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科副主任李杭介绍,生姜的由来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一次误食了有毒的药草,晕倒在一丛有独特香气的青草之间。神识不清的神农嗅着青草的香气竟慢慢苏醒,他拔出青草,将它的块根放在口中嚼服,腹中的绞痛也逐渐缓解,神农就这样被这棵神奇的小草救活了。因为神农姓姜,于是他把这棵救命的小草命名为“生姜”。
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生姜具有解毒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民间更是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中医认为,春夏季节养生应顺应季节特点,多吃具有升发阳气的生姜。夏季腠理开放,阳气浮于肌表,脾胃反而阳气虚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入,易发生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食用生姜可温中散寒,和中降逆。
李杭说,温中止呕是生姜最重要的功效之一。生姜素被称作“呕家圣药”,可以随证配伍治疗各种呕吐,因其辛温之性,尤其擅长胃寒呕吐。自古以来,几乎所有止呕的方剂里,都少不了生姜。生姜还是一味解表散寒的好药,如果不慎感受风寒,一碗姜汤能让你周身汗出,通体舒畅,病去大半。相传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旅途中总会随身携带生姜,每当感受风寒湿气,就会“饮姜汤一大碗,重被袭衣覆之;汗大注,久之乃起,觉开爽矣。”
民间许多小偏方中也少不了生姜的身影。电影《你好,李焕英》里有外用生姜来治疗脱发的桥段,这是因生姜的有效成分姜辣素可促进头皮局部的血液循环,继而刺激毛发生长。此外,《经验方》还记载生姜“善治狐臭,用生姜汁涂腋下,绝根本”。现代医学也发现,生姜水浸液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杀作用。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因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升发温通阳气的作用,在阳气应逐渐收敛的秋季和睡前,应避免食用。阴虚燥热体质的人也不适宜服用生姜。
来源: 大连日报
确认过眼神,是有“味道”的人
盛夏将至,街上打扮入时的少男少女渐渐多了起来,裙角飞扬,身形靓丽!
但——当你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辛辛苦苦挤上地铁或者公交,却感受到来自身边陌生人有意无意的闪躲,糟糕,我有腋臭!
于是你老脸一红,赶紧夹紧胳膊做人,或者干脆赶紧下车,避免尴尬的上演。
腋臭,成为了困扰很多人的难题!
今天,皮肤科医生陈瑾教授就来为大家科普这一令人尴尬的问题。
腋臭到底是个啥?腋臭,实际上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狐臭,常常和多汗症相伴。
关于腋臭的病因,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腋臭的成因有: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曰大汗腺,一曰小汗腺,其中,大汗腺与腋臭的形成息息相关。
其实,大汗腺分泌液本身是不臭的(大汗腺表示,这个锅我不背啊Ծ‸Ծ),但我们人体的细菌会分解汗腺分泌物,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臭味。
另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说法是,由于人类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大汗腺减少分泌。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狐臭的,当然了有狐臭实际上就是一种返 祖 现 象!
so,搞了半天,有狐臭才是正常的?
什么样的人会有腋臭?了解了腋臭的成因,你也许会问,到底什么样的人会有腋臭呢,或者说,我以前也没有腋臭,为什么后来又有了呢?
从上文可以看出,腋臭与基因有关,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有腋臭,那么你也会有很大可能有。
另外,由于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汗腺分泌增多,原来没有腋臭或腋臭不明显的人,在青春期会明显起来,随着年龄增加,汗腺萎缩后,腋臭也就不再明显了,故而,以青壮年患有腋臭者居多。
腋臭到底怎么治?医生,我一出汗就有一股很大的味道,勤换衣服也不行。
医生,我就算往身上喷香水也还是盖不住这个味道怎么办?
许多来就诊的患者都迫切的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也确实有不少的方法可供选择,下面我就来一一为大家解说。
1、外用药物
即外搽的一些芳香和止汗的药物
优点:方便,经济
缺点:效果不持久,对于中重度腋臭效果差
2、手术治疗
原理为切除大汗腺,术式多样,包括:
优点:对于重度腋臭效果好,汗腺切除干净后复发率低
缺点:有创,并发症(感染,皮肤坏死,瘢痕挛缩,血肿等)发生率高,如汗腺清除不彻底,复发率高
3、注射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原理为干扰神经递质传递,麻痹腋窝部位的汗腺,抑制汗腺分泌,驱除异味。
优点:无创,简便,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对轻中度腋臭效果好
缺点:有较长治疗周期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多一点自信呢,其实腋臭淡一点,就是体香嘛~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供选择,这个夏天简直无所“味”惧好吗!
参考文献
[1]刘程. 三种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D]. 大连医科大学,2017.
[2]何君君. 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34例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15(03):52-54.
[3]Mao GY, Yang SL, Zheng JH.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xillary bromidrosis: a brief review. Int J Dermatol. 2008;47:1063–1068. [PubMed]
[4]Wen-Tsao Ho, Reply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sub-dermal trimming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69, 11, (1577)
[5]Cerrene N. Giordano, Seth L. Matarasso and David M. Ozog, Injectable and topical neurotoxins in dermat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0.1016/j.jaad.2016.11.012, 76, 6,(1027-1042), (2017).
网络图片
据报道,小雨本来想到吉林长春和美妇科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结果却被诱导,检查由少到多,直到上了手术台。躺上手术台后,治疗项目还在涨价。小雨无力抗拒,陷入手术连环套,只能额外付钱。手术台上的几小时,花去近万元。
站在手术台前,医生要承担的压力远非常人可以想象。他们手中握着的不单单是手术刀,而是患者通往健康大门的钥匙,是病人清醒之前托付的信任,是职业道德伦理的守持。对于医生群体,全社会理应给予足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而绝大多数医生也是对得起这些尊重和信任的。
然而,个别医院、个别医生,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民营医疗机构,却令人大失所望。像小雨这样手术中途加价的遭遇并非个例:患者王某在湖北黄冈一家医院接受手术过程中,被要求再交2000元手术费;一名女患者在长沙某医院治疗腋臭,手术期间,费用由原先的1560元涨到5600元;20岁的女学生到大连某医院检查,医生在手术台上掏出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要求患者扫码,补交手术费……
客观地说,术中加价并非统统没有道理,毕竟手术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风险,术前未能查出病情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些被曝光的术中加价案例并不是替患者着想,而是医院先以低廉的价格、虚假的宣传诱骗患者就医,继而在手术中增加费用,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孤立无援,只能任凭摆布。
决不能任由那些不良医院滥用手中因知识鸿沟而产生的信息势差,侵害患者的知情权。术中加价不仅严重违背了医生职业的伦理道德,也有违法之嫌。为何还有人铤而走险?这与违法收益高而成本低有很大关系。一旦被投诉举报,涉事医院无非是退还多收取的费用,再承担几千元罚款了事。
今年10月,国务院新发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正式施行,加强了对医疗纠纷的预防,但是具体实施还需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清理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监管与执法部门理当加大力度,整顿规范医疗管理秩序,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领域不但需要而且欢迎民间资本注入,但任何资本都不能违背医疗规律和医卫行业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任何医生、医院都应对其心存敬畏。毕竟,患者已经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托付医生,这份信任不容辜负。
(责编:周恬、张隽)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