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泰山有种野猪,叫狪狪( tóng),身体里居然会长珍珠!
“我叫不白吃,我可有文化了!我跟你说......”
这样离谱的知识就来自《不白吃漫话山海经》。
《不白吃漫话山海经 北山经》是“不白吃话山海经”系列的第二辑,主角“不白吃”,带着狡子一起走南闯北,探险奇幻世界中的奇珍异兽。这一次他们来到的是山海经的北山经。
整本书以漫画的形式为读者讲解山海经,活脱脱就是一本远古的吃货地图。
作者是全网超7000万粉丝漫画科普达人“我是不白吃”,擅长用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Ta将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和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01
用现代漫画重现传统文化
都说《山海经》其实是我国zui早的吃货地图。
在《不白吃漫话山海经》北山经的首篇县雍山里便有这样的描述:“其中多鮆(jì)鱼,其状如儵(tiáo)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作者给出了大白话翻译,“水中生长着很多鮆鱼,形貌像儵鱼,却长着红色的鳞甲,鸣叫之音如同人的斥责之声。食用了它的肉,可使人体不再散发臊臭气味。”
古人在这方面,主打一个先尝尝。哪个地方,有哪种动植物,这种动植物能不能吃。除了能“食之”,还能告诉你,吃了有啥好处。也有吃不到嘴的,比如饕餮(tāo tiè),也叫狍鸮(páo xiāo),四大凶兽之一,那玩意儿是吃人的。
即便不能“食之”,也会研究一下其他用处。
作者根据山海经的原文描述,给每个动物都设计了对应特点的漫画形象,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风、搞笑幽默的文字,将《山海经》中的神兽展现得活灵活现,一如既往的有梗有料。
02
新旧结合,一切都开始有趣了
资料考据严谨,每个段故事结束,会附上山海经原文和译文,以及明清时代的山海经图画,所以《不白吃漫话山海经》的一切脑洞设计都是有源可寻的。
不在赶考路上,就着漫画,生僻的古文也开始有趣了。
书中生僻字都用拼音标上注音,通假字都做了标记,不常见的生涩字也做了注释,阅读起来更顺畅。
03寓教于乐,渗透价值观
《不白吃漫话山海经》不只是讲上古神兽,它寓教于乐的同时,把地理、民俗、神话......一并画了出来。
有趣的知识点背后,还有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比如帮助精卫保护海洋环境;把鮆鱼送给饕餮吃,治好了他的狐臭;和愚公一起想办法移山......
不白吃的形象很容易让读者带入角色,真是越看越饿,真想穿越过去,和不白吃一起探险、吃喝,走南闯北。不得不说,不白吃真的太有文化啦~
俗话说,欲知山中路,需问打柴人。同样的道理,要想知道长白山中众多的打猎的趣事儿、险事儿,必须问询那些经常和野兽打交道的人。
有一点你必须相信:在长白山崇山密林中,能够猎捕别的动物为食的动物,它必须比它猎捕的动物更强。
