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狐臭豆瓣(狐臭吧论坛)

时间:2024-03-08 17:42:59       点击:0

门诊时间:8:00-18:00  | 在线咨询

文章目录:

她说她男朋友有狐臭

早上,红红问:中午怎么安排?

我说,没事。

她说,请你吃饭。

我问,是做直销了还是做保险了?

她说,都没,难道没事不能请你吃饭?

我说,我需要先问好,饭可不是白吃的。

她问,你在哪?

我说,办公室。

她问,需要我去帮忙打包不?

我说,欢迎。

我们是高中同学,同级不同班,她在事业单位,目前正在休年假,她属于很知足型的,一个月发到手的4000多,偶尔还有点小外快,平时也蛮受人尊敬的,偶尔还出去讲个课,一节课几百块钱,父母都是城里的,有高额的退休金,她有个闺女,平时父母帮着带着,周末才还给她,真是自由。

她离异了。

前夫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长的很帅,人高马大的,很爱她,很疼她,唯一的缺点就是学会了打牌,没输多少钱,甚至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因为写了几次保证书又犯了这个毛病,离婚了。

红红离婚前,咨询过我。

我的意思是要评估自己的贬值率,就是离婚后,自己还能找个什么样的?女人离婚时都嘴硬,说自己再也不结婚了,那都是气话,你还真能单身一辈子?你又不是明星,对不?

所以,是要正确的评估。

离婚后,老公跟一个做保险的结婚了。

她一直单身。

曾经有同学给她介绍过一个对象,因为这个事她们俩还翻脸了,因为介绍的这个人45岁了,孩子都上大学了,她认为是侮辱她,为什么?

她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是小公主。

她不认可贬值说。

中午,大家一起吃饭,聊起了二婚相亲,我们才知道,原来二婚的女人跟头婚的一样,也是要三金,也是要定亲,还要见面礼之类的,为什么?

光棍太多了。

言语中,她还是那么自信,毕竟她有职业优势,在小地方,公务员就是贵族,还记得我分享的一篇文章不?在北方,你考不上公务员,什么都不是。

那若是反过来呢?

现在的我,假如也是离异,我有没有资格娶到一个同龄的二婚公务员?

娶不到,她们看不上我,因为我没有身份标签,没有社会地位,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个小商贩,不入她们的眼。

那为什么可以做朋友?

因为,我拿钱养着这些朋友。

最简单的一件事,打球,只要跟他们打球,他们是不需要带球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商贩拿球,我每天用一筒球,100多块钱。

理论上,我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这是阶层,是不由自主的谄媚。

最近,红红谈了一个男朋友,93年的,在银行上班,算是有正式工作的,老家是山沟沟里的,特别穷,买不上房子,不嫌弃她有闺女,意思是愿意走到一起。

她征求我的建议。

我说,若是未来他发达了,他会后悔的。

她说,不可能的,因为我还没看上他。

吃过饭,去办公室喝茶。

她说,他身体素质特别好,天天跑步,跟个马达似的。

我说,那不是挺好嘛,你夜夜做新娘。

她说,他是往死里整,我都有点吃不消。

我问,那你还有啥不满意的?

她说,但是呢,他有粗皮和狐臭,我有些接受不了。

我说,粗皮我知道,就是鱼鳞病,这玩意是遗传性的。

她说,粗皮我还能接受,因为他夏天睡觉也穿着秋裤,他很注意这个,我问过他一次,还把他问哭了,感觉伤到他的自尊心了,但是狐臭我实在接受不了,刚洗了澡还好一点,过上一晚上,早上闻到我都想干呕。

我说,可以去做手术。

她说,我不敢说,主要是我嗅觉太敏感了,你是不知道那个厉害,呛鼻子,你泡妞遇到过有狐臭的吗?

我说,没有。

她问,你觉得我要不要分?

我说,看你自己。不过,我觉得潜在的危险不是粗皮与狐臭,而是他的年龄和潜力,你毕竟比他大6岁,你现在是有职业、房子、家庭给你加分,一旦你们生活在一起了,这些分数就越来越低,他就觉得自己吃亏,因为娶了一个老女人。

她问,我老吗?

