗剂。也可自己配制一些腋臭散或枯矾散(密陀僧100克,樟脑100克,枯矾50克,轻粉7.5克)经常敷搽,可以减轻或使臭味渐渐消失。并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少吃或不吃强烈刺激性的食物。
近年来用液氮冷冻法可以达到损坏液下汗腺分泌机能的目的。此法不用麻醉。另外手术切除腋窝的大汗腺是比较理想的根治办法,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一般情况不需住院。
1 慢性治疗: 选择有冷气的地方减少出汗,穿吸汗的内衣、保持腋下部位的干爽,日常生活切勿急躁紧张。 洗涤时可选用含杀菌剂的菲苏德美、沙威隆、依必朗等来清洁皮肤,也可用些香水或痱子粉来减低气味,但功效不易持久。
2 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止汗剂和除臭剂,但是它只是暂时性的效果,并且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 电烧疗法: 用极细的电烧针,选择性的插入毛囊及附近的顶浆腺,再通以高频电波,产生热凝固,来破坏毛囊及顶浆腺。此法可减少少许气味,但因毛囊及顶浆腺位置不易掌握,效果并不切确切,而且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复发机率也相当大。
4 手术切除治疗: 以手术方法将顶浆腺及外分泌汗腺及毛根在目视下全面切除,此法最彻底,常被整形外科医师使用。目前手术切除的做法是顺着腋窝皮肤的纹路,在局麻醉下,做1-2道平行切口,约4公分,翻开皮肤,逐步剪除或整片切除顶浆腺,再缝合皮肤,妥善包扎或固定。由于切开刀口非常小,不会留下明显疤痕,广受患者欢迎,最大的优点为确实根除汗腺及顶浆腺,使狐臭、多汗永不复发。同时可以去除毛根及其生长点,所以腋毛不会再长出,爱美的女性可以一举双得,省去脱毛之苦。摆脱腋臭手术方法 狐臭虽然不是病,闻起来可是要人命,尤其每到夏天时,有狐臭的人更是让人避之唯恐不急。正因如此,脑筋动得快的商人便推出各种防制狐臭的体香膏等相关产品,有的人甚至还喷上浓烈的香水呢!若是你想一劳永逸,从此向狐臭告别,最好的方式当然是直接切除汗腺,所谓治根还是要从治本做起哩!
以下介绍几种手术方法,供您参考选择!
1.传统腋下汗腺切除术●优点:几乎可以将顶浆腺完全切除,术后除臭效果良好。 ●缺点:恢复期较长、手术造成的疤痕较明显,会有一道长4~5公分,宽0.5公分左右的疤痕。
2.腋下汗腺刮除术 利用特殊的刮匙将皮下的顶浆腺去除,约可达到95%的改善效果,使狐臭降低至若有似无的程度。 ●优点:术后恢复快,疤痕不明显。 ●缺点:术后病人如稍不注意腋窝卫生,易造成感染。
3.液氮冷冻术●优点:基本是以物理方法去除腋臭,无需麻醉,相对安全,疤痕也不明显。 ●缺点:冷冻后皮肤会出现灼痒
4.腋下注射硬化剂 ●优点:去除狐臭不留疤痕,术后恢复快速,几乎不影响正常作息。 ●缺点:效果仅能维持1-3年。5.微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 :方法是在腋下作一麦粒大小切口 ,用汗腺清除器进入腋下皮肤 ,仔细将汗腺破坏并清除出体外 ,达到根治腋臭目的。●优点:是不开刀、不缝针、损伤小、出血少、无痛苦 ,没有疤痕。●缺点:除臭效果可能无法百分之百。
拼音Mì Tuó Sēnɡ
别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论》),没多僧(《唐本草》),炉底(《纲目》),银池、淡银(《药物出产辨》),金炉底、银炉底(《现代实用中药》),金陀僧(《中药志》)。
出处《纲目》
来源为粗制氧化铅。
生境分部产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制法以往取白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于炉底的副产品。目前系将铅熔融后,用长铁棍在熔铅中旋转几次,部分熔铅粘附于铁棍上。然后取出浸入冷水中,熔铅冷却后变成氧化铅固体,即为密陀僧。
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橙红色,镶嵌着具有金属光泽的小块,对光照之闪闪发光。表面粗糙,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质硬体重,易砸碎。断面红褐色。气无。粉末黄色。以色黄有光泽,内外一致,体坚重者为佳。略溶于水,易溶于硝酸。露置空气中则徐徐吸收二氧化碳气,变成碱式碳酸铅(铅粉)。
化学成分主要含氧化铅;尚含砂石、金属铅及二氧化铅等少量夹杂物。
