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充满各式各样的气味,很多味道虽然说不上是香,甚至让很多人避而远之。然而闻在「味道癖好者」的鼻子里,却有着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一吸再吸的神奇魔力,一不小心就上瘾!
今天DailyView网络温度计,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调查,来看生活中有哪些让人上瘾的味道。说不定你平常闻到就皱眉,忍不住想吐的气味,就是身边朋友最爱偷偷躲起来偷闻的味道。
一起来看有哪些意想不到,实际上却是不少人最爱,让人上瘾的味道吧!
No.10 腋下
炎炎夏日,腋下流汗飘狐臭是不少人的恶梦,深怕这样的味道被人闻到会有多丢脸。但你一定不知道,腋下独特的气味在许多人心中,却有一种无法解释的神奇魔力!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超爱闻另一半或自己腋下的气味,精神不济的时候,闻完还有提神的效果。甚至有网友害羞讨论,与另一半在做害羞的事情时,如果闻对方腋下的味道,往往能让自己感到更加的兴奋!
No.9 木板
大部分的木质家具都有一股淡淡特殊的味道,让不少人忍不住一吸再吸,停不下来。
虽然有的是木头本身的香气,但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新买的木质家具则会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塑料味,常常被误会是「新家具的味道」,实际上这味道很有可能是藏在木板里的「化学胶」气味,恐含有一级致癌物甲醛,为了健康着想可千万不能吸太多。
No.8 地下室
对很多人来说地下室既潮湿又阴暗,每次踏进去都会有一股像是「霉味」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十分受不了。
偏偏就是有不少人超爱这股气味,只要走进地下室或停车场,都会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吸气。据这些爱好者的说法,地下室的味道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吸毒一样,更形容走进地下室就像是走进天堂!
No.7 太阳味
不少人都会趁着好天气把被子拿出来晒,除了消去平常睡觉流汗造成的霉味,还可以杀死上面的尘螨,最重要的是棉被晒过之后,会有一股俗称「太阳味」的神奇味道,闻起来令人感觉十分的舒服。
至于这股味道到底是什么?网络上过去流传一个十分可怕的版本,声称这其实是死掉尘螨的「尸臭味」,但事实上有专家出面澄清,太阳味是紫外线与棉被作用所产生「臭氧」的味道,虽然不是尘螨尸体的味道,因为含有臭氧,仍然建议不要吸太多!
No.6 婴儿
有照顾过小婴儿的人一定都知道,婴儿身上无时无刻都有一股清淡的「奶香」,让人忍不住想在他身上嗅来嗅去,每次帮忙照顾亲朋好友的宝宝时,都一定会大力的吸上几口!
为什么婴儿身上会有「奶香」?其中一种说法是婴儿身上的汗腺发育尚不完全,因此不容易因为流汗产生难闻的气味,另一种说法则是以奶水为主食的宝宝,随着少量汗液挥发,也会夹杂着一些奶味。但无论原因是什么,至少不用担心这股味道吸多了会伤身!
No.5 臭豆腐
最具代表性的夜市小吃臭豆腐,除了是不少人的爱,起锅时扑鼻而来的「臭味」更是让人受不了,一吃就上瘾!
臭豆腐被不少外国人视为来中国一定要品尝的一项美食,不过这样的气味对中国以外的人来说,闻起来却难以接受。日前大S老公汪小菲上节目谈到,台北的臭豆腐有股「地沟臭」,意外掀起热烈讨论。
No.4 下雨
每当下雨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气味不同?不少人都很喜欢雨天「味道」,有些人形容就像是青草的气味。
事实上这股气味其实和「太阳味」的来源一样,都是臭氧的味道,在下雨前的打雷闪电,将空气中的氧分子转换成臭氧分子;另一方面雨水落到泥土上也会产生复杂的作用,释放孢子到空气中。各种不同味道参杂其中,就形成我们闻到的大自然气息了!