我说,对于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而言,你老。

她说,这些我都不怕,即便有一天,他嫌弃我了,无所谓,离婚就是了,主要是狐臭,太厉害了。

我说,我理解你。

欧美人普遍有狐臭,酒店枕头上都有一股狐臭味,但是最厉害的其实是中东国家,那些夏天也穿着白色长袍的大叔,记得当时穿越迪拜沙漠时,给我们开车的小伙,他的味道太重了,充斥着车里的每个角落。

我也接受不了。

还有就是在草原上,大家喜欢骑马,我也不喜欢骑,因为马的缰绳上一股骚味,无比的骚,几天都洗不掉。

平时,我属于脾气比较好的,跟谁都笑呵呵的,跟媳妇也不吵架,但是有时也发火,例如有天我回到家,闻到家里一股大粪的味道,媳妇如实交代,是她在家吃螺蛳粉了,螺蛳粉里的臭味在北方人闻来就是农村厕所的味道,一模一样,但是我媳妇吃的特别香,我训过她以后,我又觉得蛮心疼的。(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北方人对螺蛳粉的评价普遍是屎臭味,当时校正老师也提醒我,不该写区域性饮食习惯,会引发地域攻击,就如同周立波说北方人生吃大蒜低俗,喝咖啡高雅。)

豆瓣上有个帖子:螺蛳粉真是屎臭味儿吗!?

可以百度一下,很有意思。

继续说我媳妇。

在她尝来,这是最佳美食。

在我闻来,这就是原子弹。

这个味道我很熟悉,在桂林街头,经常能闻到,我在桂林街头吃饭都要自己带着筷子,虽然他们的筷子都洗过N遍了,但是挨着闻闻,普遍还有酸笋的味道,我吃不下饭。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一样,吃的都不一样,想的能一样吗?!

例如,我们团圆时要吃水饺,我和儿子都喜欢吃水饺,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吃水饺,我爹与我娘包好以后,放到我家冰箱里,早上直接煮着吃。

我媳妇不吃。

包括,我们这边的主食是煎饼,我媳妇也不吃,后来我们全家人都改了饮食习惯,吃米饭。

我在想,我咋如此的敏感?

闻到这个味道立刻就发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事不久,我又发过一次火,是媳妇把吃过的榴莲放到楼道里了,她是怕放在家被我闻到生气,但是放到楼道里我觉得更不合适,因为你这是影响邻居们,我又把她说了一顿,北方人多数也接受不了榴莲。

回头想想,我有些幼稚。

无法包容自己的女人,但是味道上的刺激的确容易引爆我,我觉得那是无法接受的,仿佛进入了一个让人难以呼吸的环境,压抑的难受。

人成熟的表现是什么?

就是不再规劝。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我们有个习惯,总想去统一别人的思想,让别人顺从我们,臣服于我们。

哪怕是一个圣诞节要不要过都要争论半天。

我也特意写了一段,发到了朋友圈,对于媳妇为儿子过圣诞节,我是持不干涉的态度,例如把家里装扮成圣诞模式,还给儿子准备了圣诞礼物,假如是我带娃,我可能不会去刻意的引导这些,因为圣诞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没有节日基因,貌似是这两年才热起来的。

但是,我们要持什么态度?

就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百家争鸣。

过去,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悲剧?因为大家思想过于高度统一,所以,我们要允许不同声音出现,甚至要捍卫这种环境。

