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腋臭,大家一定有很多疑问。长期不洗澡,腋下也有异味,算腋臭么?腋臭跟汗多少有关系吗?人人都有大汗腺,人人都有细菌,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有狐臭?为什么有的人狐臭就能好,有的人却很难?到底什么治疗才是有效的?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秘腋臭。
作者介绍:俞楠泽
北京协和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医学博士。
现任《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编委,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秘书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理事。
专家介绍:王晓军
王晓军,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修复重建、美容外科领域,特别是于乳癌术后重建、耳再造、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以及各类注射美容失败案例的修复、微创面部年轻化。
腋臭的成因
腋臭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毛孔内的梭状杆菌感染发酵而发出的特殊难闻的气味。在夏季或活动出汗后,腋窝臭味最明显。由于大汗腺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老年时逐渐退化,因此腋臭主要见于青壮年。腋臭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异味的产生与腋窝的顶泌汗腺密切相关,顶泌汗腺分泌的物质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分解为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产生特殊的气味。顶泌汗腺局限于腋窝、生殖器肛门、脐周、乳头、唇红边缘处,由位于深层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分泌部和开口于毛囊上部的导管组成。以乙酰胆碱为末梢神经递质的交感神经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着顶泌汗腺并调节其功能。
有狐臭的人身上还有其他什么特点?
既然腋臭异味的产生与腋窝部顶泌汗腺密切相关,顶泌汗腺分泌的物质经皮肤表面的细菌作用,分解为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产生特殊的气味。顶泌汗腺局限于腋窝、生殖器肛门、脐周、乳头、唇红边缘处。因此少数腋臭患者的外阴、肛周和乳晕也可散发出此种臭味。
腋臭和油耳的关系
“油耳”又名油性耵聍、湿耳朵等。外耳道的外1/3皮肤上长着细毛,并含有皮脂腺。其排泄油状皮脂,有润滑皮肤和对外来异物有黏着作用。多数人的耳道分泌物呈干燥成鳞屑状,略为淡黄色的痂块,叫干型耵聍。少数人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黏稠的、颜色为深褐色的物质,这种即为油性耵聍,俗称“油耳”。
“油耳”与“狐臭”同时出现的比例较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大汗腺过于旺盛,导致腋臭的同时,耳朵分泌的耵聍便呈油状。
治疗方法
腋臭的治疗方法根据其病理、生理及解剖学原理大致分为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外用抗氧化剂、芳香剂、抗胆碱能药物或是采用注射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而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腋窝局部顶泌汗腺(大汗腺)和腺管,使其彻底破坏、毁损及去除,是目前治疗腋臭比较可靠的方法。
高频电针术将高频电针刺入毛孔内到汗腺,通过放电电凝破坏大汗腺组织,使汗液分泌减少,从而达到消除腋臭的目的。
激光照射治疗是将光线刺入皮下,其产生的生物效应使得毛囊组织凝固坏死,顶泌汗腺也会受到破坏。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病人痛苦少,但往往需要通过2-3次的治疗周期,对于较为严重的腋臭患者,周期将会更长。
长期用走珠止汗露会造成瘢痕吗?
走珠止汗露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汗液分泌,去除汗臭和抑菌灭菌来达到除臭目的。 除汗剂为有较强收敛作用的化学物质,通过抑制汗液排放量起到除臭作用;常用的有氧化铝、氯化铝、尿囊素碱等。而天然香料起能够直接掩盖不良气味,或减低不良气味的强度,或将恶臭改变为愉快气味的物质。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产物,在皮肤真皮受损后的愈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走珠止汗露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未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造成瘢痕。
治疗腋臭的有时间和季节上的区别吗?
若选择激光或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各个季节的治疗操作及效果没有明显的区别。但若选择手术切除大汗腺,术后需换药、7-10天才能拆线,着装轻便时相对更为方便。但很多腋臭患者是青少年,他们除了寒暑假之外,几乎没有比较长且固定的假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使用普及;而且腋臭气味在夏季更为明显,所以治疗上可以选择在春末夏初,这样可以保证一个清爽的夏天。
手术治疗能根治吗?手术治疗和肉毒杆菌怎么选?
