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地居民发现罕见白狐的身影。
杭州建德寿昌涌金花苑小区的居民发现,自己小区内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毛色全白,尖尖的嘴巴,以为是只萨摩耶,仔细看看也不像……”
报警之后,警方立即赶赴现场,发现这只小家伙的眼神很“媚”,再三确认后发现这是一只罕见的白狐。
和野生狐狸不同的是,这只白狐并不怕人,但对人有警惕性,有人投喂火腿肠时它迅速跑来,叼走火腿肠后又会迅速跑开。因为小家伙实在是太可爱了,小区内的居民非但不怕它,反而它喂它喝水吃饭,甚至还有人专门过来看热闹。
警方联系了林业部门之后,工作人员赶来后发现,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狐狸,而是一只人工饲养的白狐。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白狐,一种是赤狐的白化品种,一种是北极狐,其中赤狐在我国有分布,而北极狐则生活在极地地区,因为毛发厚而保暖,且全身雪白没有杂色,备受皮毛商人的追捧,为了利益,饲养主会饲养北极狐当作皮毛兽。
赤狐的白化品种也是重要的皮毛兽,经过人工选择之后,培育出了多种毛发不同的赤狐品种,比如:大理石狐,黑狐,银狐等,这些狐狸和北极狐一样也是皮毛兽。
在过去,动物皮毛是非常重要的衣服面料来源,尤其是一些寒冷地区,更是将一件貂皮大衣,狐毛围巾等当作必备单品。为了满足人们对皮草的需求,人们养殖了大量的动物提供皮毛,其中还驯化了不同的毛色,白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对皮草的看法变了,不再将剥夺动物的毛发视为时尚和奢侈,反而认为很残忍,观念的转变也影响着养殖场的收益,养殖场不仅面对日益上涨的饲养成本,而且面临着无人购买的困境,在这种环境下,大量的皮毛兽被弃养,白狐只是其中一种。
2014年,山东即墨山头出现大约300多只白狐,白白胖胖非常可爱,但是这些白狐却是人工饲养,又被人们放生在野外的狐狸。
2020年,黑龙江宝清县青龙山城址附近,人们发现30多只狐狸,这些狐狸是银狐,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还有许多已经死亡。
这些狐狸被放生在野外,有些是养殖场不负责任随意丢弃,有些则是“爱心人士”随意放生,不管动机是什么,被放生野外的狐狸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人工养殖的狐狸早已经不具备野外生存技能,即便将它们放归到野外,它们也不会狩猎,要么依赖人类投喂,要么等待死亡。
另外,这些狐狸都是人工驯化的物种,可能携带着劣势基因,无法在野外存活下去,而它们一旦与野生狐狸交配,就可能将劣势基因传递给野生动物,造成基因被污染,甚至有可能导致野生动物局部灭绝。
除了人们的故意放生之外,还有一小部分人看中了狐狸乖巧可爱,或者是在短视频上刷到了白狐的样子,觉得饲养异宠标新立异,很有面子而当作宠物饲养。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狐狸根本不能当宠物,因为成年狐狸会分泌臭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狐臭味”,长此以往没人能受得了。
还有,狐狸虽然看着乖巧可爱,但和驯化了上千年的狗狗相比,驯化历史还是太短,伤人概率比狗狗更大。
多种原因造成了一小部分饲养狐狸的人,随之而弃养,弃养时又不负责任地直接丢弃,造成在闹市中出现狐狸的身影。
杭州小区内出现狐狸,这只狐狸很可能就是小区业主或者租户随意丢弃所致,被丢弃的小狐狸没有生存技能,只能依赖人类投喂,而且还有咬伤人的风险,以及传播疾病的风险。
事实上,不止是小狐狸,现如今人们随意放生的行为已经给自然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比如:前阵子河南汝州直播3天,抽干一湖水,只为了捕捞鳄雀鳝,因为鳄雀鳝是入侵物种,逮啥吃啥,而且还没天敌,一条鱼就能吃光一湖的鱼。
随后,全国多地陆续也爆出了鳄雀鳝的身影,人们这才发现鳄雀鳝在我国已经是“多地开花”,而这些鳄雀鳝哪来的?