跨省婚姻,其实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毕竟成长环境不同,对美食的定义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乃至对与错也不同,那么就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最佳组合还是有共同童年经历的,拿我和媳妇举例,我媳妇那边的人没有攒钱的意识,消费很前卫,而我们这边呢?从祖辈就开始攒钱,一生省吃俭用只为攒钱,攒钱干嘛?给子孙,山东农村那些老头老太,普遍有存款,例如我替我父母交着电费,但是他们依然不舍得看电视,总觉得浪费电,在农村,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电费就是二三十块钱,过百的都是大户人家,前些日子,我去父母家翻东西,翻出来的酒是97年的酒,没舍得喝,家里什么东西都要存起来,留着以后喝的,一直到变质了才会找出来的,这是普遍现象,我送了两瓶茅台给我爹,现在还在架子上摆着,没动过,过年我带着好酒去四川,接着就喝了,我也喜欢四川人的这种性格,豪放。在跨省婚姻里,我和媳妇就算磨合的好的,因为我过的比较独立,跟本地亲戚朋友太多任何的世俗来往,什么红白喜事,我们基本不参与,我基本上是出家状态,这样,我媳妇在这里也没有被太多的山东规矩约束着。(我爹替我随各类份子,我基本不关心这些)

去年,来过一个妹子,她是刚刚结婚,面临着什么问题,对老公排斥,她很爱自己的老公,老公也很爱她,感情没有问题,谈了三年恋爱才结婚的,领证以后才同居的,同居以后她就有些难受,为什么?

她发现,自己如此的爱自己的老公,却接受不了老公的口臭,老公一亲自己,自己就本能地排斥,刷了牙也白搭,不仅仅口臭,蛋蛋上也一股猪腰子的味道。

她问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我说,很正常,人人都如此,这是本能反应,不受心理控制的。

当然,还有一类人,恰好相反,喜欢臭男人,我在球馆就遇到过,喜欢偷偷地闻男人换下的衣服,总觉得汗臭味很性感。

就如同男生脱了袜子总是放在鼻子上闻闻是一个道理?再臭也觉得很销魂。(还是有区别的,喜欢闻自己袜子的男生,未必闻得了别人的袜子。)

这边有个小伙伴叫蛋蛋,河北人,算是投奔我的?在这里租了房子,租了办公室,看我们搞签名书,他也搞,也是注册了公司,办理了图书经营许可证,当时也是出于支持他,让他帮着签过几次书,但是我觉得质量一般,没有继续合作。(我们楼上做签名书的就有四家,都是外地过来的小伙伴,目前只剩老猫了,老猫月底也搬走了)

后来,蛋蛋就改行了。

做教辅。

我以前写过,很多人都不了解图书行业,我们这个小县城有100多家书店,意外吧?不是我们县城才这么多,是随便一个县城都这么多,而且都是正常经营的,其实多数都是经营教辅类的,因为只有经营这个才能赚到钱。

出版社也是如此。

只要能与教材挂钩,就能保证利润。

靠文学之类的,那要饿死。

例如有家出版社,只是出版大学一年级用的计算机教材,光靠这一册教材,一年可以产生8000万以上的利润。

偶尔,蛋蛋也来我们办公室喝茶,我给他提过一个建议,就是要合法,其实这个话是比较自私的,因为你们这些人,无论惹了什么祸,一拍屁股就可以走,但是人家会找到我的,我说咱们没有关系,有人信吗?人家铁定认为我是你们的幕后老板。

其实,蛋蛋与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相反,大家都喜欢抢我的饭碗,因为卖签名书转悠来转悠去,就是围歼我的这些读者,别的渠道又卖不了。

12月,全山东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教材教辅专项行动。

把蛋蛋抓住了。

他是自己印教材,然后通过淘宝分销出去,例如一册标价25元的教材,他的批发价可能才5块钱。

抓到以后,那就是罚钱的问题。

而且还不是被县里抓到的,是跨区域执法,是淘宝联合执法。

他做这些我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

因为,我很少关心别人在做什么,例如刘威租了我对面的办公室,也招了兵买了马,每天人来人往的,你问我刘威在这边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

因为,我总不能去问问人家:你在干什么?

那不礼貌。

被查封以后,蛋蛋找到我,意思是希望我能出手,我表达的很清楚,我跟这些人并不熟悉,不如积极配合,该罚多少钱交多少钱就是了。

他觉得我故意看他热闹。

这是半个月前的事。

蛋蛋就回河北老家了,应该是决定冷处理,你爱罚款就罚款,公司我不要了就是了,东西也都搬走了。

今天,记者姐姐来访,以前她来过两次。

她说,我帮蛋蛋把事摆平了。

我问,谁找的你?

