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景网《WE言堂》专栏特约 读懂新三板
公司全称:西施兰(南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主营业务:非处方化学药品乌洛托品溶液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控股股东:刘崇庆、朱尚华合计持有公司94%的股权
80岁董事长夫妇做掌门人的老牌企业,一款治狐臭产品卖了30多年,追赶潮流在房地产上大赚过一笔,现在又来挂牌新三板了。对,就是这么fashion。
这家主营狐臭产品的公司叫西施兰(839216.OC),一款拳头产品“西施兰夏露(乌洛托品溶液)”,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净利润上千万,有着超高的毛利率。2015年在房地产上略施拳脚,大赚1.14亿后宣布退出,在房地产江湖留下一个永远的传说。
更传奇的是实控人董事长夫妇是一对70、80后,董事长朱尚华女士75岁高龄,副董事长刘崇庆先生更是已经82岁高龄。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
1、房地产上露了惊艳一手, 5个月狂入1.14亿元
一款治狐臭产品卖了三十年。和“西施兰”这个带有历史感的名字一样,西施兰本身也是一家很有历史感的老企业。
1979年,西施兰创始人刘崇庆先生研制出了“西施兰夏露”(乌洛托品溶液),然后创立了香港西施兰。1981年,香港西施兰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落户河南南阳。1985年,西施兰公司诞生,成为南阳市第一家三资企业。
二十多年来从一家资产200多万元、仅有一条生产线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资产上亿元的大企业。生产经营范围涵盖药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工产品、消毒产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还涉足房地产。
旗下主要经营5款产品, “西施兰夏露(乌洛托品溶液)”主治狐臭;“西施兰爽足粉”主要防治脚气;“西施兰女性活力营养素”主要调节女性生理机能;“西施兰灵芝孢子粉胶囊”则是一款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产品;“西施兰止汗香体棒”则是 “西施兰夏露”的姊妹篇,融止汗、除臭、香体等功能为一体。但是真正的拳头产品还是主治狐臭的西施兰夏露(乌洛托品溶液)。
公司的营业收入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狐臭药品。2014年,药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5.63%;2015年因为涉足房地产取得1.14亿元的收入,药品收入占比下降至26.78%,如果刨除房地产收入的话,主营药品收入占比高达97.73%。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5年公司涉及的房地产项目销售之后,便不再进军房地产业。2016年1—4月公司收入构成显示,药品收入的占比又达到了96.90%。
公司的狐臭药品有着超高的毛利率。读懂君从公开转让说明书了解到,销售治疗狐臭药品的毛利率高达84.92%。在超高的毛利率下,公司的净利润也一直比较可观。2013年公司的净利润为1254.66万元,2014年为1292.81万元,2015年在房地产的助力下达到了4517.95万元。
虽然是一家稳健的药企,但公司对市场的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2012年开始涉足房地产,2015年,大赚1.14亿元之后,金盆洗手,全身而退。
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叫做西施兰花园项目,是西施兰与南阳市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出资设立的,总面积20亩。2015年2月交付,2015年7月销售完毕。
读懂君从公开资料了解到,公司在房地产项目上的利润为4860万元,毛利率为 42.68%,要低于西施兰夏露的毛利率。
所以,房地产再赚钱,也比不过狐臭药吗?
2、产品注册过期,房产没有产权证,挂牌之路并不轻松
虽然西施兰是这么牛逼的一家公司。但它的挂牌之路并不轻松。
从2016年2月29日开始,西施兰就着手申请。在挂牌申请期间,先后收到过5次来自股转的反馈意见。
第一次反馈意见长达46页,涉及10项专业的问题,以及1个其他补充披露事项。前4次反馈意见中,股转总共针对西施兰提出了24项专业问题。
西施兰到底有什么问题?读懂君从问询函中了解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西施兰的一款产品“西施兰牌灵芝股本胶囊”注册证书已经过期,经过股转问询,主办券商调查之后,目前的审评动态为建议批准。
2.公司有8处总计1316.48平方米的房产,存在尚未办理房产权证的情形。公司在回复中对未办理房产权证的原因及可能的法律后果作出了说明。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出具书面承诺,愿承担因此可能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主办也券商认为,公司在建造上述建筑物时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瑕疵不会对本次挂牌并公开转让造成实质性法律障碍。
3.在2013年,西施兰超额分配股利74.69万元,经过调查,在2014年公司已经进行了补足。
经历重重问答之后,最终还是成功挂牌。西施兰能给新三板投资人带来新的惊喜吗?