人们养到一半不想养,随意放生造成的结果。
除了鳄雀鳝之外,人们还放生宠物鸟,放生巴西龟,在海洋中放生毒蛇等,这些放生行为有些是将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放生野外,加速死亡;有些是将入侵生物放生到我国,造成生物入侵;有些则是将它们放生在不适宜存活的地方。
事实上,放生是一件非常科学的事情,不是我们“爱心泛滥”就能完成的,如果真的喜欢动物,千万不要随意放生。
如果是自己饲养的宠物,那么就不要随意遗弃,包括猫猫狗狗。
#杭州##狐狸#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即使是我们古代的四大美女如顶天立地的美女胚胎,他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也有自己一些不为人知的缺点,他们又是如何巧妙地掩盖的呢?
1:西施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她喜欢浣熊在河里,因为它是如此美丽,鱼看到她,会沉到水底,所以有一个"沉鱼之美".西施是一个自然美,遍布全国各地,但缺点是她的脚比较大。在古代,小脚是美丽的,是西施的一个缺点。西西喜欢穿遮住大脚的裙子。
虽然西施忠于国家,但在勾践等人的手中,她只是一个棋子。496年,吴越战争期间,郭建射杀了他丈夫的父亲贺鲁禄。希鲁临终前告诉他儿子,"不要忘了在越国报仇。"丈夫是武则天,日以继夜地管理马匹,为进攻越南王国做准备。勾践害怕吴国会给越国带来破坏,所以决定先攻打吴国。越南的国力不如吴国,两军交战时,越军惨败于吴国。
为了避免被吴国所毁灭,郭健把美丽的女人西施和大量的财宝送给了吴王,他自己也去了吴国做他丈夫的仆人。勾践的一系列举动,迷惑了丈夫,他沉迷于享乐主义,也不再提防勾践。勾践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南国家再次强大起来。于是,他寻找机会攻打吴国,摧毁吴国。
吴国灭亡后,西施成了一个一文不值的弃儿,她的结局无人知晓。但有人说她是跟着范蠡走的。
赵军退赛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汉代,北方的匈奴人经常入侵汉朝。为了安抚匈奴人,汉武帝决定与匈奴人做爱。汉元帝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洪山玉,所以他要找一个宫女代替公主嫁给洪山玉,并吻她。这时,宫女王昭君主动提出要去亲亲。
2:王昭君
王昭君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进宫,因为不想贿赂宫中画家毛延寿,这导致毛延寿把她画得丑,她没有被汉元帝选中。汉元帝见到王昭君,非常惊讶地发现宫殿里竟然有这么漂亮的女人。他答应过匈奴人,只愿意把王昭君嫁给匈奴人。汉武帝为了发泄不满,杀了宫廷画家毛延寿。
王昭君是如此美丽,以至于鹅群被她的美丽迷住了,以至于它们忘了挥动翅膀,倒在了地上。王昭君也有自己的缺点,她的肩膀很窄,轮廓分明,俗称"溜肩。"为了遮掩不讨人喜欢的肩膀,王喜欢在帽子边上穿一件毛茸茸的披风。
3貂蝉
貂蝉喜欢烧香、拜月,但明月比不上她的美丽。貂蝉一出来,月亮就会躲在云里,所以人们说貂蝉有"关闭月亮的美丽".貂蝉有一个缺点,它的耳朵又小又细。水貂喜欢戴引人注目的耳环,这样可以吸引人们对耳环的注意。不注意她的耳朵可能会掩盖她的缺点。
貂蝉是三国时期一位美丽的女子。汉末,董卓大乱发生。董卓利用宦官集团与外事集团之间的内讧,率领军队进京控制朝廷。董卓遂毒死汉少帝和太后何氏,企图篡汉。王允不想看到汉朝的江山落入董卓手中,所以他决定牺牲养女貂蝉,以消灭中国贼。他把貂蝉介绍给董卓和吕布。为了争夺貂蝉,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吕布杀死了董卓,也让世界陷入了混乱。
4杨玉环
杨玉环也是一个惊艳的女人,当她在花园里开牡丹花的时候,看到杨玉环的美丽,就会感到惭愧,把花瓣收起来,于是就有了"羞花之美。"杨玉环有一个缺点,她有狐臭,杨玉环喜欢掩盖狐臭,也喜欢用香包来掩盖自己的狐臭。