她说,蛋蛋。(他们俩在我办公室认识的。)

我问,怎么摆平的?

她说,就是找了分管领导,一句话的事。

我问,省了多少钱?

她说,少说四五万吧。

我问,蛋蛋没感谢你?

她说,电话里感谢了。

我说,姐姐,我跟你说句话,你管的事太多了,类似的事其实都属于是与非的,查到谁都是有原因的,你是人为的去扭转了这个,显得自己很厉害,其实你越界了,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倘若有一天,领导让你陪睡呢?毕竟你欠了他一个四五万的人情。

她说,已经办完了。

我说,当你有话语权的时候,切记,不要随意说话,你求人一次,低人一等,不要随意去摆平什么,这都是在滥用你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你就是臭狗屎,而且,没人会感恩,大家觉得你处理这些事太简单了,一句话而已。

但是,人们往往喜欢显摆自己的无所不能。

太傻了。

他俩是怎么产生的交集呢?

记者找我买5万元的书,送礼用的,钱打给了我,我退给了她,我的意思是我不卖,为什么呢?

我觉得图书太暴利,我差不多能赚你2万5,不合适,会影响我们的友谊。

重点是啥?

她是捧场的心态。

后来,她找蛋蛋买的,在她的潜意识里,蛋蛋是我的白手套,既然你自己不好意思要,那就通过你的手套。

蛋蛋给她的书,就是从孔夫子上临时淘的。

包括,她这次去替蛋蛋摆平这个事,她可能也理解为了蛋蛋表达的是我的意思。

我反复写过无数次,我没有朋友。

我给记者姐姐的定义就是多管闲事,管的太多,这类管往往有两类情况:一类呢,是被人求助时,热心的管;一类呢,是平时的管,总是想主动帮人家。

例如,她总是想让我在济南开一家书吧,她来帮着经营,不说天天催我也差不多,她把这些事定义为帮助勇勇,所以她很是纳闷,我如此主动的帮你铺路,你自己反而不积极呢?

这类热心,好在无害。

还有一类热心,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高能量的人,每个高能量的人都对签名书很感兴趣,而且能罗列出自己认识的一些作家,那问题就来了,他们肯定想撮合我们与作家认识,在多数人眼里,一个市里最有名的作家可能就是大作家,但是并不符合我们做签名书的标准,我们只做极少数作家。

那,他们撮合的,我们是要还是不要?

理论上必须要吧。(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找到作家肯定很难,是帮了一个巨大的忙,是一个巨大的人情)

但是,书也不行,签的也不行,关键是价格高,因为有面子成本在里面,而且他还觉得是帮助了我们,例如我们签省作协主席的书,可能每册成本在40元以内,甚至30元以内,但是签别人中介的那些“大作家”呢?可能就要60~90元/册,我们是一边含着泪一边答应,而且发货也不用心,随便找个快递就发过来了,等我们收货时,可能有半数是不能用的,磕碰过了。

咱能怨恨吗?

不能,只能说是很累。

人家,只是“热心”过头了。

我在公司里帮我妹妹交着社保,每个月1000多的成本,我妹妹觉得没啥,她觉得有没有社保无所谓。但是缴社保是我爹的意见,他的意思你多帮帮她,让她年龄大了有个保障。

我妹妹没感受到这个事的价值之大,甚至会问我,为什么不直接给她现金。

若是换了别人,我可能就不给缴了。

自己的妹妹,愚昧点就愚昧点,咱也要给缴,我给交5年就是5万多,交到她退休,接近30万,倘若我算这个帐给她。

她肯定说:你不如把30万直接给我,我也不要什么社保。

我也是多管闲事了。

但是,这个闲事必须管。

今年,日子很平静,甚至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几乎就是日复一日的发呆,也没有什么成绩,但是我感觉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