No.3 宠物
想不到吧!家中的宠物不仅能够疗愈人心,身上独特的气味竟然也能让人上瘾,尤其是猫咪或狗狗脚掌上的肉球,都有一股独特气味,让人没事就像中毒一样想吸上一口。
此外猫咪身上的味道也经常引起网友讨论,据网友表示,有的闻起来像抹茶蛋糕、有的像芋头、有的像蜂蜜,相当神奇!快去闻闻你家主子是什么味道吧!
No.2 冰箱冷冻库
打开冰箱冷冻库飘出的冷气,竟是许多网友公认让人上瘾的气味,有些人闻到还会有种莫名兴奋感,像中毒一样想要拼命的闻,甚至不由得把整颗头塞进去猛吸。
不少网友坦承自己每次经过卖场的大型冷冻库,都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一头埋入,大口大口的呼吸,冰冰凉凉的空气有种说不上来的快感。下次如果看到有人把头埋在冰箱中,不知道在干麻,不要怀疑~他只是在品尝冷冻库的味道啦!
No.1 男友
第一名或许你已经猜到了,就是男友身上的味道!不少女性网友表示,经常觉得自己男友身上散发着特殊的香味,特别是脖子或腋下,味道更是明显,闻了让人有种满满的幸福感。
根据专家的解释,这股味道其实来自费洛蒙,代表着妳深深的爱上对方,才会喜欢上对方身上的这股味道。此外这股味道能够有效降低焦虑和舒缓紧张感,这解释了为什么女生对另一半身上的气味总是如此着迷,无法自拔的忍不住想要一直偷闻。
身为「味道癖爱好者」的你不孤单
虽然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指出,为什么某些人会喜欢这些奇特的味道,不过透过调查发现,很多网友都对同样的味道上瘾,例如「冰箱冷冻库」、「地下室」等等。
这样听下来,身为对某些味道也情有独钟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其实没那么奇怪了呢~
你先闻闻你的脚臭不?你的一只脚掌约有125000个的小汗腺,这些小汗腺平均每天大约可以排出280ml的汗液(约半瓶)。
其实我们的汗液本身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可是你穿得鞋袜是不透气的,那就会有一个封闭、潮湿的环境形成,这可是细菌的繁殖的还基地。
口臭和屁味的主要来源之一短杆菌,可产生甲硫醇,如烂白菜味;丙酸杆菌可产生丙酸,如老陈醋散发的味;脚臭的主要来源葡萄球菌,可产生异戊酸,具有刺激性酸臭味。
除此之外,这些物质对脚臭也是有贡献的,如乙酸、异丁酸、丁二酮等。
这下了解到脚臭的成因了,那解决方案就是减少出汗、减少细菌。
所以,尽可能的穿凉鞋或者是透气的一些鞋子,袜子要棉或羊毛的,厚软且能吸汗,尽可能的减少脚上的汗液,不吸汗不透气的尼龙袜、塑料凉鞋等这些就不要穿了。
如果你脚上真的出汗比较多,鞋子里可以适当撒一些爽身粉,并且还要每天都洗脚、泡脚,还要注意事要记得把脚趾缝擦干之后才穿袜子。
你要是只是普通的脚臭,能做好上面的几点,多少还是能缓解一点的,要是有更“上头”的脚臭,那就得使用药物了。
趾间糜烂型足癣,从名字也可以得知它是一种足癣来的,常发生在最后的两个脚趾之间,那气味可“上头”了。
这种足癣可以坚持涂抹药膏,可使用丙烯胺类、唑类的药物,如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等,想要治疗的成功率更高,可以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联合治疗。
你在闻闻你的腋下臭不?上面都说到了小汗腺是脚上的,那有个地方就有着另一种汗腺,那就是大汗腺。
大汗腺所分泌的汗液同样是没有味道的,不过会含有这些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等。
当这些物质遇到了皮肤表面的细菌(葡萄球菌)分解之后,就会具有挥发性的臭味物质产生,然后各种气味交织混合在一起,就有了腋臭(狐臭)。
患有腋臭的你们,腋窝处是要比正常人的大汗腺多且分泌也旺盛,同时还具有家族聚集性。
目前普遍认为,腋臭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一种,若父母一方有腋臭,下一代有腋臭的几率也更高。
不过也不要过于担心,目前有很多方式治疗腋臭的,如肉毒素注射,大汗腺会逐渐萎缩,汗液的释放量就会减少,异味减少,若你的腋臭不是很明显,可以使用止汗露。
腋臭也会随着人逐渐长大而改善,由于受性激素的调控明显,腋臭大多数会在青春期比较明显。
#脚臭##腋臭##异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
挤在拥挤的公交地铁中,
突然一阵异味飘来;瞬间内心痛苦得像个200斤的小笼包。
或者你去购买东西的时候,
当有人跟你对话的时候,
从口腔内突然飘出一阵异味;
emm……
这一切体验
是真的让人感觉非常糟糕。
炎炎夏日味渐浓
失去了厚衣服的遮蔽
再被燥热的空气一升华……
在浓的香水都掩盖不住身体的异味