杨玉环原为
在李林甫、杨国忠和其他奸诈的马屁精的控制下,江河日下,冲突不断,最终在安史之乱。安禄山起义后,唐玄宗准备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蜀国。走到马怀尼跟前,又累又饿的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了杨贵妃。杨玉环去世,唐朝灭亡。
这是我们火车夜话之特稿记者对话时装编辑下半篇的推送。有那么一阵,大概是在穿越山区,火车开得左摇右晃,过了里昂才是一片坦途,火车带着我们经过卢瓦尔河谷又进入塞纳河流域,我们的聊天几乎没有中断,直到列车开进巴黎市区。
TGV穿越阿尔卑斯山脉
孙静,《时尚先生Esquire》时装专题副总监
Q:如何在秀场一眼分辨打酱油的外行?
S:如果你本身够老练,你很容易就发现目光飘散、犹疑不决,胆胆怯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对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新手,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问工作人员,应该去哪儿,坐哪儿。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Q:时装编辑在秀场绝不该犯的错?
S:迟到入场。走秀期间,作出一些打断、妨碍走秀的行为。通常来讲我们看到了有人做这样的事情,大家会去极力阻止。上千人数万人的工作就是为了这一刻展示。(这些错误)这是让人很痛心的。
国内某设计师的秀,灵感来自一个被遗弃的沙发,秀场中央就放了个沙发。有摄影师觉得那个位置是最好的,就把自己的三脚架放在沙发上。整场秀之后,所有模特走秀两腿中间都有那个三脚架。我不是设计师,我都觉得很心疼。
Q:秀场上什么样的人或行为会让你翻白眼?
S:讨厌没有礼貌的人,讨厌过分矫情的人。我跟另一个杂志的编辑中间坐着一个摄影师,摄影师应该是顶替别人进来的,一看就不是该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但那位杂志编辑也太⋯⋯整场都非常明显地在嫌弃那个摄影师,在冷笑。我就有点烦了,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做。
Q:你经历过的时装周里最令人惊奇的事情。
S:时装周上发生任何惊奇的事情都是应该的,本身就是让你秀的一个场合,时装周最接受的一件事情就是”秀”,即使穿的非常怪,可笑、不可思议,也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Q:时装编辑对于时装秀从来都是赞美?
S:秀评是从来不留情面的。我经常看两个老头写的秀评。比如今年的某开场秀,芭蕾舞蹈家独舞。非常好的表演,可是说实话跟整场主题真的不搭,没有关系。整个秀实际上是以日本武士盔甲为风格的。衣服很好看,配饰也没问题,这个秀评家就写了,“我实在不明白,你请他来表演这段舞蹈,对你的衣服有什么意义。”很直白地讲出来。
在很集中很专业很密集的秀中,你露出来的每个信息都很重要。从我拿到请柬的时候,我就在看你这一季要干什么,从我进场的时候,从布置、所有的细节,哪怕service,吃的、饮品都会被放大。你所有的事情都要跟你今天干的一件事儿相关。任何一个信息冒出来,都不要有误差和误导。这个时候就会变得很straight.
Q:说一说令你失望的秀。
S:这一季某大牌非常令人震惊。完全没有变化。现场反应,都是闷的。
Q:作为时装编辑,有什么职业病?
S:看到好的东西,就很想去摸、去试⋯⋯看什么感觉不错,就很想把它扒开来看。
还有,有次跟朋友坐车,我们俩包放一起。聊天的时候没注意到,朋友说你强迫症吗,你有病吧,你看你在干嘛,你拍片拍傻了吧。我才发现,我很自然地,手就不能停下来,直到把两个包摆到表现最完美的状态。这可能是个毛病。进店里看某些东西,拿起什么东西看,放回去。一定要找好角度,才放下。
Q:时装对于普通人的意义?