腋臭的手术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由最初的传统的腋臭根治术,到现在流行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小切口皮下搔刮术和小切口负压抽吸术等更倾向于微创的术式。微小的腋部瘢痕、短时间的伤口愈合期、少量的并发症以及低复发率促使着外科大夫不断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良。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然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
A型肉毒毒菌素是经由肉毒芽孢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纯化而来,它可以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轴突释放乙酰胆碱,从而达到化学去神经的效果同。由于外泌汗腺及顶泌汗腺的排泌都经由乙酰胆碱介导,因此使用肉毒素治疗多汗症及腋臭是合理的选择。通过真皮内注射,可以达到局域性、可逆性、持久的化学去神经作用。注射后2-4 天左右出汗减少、腋下异味减轻,疗效可维持6-9个月甚至更长。
常见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一次治疗,永不复发”是最常见的治疗误区。当今,一些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很多夸大其词的广告满天飞,让很多腋臭患者心动不已。但我们要认清,腋臭本身就属于高复发类肌肤疾病,任何治疗都是有复发的可能。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外科手术仍然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
盲目用药不可取。很多腋臭患者在用过一些药物治疗发现效果欠佳后,开始转向传统中药汤剂治疗、自行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甚至寻求一些民间偏方。这些方法可能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效果,但其疗效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所以在不知道药性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可能会得不偿失。
日常生活中有减轻腋臭的妙招吗?
日常生活中患者常用走珠止汗露来抑制汗液的排放并掩盖腋窝的气味。此外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平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同时,荤食、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往往更容易让人变得肥胖,更容易出汗。所以还需要在饮食上引起注意,多吃清淡为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
剃腋毛可以减轻腋臭吗?
腋臭患者的臭味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旺盛,分泌出大量有机物经细菌分解后产生难闻的臭味。因此剃掉腋毛无法解决腋臭的。但剃掉腋毛后,腋窝部位相对清洁,细菌相对减少,或许腋臭的症状能有所缓解。
所以,腋臭并不可怕,腋下气味也并不是洪水猛兽。希望腋臭患者能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和气味的严重程度,调整生活习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消除烦恼,每天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王晓军教授审核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监制/姜玉新 主编/陈明雁
编辑/王璐
珍珍@活法儿
三伏暑热,公交、地铁、电梯这样相对密闭的环境是我最不愿意待的地方,要是遇上身上散发异常臭味的人,真是有苦难言。如果是汗臭还勉强能接受,要是遇上腋臭,简直能憋死人。
我想,闻味儿的人难受,散味儿的人心里也不好过,谁愿意让人嫌弃呢,还是得想办法调理啊。
汗臭与腋臭的区别汗臭
汗臭是一股酸臭馊味,只有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不像腋臭的异味是持续散发的。汗本身并没有气味,其中水分占了99%,但在出汗后高温潮湿的皮肤表面,与细菌混合才产生臭味。最常出现汗臭的部位为腋窝、脚部、腹股等细菌容易积聚的地方。
腋臭
腋臭有一股野狐之气,所以也叫狐臭,非常刺鼻,味道也较强烈,是由腋下大汗腺分泌,而且是持续发散的,在出汗后更明显。
腋臭有遗传性,若父母都有腋臭,则小孩有八成机率会被遗传,若父母仅一人具有,仍有五成机率会有腋臭困扰。而且腋臭也受荷尔蒙、情绪等因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出现体味,也会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压力大时,加重腋臭程度。
腋毛上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异常油腻物或伴有粘黏的液体,衣服上容易有淡黄色的痕迹。
另外,许多有腋臭的人都是油耳朵(耳屎湿性黏粘糊性),还因汗腺过于发达而多汗,经常是汗臭腋臭同时并存。
汗臭是因为出汗太多,尤其是腋窝、腹股沟、前胸等,属热象,多因肝虚内热或心经有热。除汗臭,讲究个人卫生很重要。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水或洗澡换衣服是避免汗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洗澡后可以在腋窝处拍上爽身粉,腋毛多的人要勤剔腋毛,保持皮肤干燥,减少细菌繁殖。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食疗,或找有专业的医生调理体质,减少出汗。