有几大变化。

例如,我不喜欢别人围在我身边了,过去我一出门,那真是后面一群,现在,我更喜欢独来独往,根源就是我不再孤独了,另外我不想辜负了别人,大家不远千里跑来陪我玩耍,这都是渴望巨型回报的,无论他拿到了几十万还是几百万,最终买单的不会是我,但是会是读者。

读者支持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我看你们天天在一起。

还有,就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商言商,不该跟个人合作,个人再好,哪怕脾气好,性格好,出身好,这些都白搭,因为当他执行不了合同标准时,一定会开启耍赖模式。

其实,最近我还有一点感悟特别深,就是一定要本土化,尽量使用本地人,这样有个好处,沟通成本低,管理成本低,过去我们使用了太多的洋枪,其实问题非常多,人生地不熟不说,一旦数量了可能就走了,因为来了,一定会走,只是时间问题。

而本土员工呢?

都希望找一分长期工作。

只要没有大的矛盾,都会好好干的。

去年,有湖北的朋友喊我做火锅,店面位置都选好了,当时很多人劝我,意思是合伙的买卖不好干,我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一份经历,而且我们当时是计划加盟,我们参观过邻县的几家店,生意都很好,按照推理,本地也差不了。

我去找牛哥。

牛哥问我,你这个朋友在山东几年了?

我说,七八年了。

牛哥说,每个外地人都有一套完善的逃生系统,随身携带降落伞,就是回老家。

我恍然大悟。

今天,又见到牛哥。

牛哥问我,那哥们火锅店开起来没?

我说,没开,让你猜中了,他消失了,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接到了小贷公司的电话,问我认识XX不?我说认识,他说他在我们这里贷的款,应急联系人写的你,希望你通知他还款。

我急忙查看他微信,发现6月份以后就没有更新。

下午,和牛哥数了一圈,当年圈内风风火火做资金生意的,几乎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概念是什么?

QQ、微信、电话都联系不上了。

凡是打听他们的,都是借过钱给他们的,包括我与牛哥也都中招了,我们每天劝自己都劝的很好,绝不借钱,但是人家找到头上了,就心软了。

这里面故事太多了,甚至有人导演故事来借钱。

找几个小伙把自己绑了,然后挨着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去救他,苦肉计,这个事是过了两三年以后,我们坐在一起一分析,才觉得是自己导演的。

我们聊起了贷款的可怕性,会不会引发次贷危机,浙江曾经倒过那么多企业是怎么倒的?

本质就是贷款太容易了,几户一联保就能贷出钱来,把老板们的内心放大了,但是银行只管放大内心,不管售后,结果窟窿补窟窿,最终补不住了。

过去是银行对企业放大信念。

现在是小贷对个人放大信念。

一个大学生还没毕业,都能轻松贷到几万块钱,你要想,他靠什么还这几万元?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把过去的高利贷阳光化了。

今天有点累了,先写这么多。

………文章完………

袁巴元只闻到狐臭,他却能闻出女人香


微信聊天记录截屏,时刻准备算计;

一爆料就是最绝女星后路的”荡妇羞辱“;

现在又不知受了哪些利益诱惑,说出顾念家庭,因爱生怒的鬼话来......。

电影鲨看这个袁巴元,害人时没有底线、要钱时没有原则,妥妥就是为利益脸都不要的渣男一枚。

但在这种渣男的衬托下,张雨绮风风火火的大女人人设就能被扶起来了吗?我觉得不是,袁巴元和张雨绮的闹剧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一个像袁巴元这样的渣男,是无论如何也配不上一个真正的好女人的。

相反,电影鲨倒是认识这样一个男人,他是退伍的美国陆军少校,因事故导致双眼失明。失明后的他对生活万念俱灰,对身边亲人充满敌意,也因此伤害、疏远了很多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人。但最终因为他掌握一手看人识人的好“眼光”,被他所选中的人救了性命,也从此改变了人生。不错,影迷们应该不难猜出这个会同时辨别好女人和好男人的盲少校一角,是出自豆瓣电影top250排名第43位的经典影片《闻香识女人》。而饰演盲少校的阿尔帕西诺也是凭借这个生动真实的人物拿到了第65届奥斯卡的最佳男演员。