S:上学时老师会告诉你,如何从T台提炼这些元素。Look全扒下来,比如20个品牌全推了花卉图案。繁杂信息中提炼这一季最准确的流行点给大家,简化所有人在这个事情上的纠结过程,给大家一个最直白的流行趋势的总结。这个事情是相对机械的,不是创意型的,专业度表现在,看够不够全面、准确。
Q:时装中的哪个部分是可以用“神圣”或者“接近神圣”来形容?
S:接近这种感觉的话,应该是时装展现出来的那种智慧。其实它跟所有的艺术作品是一样的。以一个人体为基础,做这么多的变化和事情,为身体做这么多的选择和改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最重要的是每个设计、线条给了你一个点,提醒你了一些事情。
Q:网红、博主辈出,时装编辑在这个年代地位还稳固吗?
S:10年前我们刚入行做时装编辑的年代,没有网红,没有博主,还是博客中国的年代呢。那个时候都是想把片子拍漂亮,是服装编辑最想做的事儿。不像现在这样,你好像嘴贱、刻薄就能出位。个人不喜欢,我会觉得有点儿太闹腾了,可以稍微更清爽、更单纯一点。现在有些在这个场子混的,过分带有目的性,让这个事情变得不单纯,任何地方都会招反感。花花草草、蜂蜂蝶蝶,大部分都是名利的驱使,昙花一现。
Q:有哪些外界对时装圈的批评是中肯的?
S:关于圈内人生态、状态的批评也是很中肯,这两年比较浮一点,状态比较躁,大家都很想短平快地获利,copy很严重。
Q:有哪个瞬间觉得做“哇,做这个行业真好”?
S:我上高中九几年,唯一一本时尚杂志就是《世界时装之苑》,10块钱当时是天价了。当时国内也没有什么拍片实力。当时我不知道这些牌子,但我喜欢那些画面。我喜欢组合起来的画面。对我来说是很向往的事情。想着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做这种画面。没想到歪打正着做了时装编辑。来比我晚很多年进来的编辑,我们说到一些摄影师、拍片的事儿,她说真的啊,那个片子是你拍的啊,牛逼死了。那一刻是让我有成就感的,竟然也会有人来羡慕你的东西,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
孙静在火车上
陈博,《时尚先生Esquire》副主编、时装总监
Q:如何在秀场里一眼里分辨出一个打酱油的外行。
C:很简单呀,坐前两排的都是专业的呀。两点,专业人士最重要是看秀,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去报道,或者是对下一季一个提前的策划,他不是去玩儿的。还有些人他是去作秀的,他的工作就是穿得漂漂亮亮的,被很多人拍,被拍也是专业,也是工作。
如果你还在这个行业,你还是保证你的专业性、口碑,你所在的媒体也没有变化,这个位置会一直保留给你,一直到死。不过我这次还挺意外,一本大刊坐在第四排,通常网络媒体才会坐到那里。当然排数也不是绝对的,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任何人坐惯了一个位置,给你挪到别的地方,内心的小公主小恶魔估计还是会摇曳一下吧。
Q:说说那些把被街拍当作工作的人吧。
C:被街拍不一定是不做正事,时装行业特别需要经验和积累,而品牌的概念和知识是一点点积累的,和看书是一样的,这是没法跨越的。有些人看似不用做什么事,被拍,吃喝玩乐,其实这就是他的工作。国外还有一个职业是fashion market editor,他看很多秀,看大家做什么设计,什么东西最流行,他通过研究市场给编辑一些意见。fashion是一个circle,不能你觉得漂亮就拍,你做得再好没人买,这个circle就是断裂的。fashion market editor和时装总监需要充分合作,才能把这个circle连上。而中国并没有这个分工,所以编辑要和品牌关系很好,未必一定从从中得到什么,而是做一个沟通,沟通品牌和市场。中国的时装编辑要做很多角色。国外的编辑来时装周都不需要自己带衣服。中国的编辑不仅要做编辑,还要做杂志的联系,就像杂志的PR,还有stylist。
Q:在新媒体时代,时装杂志编辑作为桥梁的沟通作用是不是会受到比较大冲击?