肝虚内热
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胁,热邪郁积在体内,迫使津液循经出于腋下、腹股沟等,夜晚要比白天出汗多,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脸色无光泽,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调理宜滋阴,柔肝,清热。
取红枣10枚,乌梅7克,浮小麦15克,用纱布包包好煎煮,加糖调服。每日1次,连喝半个月。
心经有热
心经有热,心火循经上冲,薰蒸心液从腋下溢出。腋下频频出汗,烦躁,口干喜欢喝水,如果神情不安时出汗加剧,多有心气不足的现象。调理可常饮莲心黑豆小麦汤,以清热、养气血为主。
黑豆30克,浮小麦15克,莲子心2克,一起煮水喝。莲子心专门入心经的,清心火,引热下行,搭配黑豆补肾滋阴、补血,清热解毒,浮小麦止虚汗,养心安神。
腋臭:气血不和在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狐身候》提到:「人有气血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小儿多是乳养之人先有此病,染著小儿。」狐臭的原因一是遗传,二是生活习惯导致气血不和,加重腋臭。
湿热黄汗
多因过食辛甘肥腻致湿热内生,又或天热衣厚,久不洗浴,以致湿热郁积体表,而诱发或加重腋臭。特点是腋窝汗出黏热,色黄散发臭味,还伴有心烦,口渴,大便粘马桶等。调理应清热利湿,养血通滞。
冬瓜750g(连皮)、鲜荷叶1张,加清水2500ml煮一小时,当茶频喝。冬瓜连皮一起清热祛湿效果更好,配上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荷叶,能减少暑热,又能排出湿热之毒,有助于促进气血畅通。
阴虚内热
常见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的人,即便戒除肥甘厚味的饮食,吃一些清热利湿功效的食品,腋臭也没有改善。这种情况主要是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阴虚内热,腋下散发臭气,多汗,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失眠,大便干结,平时可能伴有脾胃问题。调理应养阴,清热,敛汗,推荐生地黑豆水。
枸杞5g、生地3g、黑豆30克,加入锅中一起煮水喝。养阴清热,滋肾补血,对阴虚内热所致口渴咽干,烦热、多汗有很好的作用。
绿豆薄荷,天然止汗
腋臭除食疗、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自己做一些止汗剂。
将绿豆粉炒至微焦,并加入少许薄荷粉末,来取代痱子粉,洗完澡待皮肤干爽时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用,可减轻皮肤搔痒及红肿,将其少量轻扑于腋下,不但能立即减少汗量,更可藉其清热利尿功用来清除体内多馀湿热。
如果觉得麻烦,那就买藿香正气液用吧,藿香正气液擅长祛暑湿、解表祛湿,而且味道也有助于芳香化湿,这个对腋臭真的有用,每天早晚用棉球占湿了擦腋窝,当天就能感觉到味道淡很多。
香皂去臭,或有奇效
每日早上,洗净腋部擦干后,用一块香皂,最好是手工皂,将皂面稍加湿润,轻轻涂抹患处,即可保证全天之内无臭味,效果奇好。
如果运动前这样做,可保证在出大汗的情况下,也不致出现腋臭。腋臭比较轻的人,只要坚持每天抹一两次,几个月后就会好,或着至少保持一二周内不用涂也不发臭。腋臭重的人就需较长期地坚持。记住切勿用碱性过强的洗衣皂涂抹,会伤皮肤。
仙草炖鸡,暑夏调补
仙草鸡特别适合夏季调补,对湿热或虚火引起的腋臭都有益。仙草具清热消暑功效,再配合鸡肉能补气益脾,不伤脾胃又可清热利湿。
【食材】
土鸡1只,仙草干2两,红枣6粒,枸杞20粒,盐适量
【方法】
1、将土鸡洗净、去除内脏,放入陶盅里。红枣洗净,用刀子在每一粒红枣边缘稍微切开,也放入陶盅里。
2、仙草洗净,放入另一个锅里,加入跟仙草同高的水量,煮约30钟,仙草的味道都释放出来後,把仙草渣滤掉,留下仙草汁备用。
3、将仙草汁、枸杞也放入陶盅里,一起炖煮约1~2个小时,等鸡肉完全熟透并入味,最後再加入调味料即可上桌食用。
作息规律,饮食甘淡
作息正常且规律运动最能改善体内气血和谐,对于改善腋臭是最佳秘方。同时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因辛辣与肥腻荤腥的食物会加重体内湿热,也容易造成脾胃负担,影响体内气血和谐。
多食用甘淡食物,例如:薏苡仁、鲫鱼、绿豆、冬瓜、赤小豆、豆腐白萝卜、马齿苋、白菜等。
很多人喜欢掏耳垢,用火柴、棉签或挖耳勺在自己耳朵里捣来捣去,那种惬意,别提有多舒服了。
在成都,更是有专门的采耳人为人掏耳朵,已成为成都文化的一部分。外地人尤其是老外,很多人去成都都要专门体验一下这种“酸爽”的感觉,一位名叫邓禄普的英国女士在成都学习期间,第一次掏耳朵时,感觉“刺激又兴奋”,还有一种“愉悦的颤栗”,另一位加拿大人波特则形容,(掏耳朵)就像在公共场所解皮带。
然而,如果你对耳垢有足够的了解,你恐怕就再也不敢对自己的耳朵这么放肆了,尤其是中国人,用棉签掏耳朵可以说非常危险,这源于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基因上的一个重大不同。
耳垢,俗称耳屎,学名耵聍,是人类及哺乳动物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与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主要由死皮、毛发及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组成,主要成分是脱落的皮屑,即角蛋白,占60%;长链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占12%到20%,胆固醇约6%到9%。
以上数据来自2004年发表在牛津学术上的一份研究,有趣的是,该研究指出,如果把耳垢放在滤纸上,15%的可能会在周围浸出一个油脂环。
是不是和你的经验完全相反?谁掏出的耳屎放在纸上会浸出油来呢?只怕一个几百斤的大胖子都不可能吧。