2019年来到广州做电商 被公司安排做了化妆品 卿素 主要卖一个狐臭净味喷雾。其实那时候我对化妆品品类完全陌生的 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在新的环境日夜摸索学习,我觉得我那时候很幸运 没多久就开始挣一些钱了 一个人在广州工作收入 基本可以解决家人的日常支出。自己也慢慢对这个行业产品更深入的学习。
在客服上接触了很多狐臭困扰的顾客 几年下来对顾客的需求也有很大的认识 也遇到很多我想也没想到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很急切的使用场景需求 即使这样的比例很小。那时候也开始对用户需求有很大的认识,一个产品怎样研发生产提供给需求用户
产品卖得很便宜 十多块钱一瓶 很多顾客用完之后会跑回来说 这个狐臭止汗净味喷雾太好用了 还那么便宜 其实你真的可以买贵一点的 我觉得真的太好用了~·顿时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有意义了 能够提供好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也能挣到钱满足家庭生活
21年的时候 晚上经常研究同类狐臭净味产品 突然想到一个名字 小狐家 然后就注册了这个商标想着以后可能自己创业 可以储备一下商标。 没想到现在正好可以用上了。前几个月跑了很多工厂 打了很多样品 现在办公室都放不下样品了 最终确定了一款进口成分配方 做无香净味的狐臭止汗净味喷雾,瓶子和包装设计也搞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预计7月份可以上架了。
一个新的开始 创业本身就是成功几率很低的事情。前路充满不可预知的荆棘挫折和黑暗。
路难且远 行则将至。加油!
坐标广州 希望可以在头条认识更多有趣的朋友~
如果天眼妹问你,哪一行的公司能赚大钱?你第一个想到的是……
也许是房地产业、金融业、IT业?
毕竟这些行业的公司常常登上《财富》、胡润等各类500强榜单。
但是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行业以外,还有许多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实则也能赚大钱的行业。今天天眼妹就来盘一盘它们的生意经~
“最牛打印店”即将上市:藏身于酒店,靠打印IPO材料起家你印象里的打印店是什么样子?天眼妹经常在小区门口、学校宿舍楼下见到它们。
不大的店面里,混着油墨的味道和A4纸新鲜出炉的热气,门口时不时响起“支付宝到账X元”的声音。
每单生意只能赚几块几毛钱,看起来是个“小本买卖”,实际却能干到上市。
这家不断发展壮大的打印店就是“荣大科技”。据羊城晚报报道,荣大垄断了90%的上市申报材料印刷市场,被称为“最牛打印店”。
荣大成立于2000年,一开始也只是家普普通通的打印店,后来才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专注为拟上市的公司打印IPO资料。
从选址上看,荣大的总店位于北京西直门附近的金灿酒店中,这里距离证监会不到3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便利。
虽然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做生意最讲究的还是专业服务。对于荣大的客户而言,上市是一件大事,而上市文件基本都在1000页以上,且对于格式的要求极其严格,一旦打印出错,就可能耽误公司的上市进程,酿成巨大损失。这就给荣大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荣大将打印员分为A、B、C三个等级,随着技艺娴熟才能不断晋升。在这种模式的培养和无数次打印的训练下,荣大的打印员甚至都能指出客户在程序上的疏漏。
而发展至今的荣大,也不仅仅是一家单纯的打印店了。据投中网报道,在其披露的招股书中,荣大将自己定位为“创新型科技企业”。目前其主营业务分为印刷、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以及智慧投行软件等三大板块。
但是,外界对荣大“科技公司”的身份依然抱有一些质疑。理由之一便是荣大的主要收入源仍是“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和“印务”,而其科技相关业务——“智慧投行软件业务”近3年来仅占总营收的不到10%。
谈到那些并肩创业的(前)夫妻,你首先想到的是谁?