就算本身没有狐臭,但夏季我们总是避无可避的遇见它,最明显最突出的地方,应该是非地铁和电梯莫属,公交车上你还可以开个窗,可是在电梯和地铁这种密集又封闭的环境时,那种窒息感极度强烈。
狐臭,在医学上称作“腋臭症”,是分布在体表皮肤的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散发出的一种特殊难闻的气味,简言之,狐臭是细菌和大汗腺分泌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狐臭是一种病,与脏没关系。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汗腺分泌物本来是不臭的,当分泌物被体表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分解后,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才是真正的来源。
这里要补充一个事实,其实狐臭是大多数,没有狐臭的才是少数派!
狐臭在古时又写作「胡臭」,从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的汉人都认为只有胡人才会得这种臭毛病。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流行病学大数据,可以很容易地发现,90%的白人和99.5%的黑人都是有狐臭的,中亚人种也几乎是一半一半,就只有在远东,没有狐臭成为大多数,而狐臭成为少数。
狐臭的突变型基因在全世界的分布 (蓝色=有狐臭,黄色=没狐臭) ▲图片来源:www.unz.com
所以狐臭的人儿啊,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苟且,世界那么大,还有诗和远方的病友们啊!
狐臭改善缓解方法:
1.现在医疗技术发达,备受狐臭折磨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风险性小,效果立竿见影!
2.对于轻症的,经常沐浴,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更换袜子、贴身衣物即可,尽量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洁净,多穿棉质、吸汗性强的衣物。
3.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可外用局部湿敷或直接外用具有消炎抗菌的用品缓解异味,也可用止汗露阻止汗液的过度分泌,达到缓解异味的效果,但是这个缓解方法不能作为医治方法,严重的还是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医治,以防遗传下一代。
4.重要的一点,狐臭朋友在狐臭的日常护理中一定要穿宽松的衣服。青年男女喜欢穿紧身衣、牛仔类衣服等,导致皮肤与衣服紧贴,阻止了分泌液的挥发,特别是夏天使这些局部温度高、湿度大,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地”,促使一些细菌滋生、分解,而产生特殊的异味加重。因此,穿宽松的衣服对狐臭恢复是有帮助的。
日常护理缓解异味:
1、注意个人卫生,勤沐浴、勤换衣。
2、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
3、衣着要透气凉爽,出汗后及时擦干,
4、要保持心情开朗,且不宜做剧烈运动。
5、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几次,破坏细菌生长环境。
6、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经常生气,会影响身体平衡,过于焦虑紧张,人容易出汗,会刺激汗腺的分泌,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预防方法。
口腔保持清新的味道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特别重要,当你和客户或者同事说话的时候,口腔散发出来的异味真的很可怕。我觉得口气的杀伤力真的比体味更可怕,它是直接扑面而来!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口腔中如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牙周炎及口腔黏膜病等可引起口臭。这是因为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和氨类等而产生臭味。
另外,口腔多处溃疡也易形成口臭。口腔易溃疡多半是个人体质所致,但也可能是肿瘤或其它病因引起。若只是单纯因体质引发口腔溃疡,只要按时涂抹医生开的药膏至伤口痊愈,即可改善。