在电影里,突出描写了下边几个盲少校闻香识女人的片段:

1、在飞机上,少校称呼空姐达芙妮,当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问他怎么知道空姐的名字,少校说这女孩擦的是“芙蕾丝”香水,英国香水,而她说话带加州口音,一个向往英国淑女生活的加州小妞,所以叫“达芙妮”;

2、在大哥家,外甥媳妇擦的香水是“蜜祖琪”,外加上她的说话声音和口气,少校断定外甥一定是忙于工厂生意疏忽了老婆,在该和她多多亲密的时候没能满足她;

3、那个和少校合跳了一曲经典探戈《 Por Una Cabeza 》的女孩,她能吸引到少校,是因为身上散发出的“欧吉维姐妹”牌香皂和水的香气。而少校更是通过查理口述的的她猜测到她的年龄、外貌甚至发色;

4、被少校演讲时的风采深深吸引的学校政治老师,少校闻出她用的香水是芙洛儿·德·罗卡尔丝,意为小溪之花。随即猜测老师的外貌特征,五尺七高、红褐色头发、美丽的棕色眼睛......。离别时,少校神秘地告诉老师,他已经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她了。

当然,除了看得准女人,少校对查理也没看走眼。查理因为见证了一件恶作剧,面临艰难的人生选择题——坦白恶作剧是谁做的就是出卖朋友,拒绝告诉校长真相就会被学校勒退。

当少校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后,他先是试探性地让查理接受校长贿赂,告发朋友;

被查理拒绝后,少校又警告查理盯紧和他同样是目击证人身份的乔治,少校认为乔治富裕的家庭背景也许能让他逃脱惩罚,而面对无背景无人脉的查理,处境就可能完全两样。但查理还是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为所动;

最后当少校准备举枪自尽,查理拼死挽救,还在少校心灰意冷时,带着少校四处兜风。是查理,这个世界观单纯清白的青年人,因为自始至终从没失掉过自己做为看护人的职责和做为伙伴同学的诚信,让少校看到了这个世界依稀存在的美好,而选择被查理拯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这也才会有电影高潮部分,少校做为查理的家人出席校方议会,义正言辞怒斥校长不公正、揭发富家子弟贪生怕死、坚定站队查理的那一席激动人心的演讲。

从《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里,电影鲨看到优秀、高尚的灵魂都是相互吸引的。见多识广、充满人生智慧的少校不仅可以闻到好女人身上的香气,也可以辨析出好孩子查理身上的正义。单纯正直、稚嫩顽固的查理,做人的原则让他对少校绝不放弃救赎,也让他做不出背叛同学的事情。

而回到袁巴元和张雨绮的话题上。

一个被利益驱使,见风使舵,言行不一,就不再赘述了。

另一个家暴伴侣,拳打脚踢男性,总在第一时间里跳出来怒怼所有于女性不利的言论......以这样一种“伪女权”人设,甚至还一度成为女性标杆,学习楷模?!

在电影鲨看来,鼻(渣)(男)的你配上女权(狐)(臭)的她,俩人是一样一样地可笑。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

比起霸屏的“狐臭”老梗,洗白张雨绮还得靠他!

拿伤疤出来炒作的“女强人”,张雨绮不是吗?

娱乐圈女明星在男人身上跌跟头的不在少数,其中被斥“滥交”的黄奕、被下“降头”的叶璇,一失足便是一蹶不振。

倒是有“狐臭”传说的张雨绮,不仅凭借雷厉风行的大女人炒作圈了一波粉,更是在御姐范儿的戏路上所向披靡。

可不成想,好狠一女的张雨绮,对待与袁巴甲的婚姻,并不像呈现的那么速战速决,经历家暴——闪离——复合——撕X,终是家丑外扬,事业受阻。

前脚靠女强人人设扭转乾坤,愣是把与汪小菲互扇耳光、闪离嫖娼老公王全安和向袁巴甲求复合等一系列的纠缠、莽撞,掰成了率直、敢作敢为的正面形象。

后脚等女强人人设凉凉,张雨绮就不得不在真人秀节目里卖起了惨。

张雨绮卖惨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曝光商务问询全停的事业危机,第二步塑造非女强人的母性一面,第三步强化为坚守表演所做的“低头”。

第三步是最为关键且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意欲把大众的目光从张雨绮的绯闻转移到表演作品上来。但问题就在于,洗白张雨绮的底牌有多强?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演员,张雨绮的地位算老几?