C:这方面我其实也跟品牌聊了很多,在时装行业,传统媒体,时装编辑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品牌用时装博主是希望借用他们的粉丝,帮助营销产品,但博主短期内对时装杂志不会构成困扰。很多博主都是靠出奇出新,嘴巴贱、做八卦,但他们只是补充。现在的时装博主做得很杂,以后也会细分。
Q:作为时装编辑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出现的错误?
C:穿着方面还好。不专业的可能是因为跟别人吵架争吵座位,或者污辱品牌。这一行业不在少数的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因为座位不好,啊,第四排!把邀请函一扔,人走了,或者把品牌邀请函放到马桶上拍照。你可以不开心,对方也可能做得不对,但在我眼里,那样的处理的方式是不能接受的,不专业的。他们可能还觉得自己挺牛逼的吧。所以时装编辑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自律吧。
Q:你的职业病是什么?
C:打包非常在行。我们的工作和大量衣服有关系,你必须学会用最小空间装进最多的衣服。有时候会打量人,虽然有时候这是特别不好的事儿,但是特别好的能力,你可以特别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品味、教养程度,这时非常直观、感性的一种判断。你扫一眼,这个人穿的好舒服。然后看身上的牌子、设计师,这是大部分时装编辑的通病,当然这也是专业,因为他看得太多了。但有时候你这样会被人认为很局限,觉得你只在乎外表,这也是大部分人对时装编辑的误解,也是片面的误解。但这种条件反射、社会观感已经形成了,也没办法。
Q:刻板印象对你有过困惑吗?
C:在意,也不要太在意。(你有那些刻板印象)那是因为你没有接触过。
Q:这一行最让你骄傲的是什么?
C:我觉得这一行给你很多机会和视野,但谈不上骄傲或者自豪吧。这一件事情你觉得很自豪,但别人眼里就会觉得so what。
Q:哪一个瞬间你会觉得干这一行真好?
C:就像你们去采访到一个很棒的作家,你的soulmate,仰慕已久,你会很开心,因为你觉得认识他已经很久了。我们也是一样,见到一个设计师,你穿他的衣服很久了,你会和他有共鸣。通过这个平台能和你真正喜欢的人走得很近。比如好几年前我看了最后一场Valentino的高级定制秀,以后别人就只能看视频,这个时刻你会觉得是一个priority,其他人都是他的朋友,或者超级VIP。但话说回来,真喜欢这个你才会觉得幸福的。这一行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工作而已,不是那么喜欢时装。
Q:对这一行你是何时完成这种自我确认的?
C:2001年我就接触了,那时我刚上大一,一开始特别不喜欢,做了几次助理,那时候也不想做编辑,觉得他们很懒散。不过我从小时候就喜欢时装,我小姨是原来是做服装设计的,我小时候穿衣服和别人都不养,很多衣服都是小姨给我做的。但完成这个确认(做时装编辑)是回国以后,慢慢的一个过程,因为忙得不行了,断绝了做设计师或者其他可能性。
Q:这个行业感染力来源于什么?
C:大家都喜欢好东西,这是人很真实的一个需求。你真正摸到它,感受到它,拥有它,这是很大的一个享受。
Q:时装行业的哪些是可以用神圣或者接近神圣的词来形容的。
C:没有。它不神圣,它是一个华美的东西,是一个enjoyable的东西,所以其实它是很接地气的,是人的需求,虽然它很多时候表现形式可能很fancy。而且穿衣服穿得好看也没有那么难,很多人自己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屏障。
Q:这个屏障是怎么形成的?