是当当的李国庆、俞渝?
还是“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赵林?
2010年当当在纽约上市时,李国庆46岁、俞渝45岁。今年奈雪的茶在香港上市时,彭心34岁、赵林42岁。这些夫妻成功将自家公司推向股市时,正值三四十岁的事业黄金期。
但也有夫妻创立的公司挂牌新三板时,两人已年过古稀,而如今他们已过八旬。
他们就是朱尚华、刘崇庆夫妻,其所创立的“西施兰”公司主营狐臭药品,其中打头阵的产品叫“西施兰夏露”,它从1979年一直卖到了现在。
上世纪70年代,朱尚华、刘崇庆夫妻在香港从事药物研制和销售,“西施兰夏露”狐臭药就此诞生。
1985年,两人决定将西施兰落户到河南南阳。1986年,“西施兰夏露”获主管部门批准投入批量生产。之后,西施兰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西施兰从一个只有一条生产线的小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公司实现收入1.58亿元;2016年,公司登陆新三板。
如今,西施兰旗下产品还包括洗牙粉、爽足粉、止汗香体棒等。
据媒体报道,西施兰公司的狐臭药品有着超高的毛利率,高达84.92%。天眼妹也注意到,西施兰主体公司近两年都保持着2000万以上的年利润。
而一瓶的狐臭药不过才二三十元,真算得上薄利多销了!
“鬼故事大王”:个人小说畅销千万册,名下公司九成收入都靠卖版权你爱看鬼故事嘛?你知道鬼故事也能“吓”出一个大市场嘛?
如果你是小说爱好者,那你或许也听说过他的名字——蔡骏,一个被称为“中国悬疑第一人”的男人。
不过,蔡骏的成长之路就和他的小说一样叫人“捉摸不透”。蔡骏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国家地理绘图员,后来又与美术学院擦肩而过,后来他自称“灵感的宠儿”,发誓要用汉语写出世界上最好的小说。
22岁开始发表小说的蔡骏,连续9年都保持着中国悬疑小说的畅销纪录,主要代表作品有:《地狱的第19层》《蝴蝶公墓》《谋杀似水年华》等。目前其系列悬疑小说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
而他所创立的“浩林文化”,就是一家靠着售卖悬疑IP登陆新三板的公司。浩林文化每年会在悬疑文学大赛中买下优秀作品的版权,然后转手卖给影视公司,后者会将其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
例如,浩林文化就签过《京城81号 II》等多部作品。
蔡骏更是亲自出马,担当此片编剧。最终该片取得2亿元的票房。
天眼查显示,2015和2016年,浩林文化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92万和1271万元,公司保持盈利状态。不过在此之后,由于“阴阳合同”等事件影响,部分影视作品拍摄延迟,公司转盈为亏。到了2020年,公司在新三板停止挂牌。
但尽管如此,作为知名作家的蔡骏,曾经撬动了悬疑小说的巨大市场,将“鬼故事”做成了千万元级别的生意。
无论是开打印店、卖狐臭药,还是讲鬼故事,这些公司都在所属的小领域里深耕,一步步做大做强。天眼妹觉得,即使有些行业看似并不起眼,但生意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你还知道哪些在“不起眼”的行业赚大钱的公司?快来告诉天眼妹吧~
上述文章内容有限,想了解更多知识或解决疑问,可 点击咨询 直接与医生在线交流
MONTH'S ATTENTION
HOT QUESTION
MONTH'S ATTENTION
PHYSICIAN RECOMMENDATION