新陈代谢疾病也常是造成口臭难以消去的元凶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里,糖分比一般人高出许多,相对的,也易造成细 菌滋生,进而并发蛀牙、牙周病等口腔问题而导致口臭。再者,患者本身血糖太高,代谢时会产生像烂苹果味或酮味等难闻气味。想改善口气,必须从源头做起,控 制血糖,即可有效改善这些情况。
夏天口臭怎么办
1、平时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前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残留食物,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改善肠道,食物主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3、每天要喝一定量的水,保持口腔湿润,嘴里比较干也会引起口臭。
4、含茶叶改善口臭,取几片茶叶含在嘴里2-3分钟后取出,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5、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6、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7、平常在紧张的工作中,到休息日空下来,很多人都有爱睡懒觉的习惯,形成不规则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按平常的8小时睡眠时间,不要时间过长或者过断,否则也容易引起口臭。
8、在两餐之前,吃些维生素丰富的含水分的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夏季还有这些臭味形影不离一一
头油
头发是人体的第一视点,可是却经常被忽视,它时时暴露在外,出入于混杂着各种气味的场所,成为外界异味的第一受害者。夏天爱出汗,头发也容易变得油腻。即便每天洗头发,但到了晚上,头发就打结,闻上去,也有股酸酸的味道。
抽烟、熬夜和刺激性饮食也会提升头皮的油脂分泌率,并伴随着因毛孔堵塞而导致的头皮瘙痒,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措施:
每天洗头前把头发用热毛巾包起,让头皮的毛孔充分张开。然后用指腹按摩头皮,把毛孔里的油脂彻底清除出来。此外夏天洗头建议用热水,不要因天热就改用冷水。随身携带一把梳子,当你感觉自己头发有异味时,可以用梳子梳理头发,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建议选择含植物萃取成分的深层清洁洗发精,可深层净化发丝并去除多余油脂,同时调理头皮油脂分泌,天然花草香还能让头皮散发洁净气息。若想急救头油臭味,可使用头皮干洗产品作为临时清洁,所含的植物香氛也有助掩饰异味。
脚臭
虽说脚很容易出汗,但臭味的罪魁祸首却是细菌。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若鞋子不透气,空气不流通,臭味就会越积越浓,臭气异常强烈如果不注意,长期下去脚臭会发展成严重的脚气。
应对措施:
要想脚不臭,要少穿塑料鞋。穿袜子,尽量穿薄的、棉质袜子。最好穿布鞋、运动鞋,更吸汗。鞋子1~2天换一双,脱下的鞋子放阳台暴晒,杀菌去味。有脚气或脚癣者,还可在平地上铺晒细沙,晒热后再用来烫脚,能有效治疗脚气、脚癣。
汗臭
医学研究表明,汗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清洁工作不到位,皮肤表面的细菌会以泌离的油脂和角质为食,随着化学作用,身体会散发出令人不快的异味。夏天使用空调,出汗的机会很少,人体汗腺机能下降,恐怕已不知道该如何分泌好质量的汗水了。
应对措施:
加强清洗,出汗多时勤洗澡、更换衣物。盆浴时,也可在热水中倒入2-3汤匙食醋,搅匀后入浴,次日汗液不易氧化发臭。
私处异味
健康女性私处一般没什么味道,但是阴道炎、白带过多的女性,会产生异味,夏季更明显。阴道炎、白带过多,其分泌物里会含有大量蛋白质,经过细菌分解,就会产生异味。白带过多、发黄、看着“乱糟糟”的,一定要去医院看看有没有疾病。
应对措施:
可用市面上品质好的私处洗剂清洗,能帮助祛除异味,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还可以用马齿苋、蒲公英,清洗干净后煮水10分钟,过滤后用以清洗私处即可。
如果不幸摊上“异味”这个标签,多少都会有过尴尬和忧愁的经历,尤其是高温天,异味不管轻重都是无处可藏的。收好这篇并认真执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更轻松。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