同理,能够猎捕到动物的猎人,就必须比自己猎捕的任何动物都强——更勇敢、更智慧、更强壮。
长白山密林,是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日日夜夜都在上演着非死即亡,你死我活的斗争。这一幕幕活灵活现的生死剧,血淋淋的,甚至惨不忍睹。但这就是长白山中动物世界的日子。
年近八十的老猎人“猞猁王”张松老爷子借着酒兴,再次向我说起了他打猞猁过程中的那些险事儿。听起来,既紧张,又刺激。
猞猁和狼一样,最喜欢吃的是兔子。这不仅因为兔子无爪牙之利,更因为兔子的个头小力气也小。人都说,老太太吃柿子——专挑软的捏。在动物界,所有的野兽都是专挑“软柿子捏”。因为猎捕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可以省力气,可以不受伤,可以容易获得。但是,凡是容易被猎捕的动物,都有逃生保命的本事。比方说兔子,它不仅长着一对长耳朵,比别的动物能听到更远处的动静,而且它的长耳朵可以随意向着周围转动。而且的而且,兔子奔跑的速度特别快。它的后腿非常有力,一下子就弹跳二三米远。
猞猁猎兔子,第一必须能够避开兔子长耳朵的侦察。猞猁的脚上长着密密麻麻的毛,又长又厚,踩在雪地上几乎无声无息,踩在干枯的森林落叶上,也几乎听不到声音,犹如在脚上穿着毡靴。
当兔子发觉猞猁时,猞猁基本上已经来到兔子跟前了。但是兔子并不白给。它会在发现猞猁扑下来的瞬间,扭头从另一个方向纵身跑开,这第一纵,最低也要三米远。这个距离这个速度,即便是灵巧的猞猁,也不容易很快捕获它。
猞猁并不立即追踪。它知道兔子必须紧跑一阵才能慢下来,这时候,猞猁已经小跑着跟上去。等发现离兔子近了时,猞猁再次作势扑去,兔子见状再跑。一般来说,猞猁要如此耍弄兔子三四回。等兔子疲乏不堪时,再一鼓作气,一口拿下。
★猞猁猎马鹿,从天而降千万不要认为猞猁欺小怕大,除非老虎、豹子、狗熊、野猪这些家伙体量太大,猞猁一般不招惹它们,但是像毛驴子一样大小的马鹿,猞猁照样敢于猎捕。公马鹿一般体重四百多斤,雌马鹿也三百多斤。而猞猁最大的个体也就是七八十斤。
张老爷子说,有一年,我到马鹿沟去猎马鹿。雪地里,我看到了猞猁的脚印,心中奇怪,猞猁到这里干什么,难道它敢于猎捕马鹿?这可有点以小搏大,不现实了。
没想到我刚跟上一头带犄角的雄马鹿,刚想擎枪将它撂倒,忽然,那马鹿经过一棵大树下的时候,被树上凌空扑下的猞猁跳到了脖子上。
麋鹿鹿角侧面轮廓Elk antlers giving a side profile
猞猁四只利爪狠狠地抓在马鹿的脖子上,俯身狠咬马鹿的咽喉。马鹿岂能任凭它咬。一个高儿蹦起来又狠狠地将前腿在地上重重地一跺,把猞猁一下子就闪到了地上,但是,那猞猁身子落地,口却没有松开。
马鹿用力摇头甩脖子,想甩掉猞猁,没想到猞猁借着马鹿的一甩之力,再次将身体跳到马鹿的脖子上。马鹿的性子也很烈,它没有快跑,它知道跑也没用。猞猁咬着它的脖子,身子钉在它脖子上呢!它开始往树干上摔脖子,很用力地摔,可以听到砰砰的声音。这一招很有效,几下子,就把猞猁砸得松了口,摔在了地上。
马鹿趁此机会放开四蹄就跑,一纵步就是好几米。但是没想到猞猁又跳上了马鹿的后腿拐上,无论马鹿怎样后踢也踢不掉它。这时,猞猁已经一口咬住了马鹿的肉蛋蛋。马鹿哀鸣一声,立刻疼得趴到了地上。就这样,猞猁活生生地杀死了这只体重是它五六倍的庞然大物。你说可怕不!