药理作用密陀僧膏2%浓度时在试管中对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及铁锈色小芽孢菌呈抑制作用;在4%浓度时,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足跖毛癣菌、趾间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均呈抑制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为外用药可减轻炎症。
炮制研为细粉。
《医林纂要》:"甘草水煮用。"
性味咸辛,平,有毒。
①《唐本草》:"味咸辛,平,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脾。"
功能主治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
①《唐本草》:"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酐,面膏药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镇心,补五脏,治惊痫、嗽、呕及吐痰等。"
③《本草别说》:"通治口疮最验。"
④《纲目》:"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消肿毒,除胡臭。"
⑤《本草正》:"治汗斑,收阴汗、脚气。"
⑥《本经逢原》:"水磨服,解砒霜、硫黄毒。"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涂。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散。
注意体虚者忌服。
《本草经巯》:"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
复方①治鼠疮巳破;初起遍生(身)疮毒,有管出水,有口出脓;顽廉(臁)多年不愈,及痔漏诸疮:黄蜡一两,枯矾三钱,陀僧、雄黄、殊砂各一钱,蜜五钱。除蜜、蜡,研细末听用。先将蜡化开,入蜜溶化离火,将前药入内搅均,众手速丸,绿豆大。每服三分,滚水送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鼠疮未破者,长(常)以帛绢按之,已破者用米泔水煎地锦草勤洗之。(《良朋汇集》陀僧丸)
②治多骨疮,不时出细骨:以密陀僧末,桐油调匀,摊贴之。(《寿域神方》)
③治血风臁疮:密陀僧、香油。入粗碗内磨化,油纸摊膏,反复贴之。(《孙天仁集效方》)
④治口舌生疮:蒲黄、黄药子各半两,密陀僧、黄柏、甘草各一两多。上为细末,干贴口疮上。(《普济方》陀僧散)
⑤治湿疹:密陀僧10克,黄柏5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以香油调稠。用竹板将药涂抹于病损处,每日午前换药一次。(《中华皮肤科杂志》(1):44,1966)
⑥治脚丫湿烂:密陀僧一两,轻粉一钱,熟石膏二钱,枯矾二钱。为末,湿则干敷,干则桐油调搽。(《洞天奥旨》陀僧散)
⑦治阴汗湿痒:密陀僧末敷之。一方加蛇床子末。(《纲目》)
⑧治腋下狐臭:㈠浆水洗净,油调密陀僧涂之,以一钱,用热蒸饼一个,切开掺末夹之。(《濒湖集简方》)㈡密陀僧(研细末)一份,生大蒜头(去皮)三份。共捣如泥,每取5克左右药泥,平摊于清洁纱布敷料上,贴于腋下,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一般在2~4周获效。(《浙江中医杂志》9(4):154,1966)
⑨治赤白痢,所下不多,遍数不减:密陀僧三两,烧令黄色,细研如粉。每服一钱,以醋茶调下,日三服。(《圣惠方》)
⑩治消渴饮水:密陀僧二两。研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浓煎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后,以见水恶心为度;恶心时,以干物压之,日后自定。(《余居士选奇方》神效丸)
各家论述①《纲目》:"密陀僧,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坠痰止吐,消积,定惊痫,治疟痢,止消渴,疗疮肿。洪迈《夷坚志》云:惊气入心络,瘖不能言语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调服。昔有人伐薪,为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军校采藤,逢恶蛇病此,亦用此而愈。此乃惊则气乱,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力与铅丹同,故膏药中以代铅丹云。"
②《本草经疏》:"密陀僧感银铜之气而结,故其味咸辛气平,有小毒。久痢、五痔,大肠湿热积滞也,辛主散结滞,咸主润下除热,大肠清宁,则久痢五痔自瘳矣。体重能消磨坚积,味咸能人血凉血,故又主金疮及灭面上瘢酐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