在《我和我的经纪人》关于张雨绮的街头采访中,一定程度上看到大众对她的认知程度:张雨绮是谁?看没看过张雨绮的影视作品?怎么评价张雨绮?

面对外界真实评价的张雨绮,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失落,到欣喜,再到沉思,自我总结说,“(评价)跟大众没有关系,是跟你自己有关系”。

可正如杨天真对张雨绮的论断,她(张雨绮)以为自己明白,其实她不明白。

从心底里,张雨绮与大众评价依旧是对立的态度,且能预料到,即使她在短时间内会因街头采访“中伤”而反思,但仍然会我行我素下去。

一句“谁会拿着自己那么痛的东西出来炒啊”暴露了张雨绮的心酸,也暴露了她认识问题的浅显。

毋庸置疑,我们所认识的那个张雨绮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张雨绮,我们所厌烦的炒作也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相。但导致这一认知断裂的罪魁祸首,不在于大众,而在于张雨绮自身及其团队对于她“人设”的塑造。

张雨绮所介怀的负面评价,说白了,是她一手造成的。

她暴露的问题有三:一是处理感情问题不理智,二是塑造角色形象单一,三是演技尚需认真打磨。但霸屏的老梗只有一个,就是狗血而短暂的婚恋关系。

新时代独立女性,并不是囿于敢作敢为的表面象征,而是本质上的负责和承担。可对于张雨绮来讲,她的敢作敢为,透着不成熟的莽撞和不甘愿的执念。

洗白张雨绮,还得从她的作品说起,有“他”在,就不至于彻底凉凉。

说到张雨绮的代表作品,张口就来的有“星女郎”标签的《长江七号》《美人鱼》,前老公王全安执导的《白鹿原》,陈凯歌执导的巨制大片《妖猫传》。

相较于大导演、大制作如出一辙的印象深刻,深耕于“霸道、妖艳、耿直”路线的张雨绮,其他如《不期而遇》《情敌蜜月》《刀见笑》《降魔传》等,即使有不错的阵容,也并没有掀起什么浪花,豆瓣评分更是多在5分以下徘徊。

做个类比,提个问题,下面三张剧照分别出自张雨绮的哪部电影?

不难看出,张雨绮在影视塑造方面的千篇一律。若把上面的剧照看作是她的写真,似乎看上去也并不觉得违和。

揭示答案,左起《美人鱼》《幕后之王》《情敌蜜月》,或许,张雨绮一直在炒冷饭,重复那个最为精准、最为省力的形象定位。

其实,张雨绮早期的表演还是有区分度的,像是在周星驰《长江七号》里饰演的袁老师“清纯但不失火辣”,在徐克《女人不坏》里饰演的事业型女强人“火辣但不失干练”,在冯德伦《跳出去》里的农村少女“爽直但不失天真”,都很具有角色本身的独特性。

再看张雨绮后来的作品,每一个角色都和张雨绮重合,像是她在演她自己。或者说,她在演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但是张雨绮和“女强人”的差距太大了,像在真人秀里当杨天真的助理,一言一行都拆穿了她塑造角色形象时的“假把式”,缺少生活、工作打磨的明星,对人物的把控注定也只能流于表面。

或许能表演出架势,但绝对缺了层次。

总之,相较于张雨绮塑造的角色,倒是更喜欢她本人的性情,在感情上横冲直撞过后,又能够满血复活,自愈能力强,自洽觉悟高。

寄希望于她不忘初心,在这次跌了大跟头之后,能更加专注于表演。

让张雨绮三个字,不再是单单的“人设”热搜,而是对得起“演员”的身份。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