★猞猁猎狍子,专往背阴坡的雪地里追猞猁喜欢吃狍子,所以总是跟踪猎捕狍子。冬天的雪地里,大雪二尺多深,猞猁的腿再长,也没有狍子的腿长。所以,狍子在雪地里可以轻松地把猞猁甩开。
但是,猞猁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它发现了狍子,就会不紧不慢地跟踪在后边,想甩都甩不掉。
如果细心,你就会发现,猞猁专门把狍子往山岭的背阴坡赶着跑。
为什么?因为背阴坡的雪深,而且积雪的上边有一层太阳晒后又冻结的硬壳。狍子和梅花鹿腿又细又长,在阳坡地里跑,看似轻松愉快,但是一旦跑到背阴坡,那四条腿就咔嚓咔嚓都插到了积雪里头。而猞猁跑到背阴坡的积雪上,大爪子的瓣儿都岔开了,本身体重又轻,身体根本陷不下积雪中去。这样,就形成了狍子在积雪中费力地跑,而猞猁在冻硬的雪壳子上跑。你说,狍子能跑得过猞猁吗?不一会儿,必定狍子群中有哪头倒霉鬼,就会被猞猁咔嚓咬断脖子。接着猞猁就会在雪地里来一顿喝狍血热餐,像现代人喝牛奶差不多。
★猞猁猎梅花鹿,暴起伏击猞猁是个十分爱惜体力的野兽。这是它的狡猾之处,无论老虎、豹子,还是狼,这一点都比不过它。
梅花鹿不是腿高脖长能跑能颠儿吗?猞猁才不会和鹿赛跑呢?猞猁绝对是个军事家,从来不会以己之短去赢敌之长。它知道根本赢不了。
所以猞猁猎鹿,会采用最省力气的办法——伏击。
猞猁是所有的动物中最有耐性的猛兽。即便是老虎和豹子猎捕不到食物,也不会在一个地方潜伏过久。可是,猞猁和它们不一样,它可以在一个地方俯卧在地,一呆就是三两天,甚至更长。
张老爷子说,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凡是猞猁潜伏的地方,都是鹿活动的必经之地。所以,鹿今天不从这里走,保不住明天就会从这里过。明天鹿也没来,猞猁可以等到后天。就说猞猁这份耐心,猎人远远不如。所以,猞猁出猎,从来不空手。无论什么野兽,每击必中。猞猁下口稳准狠,从来没有虚口。只要鹿经过了这里,它纵身而起,会一口准确地咬在鹿脖子上。什么时候鹿死了,它什么时候才松口。
猞猁和狼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每年的春天。此季,狼和猞猁都是不分昼夜地在外头活动,猎捕食物。因为这时候母兽和崽子都需要很多的食物,无论公兽和母兽都会日夜不停地外出捕食。
即便是狼的个体和猞猁差不了多少,狼从来不会主动地攻击猞猁。因为狼知道,它根本打不过猞猁,也惹不起猞猁。所以,狼遇到猞猁,标准动作是扭头就跑。而猞猁则会像魔鬼缠身一样,如影随形地跟踪而上。就这么不远不近,不快不慢地跟踪你,让你想跑跑不了,想甩甩不掉。
狼最护崽子。它最怕敌手动它的狼崽子。所以关心则乱。狼被猞猁跟踪的时候,应该往别的地方跑,把猞猁远远地引导到没有狼窝的地方,让它找不到狼窝,最终再摆脱它。但是,狼到了这时候反而犯傻了。它就怕猞猁吃它的狼孩子,特别是母狼,毛长见识短。猞猁追得越近,母狼往狼窝里跑得越紧。她恨不得立刻飞回狼窝,守着自己的一窝狼崽子。可是这恰恰遂了猞猁的意。等跟到狼窝了,猞猁反倒不跟了。它会在不远的地方趴下来晒太阳,或者睡它一觉。等狼认为猞猁离开了,小狼安全了,自己应该出去打食去了,于是放心地离开。这时候,休息够了的猞猁抻抻懒腰,慢慢地踱步到狼窝中,把小狼崽一个不剩的吃下肚去,待会儿回到自己的猞猁窝,再吣出来喂猞猁崽儿。
张老爷子笑哈哈地说,一般的野兽不愿意搭理狐狸。因为狐狸个顶个的拥有保命的原子弹——狐臭屁!你们可能没有闻到过,那狐狸保命时放出的臭屁,可以熏死人!老虎豹子都不招惹狐狸,也怕臭。狼和猎狗嗅到狐狸放出的臭屁会被熏得蒙头转向,无法追击,狐狸会趁此机会逃之夭夭。
猞猁怕不怕狐狸的原子弹?也怕。但是它依然要招惹狐狸,依然要捕猎狐狸为食。