这就要说到我们前文所说的,东亚人和西方人在形成耳垢基因上的不同了。
耳垢分为湿性和干性两种,湿性耳垢为黄褐色到暗褐色的黏性物质,干性耳垢为灰色至棕褐色的碎性物质。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决定耳垢干湿的,竟然不是你的饮食或生活习惯,而是你基因中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
并且湿性耳垢为显性遗传,干性耳垢为隐性遗传,科学家们已确定了一个特定基因负责人体耳垢的干湿。这个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中部的第538码位,称作ABCC11,湿性耳垢对应鸟嘌呤(G),干性耳垢对应腺嘌呤(A),表达为蛋白质时则分别对应了甘氨酸与精氨酸。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一个碱基的变化,就决定了你的耳垢是干的还是湿的。
通过对这个基因的追踪,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耳垢原来可能都是湿的,在大约3到5万年前(约2000代前,人类学和遗传学上通常使用25、20或15年为一代)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基因突变,导致干性耳垢的出现,由于比湿性耳垢多了约1%的相对适应性,干性耳垢就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了。所以至少在耳垢上,东亚人比西方人要先进1%。
由于耵聍腺是一种顶泌汗腺,和腋窝、乳晕、肛门和会阴等处的大汗腺一样,并且都与ABCC11基因表达相关,因而湿性耳垢的人更易有狐臭,乳腺癌发生率也显著更高。日本一项研究就发现,896名就医的狐臭患者中,有860人都是湿性耳垢。
而这次基因突变被认为来自东亚,之后干性耳垢随着混血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人是湿性耳垢,而东亚人则大多是干性耳垢。演化的最后结果,可能是干性耳垢完全取代湿性耳垢,狐臭可能也会越来越少。
其中日本人湿性耳垢者约占16%,白人则高达90%,而黑人更高达99.5%——这也证明了干性耳垢基因起源于东亚,因为黑人与黄种人的混血,确实比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要少得多。
而在中国,华北汉族湿性耳垢比例不足5%,东北为10到15%,福建汉族为20%,广东汉族达35%,台湾原住民在70%以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接近90%。
看到这里,耳垢的来龙去脉你应该已经彻底搞清楚了,那么耳垢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好是坏,能不能时常清除耳垢呢?
耳垢既然存在于人体这么多年这么多代,当然就是一种好东西了,它可以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抑制真菌生长,比如研究就已发现,耳垢可以降低多种细菌的活力,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很多大肠杆菌的变种,有时降低高达99%。当然,也有研究称耳垢会支持微生物的生长,不过主要是一些共生菌。
存在即合理,耳垢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当然就不宜时时刻刻掏之而后快,事实上人体自己已建立了陈年老耳垢的清除机制。这就是在人类下巴运动,包括咀嚼、说话、打呵欠等的辅助下,耳道内的上皮细胞会像传送带一样,不断将耳垢移向外迁移,并带走耳道中出现的任何颗粒物,其速度和指甲生长的速度差不多。这些耳垢到达外耳道口后,会因为人体的运动而自然掉落。
所以掏耳朵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会带来风险和危害。
一些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这样做风险很大。欧美人家中棉签是必备工具,这是因为他们的耳垢大都是湿性的,棉签可以吸收油脂将其带出;而东亚人耳垢是干性,用棉签反容易将耳垢推到耳道更深处。
即使如此,美国耳鼻喉学会专家也不建议清除耳垢,因为经常清除耳垢,会导致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更多的耳垢。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掏耳朵会上瘾,越掏耳垢越多 ,耳朵越痒,到最后就只好不停地掏,这就是腺体受到刺激,分泌了更多的耳垢。而你转移注意力,根本不要管它后,慢慢地耳朵就不会痒了,也不会觉得有耳垢影响自己了,这就是耳朵的自洁系统在起作用了。
掏耳朵还有其它方面的很多风险,比如:
掏耳朵用力过猛,可能导致耳膜穿孔,甚至并发中耳炎;
耳道皮肤娇嫩,掏耳器具容易导致损伤;不卫生的器具,也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尤其是多人共用的掏耳器材,风险更大,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甚至引发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掏耳垢容易将耳垢推到更深的地方,滋生细菌,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衰退。最好不要用棉签,大多数东亚人都是干性耳垢,棉签很难掏出来,只会推得更深。
另外,长期使用入耳式耳塞或助听器,也可能阻止耳垢从耳道中的自然移出,导致耵聍栓塞,引发耳鸣、耳闷、耳痛及听力损失。
如果确实因各种原因,导致耳道不适、疼痛甚至栓塞,正确的姿势是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鉴于东亚人干性耳垢的体质,如果有轻微不适,也可用耳匙轻轻刮擦,让耳垢碎裂掉出,但切不可用力过猛,或图舒适经常掏,反而形成更多耳垢。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