C:中国人会用臭美来形容人。国外都没有臭美这个词。美怎么是臭的呢。中国古代男子也佩戴香囊,走过去一阵清香,而现在地铁公交里满是狐臭。一个社会给大家起了一个示范,就像路易十四对香水的喜爱引发了风潮。所以你在一个审美很贫瘠的地方长大,自然会有这种屏障。当然新生代现在已经没有这种限制了。
Q:某种程度上,“势利”是不是时装行业的自带属性?
C:是的。在发达国家,品牌一定是身份化、标识化的,不同阶层的人穿相对应阶层的衣服。这都是很简单的时装文化。不像中国、印度、俄罗斯,很多新贵要打破这个,但其实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Q:健康的时装文化是什么样的?
C:这个人对审美有一定的理解和追求,按照自己的情适当衣服,而不是说你有我也要有,我有钱,我也要来一套。你可以买啊,但你适合不适合呢?
Q:适合不适合谁说了算?
C:当然是我们说了算啦。我举个例子吧,一个40多岁的人跑到Loubutin买双镶铆钉、镶钻的鞋子,或者一个特别胖的人,去买一身豹纹的西装,还有现在一些火的牌子。你的身份感和形象感和这个衣服不相称,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虽然是市场经济,一个愿意买,一个原因卖,但这不是时尚,这只是供需。有时候中国人太喜欢标识性,也确实是缺久了,就要在最短的时候要标识出来。比如我深恶痛绝的单品就有H头的皮带(ps我很喜欢这个品牌),被戴烂了,而且很多人根本不适合戴。我也问过品牌这个问题,他们说我们都是open-minded,他们喜欢我们很开心,我们是没有界限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你会觉得这些都是很苍白的说法。
Q:说一次看秀看哭的经历。
C:真正掉眼泪的没有。时尚没那么崇高。但会很感人。Jean Paul Gaultier第一季接手爱马仕,就是在巴黎美术学院做的,我正好看了,就非常感动,那是冬天,女装春夏,那儿有一个古老的小的庭院,把白色纱幔围着一圈,你知道巴黎冬天非常冷,模特穿着春夏的衣服,几乎没有音乐,只有海鸥的声音,非常Jean Paul Gaultier,也非常殿堂级的爱马仕,很match,又是在阳春白雪的美术学院。另一次是2013春夏Lanvin,在一个大工厂,男孩背后的衬衫露出来,风一吹鼓出一个包,Lanvin设计师Alber和Lucas把男装做得不阳刚,也不阴柔,两者之间的度特别好。你会觉得特别美,我的一个朋友就看哭了。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英国很straight down,直直的下来。意大利人喜欢穿得很紧。法国的风格是air,这是个很浪漫的东西。法国人对space是非常执迷的,对空灵很执迷的。法国人喜欢读书,没事就去想象,时装带给你的就是这种想像空间,而不是说,哇,这很美很贴身。
Q:最快的掌握穿衣之道的办法。
C:看懂门道的话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袖子、裤子的长度,衬衣和西装的衣领。但我觉得还是要敢于犯错,你自己都不敢犯错,不可能最短时间去了解。Sample sale的时候我买了件Gucci的貂皮女款大衣,也是我的一次新尝试。从Tom Ford时代的Gucci到现在的Gucci,我都是它的忠实粉丝。但与其说它是女装倒不如说是中性,宽大的设计我穿大小刚好。于是我穿着这件女装去了Gucci秀,由于有点点晚到又被门口查护照,我进来时比别人晚一些,同事Patrick问我怎么才进来呀?我回头跟他们解释时,对面一排 编辑就开始议论纷纷(这是后来同事告诉我的)。他们都知道你这个是女装,而且价值不菲,但你想想,即便我们行业从业者仍然会抱这样的、没那么开放的态度。而我穿着它在英国走的时候完全没有人觉得奇怪。
其实我也犹豫,是否需要让自己变成这个焦点,我也不是要出风头。但我又想,喜欢就穿出来,这也是对新Gucci和新设计师的支持,而这个设计师很多东西就是雌雄同体。我就鼓气勇气穿了,穿了一整天,结果慢慢觉得越来越自在,觉得这件衣服可以长在我身上。
陈博在火车上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