猞猁没有绝招,它有笨招。猞猁一旦发现了狐狸,想猎捕它时,绝不着急见面就死追。它会居高临下地先看好地势,估摸准了狐狸一旦遇到它时会往哪个方向逃跑,心里有个数了,才开始追。张老爷子说:我有好几次临阵观察,发现猞猁总是顺着风向追赶狐狸,而且不紧不慢。狐狸想逆风跑,猞猁总是抢先一步占据上风,狐狸无可奈何,只好顺着风跑。这你们应该猜到了:狐狸顺着风跑一般不会放原子弹。它顶风放才有大面积的杀伤力。它顶风一个臭屁,身后中毒就是一大片。可是猞猁绝对不给它这个机会。
Red fox (Vulpes vulpes) standing in shallow water
★猞猁猎熊仔,掏窝老人家说:猞猁一般情况下敢偷野猪的猪崽吃,也不招惹狗熊。我想,可能因为狗熊也会上树,而且狗熊的犟脾气上来,循着味儿找到猞猁窝,会连窝给他撕吧了,拆烂了。另外,猞猁也害怕狗熊那钩子手。我亲眼看见狗熊一个钩子手,就把猞猁一巴掌打得滚出好远,翻了好几个跟头。狗熊的力气太大。猞猁惹不起。更重要的是狗熊的巴掌是钩镰枪。一巴掌把你拍出去,那钩爪会趁机撕下你一条肉来。
野猪对猞猁不太有招儿。我看见猞猁抢了猪崽后立刻窜上树,母猪再凶,獠牙再狠,一半会儿也用獠牙挑不断树木。或者等它挑断了树根,猞猁早就在树上吃完猪崽,又通过这棵树的树枝,跳到那棵树上,然后蹦下地逃跑了。
猞猁也记仇。它专门挑选和它结仇的狗熊冬眠入仓的时候去“杀仓子”。早春的时候,狗熊会在树洞或者山洞中生熊仔。即便生了熊仔,狗熊也是半睡半醒的状态。这时候,猞猁悄悄地钻进洞,叼起一个熊仔就跑。有时候狗熊会顾及别的熊仔的安全,所以只是咆哮一顿,并不去追赶。若是只有一个熊仔,猞猁把狗熊刺激醒了,那狗熊可能就要和猞猁不死不休了。(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在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沉浸在幽深的夜色之中
满怀着对食物的热情
深夜小分队的成员们开始陆续出发啦
猞猁
“夜间猎手”猞猁
性格机警谨慎,视听感官发达
活动范围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林间布设的红外相机引起了它的注意
于是,它便踩着“猫步”前来一探究竟
野猪
对身为“吃货”的野猪来说
满足口腹之欲是不分昼夜都要做的事
它们的鼻子不仅是“推土机”
还是“探测器”
一旦嗅出食物的气味
它们就要开始表演“拿手绝活”啦
瞧它瞧它一耸一耸的鼻子
是不是特别“有戏”?
棕熊
棕熊一般在白天外出活动
偶尔红外相机在夜晚也能捕捉到它们的身影
棕熊善于游泳,能在湍急的河水中捕鱼
爬树和直立行走都不在话下
奔跑时速度相当快
有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追赶上猎物
但就是这么个灵活的“大块头”
为什么偏偏行走时很缓慢呢?
其实,这是由于它们走路时
总是同一侧的前后两腿一起并进的缘故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顺拐”
赤狐
茫茫夜色笼罩丛林
昼伏夜出的赤狐走进了我们视野
它们生性多疑
行动时总是先对周围环境进行仔细观察
当遇到敌害时
赤狐会使用隐藏在体内的秘密武器——肛腺
分泌出几乎能令其他动物窒息的“狐臭”
使追击者不得不停止追击
红外相机被誉为“大自然的千里眼”
十多年来
被布设于众多自然保护地
在青山绿水间站岗的它们
为保护地的工作人员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也让我们与野生动物间
实现了不被打扰的相逢
来源: 央视一套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